求职指南网 > 职场励志 >

正能量2020职场励志故事

时间: 芷晴2 职场励志

职场中最不缺的就是正能量,职场中最需要的也是正能量。通过阅读正能量的故事,提高自己的积极性,调整工作心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正能量2020职场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1、专家教你如何提高求职命中率

一、谈薪酬勇于突破“心理价位”

很多毕业生的就业薪酬期望值已经明显降低,很多本科生的最低能接受的起薪点降到了1500元。

不过,这些都是心理价位。很多毕业生面试了几轮,还是只字未提薪酬,唯恐开口就遭到拒绝。“其实企业会按照你的能力给你定价的,高薪不是要出来的。”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小东表示,大学生没必要在薪酬方面耿耿于怀,企业给你的发展空间才是最重要的。

二、“万金油”专业突出经验加分

中文系的潘俊杰应聘一家广告公司助理文案,但职位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但小潘表示自己“有专业基础,多次在广告公司实习”,并且“也是负责策划文案,还参与过一些项目的执行”。在回答实践收获时,小潘提到“学会如何理解上司要求、把握客户需求、执行有效方法的经验”,面试官频频点头。小潘很满意:“每个人能力都差不多,面试中必须多突出自己的特点。”

另一位学习中文的同学李国良,也为自己的“万金油”专业犯愁。一次,面试官看到他简历上写有工作经历,话题就聚焦在上面。“我实习主要是写产品宣传、活动宣传文案,简历后面还有帮广告公司写过的电视广告文案。”李国良一下子找到了感觉,面试官随即问他对公司一个新计划有何认识,显然对他的表现有了好感。

三、写简历软硬实力不可偏废

虽然面试官对毕业生工作、实习经验很看重,但“发展潜力”也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是否参加过学生组织、担任过什么职务、有何校外实习经验……如果你确实参加过很多这类的社会活动,可以突出呈现,面试也可以详细说明。

软实力要表现,硬实力也不能偏废。目前人才市场供过于求,面试官对职位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各种硬性指标在第一轮筛选中占很大分量。中国人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联合证券的面试官都表示,具备相关专业资格证或双学位的应聘者会优先考虑。此外,银行、证券、保险、财会、营销等公司职位,外语水平也很重要,英语四、六级、bec、cpa等基本证书是重要敲门砖。

四、盲目“海投”不如“有的放矢”

“有队就排吧!”“不管招什么职务,先面试再说。”不少应聘的大学生抱着碰运气、试一下的心态,并没有根据专业和能力实事求是地选择投简历单位。

个人职业规划作为衡量毕业生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看重的一项内容。一位面试官说:“我们主要看重毕业生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否适合公司的发展要求,特别是个人对未来的目标。”

一名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应聘北大青鸟软件测试员一职,面试官发现,该同学具备的计算机软件知识只是业余水平,连面试官都很诧异他为什么来面试这个职位。

广外经济学系的女生阿薇投出去的简历全部都是银行单位。她分析自己的专业能力、知识结构,进入银行企业工作志在必得。在某银行面试中,她详细地与面试官表达了未来职业规划,目前手里已经有了一份offer。

五、面试要朴实切忌言过其实

部分应聘者为了吸引招聘单位的注意力,有点过度“包装”。许多面试官对应聘者的浮夸和油腔滑调颇有微辞:“语言反映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讲话夸夸其谈,将来工作也不务实。”

东莞康达尔饲料有限公司的招聘对象是营销人员,需要会讲话,但还是非常重视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尤其是农业类企业,一般工作条件都比较艰苦,如果毕业生不具备踏实勤恳、吃苦耐劳的品德,根本无法稳定下来工作。负责人表示,更倾向录取农村出身的毕业生,毕竟从艰苦环境中走出来的孩子更能吃苦。

2、如何走向求职成功?

今天为什么要提这个主题呢?原因很简单,从最近的求职情况及市场的了解,很多人才一直在抱怨找工作难,职位少,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些人还谈不上会找工作,找工作也是需要技巧的,不是守株等兔,也不是空手或完全没准备就去和企业交流,求职前是需要有所准备的,而不是只是行动而已,我认为这样的人才是还不懂得找工作,而不是你没这方面的能力。所以今天,我必须对正在找工作的人才提一些意见。

一、求职前先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估,不要问别人找什么职位,先问问自己能做什么?能在哪方面有更大的提高能力的空间。

二、我要准备些什么?对自己的目标定位后,我得准备哪些来更好地成功求职呢?比如:有针对性的简历,思考经常遇到的求职问题,以及自身的装饰。

三、努力,坚持去找。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觉得没面子,没信心,这是很多求职者面临的面子问题。没面子也得养活自己,没办法,忍忍吧!

提的这些要求都比较直接,自己不明白的可以和别人商量,这也是关键的,光靠自己是需要时间来思考的,问一问,可能就明白了。好了,今天时间比较紧,也只能和大家提提这些了。

3、求职五个难题pk毕业五个愿望

现实五大难题

“难题一”:缺乏工作经验

据统计,有53.3%的大学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缺乏工作经验。大学生在校期间出去打工、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很少,但现在很多招聘单位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这无形当中增加了应聘者的就业难度。

“难题二”:个人能力有限

17.7%的大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是个人能力有限。被调查者普遍认为,个人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找工作的好坏。当问及最希望提高哪方面个人能力时,100人表示希望提升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所占比重最大,为33.3%;其次是沟通协调能力,占27%;再次是外语及专业能力,分别占23.3%和9%。

“难题三”:选拔有失公正

有36名学生认为现在求职的最大难题是用人单位选拔有失公正,占12%。部分调查者反映,有的用人单位明显偏重于社会关系,却不重视能力、资历等,感到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方面有失公正。

“难题四”:所学专业受限

调查中,11%的学生认为在就业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所学专业受限。现在,招聘单位大多要求专业对口,一些冷门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称心的单位。

“难题五”:存在性别歧视

有18名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据部分女学生反映,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表示只招男生,有失公正。

毕业生五大愿望

“愿望一”:工资福利很重要

调查中,26.3%的大学生认为择业时最重要的是工资及福利待遇。300名被调查者中,能接受月工资3000元以上的为26.3%;而能接受1000元以下的仅有3%。

“愿望二”:个人发展为首选

据统计,25.3%被调查的大学生求职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个人的发展机会。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能否有较好的个人发展机会,能否发挥自己所长,成为大学生选择就业单位时不可忽视的因素。

“愿望三”:个人兴趣莫忽视

8%的大学生认为个人兴趣爱好在择业时同样重要,如果就业单位各方面条件都好,但自己对工作性质不感兴趣,也不会对其加以选择。

“愿望四”:希望专业能对口

有44名大学生认为专业对口在择业时尤其重要,占14.7%。自己在大学所选择的专业,经过多年的知识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如果在就业时专业不对口,那自己大学所学的知识就毫无用武之地,自己几年的大学苦读也就没有意义了。

“愿望五”:工作环境有要求

调查中记者发现,除了一些“伟大”理想外,5.7%的学生认为在择业时的重要因素是工作环境,4%认为单位性质决定其就业方向,还有2.7%的大学生特别重视家人的意愿。

4、一个专科生的求职经历

1998年我从中南民族学院法律系专科毕业的时候,内心一片迷茫。一来专科生的就业压力已十分明显,二来临近毕业却突然获知,国家将正式取消毕业生包分配制度。我原来自恃是国家计划公费生并拥有自治区首府户口,还曾幻想着可以凭借国家分配的办法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可一下子连搭上最后一班车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和许多同学一样,那年我也热火朝天地忙着制作自己的自荐材料。但那本花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精心打造的厚厚的人生敲门砖却毫无价值。从南到北,巨大而拥挤的毕业生双选会上,“专科生”几乎找不到立锥之地,各家招聘单位似乎协商好了一般,无一例外地都高挂起只招收本科以上学历的标牌。

尽管我自信自己的水平毫不逊色于本科生,也拿出了不少在全国报刊发表的文章和一叠厚厚的各类奖状加以证明,并鼓足所有的勇气与招聘单位努力争取,但结果都是徒劳。

从一开始参加双选会的新奇、兴奋,到走出会场的满脸失意,命运开始无情地玩起了蹦极游戏,自信心就如同下落的身体一样,在坠落的始初,尽管会因为牵引的作用而有一个迅速的有力的反弹,但随着力道逐渐减弱,反弹的高度则越来越低,直至跌落底谷。事实便是如此,参加双选会的次数越多,信心指数降得越低,到了毕业后期,我的身心已备受煎熬,甚至无力再去面对双选。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抱怨那些惟学历高低择人的现象,也不止一次地后悔,自己当初填报志愿时为了替父母省下一笔大钱而没有填报自费本科,却做了读公费专科的选择。

然而,现实就是现实,颓废和抱怨都无济于事。再三的遭遇挫折使我逐渐认识到继续提高学历的硬度和自身的素质尤为必要,因此,毕业次年我立即报名参加成人高考,继续完成法律本科学习;另一方面,我不再去涉足那些被认为较好的单位,转而投向营销类的个体私营企业。

但社会阅历的缺乏很快让我尝到了另一种苦果———掉进了皮包公司的陷阱,那些所谓公司的老总们以巧言令色骗取了我们一帮新员工两个月的辛苦劳作之后,便人去楼空。

又一次的失败让我更感疲惫。幸好朋友透露,一中专学校急需一名法律代课教师。为了度过失业状态的极度恐慌,我软磨硬泡,终于用诚意打动了校方。尽管只是暂时代课三个月,尽管工作辛苦,尽管只有324.8元的月工资,但我还是十分珍惜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满怀热情投入了新的工作。用心、谦虚加上精彩的讲课使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校方的好评,短短三个月的教学期间,本校的两位资深教师竟提出要前来听课观摩。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代课是短暂的,由于难以解决转任正式教师的问题,我不得不另谋出路。随后,通过人才市场的招聘,我成了水利部门一名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执法人员。由于招聘并非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渠道,因而编制是临时的。这是我目前为止所从事时间最长的工作了,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不但接触了大量的水利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案件,处理了不少的水事纠纷,并且在多次下乡村调查和蹲点过程中,较深入地了解了基层实际情况,学习了不少工作方法和技巧,自身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没有正式编制的苦恼也时时困扰着我,一些同事时不时地提及此事,尤使我芒针在背,坐卧不安。

机遇常常会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去年,南宁市第一次大规模地向社会公开招考国家公务员及机关工作者,涉及全市各级机关部门。此时,经过三年苦读,我的法律本科已顺利毕业,并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这让我获得了报考公务员的机会。为了挑战自我,我毅然报考了市里一核心部门的职位,并幸运地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这完全是一场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参加考试的既有不少全国重点大学的高材生,也有各单位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甚至还有不少硕士研究生。我之所以最终得以顺利录用,除了幸运,我相信还有这几年来孜孜不倦的努力和积累。试想,如果当时毕业后我不立即报考法学本科,如果我在挫折面前自甘堕落,如果我在工作中没有不断地汲取和总结经验教训,那么,在这次机会面前,我根本就没有资格去把握,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挑战,也就没有胜出的可能。

看到现在一些大学生就业同样也面临着很多困难,有不少人因此而抱怨、悲观,甚至重弹读书无用论,我很想以自己的经历告诉那些正在抱怨和彷徨的同学,在困难面前,一定要学会端正心态,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自暴自弃。要清醒地认识到,拥有大学学历并不意味着必然就会拥有一份工作,更不意味着肯定会拥有一份好的工作。教育赋予我们的是头脑,是综合素质,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不断的抱怨并不能帮你找到出路,比起前几年刚刚改革的阶段,现在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更为重视,对人才的评价逐步走向成熟,政府的措施也更为得力,社会正在创造更多有利的环境来帮助我们就业。我们需要冷静下来,从小事做起,从低处起步,从基层立足,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成败得失,不断地积累,这才有可能不断地向你的人生目标进发。

大学期间,一位老师曾告诉我,人生无小事,每做一件事情实际上就是对自身素养、品行、学识进行一次修炼,千万不要因为小或者低微就鄙视它,放弃将使你失去了一次修炼的机会,也减少了一次提高的可能。我愿意以此与大家共勉。

5、求职被拒,究竟是谁的错

上班了,能够上班的前提是通过这个公司的面试。相信大多数都有“被拒绝”的经历。各大高校的BBS上每天有大把“拒无霸”大吐苦水。失望?无奈?愤愤不平?还是无所谓?被拒不是悲剧,到处都有机遇。

他们这样拒绝你

一般HR拒绝面试者的时候有两种方法。一种叫“明拒”,简而言之就是当场告诉你,你不合格可以回家了。另外一种方法是“暗拒”,通常会说先请你回去,他们需要斟酌的时间,一个星期之后来等消息。然后一个星期后,甚至N个星期后一点音讯全无,石沉大海。最让人不喜欢的拒绝方式就是这种“暗拒”,处于对面试者的尊重,即使是拒绝别人了也应该让对方及时知道,让别人可以到其他地方求职,拖着面试者浪费他们的时间是很不道德的行为。

被拒不一定是你的错

以前听说过有这样的HR,,特别“拽”,一个本科生把简历送过去,他看都不看一把扔了出来,说研究生以下的人都没有进过我们公司。但明明发布的招聘职位本科生就可以胜任,再说谁就一定说研究生能力强过本科生。对于这种情况下的“被拒”,被拒人多少很胸闷,其实仔细想来,这完全不是他的错。问题反而在于招聘的人,他们根本就不懂怎么样去招聘人,有什么样才能的人才是他们要的人。比如跟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人去谈现金流,你说合适吗?

就因为我是“菜鸟”?

很多人在琢磨,为啥刚大学毕业的出去找工作那么容易被拒绝,而那些久经沙场职场“老江湖”却百发百中呢?关键还在于经验。谁知道这些“老江湖”们以前比你更“拒无霸”呢!他们在面试一个新的企业时,都是做过功课的,首先会把这个新的企业摸透,把这个新的职位摸透。自己身上有哪些能力会让对方看中,再结合以前自己“被拒”的宝贵经验,勇往直前,愈挫愈勇。若有点阿Q精神的话,就应该这样想,被拒绝又怎样?我有能力,他们不让做这工作,难道还能抢了我的能力?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被拒绝”也是面镜子

说到底找工作的过程,是招聘者和应聘者之间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在你推销自己的同时,对方也在把公司推销给你,他有主动性,你也有。老是被拒,的确郁闷。但古话说:有得必有失。“被拒绝”也是面镜子,让你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后提高实力,调整心态。也许找工作有点像谈恋爱,也许下一个比你这个没追到更好。

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