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故事 >

职场励志故事精选5篇

时间: 芷晴2 职场故事

职场中最不缺的就是正能量,职场中最需要的也是正能量。通过阅读正能量的故事,提高自己的积极性,调整工作心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正能量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职场励志故事精选5篇

故事一:做一个幸福的职场人

我的办公室结构简单,一个上司,四个“兵”。这四个里头,有一个最与众不同,且叫她小A。

小A能力未见得出色,最大特点是舍得“做”——甭管可行性如何,小A经常给上司出点子;任何一件工作,她执行的过程中至少汇报十次;对上司的家事,小到水龙头坏了,大到孩子考学,A比自家的事还上心;双休日,大家都唯恐电话响了,又被喊去加班,唯有她,加班时对上司说“您让我做事是看得起我”;即便不加班,我们也时时看到她挽着上司的胳膊,不是介绍超市的打折商品,就是要陪上司去某家美发店烫头。

话说回来,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时间一长,结果自然是小A成了上司最铁最贴的“嫡系部队”。剩下的三个人,工作其实都算得上尽职尽责,但和小A高度的“责任感”与“工作热情”相比,还很有差距。上司有小A做标杆和坚强后盾,会今天张某、明天李某的批评批评,督促督促。“你们的潜力都还没完全发挥出来呢,多向小A学学。”这是上司原话。

其实我们做的事不比A少啊,看来,光傻做还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像小A那样,至少可以上司叫的时候答应得快一点,上司说话的时候笑得甜一点吧,不然年终奖拿的比小A少太多,老看领导脸色,不划算了啊。

不久,单位发生人事变动,小A调走了,调进一个小H。

小H和小A的性格差异就如同南北两极。她既不会对上司多一个笑脸,也绝不关心上司家事,她从一个很清闲的部门过来,没什么上进心,所以手头的工作都干得不紧不慢,拖拖拉拉,能敷衍则敷衍。这么一个人替换了小A,上司非常郁闷,不时“敲打”小H,但H非常自我,不轻易改变,基本上上司或明或暗的批评和期望,她都左耳进右耳出,依旧我行我素。松了一口气的是余下的三个人,小A在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压抑,这下好了,有了小H这个参照系,我们每个都算是表现不错。

日子一长,大家也懒散了许多,慢慢恢复了本性,上司喊的时候,步伐又从小跑变成了走,渐渐忘了一件事情多次请示汇报,忘了再给上司送免费的电影票。万一上司有个什么不高兴,大家知道,一般的开火对象是小H,主要因为她替代小A,致使团队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工作环境改变。缺点是,小H不能完成的工作,不得已常常要摊到其他三个人身上。大家又发现,上司也变了,她对小H以外的几个人,开始和气得多,她不希望大家受小H的影响,变得和小H一样,那就不是工作氛围的问题了,单位会没法正常运转。

我不喜欢小A营造出来的办公室氛围,也不欣赏小H的职场作为,只是从她们身上我惊异地发现,原来一个人可以对一个集体有如此大的影响,原来,我们不仅仅是可以去适应,还可以去改造。

总是以红尘万丈、江湖险恶、个人渺小、强权势大为理由,忘记和忽略我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力量。

既然如此,我不愿做小A,也不愿做小H,我愿意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职场人,尽职、尽责,无须奉承,春暖花开。

故事二:你的木桶能存多少水

我经历了人生中作为招聘者的第一场招聘会,第一次坐在了发问的这一边。看着一张张殷切的脸庞,我的任务却是提出一堆让他们眼里的光芒收敛起来的问题。

遇到一个女孩,说了一通自己的特长之后,我看着她的简历说:“你说你会Indesign软件,可你连软件的英文都拼错了。”那个女孩脸红了红,说:“哎呀,这是昨天匆匆忙忙赶出来的,所以可能拼写有错误。”

那一刻她已经失去了面试的机会,因为她可能以后在工作的时候借口说来不及而犯错误。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张“毕业生推荐表”,上面的推荐语也几乎千篇一律。这张毫无性格的推荐表,并不能多么帮助一个人获得他的工作。

如何告诉面试官“我就是你要找的人”呢?至少要让看简历的人知道:除了成绩优秀,你也明白什么是社会,你能力出众,你能够奉献,你清楚公司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你愿意服务大家。

一个学生会主席递来一张简历,上面写着她的社会实践:“组织过某个大型的国际学生会议,与伦敦、纽约、台湾等地区的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这句话无疑是一根长长的木板,但是我要敲打一下它的可靠性。

“你是怎么联络这些著名的大学的呢?”我问。

“嗯,给他们发e——mail啊,国外的大学网站做得很好的,上面都能找到相关的信息,发信去邀请他们来参加会议,有回应的就继续谈。”她说。

嗯,看来这不是什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不过群发邮件然后守株待兔。这根木板立马短了一寸。

“那你具体做些什么事情?负责哪几个环节?”我继续问,我想知道她的作用是否不可替代。

“哦,我就让我们组里相关的负责人去做的,他们得到回应之后,我去申请经费。”

“那,其实你没有亲自与伦敦、纽约、台湾等地区的大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咯?你做的事情就是打报告咯?”

“话不是这样说的。你说世博会,大家肯定说是市长办的,不会说是底下哪个具体的人做的……”她辩解着。她本可以详细说一下她的组织能力,或者强调一下她如何协调整个活动。可是她却如此辩解,我无语地看着她,眼睁睁看着她的长木板成为了一块短木板。

给我留下印象最好的一个面试者,是一个腼腆的女孩。她的简历老老实实,当问到会不会某个软件的时候,她很诚实地说:“不会,但是我可以学。”她要回了她的简历,说等她学会了那个软件之后,拿着作品再来面试。这一刻,她已经赢得了她的下一次机会。

如果想去一个公司做事,那你要能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你有踏踏实实的业绩和实践,你的木桶里存储着足够多的水。

故事三:特权,不是给你用的

10年前,我是广告公司的普通职员,月薪1500元。那时候,我最羡慕的同事就是阿蓉,她不用打卡,不用坐班,更重要的是,她月入过万。从其他老同事的口中了解到,阿蓉是在这家公司刚创立的时候入职的。一家广告公司的横空出世,不仅需要老板有实力,有一定客户资源,更需要能处处站在公司角度考虑问题的员工,而阿蓉就是那样的员工。

她不仅一人做出了整个业务部80%以上的业绩,在因公开销方面也总是能省则省。一年后公司进入正轨,阿蓉理所当然地成了业务部经理。阿蓉做了经理之后,一向对自己要求严格,经常早早到公司提前准备拜访客户的资料。

那时候的我,常常不明白阿蓉为什么这样不懂得享受生活,不懂得利用特权边工作边享受……有次跟阿蓉去见客户,在路上,我表达了内心的困惑。

阿蓉说:所谓特权,其实都是给遵守制度的员工的,特别是在私人企业。老板认可你,就会给你一定的特权,也有可能随时收回。如果我真的像你想的那样,天天睡到自然醒再来上班,工作自然就没有热情和激情。现在我每天晚上11点睡觉,早上7点准时醒来,良好的生活规律让我有好的身体,也让我拥有不变的工作热情。而且,如果我总是不在公司,老板找不到我,恐怕他很快会收回特权了。

后来,我离开了那家公司,到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做策划主管。这是一家集展会、网络、DM杂志为一体的集团公司。我加盟时,正是新一期展会马上开展之际,大量工作都堆在案头。在和相关的同事沟通了之后,我把近一周所要完成的工作一项一项列了出来,然后从物料准备到流程制定,我都逐一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

老板看到我写的工作安排说:“好好干,思路挺清晰。”

所有的工作进展都很顺利,但就在开幕式即将开始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原来准备在广场上举行的开幕式并没有搭建遮雨篷,也没有考虑到会有这个意外情况。虽然这事儿不是我负责,但看着总统筹着急的样子,我主动找到展馆负责人,请他们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将开幕式背景板移到展馆中间的大厅。在大雨倾盆之际,开幕式在展馆大厅中顺利举行。

我也因此受到老板嘉奖,入职不足一个月的我,提前转正。转正就意味着加薪,意味着有了五险一金的福利。

两年后我已经成了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同时,我也有了当初同阿蓉一样的特权——不打卡,不坐班,有事无须请假……所有的同事都羡慕不已,一如当初的我。

但他们可能没有注意到,上班这几年来,除了一次大堵车之外,我没有迟到过。和当初的阿蓉一样,我一直像一个刚入职的员工那样要求自己,小心翼翼地呵护自己的那些特权。

因为我知道,特权不是给你用的。

故事四:找到你的圈子

从职场新鲜人到也算是有点资历的公司人,我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基本熟稔了关于“圈子”的特征和规则。

经历越多,公司人越能发现选择合适的圈子,处理好与它的关系,也许能给自己带来很多东西。从实际的角度来说——也许在你需要一份工作的时候,它的力量要比猎头更大更靠谱。除了有朋友帮忙,如果事业处在良好的上升期,结交的都是一群有能力的并且有着很多想法的公司人,不妨把自己的圈子当做另一个事业来经营,也许几年之后这就不只是几个人的交流饭桌,而是具备了一定范围的影响力。

不过另一方面,混圈子也并不是那么功利的一件事。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并不是主要目的,总的来说,这可以代表一种生活态度。

身边处处是圈子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几个群体的连接点,不过一些工作三年以下的受访公司人并不认为自己拥有这么多圈子。他们只是认同了“朋友圈”的概念,这个朋友圈多半有一个比较复杂的人员结构,把小学同学、聊得来的同事、工作中认识的人,甚至网友全部一网打尽。

工作超过三年的公司人则表示自己开始有一些固定交往的人群,他们普遍认为这不带有利益关系,但的确有时候能帮自己一些忙。

在一家500强公司工作到第三年的庄纪,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还到不了“圈子”级别,但她认为圈子现象在大公司很普遍。“校友圈”是在职场上最常见的。庄纪所在的部门中,几乎所有管理层都是上海交大毕业的。每年年末时,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同事们也会经常聚在一张桌上碰杯。

“虽然工作中大家都很平等,但有一层校友关系的人很容易找到共同话题,在人际关系方面就比别人多了一个优势。”

当她工作到第三年的时候,觉得自己庞大的朋友圈开始渐渐分化,工作和生活带给自己的东西发生了变化。和同龄的朋友们依然会周末一起约出来玩,和客户公司的高层持续频繁地打交道后,也开始在项目以外的时间渐渐多了交流。两个月前,当她的大学同学想跳槽,她试着推荐给客户,竟然成功了,这让她觉得有一个强大的人际圈很重要。

什么圈子适合自己

校友圈是一个既定的存在,除此之外在工作中会认识很多同行,这会成为一个同行圈。如果不是每天闷头做研究或者做后勤的岗位,可能还会和很多第三方打交道,最后形成了一个广泛意义上的工作交际群。工作了三至五年的公司人很多都有这三个圈子,平常工作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其成员们寻求解决方案。

一次武汉两所大学的广州校友聚会上,一群人提出要定期相聚,并且做一些除了大吃大喝外有意义的事情。最后确定的形式变成两周一次的分享会,由一名分享人选择一个主题做出一个PPT。这些主题和分享人的行业有关,并且被演绎得妙趣横生,比如“广告——不止扯淡那么点事儿”、“给你一个真实的HR”等,在分享之后大家可以参与讨论。

找到一个合适的群体加入也不是那么容易。IT工程师马骏就有这么一段兜兜转转的经历:在和一个同事玩三国杀的时候,他得知一群宅男经常在周末找一家咖啡馆进行技术问题和对互联网行业看法的探讨。然后他找到了同事的校友,加了对方的MSN,最终“打入了”这个小团体。

在一开始的时候,许多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我”和圈子之间是可以双向选择的。如果知道某一个人群能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可以试图通过各种方法结识该群体里的人,然后经熟人引入。但如果自己有很多想法又找不到完全符合自己设想的圈子,一个可靠的方法是自己组织,从现成的朋友圈中培养起来,并且通过人带人的形式把它壮大。

圈子能带来什么

年轻的公司人能够从这样的群体里实现自己的快速成长——因为那些经验丰富的前辈或者同龄中比较优秀的人,他们可以让刚刚开始职业道路的公司人少走一些弯路。而一些基于兴趣的团体存在的意义,在于可以让人开阔自己的思路,认识很多日常工作中没法接触到的人。

在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脉所占的比重要远远超过个人能力,在卡耐基看来人脉占一个人成功因素的比例高达85%。按照吉拉德的“250人法则”,一个普通人的人际关系大约维持在二百五十人左右,而圈子可以将这个数目以几何倍数扩大,并且这样的人脉称得上优质——基本是在一个水平线上以及高于自己。

你是圈子里的谁

圈子里的核心人物通常在一个行业中做得不错,或者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展露出特别的天分。除了这种角色外,还会需要能担负传递、沟通、暖场等功能的角色。就像在一场小型聚会上,有开场时站在聚光灯下致辞的人,有端茶送水的人,有在门外接收快递送货的人,也有在会场里专门介绍新老成员互相认识的人,各自都有分工。

在圈子里担任什么角色,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一个人在工作中所担任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如果发生变化,也可以看做是公司人自己本身改变的过程。

王露从工作第一年开始,每年都参加驴友活动,但别人规划的路线有时候并不是她想要去的,她的一些建议也无法得到回应。于是从2007年开始,她便尝试自己组织爬山活动和徒步行走。

最初看论坛里其他人召集活动,她觉得一点不难。一旦自己做就发现其中涉及的事情非常琐碎,有时候一些细节想不周全会增加很多麻烦。旅行的中途还会出现各种预料之外的状况,出行前后需要不断和别人去沟通。尽管平常工作中也需要不断和人打交道,但出行的组织工作还是让她觉得“非常麻烦”。

她需要不断发邮件给驴友们来反复确认对方的想法。为了使一个行程尽量完美,她事前要想得很细致,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几次担任领队让她有了一个驴友小组,这个小组和她的本职工作也产生了交集——有同行在她半夜加班的时候和她一起讨论工作。

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活动组织经验让她在工作方法和与人交流上也有所改变。

像王露这样的情况,一开始她只是处在一种由热爱户外运动的人自发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较为松散的组织中,随着她个人意愿的生成和凸显,这种松散的组织无法满足她的需求,于是她有目的地成为一名“圈子建立者”即使她不发起,也会去加入一个更为稳固的群体。

公司人的圈子也有长短期之分。如果是公司性的行为,更会流于长期;自发组织的活动会由于组织者的退出或兴趣转换而消失或有所调整,但也是最可能成为终身制的。

故事五:嘿,我在这里

曹姑娘是凭一张薄纸和我成为同事的。

来应聘那天,个子小巧的她站在大家面前,清秀干净如中学生,把一张薄薄的纸递给面试的老总,说:“我叫曹雯,曹操的曹,晴雯的雯。”她脸上的表情和她的介绍一样清楚明了,当时,一圈考官就都喜欢上她了。

曹姑娘很用功。她白天趴在电脑前眼不眨身不挪,下班回了家还要忙到深夜,发给我的邮件多在零时以后。如此敬业的新兵苗子,度过试用期自然不成问题,可曹姑娘的目标却不在此。签劳动合同时,她私下里跟我说:“我要么不选择,选择了就要做到最好。”仿佛是理所当然的,她的工作业绩噌噌往上蹿,她的创意和制作的精细度,每每令我等“老江湖”心中暗喜。除了领导的欣赏,曹姑娘还赢得了同事们的喜爱,甚至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宝”。

曹姑娘是书虫,曾创下一天看12本小说的纪录。除了办公室和卧室,她待得最久的地方就是书店。她爱干净,从来都是素面朝天,脸上一片光洁。和她的素颜一样干净的,还有她的内心。她本来学医,却因见不得医生拿红包、药房吃回扣的污浊事,不忍看病人脸上的痛楚,才千辛万苦地改行做了创意设计。

据说曹姑娘之所以跳槽到我们公司,是因为听说这里有比她原公司多得多的假期,尽管工资不高。

很多人对她“人往低处走”的做法感到惊讶,她却很笃定。原因很简单,她喜欢四处走动看风景。我们公司每个月都有一周的轮休,这一周里,出游的曹姑娘快乐得像一只小鸟……

到单位才一年多,曹姑娘就因为创意出色、业绩不俗,晋升为公司的首席创意师。

每次看到她激情地生活和投入地工作时,我都会自然而然想起伊莲·佩姬——一位被授予大英帝国女王勋章的音乐剧女神。初登台时,她和曹姑娘一样,16岁,中专学校毕业,身材小巧。当她在舞台上被人忽略的时候,她一直在心里喊着不变的一句话:“嘿,我在这里,请注意我!”40年后的今天,她被公认为“英国音乐剧第一夫人”。

曹姑娘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伊莲·佩姬。不论工作还是生活,大家似乎时刻都能听到她心底的声音:“嘿,我在这里。”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的自信和明媚一直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喜欢她,并相信她的未来会无比美好。

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