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励志 >

职场哲理励志的小故事

时间: 芷晴2 职场励志

阅读职场故事也是吸取经验的一种方式,工作中感到迷茫了拿出来看一看,也会有很大收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哲理励志的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事一:职场人生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职场人生。

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理由去抱怨,但是如果把自己设想为一个窃贼受到追赶,一个服务生与成千上万国际顶尖公司的名校生竞争,这是怎样的困难与难题?他们一样坦然应对,从容胜出!

窃贼学技艺很早以前听说的关于"贼学艺"的故事,对于今天的诸多人也同样适用。

从前,一个窃贼的儿子看见自己的父亲渐渐老了,担心自己身无长技,将来无法养家,便决定子承父业。

他将这个愿望告诉了他的父亲,后者立刻同意了。这天晚上,父亲领着儿子爬墙入室,进了一户有钱人家。父亲十分顺利地打开柜子,叫儿子进去拿些衣物。儿子刚进柜内,这位父亲便把柜门锁上了。然后故意拍打物件弄出声响,悄悄从来路溜走。

这家人立刻跑了过来,举灯搜查,虽知有贼光顾,却不知贼在何处。那个窃贼的儿子在柜中好生纳闷,不知父亲安的什么心?东思西想,计上心来,他的嘴里发出老鼠啮物之声。这家人要女仆打开柜子看看,谁知柜门刚打开一半,窃贼儿子便纵身吹灭灯火,将女仆推倒,没命的冲了出去。

这家人在后面紧追不舍,追得窃贼儿子只恨没人教过自己隐身之术,他看到路旁有口井,急中生智,拾起一块大石头朝井中丢去。石头落井之声被追赶者听到了,他们停下来在井中搜寻贼迹,窃贼儿子这才得以脱身。

窃贼儿子回到家中,见到父亲后不停地责备着。

父亲说,"儿子,不要埋怨,告诉我你是怎么逃出来的。"在听完儿子叙述的脱身经过,父亲非常满意,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好啦,你现在已经技艺在身了。"

倒不是说做窃贼有多么值得鼓励,而是说我们在平时多用心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容易培养沉稳坚毅的心智。对于每个人而言,不如意常常十有八·九,遇到问题后,不是抱怨、痛苦,而是要清醒地面对现实。告诉自己"不要灰心!让我想想,一定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它!"遇到困难难免不让人痛苦,但真正把问题解决后收获会更大。

如果一个餐馆的服务员生出想读MBA的想法,而且竟然受到哈佛的老师青睐,会不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尽管在MBA普遍遭受质疑的年代,但如果能申请到世界知名院校的MBA仍是一件让人觉得荣光的事情。但典型的MBA候选人一般满足下面三个条件:毕业于名校,在国际顶尖公司工作,有2-5年的工作经验。但这样的人申请哈佛、斯坦福、MIT等知名院校的可能有成千上万,如果你刚刚参加工作又是在让人大跌眼镜的餐厅做服务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你怎能在强手如云的竞争中胜出?

但听完他们一番道理,就足以让人钦佩。"也许我是餐馆的服务生,但我也有我的优势","因为我知道我虽然并不漂亮,却能拿到最多的小费",真的,如果在一个负面的环境下,一个人还能稍微做出一点成就的话,那就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如哈佛这样的名校确实要招的是一个有悟性的、有发展潜力的、以后注定会成功的、可以为学校带来荣誉的人,而一些小事就足以体现一个人身上的卓越品质,而这也正是你与别人不一样之处。如何战胜困难,总有一些办法,打开自己的思路,就会豁然开朗。

其实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理由去抱怨,因为不如意事总是十有八·九。我们想着自己的痛苦和迷茫去求教他人,却感觉他人似乎更加痛苦和迷茫,诸多问题找不到标准答案。

困惑、不解、郁闷、沮丧……岂不知,这世间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之道,看你是否积极沉稳、乐观进取,是否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自己与更广阔的天地上。

把自己设想为一个窃贼受到追赶,一个服务生与成千上万国际顶尖公司的名校生竞争,这是怎样的困难与难题?他们一样坦然应对,从容胜出。

所以,你所面临的任何困难,竞争的激烈、管理的难题、人际的纠纷、社会的复杂……一样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故事二:一丘之貉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一丘之貉。

汉朝时有一个名人叫杨惮,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母亲是人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成了当朝的名人。汉宣帝时大将霍光谋反,杨惮最先向宣帝报告。

事后被封平通侯,当时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贿赂之风极炽,有钱的人可用钱行贿,经常在外玩乐;无钱行贿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没有一天休息。杨惮作中山郎后,便把这些弊病全部革除,满朝官员都称赞他的廉洁。

但他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劳,便产生了骄傲自满,结果与太仆长荣(长荣是宣帝旧友,最得信任)发生意见。

有一次,杨惮听见匈奴降汉的人说匈奴的领袖单于被人杀了,杨惮便说:“遇到一个这样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给他拟好治国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自白送了命,就像我国秦朝时的君王一样,专门信任小人,杀害忠贞的大臣,结果国亡了。如果当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现在国家还存在。从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产的貉一样,毫无差别呀!”就这样,杨惮被免职了。

自古君王勇于改过,不信馋言者能有几人,杨惮仅被勉职,已是不幸申之大幸了。唉! “前汉书”:“杨惮传”的原文是“古与今,如一丘之貂。”丘,土阜也,四边高,中央低的土堆;貉,音鹤,俗称树貉,状似狐小,毛黄褐色,深厚而温滑,可做皮袍。后来的人将这两句话引申成“一丘之貂”一句成语,来此喻同类没有差别,像在同一个山丘里生长的貂一样,形体都是相同的。

这成语在应用时,都是用来形容反面的事物,即使是形容否定的事物;含有不屑一谈和讥诮的口吻。例如说有一群人专门造谣生事,无事生非,故意与人为难,他们中间没有一个是好人,就可说:这批东西都是“一丘之貉”,那有一个是好人呢!

以上是查字典为您提供的小故事:一丘之貉。

故事三:白领难领情

小李在电梯口遇见清洁工刘大妈,刘大妈像往常一样跟小李话起家常。小李的几个同事恰巧从旁边走过,窃窃私语地说:“别看小李平时不怎么说话,跟公司的清洁工倒是很聊得来!”另一个同事接话说:“我听说那清洁工是小李的亲戚。”说完,几个人满脸不屑地走了。

小李听着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小李在一家大公司做文员,她的同事要么是本地有钱人家的独生女,要么是“富二代”的女朋友,出身低微的小李很觉得自卑,一直融不进这个圈子。

听同事这么说自己,小李踩着高跟鞋转身走了,留下一脸茫然的刘大妈。

第二天一早,小李刚出电梯就遇见保洁员刘大妈,刘大妈热情地跟小李打招呼,小李绷着个脸像没看见一般,从刘大妈身旁走过。中午在食堂时,小李又碰见刘大妈,刘大妈还是很热情地跟小李打招呼,小李依然没理会刘大妈。小李和刘大妈完全成了陌生人。

有一天,刘大妈擦玻璃时不小心从二楼摔了下去,颅内淤血,要紧急做手术。可公司领导一直联系不到刘大妈的亲属,有同事便跟领导反映说小李是刘大妈的亲戚。

公司领导找到小李,小李看着同事们惊奇的目光,迟疑了一会,最终还是赶去了医院。

苏醒后的刘大妈看见小李,拉着小李的手说:“姑娘,我平时去你们办公室打扫卫生收垃圾时,见办公室里的女孩子都在开心地聊天,唯独你闷闷不乐地坐在电脑前。大妈怕你闷久了会想不开,我家丫头就是因为自卑、想不开才自杀了,所以大妈才有事没事的找你聊天!”

小李“哇”的一声哭出声来。

故事四:“辞职顾问”月赚万元

“功课”没有做好,

跳糟屡吃苦头

今年27岁的于晓敏是山西长治人,2007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郑州一家电子公司做文员。2008年10月的一天,于晓敏在一次业务中认识了一位姓张的经理,对方对她的细心能干非常赞赏,还开玩笑说:“要是我能请到你这样一位员工就好了,业务量肯定能翻番。”张经理的一番话在于晓敏心里掀起了波澜:自己在这里待遇这么低,倒不如真的跳槽到张经理那里。几天后,冲动的于晓敏就向公司提出了辞职。没想到,当于晓敏到了张经理那里,他却拒绝了于晓敏。无奈的于晓敏只好四处去求职。2009年1月,于晓敏好不容易应聘进了一家广告公司。谁知,她与顶头上司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在一次争吵中,她又冲动地一走了之。

2009年5月中旬,于晓敏费尽周折才应聘进了一家民营医院的行政部做行政助理。工作没多久,医院的老总无意中从一个生意伙伴那里听说了于晓敏当初离开广告公司的事,得知她走的时候不仅没有办理离职手续,就连工作也没交接。老总大感震惊,很快就把于晓敏给辞退了。辞职的“功课”没有做好,还会影响到下一份工作?此时,于晓敏的肠子都悔青了。

后来,于晓敏又来到电脑城的招商办当了一名文员,月工资是1000元。面对微薄的薪水,于晓敏又找了一家新的单位。接到新单位的聘用通知,于晓敏高兴得手舞足蹈。很快,全办公室都知道于晓敏要跳槽了。就在于晓敏吸取以前的教训准备好好地辞职离开时,却被人事部通知她因工作原因被辞退。于晓敏百思不得其解,跑去质问领导。领导却说:“你不是已经找好下家了吗?”于晓敏欲哭无泪,恨自己这张大嘴巴泄了密……

就这样,由于辞职时的“功课”没有做好,于晓敏屡跳屡糟,到了2010年9月,她已经沦落成失业者。

2010年11月的一天,老乡张晨与于晓敏聊天时,郁闷地说:“我打算辞职,可又害怕单位给我的鉴定报告写得不好,影响到我找下一份工作。”张晨的话让于晓敏想起自己曾经历过的一次辞职。当时由于于晓敏的辞职“功课”没有做好,领导借口她工作能力不好,辞退了她。这份辞退报告放在了她的档案里,弄得她的求职之路异常艰难。

于是,于晓敏建议:“你要先协助领导找好接班人,并热情地传、帮、带,把自己积累的宝贵工作经验毫不保留地教给接班人,让他尽快适应岗位,然后再办理离职手续。”后来,学到此招的张晨在辞职时,处处也为单位利益着想,领导在他的鉴定报告中褒奖道:“该同志能够把最后一班岗站得比以前更加认真……”

于晓敏的指点让张晨“完美”辞职,并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份工作中。事后,为了感谢于晓敏,张晨硬塞给了她500元钱作为报酬。于晓敏“完美辞职顾问”的名号不胫而走。此后,老乡朋友谁辞职准会找她咨询。

降低辞职风险,

引来滚滚财源

来找自己的人多了,于晓敏就想以此为职业。可是,当她把这一想法告诉一些朋友时,却得到嘘声一片!有人听说她要收费卖辞职技巧,赶紧拒绝了;还有人说:“你要是真有本事,怎么自己找不到工作?”

面对质疑,于晓敏并没有气馁。2011年1月,她来到人才市场租了一个摊位,成立了“完美辞职咨询点”,并到工商局申请了营业执照,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2011年3月底,在忙碌了半个多月后,于晓敏终于接到了第一单业务!那天,她到一家模具厂见了几个老乡。其中有一个叫沈锡雷的老乡与她交情不错。听于晓敏说明来意后,沈锡雷向她倒起了苦水:“我刚来这家模具厂时,正好有两个职位空缺:一是财务部,二是市场部。我打算进市场部,但财务部的张经理却先找到了我,并向我许诺公司对先进员工有职务轮值制度。于是,我没多想就去了财务部。然而,这5年来,我每次与张经理谈转部门时,他不是‘威逼利诱’就是打哈哈。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

于晓敏听后,说:“没有哪位领导愿意把自己手中的精兵强将拱手送人,但面对执意要走的员工,领导怎么会不懂得做顺手人情呢?除非你们财务部经理和市场部经理不和。”听了于晓敏的分析,沈锡雷茅舍顿开,连忙说:“我想起来了,他们两位领导之间的确有点隔阂。”于晓敏说:“问题就在这儿。就算财务部的经理肯放你,市场部的经理放心用你吗?所以,你不妨先找市场部经理谈谈……”

第二天,沈锡雷在于晓敏的建议下,主动去见了市场部经理。在一番沟通后,他果然顺利换了工作。事后,沈锡雷拿出到市场部第一个月工资的20%——600元钱作为酬谢给了于晓敏。

初战告捷,于晓敏异常兴奋,信心倍增。不久,表弟给她打来电话,要她去帮忙策划辞职……口碑相传下,短短的10多天里,于晓敏就替6个老乡、亲友“完美”辞职。月末一算账,她当月的收入竟高达3000多元!

随着生意步入正轨,于晓敏越来越意识到,取信于委托人是能否帮委托人“完美”辞职的关键。于是,她进一步规范了自己承接业务的各项手续,不但把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留给委托人,还就委托人提供的信息签订保密协议……

赚钱有新招,

“完美辞职公司”诞生

为了拓展业务范围,2011年5月,于晓敏在报纸上刊登了一条“分类”广告。

广告刊出不久,于晓敏就接到了一个叫鲁红梅的女孩打来的咨询电话。原来,鲁红梅去年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广告设计公司找了份工作,并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根据协议,鲁红梅如果提前解约,需要支付违约金。2011年5月初,鲁红梅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准备向公司辞职,公司便要求她按照合同上的规定赔偿违约金9600元,这笔数字对于还在偿还助学贷款的鲁红梅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正当鲁红梅为此事烦恼时,她无意中看到于晓敏的“完美辞职”广告。

听完鲁红梅的叙述,于晓敏一时之间爱莫能助:这可不是一起简单的辞职咨询,而是劳务纠纷啊。于是,她赶紧联系了一位做律师的朋友。经过这位律师朋友的帮忙,才算帮鲁红梅解决了问题。

经过此事,于晓敏意识到:许多辞职或多或少地牵扯到劳务法律法规,而这就需要专业的律师解决。于是,她先后与5名律师达成了合作协议。按照协议,于晓敏介绍来的客户,可以享受8折的优惠。而于晓敏的收益,则是收取她介绍来的这些客户消费额的10%作为提成。“律师智囊团”的推出,一下子扩大了于晓敏的业务,也给她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2012年1月6日,一位在郑州地铁公司工作的刘先生找到于晓敏,说他打算辞职,但没有找好下一东家:“我每天都在上班,哪有时间外出找工作啊。”于晓敏望着刘先生郁闷的眼神,决定帮刘先生找工作。

长期在人才市场工作的于晓敏很快就帮刘先生觅到了一份医药器材销售的工作。事后,刘先生为了感谢于晓敏,不仅给了她500元的“完美”辞职费,还给了她1000元寻找新工作的劳务费。

拿着1500元的报酬,于晓敏意识到:自己不仅可以帮人辞职,还可以利用资源帮人找工作。随后,于晓敏效仿“律师智囊团”的做法,与郑州市6家中介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于晓敏新的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帮辞职的人找新工作,收费标准是新工作第一个月薪水的30%。

业务范围扩大了,业务量也就越来越大,到了2012年9月,于晓敏一个月最多可以接60单业务,月收入超过了1。2万元。

有了于晓敏这样细致、周到、温情和秉公理性的服务,很多因为辞职而闹矛盾的雇主和被雇人都能化干戈为玉帛,好聚好散。而当遇到有困难的辞职人,于晓敏还会减免他们的费用。

目前,于晓敏已经成功地代理了500多个辞职业务,自己也从中赚到了40多万元的劳务费。如今,于晓敏已投资成立了一家“好运来职业咨询公司”。她相信,等待她的,将会是更加红火的明天。

故事五:春天的故事

2006年11月16日,赵增福上任第二天,召开了单位的全体职工大会。赵局长一米八十的个头,挺拔的身材,坚硬的头发,不苟言笑的表情,透出自信、勇气和智慧。他诚恳地说:“我今年四十八岁,工作是从基层开始的,知青转正后干过班长、段长、林场场长、书记,在塔河当过副县长,到呼中林业局当过副局长,现在到自然保护局这个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岗位,主要是学习。但学习中要让保护区有变化、有突破、有进取。自己从上班起就没有想过不好好工作,没有想过拿国家的事业交学费,没有想过损害公共利益,我也要求全体职工一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这是我山东人骨子里的东西。”

呼中自然保护局和呼中林业局同等级别,又是全国51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单位之一,员工享受着事业单位的高工资。单位没有硬性经济指标,实行全额拨款,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然而,保护局的人却觉得日子过得不是很舒服。新盖的标本科研楼只有两人办公,职工们都聚在一座年久失修的旧楼里。呼中林业局各部门同保护局的关系都不协调,保护局盖新楼在院里移动一棵树,区城管、公安局立案作了调查。因工作不利,刚被地区资源监督办和区检察院罚款7万元。更让人吃惊的是,赵局长刚上任三天,大兴安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送达了判决书,判决保护局赔偿包工单位49.7万多元,并说明强制执行。这说明,每年拨款100万的单位,如果拿出这笔钱,职工开支就不够了。赵增福刚上任就开不出支,这真是叫人喘不气来。

他首先征得地委组织部批准,成立党组。

针对保护区自然资源本底不清、周边管理界限不明的现象,派出巡护小组,深入周边的内蒙古甘河林业局、金河林业局、满归林业局和汗马自然保护区等地勘察边界标志和越界采伐、非法渔猎等情况,并宣传保护区管理条例,与周边地区建立了联防互助关系。同时,与当地政府呼中林业局明确了边界事宜。

针对机关一盘散沙的现状,他责成一名副局长专抓纪律,完善规章制度,工作业绩与工资、奖金挂钩。两个月下来,机关出勤、卫生、工作秩序井然。

过去,单位有些人损公肥私,中饱私囊。赵增福心知肚明。组织学习行政问责制,告诫说:“原则就是高压线,我们不能触动它。”后来,那些“有心眼的”,心术不正的人“办事”,几乎没有成功的。

他不是不懂得人性化工作,他说:“大家如果有困难,请说话,我们全力解决,决不难为大家。”单位职工李江,老实厚道,工作任干。病故三年了,他每年春节都领人去慰问,感动得李江家属每次都泪流满面。职工冀洪升,品质优秀,任劳任怨,爱人得了尿毒症,每月透析。他主动调整冀洪升当防火报务员,防火期以外的时间能照顾爱人透析。感动得小冀值班时一分钟也不停机。

工作中,赵增福发现保护局副科级以上的中层干部,是个多年“冻结”的骨干群体,他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作负担重,有创新意识。是值得关怀的层面,应当在政治、生活、工作上给予关怀。在设计、改造、装修办公楼的时候,他主动给科长以上的干部安排了宽敞、明亮、舒适的办公室。接着,又给他们每人买了笔记本电脑,在中层干部缺人的情况下,他多次与地委组织部联系,批准提拔了五名正科级,两名副科级干部。

作为正处级干部,为了节省资金、他上下班全是步行,不坐车。为了节省电话费,在本地只用小灵通,出门了才换上移动电话,光接听,有事就到话吧打电话。到地区出差,生病,住院,即不要护理,也不让探望。他的妻子从外地两次来看他,同事们准备宴请,都被谢绝了。母亲去世,他没和任何人说。

赵局长的人格被认可了,群众关系融洽了。

针对保护局上下关系紧张的困境,他率领职工主动完成区、镇两级政府的公益活动任务。原国家政协副主席王文元来呼中参观视察,他昼夜兼程从北京赶回,提前到达预定地点,成功地完成了接待任务。2009年夏,区政府举办广场文化活动。他通过个人关系从塔河县请来文工团,为呼中人民演出了一场空前精彩的文艺节目,收到一致的好评。单位的形象改变了,上下关系理顺了。全额拨款单位,花一分钱也得批。没有资金保障,工作寸步难行,想改变面貌很难。大家看到他去地区、省、北京,一趟一趟地跑,保护局的好事也就接踵而来。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