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正能量故事合集2020
职场小故事蕴含大道理,读别人的故事,可以让我们吸取更多的经验教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事一:在艰苦的一线开花
他毕业于上海的一所名牌大学,是一名岩土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在20年前,研究生还是很少的。
他怀揣着学校的介绍信回到某省会城市寻找接收单位,很快就被一家刚改制不久的中央部属企业——某地师级大型工程公司接收。然而令他和他的大学同学没料到的是,他竟然没有被留到机关科室,而是被分到了公司下面的一个工程分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分公司技术负责人还是一名大专生,只不过资历老些罢了。
分公司驻扎于南方某市,主要是承接地质勘察和地基基础以及岩土施工工程。由于公司刚由事业转为企业,全靠施工挣钱养活职工,所以公司一切生活设施都从省从俭从简,能省则省,要把剩余的钱尽量用在购买施工设备和扩大生产规模上。因此,公司职工也同民工一样,一律住工棚、睡通铺,夏天一间房只配一台电扇消暑;文娱生活是两台黑白电视。让外来人都看不过去的是,工程技术人员除分公司技术负责和公司经理有一张办公桌外,其余都是一人一张图板、一个马夹凳,把图板放在铺上就是办公桌。以致他的一位大学同学来某市出差,看了单位的寒酸样子便竭力劝他跳槽算了,何必屈就在此呢!
然而,他却正像铁匠进了打铁铺一样——有了用武之地。他工作干得最起劲了,除了本职工作外,工地转场或搬家时,由于劳力紧张,他便同工人一样干起了粗活、重活,扛钻杆、装车、卸车、搭架、立棚,哪里缺人手就主动去帮。工人都十分感动。他也非常感谢父母给了他一副好身板,180米的个头,粗壮结实,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俨然就是一名工人。
就这样干了三年后,因工作突出,口碑极好的他被提拔为分公司副经理;年底,分公司经理退休,他理所当然地成了分公司经理。他当经理这一年,由于狠抓工程质量,单位信誉大增,工程任务一桩一桩找上门来,干也干不完,到年底年产值比过去翻了几倍。为了长远打算,他还在市郊租地建成了分公司基地,购买了一大一小两幢活动板房,大的作职工和民工宿舍,小的办公用。基地还建有库房和机械停放场地等。分公司不再像过去工地在哪家就在哪,避免了脏乱差现象和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消耗。鉴于分公司青年工人极少、老职工多已接近退休的现状,为了建立一支稳定的以民工为主要力量的施工队伍,分公司还与青年民工签订了涉及有关劳动保障、工伤、人身保险等方面的劳务合同,使民工能把单位当作依靠而安心工作。不仅如此,分公司还办了业余夜校,帮助民工提高文化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此举不仅受到民工热烈欢迎,而且还被公司作为样板向其他分公司推广。
他的工作很快在公司机关各部门科室得到了一致好评,凡来过此分公司出过差的机关干部和技术人员都没有一个不说好的。又过了一年。他被提拔到机关当了总经理助理。
所以,作为求职者,低就并非坏事。即便学非所用或者大材小用。关键在于你自己得有所展示,千万不可自甘平庸、自暴自弃,因为在艰苦的一线,更能彰显出你超群的能力,得到更多人的赏识,开花结果。
故事二:邮政老王
我刚毕业,分到漫川邮政所,就认识了老王。他四十岁左右,胡子拉碴。所长介绍:“这是老王,以后,他带你。”他们这个所,有个规定:新来的职员,要选老职员做老师,叫拜师学艺。
我很不爽,因为,这样一个土里吧唧的人,怎配做我的老师呢?
老王却搓着巴掌,呵呵地笑,一点儿也看不出我的不满。
跟着老王,每天,我们骑着自行车到处送信。他的车很烂,咣咣地响,引来一路的眼光,让人很不好意思。可是,他却仿佛没感觉到,一路走,一路指着,这是王跛子家,那儿是张桂花家,她的信特别多,因为,她男人在外打工。甚至,哪一条路上有泥塘,或者有一条凶恶的狗,他都能一一道来。难怪所长说,这个老王,是本辖区一张活地图,有不清楚的地方,问问他。
这家伙的负责,也让人难以接受。
一次,是晚上了,我还有一封信没送出去,因为,信封上的字迹非常潦草,根本就看不清。我呢呢喃喃地叨咕着,一顺手把信扔在桌上。
他刚回来,看到了,问:“谁的啊?”
我说看不清地址,鬼知道啊。
他拿起信一撂,很肯定地说,是洪垣村张老汉的儿子石根的。我很惊讶,他几乎都没细瞅一眼啊。看我疑惑的样子,他笑了,很自负地道:“几十年了,谁的字一眼还能看不出来?”说完,拿起信,就往外走。
我道:“还送啊?”
“石根在矿上,最近受了点伤,张老汉很急,收到儿子的平安信,他不就心安了吗?”说完,骑上自行车,叮叮当当,消失在夜幕中。
望着他消失的身影,我感到有一种无言的愧疚,袭上心来。
年终,所里评优秀,众望所归,都选老王当。老王笑了笑,推脱了,说:“给小于吧,小伙子大学毕业,从城里到我们乡下,不容易啊。”
我听了,红了脸,出了一头汗,说什么也不好意思要。真的,和所里人比,和老王比,我总感觉到,自己还没扔掉城里人的脾气。
慢慢地,我和老王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有时想想,一出来,就碰着这样的人,是自己的福气。可是,谁想到,半年后,老王却离开了我。
那是一场大雨之中,镇长有一个紧急电话,要给一个叫两岔村的。可是,电话怎么打也打不通。镇长急了,脑门子直流汗:镇上干部都派完出去了,让别的单位的人去,没几个知道地方。镇长就想到了老王,写了一封信,来到镇政府旁边的邮局,交给他道:“老王,情况紧急,关系人命。可我守着电话,又离不开,请你走一趟,怎么样?”
老王笑笑,接过信,披了雨衣,推上他那辆破自行车,就出去了。我忙拉住他,说雨停了再去。他说不敢,人命关天。
我说我去吧。
他摇摇头,两岔村偏僻,路难走,还是他自己去。
我想想,也确实的,我还不知路朝哪儿走呢。
他骑着车,呵呵一笑,一路叮当地走了,消失在雨幕中。只有哗哗雨声,渐渐遮没了一切。
去了之后,白天他没回来,晚上仍没回来。
我们急了,第二天天刚亮,全所出动,去寻找他,最终,在靠近两岔村的一条路上,发现了一处泥石流。他的车子,倒在路边。
我们心一凉,忙跑过去,在泥石流中发现了他,不,应当说是他的一只手,在泥里伸向外面,手里捏着一封信,而他整个人都被掩埋了。
那信,是村长回的,大意是,他接到通知,已把全村人都转移到安全地方了。
看样子,他是送信回来的路上遇到泥石流的。
泥石流并不多,但却严严实实地掩埋了他。被扒出来时,他早已没了呼吸。我们一个个汉子都在雨里号啕大哭起来。
事后,我把他的自行车推回所里,在上面挂了一个牌子,写道:老王的自行车。每次回来,看到那辆自行车,就仿佛看到老王。
故事三:春天里有梦
第一次听说“旭日阳刚”这个歌手组合时,觉得名字真怪。点开那首《春天里》的演唱视频,心,有点发抖。
发抖,可能因为恐惧。记得刚来北京时住在地下室,突然停电,这十平方米坠入黑暗。是胶布层层包裹密不透风的黑,是毫无轮廓死气沉沉的诡秘的黑。地下二层,没有窗口。我举起自己的双手,它们完全融化在黑暗里。
发抖,可能因为感动。冬天穿着旧棉衣去动物园,看到一只黑鸟在冰面掠过,丝毫不因寒冷而减轻其飞翔的美,青春的心也充满力量。
八年弹指一瞬,在人流涌动的这个大城市,有了自己的小窝,有了相亲相爱的人,在预定的轨道上驾轻就熟,看着熟悉的风景。梦想?不是非要写出什么不朽之作,或许只是周末爬趟香山。
听这首歌,仿佛在看寂寞来路,在看私人青春,唤起了一种熟悉的忧伤和悲壮。
“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曾经的苦痛都随风而去,可我感觉却是那么悲伤,岁月留给我更深的迷惘,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淌。”
“旭日阳刚”由44岁的王旭和29岁的刘刚组成,是漂泊在北京的农民工,因为放不下心里对音乐的向往,刘刚干脆当了专职流浪歌手,王旭则白天在药材厂干搬运,晚上去公主坟的地下通道唱歌。两人就是在地下通道认识的,后来时常在一起喝酒,唱歌。
两人都是穷小子。王旭在河南当了N年农民,不过混个温饱。2000年来京烧锅炉,一边工作“一边唱歌给两个大锅炉听”。后来干过很多行当,唯一没变的是爱唱歌。他说:“繁华的城市让我惶恐,只有歌唱,能让我心安。”
刘刚晚几年来京,也居无定所,脏活累活都干过。有一次他饿极了,摸摸兜里没钱,看看屋里没货,四下翻找,干脆把做饭的铝锅提了出门,在收废品的那里卖了两元,换了几个馒头。费劲地养活自己,似乎就是为了唱歌,再穷,那把吉他都是灵魂附体般地抱着背着。
“漂”了七年,刘刚从22岁唱到了29岁,没有房子,没有姑娘。他给父母打电话,吞吞吐吐地说:再让我唱两年吧……
在不同的地下通道,两个男人守着一份相同的小梦想,用歌声向世界宣告:我不服输。
直到他们演唱汪峰的《春天里》走红。
如今的网上有这对农民工兄弟演唱《春天里》的各种视频:大学生自费帮他们拍摄的MV,万人演唱会上他们和汪峰的合唱,在《我爱记歌词》栏目唱完后领唱员全体起立致敬,走上《星光大道》毫无悬念地夺取周冠军……而在最新的《我要上春晚》节目中,旭日阳刚以网络人气投票第一的优势获得了登陆兔年春晚的门票。
我反复看的,是他们最初的一段视频。用手机录制而后传上网的,画面不清晰,声音模糊,却以原生态震撼着观者。
10平方米的简陋房子,家具凌乱,床上没叠被子。两个大老爷们,一人一只酒瓶,红脸赤膊,在那里嘶吼着汪峰的歌《春天里》。赤裸裸的呐喊和血泪,奔涌而出。王旭手里夹着一根烟,昂头闭眼,陶醉其中。
我在想,那是怎样一个燥热的夜晚,灵魂破茧,情感爆炸,在酒精和往事的催眠下,音乐和肉体合二为一。
我反复地听了很多次,忽而平静,忽而伤感,忽而雄心万丈,忽而满心怅惘。
像我这样的“钢镚”很多,网友们听歌的感觉各有不同:
“刚来深圳时找不到工作,买不起盒饭,舍不得坐摩的,边走边唱。过年买不到火车票回家,几个兄弟大年三十在宿舍里喝着啤酒唱到哭……”
“音乐不分高低贵贱,不是穿燕尾服打领结在金色大厅唱咏叹调才叫音乐,真正的摇滚乐就应该是这样的!为了呐喊出真实的心声!”
“农民并不是只会种地,他们也会唱歌。农民工兄弟的呐喊是生命最真诚的写实,直指人心!”
还有网友建议:“这首歌必须上春晚,因为中国有两亿农民工兄弟!”
为什么农民工版《春天里》让这么多人泪流满面?
因为我们共有一个青春。不论曾经奋斗过的,正在奋斗的,在车站里扛着大包的,在街头埋头吃方便面的,在高楼大厦格子间接电话的,在大街小巷骑单车顶寒风送快递的……都曾经为梦想掉过泪,在看不到的地方偷偷跌倒,躲在一个人的角落哭泣,欢笑,沉默,怀着或者埋葬梦想,继续生活。
有几个人的梦想能成真?王旭直到44岁,才熬出了头,有了名声,有了各种邀约。然而,他说,我喜欢唱歌,不管有没有名。
唱着,就是梦想。我记得他唱歌时昂首闭目的陶醉。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春天里有梦。有梦是不会忧伤的,忧伤的,只是梦碎了的人。
故事四:让别人知道你是谁
胡润这样总结自己成功的原因:有一点战略眼光,有一点胆子,有一点说服能力,有一点执着,有一点运气。但最主要的,还是从大洋彼岸传来的父亲那句话:想办法让别人知道你是谁!
1997年,英国青年胡润在上海滩左冲右突,闯不出名堂。
有一次,他给远在英国的父亲打电话,诉说自己在上海混不出名堂的苦恼。父亲提醒他:“你有没有搞明白,在中国,在上海,你是谁?”从那一刻开始,胡润懂得了,只有出名,让别人知道胡润是谁,才有机会“混出名堂”。于是,他开始寻找出名的机会。
胡润第一次到中国是1990年。7年以后的一天,当他徜徉在上海街头时,他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变化是如此之巨大。他想到了每次回欧洲,他的那些欧洲朋友每次都问他的同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中国在短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胡润开始关注中国先富起来的那一群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了不起的政策,20年来,贫穷的中国芸芸众生中有了无数的有钱人,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于是,一个自认为很不错的主意诞生了。很多国家都有本国排行榜的榜单,而中国没有,胡润他要来做这件事。
这个突发的灵感让胡润兴奋不已。胡润辞去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他找来两个朋友,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的编排工作。第一张排行榜的诞生更像一件体力活,胡润和朋友通过大量的剪报和互联网的搜索功能收集资料,再利用上市公司股票反映的资产情况综合对比,从中寻找中国最有钱的人。经过几个月的折腾,1999年,胡润拿出了一份有19人的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
排行榜是搞成了,但自己该怎样靠它成名呢?胡润明白,自己必须“攀高枝”,他需要一个有份量的传播途径。很快,他锁定了3家世界闻名的商业杂志——《福布斯》、《商业周刊》、《财富》。费尽千辛万苦,查到了这些杂志的联系方式和总编的名字,忐忑不安地将这份19人名单传真过去。第二天,《福布斯》就给了他答复:很有兴趣。胡润狂喜不已。他明白,自己的决策是对的,世界果真在关注中国。他意识到自己获得了一次走向成功的机会。这张排行榜只是用英文介绍给欧美人,在中国,几乎没有任何的影响力,但是被具有85年历史,全球订户达到数百万的《福布斯》所承认,胡润意识到自己离成功不远了。
从1999年开始,这个出生在卢森堡的英国人就和中国的富豪们较上了劲,开始把“折腾”富豪视为己任。2000年,早就有意打开中国市场的《福布斯》主动找到胡润,特邀他与《福布斯》合作“中国50人财富人物排行榜”。胡润紧紧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他的名片印上了这样几个字:《福布斯》中国地区首席调研员。
在英文版排行榜发布的同时,胡润将榜单翻译成中文,投给了中国一家有影响力的报纸。榜单一经发表,在中国商界掀起了十二级龙卷风,媒体纷纷热炒。一时间,先富起来的人突然曝光在世人间。中国“榜爷”们对胡润爱恨交加。“问题富豪”,生怕自己不小心“成为一棵招风的大树”;“阳光富豪”,对首富头衔坦然受之;不喜欢露富的,说胡润是瞎编,不懂国情……
那数以亿计的财富数字,犹如雷电般地击中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神经。人们突然清醒地发现:不少与自己的身体别无二致的人,正在以无法想象的速度积累财富。“富人的钱到哪里去了”成了中国社会最激烈的发问。与此同时,人们也知道了,胡润是谁。
找出谁是首富并不是胡润的终极目的。他更想解开自己的困惑,也是无数人的困惑:当代中国商人的财富到底是怎样积累起来的?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是怎样“演化”的?一年一度的“胡润百富榜”成了解疑的一种途径,胡润借此对上榜人物进行系统性梳理。终于,有了他的“胡润财富”系列从书。
胡润频出新招,女富豪榜、房地产富豪榜、医药富豪榜、IT富豪榜、金融富豪榜、钢铁富豪榜、零售富豪榜、能源富豪榜等。如今,胡润比那些上榜的人物更加知名。一个个富豪“你方唱罢我登场”,喧嚣无比。胡润也因此成为中国炙手可热的人物。
凭借这些年做富豪榜积累起来的人脉,胡润开始涉足商业活动,包括慈善晚宴、名流晚宴、企业家峰会、商业领袖晚宴、财富品牌论坛等等。这些活动,已成为胡润收入的主要来源,当然,还有“胡润财富”系列从书。
从一个普通的外国白领,到一个国人皆知的名人,胡润的经历看似神奇,回顾他创富的历史,似乎又是水到渠成:先利用富豪吸引公众的眼球,赢得巨大的名声,再凭借名气进行商业运作。他就像是一个空手道高手,在世界与中国交相辉映,这一切,从让别人知道你是谁开始的。
故事五:是蝴蝶,就不怕翅膀上的雨水
3岁那年,她的父母离婚了。因为家庭的贫困,加上血统的原因,一家人备受歧视。母亲带着她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她们因无法支付租金而寄宿在朋友家的地板上。
即使是这样,她却从未掉过眼泪。因为母亲曾是一名歌剧演唱家,小小年纪的她受母亲影响,4岁时,就迷恋上了音乐,常常跟在母亲身后学唱歌。
上学后的她,学习成绩并不优秀。一次测试,她的数学得了6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责备了她,但她却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说:“数学对于我没用,以后我要当歌星。”此语一出,立刻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在同学的嘲笑声中,她紧紧地握紧了拳头。
13岁起,她开始了音乐创作,14岁,她找到了几个录音棚,担任他们的后备试音歌手。高中毕业,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带着稚嫩的梦想,到了纽约。
刚到纽约时,她只能在酒吧里做招待,与人合租狭小的房子,自己常常在客厅地板上铺一张床垫过夜;她每周常常只能靠一包干酪通心粉艰难度日,在经济极为拮据的几个月,她甚至只能靠附近熟食店老板施舍的硬面包和冰水填饱肚子。
然而她没屈服,在昏暗的灯光下,她不停地写歌,写到手发麻,累得趴在桌上睡着了。她热切地盼望着有一份合约,出一张唱片。然而她跑遍了纽约街头所有的唱片公司,都被拒绝在门外。
18岁时,她终于在一家热门的俱乐部获得了登台表演的机会,她的完美的嗓音和创作才华渐渐为人注意,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以35万美元的合约成功将她揽入旗下。35万美元,对于她是一个天价,那一刻,她热泪盈眶。
她很快在公司崭露头角,为公司创下排行榜的十大热门歌曲。她的歌曲也越来越成熟,而形象也变得性感自信,她频频出现在各大杂志的封面。这些杂志认为她在音乐和形象上的转变带动了整个乐坛的潮流,并将此种潮流命名为“蝴蝶效应”。20岁,她就获得了格莱美音乐大奖最佳女歌手,此后的10年间,她在世界音乐大奖、全美音乐奖、灵魂列车音乐奖、美国作曲家协会奖、欧洲音乐白金奖等大奖上收获颇丰。
然而,就在她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30岁时,她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分道扬镳,只得寻找新的公司,但不幸的是,两年后,新公司也决定终止她的合约。原因是他们认为她失恋后,精神上出现了问题。
那时的她备受争议,然而在低谷中的她没有放弃音乐,她坚信,是蝴蝶,就不怕翅膀上的雨水。
一年后,她与环球唱片公司旗下的Island唱片签下合约。在新公司,她很受赏识,两年后,她凭借新专辑重新回归到乐坛的巅峰。这张专辑的销售量位居当年全球销量第二位,国内冠军。此后她的歌曲一直在各大音乐榜单上排名第一,她的歌曲受到全世界各地乐迷的喜爱,她因此被称为流行乐坛天后。
蝴蝶有一个特点,它的翅膀上布满了鳞片,鳞片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仿佛给蝴蝶穿上了一件“防水雨衣”。她一直相信自己是一只美丽的蝴蝶,雨再大都不会打湿为梦想而飞的翅膀。终于,她成功了,迎来了自己绚丽的春天,她就是玛丽亚?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