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励志 >

职场励志经典故事5篇

时间: 芷晴2 职场励志

职场故事蕴含大道理,读一读会让我们有不少的启发。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励志经典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1、“拍客”走进人民大会堂

线永京的网名比真名火,他的网名叫“非我非非我”——想起来了吧?他就是2009年8月28日作为网络文化界代表,获邀进入人民大会堂参加“辉煌60 年”报告会的首个80后拍客。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人凭借“网民”“拍客”身份而获得步入人民大会堂的资格。

不入流电台:恶搞也是一种艺术

线永京说,他打小就特爱涂鸦,现在的绘画功底都是小时候自学的。他自学画画的动力就是恶搞——小学六年级时,线永京画了一本以同班同学为恶搞对象的《六年级A班》的漫画册子,创作了他的第一个动漫主角“屁屁妞”。这个卡通形象一直延续到今天,已有10年时间。

2004年大学毕业后,线永京开始从事网络行业。他惊喜地发现,互动的网络世界比静态的绘画本可要精彩得多!2008年,他不再满足于低头涂鸦,他想要弄出更大的动静来,让恶搞细胞传染更多人。

电光火石之间,他有了一个灵感!他决定“山寨”北京广播电台,制作一个私人电台!说是电台,其实只是个称呼,在国内,获准办电台、电视台或者报纸等传媒需要特别的审批,限制极其严格。但是网络兴起后,这种限制就削弱很多,因为以个人博客、播客为载体,每个人在理论上都可以办属于自己的网络报纸或者网络电视台,当然,它的性质只能是草根的。

2008年3月,线永京进行了第一次勇敢的尝试:随着一段曼妙的轻音乐,响起广播员(线永京)令人忍俊不禁的怪声播报:“不入流广播电台开始广播啦,下面是报纸摘要节目……我们既不支持主流,也不支持非主流,我们是不入流……”广播中间插科打诨,还有恶搞“芙蓉姐姐宣布退出娱乐圈”的虚拟采访情节,人物对白惟妙惟肖,令人笑破肚皮。这段音频被线永京传上网络后,以他始料未及的速度疯狂传播开来。

受到鼓舞的线永京越发投入于“不入流”电台,电台节目保持在一周一期的更新速度。他一边自己补充节目内容,一边发展和吸收更多的创作人员一起加入,并最终将电台发展完善为“不入流网络文化”的品牌栏目。“不入流广播电台”以恶搞和讽刺现实为主的独特风格深受年轻网友喜爱,国内多家报纸报道过,不少英文报纸也做了专版报道。

看到这里,也许会有读者对“不入流网络文化”产生歧义。线永京说,“不入流”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因为反感网络上盛行的“非主流”做作、矫饰。“不入流”的涵义是,不加入任何一种流派,坚持自在自我的生活和娱乐态度,倡导在嬉笑怒骂之中消解平凡生活中的诸多压力与不快乐。

拍客态度:拿起DV,你就是现代伯乐

为什么名不副实的歌星有那么多粉丝,而这个小女孩唱得这么好,却无人问津,以至她要流浪街头?他越想越为女孩感到不平,原本已经走了一段路,又折返回来,录下了这女孩演唱的一段《天使的翅膀》。

2、敞开门让机遇进来

那年,我大学毕业进了一所设计院。我们这所设计院的办公条件很好,占据了整整一个楼层,从院长到普通的设计员,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小的单间办公室。

或许是设计院的办公条件太好了,也或许是我们的工作特别需要安静的环境吧,反正大家都习惯于关起门来工作。

可是,刚刚步出校门的我,很不适应那样的环境。我希望能和同事们有更多的交流,于是,每天一到单位,我就把办公室的门开得大大的。可整整一周过去了,却很少有人走进我的办公室来串门。

这天,终于有一位女同事跑进我的办公室来了。她说有批新到的书需要搬上楼来,想请我帮忙。我二话没说,立即跟她下楼,很快将8大捆书一一搬上楼来。

慢慢地,走进我办公室的同事多起来了。因为我的办公室总是开着门,大家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总是会第一个来找我。

有天,院长手里拿着一沓稿纸,急急地从我办公室的门前走过。看到我的门开着,他突然又退了回来,对着我说:“那个,你……”

院长显然对我还不太熟悉。我赶紧站起身来,说:“许院长,我叫张奉连,是刚刚从四川大学毕业到院里工作的。许院长您有什么吩咐?”

“哦,小张。”许院长看了我一眼,问:“你打字快吗?我这里有一份材料,下午开会就要用的,得马上打印出来。”我们设计院的规模并不大,因为大家都非常熟悉电脑操作,因此也就没有设专门的打字员,平时有什么材料要打印,院长都是临时抓差的。

“没问题,许院长,我一会儿就能打好。”我胸有成竹地说。

一个小时后,我把那份8000多字的材料打印整齐,送到了院长室。许院长接过材料,满意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除了同事们会经常找我帮忙,许院长也经常走过来,吩咐我做些过去他总是叫别人做的工作。

有一天,许院长突然从他的办公室给我打来电话:“小张,你把手头的工作先放一下,下午跟我出去办点事。”原来,他要去和一家委托我们设计院做设计的单位谈判,需要一名做记录的秘书跟随,而办公室的秘书小姜那天正好有事请假没来上班。

渐渐地,我成了设计院里最忙的人,大事小事,不用谁指派,都会自然而然地落到我的头上。而许院长只要有什么重要的事务,也总是会叫上我。

前年年底,院里决定提拔一名院长助理。在任前的民主推荐中,工作才一年多的我被大家一致提名,其实在大家的心目中,我早已经是“院长助理”了。

后来因为恋爱的原因,我去了另外一座城市,应聘到了一家民营公司。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虽然大家都坐在一个大开间的隔断式办公室里,但同事之间除了工作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交流。大家都把自己的内心包藏得死死的,似乎生怕被对手掌握了底细,不知不觉中露出了破绽,让别人在竞争中占了上风。

对于我这种外向型脾气的人来说,新的环境实在太让人压抑了。可是我初来乍到,还没在这座新的城市里站稳脚跟,眼前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实在是非常重要。

既然暂时还没有办法改变我的工作,那我何不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一下环境?我想到了原先在设计院工作时的情景。那时候院里所有的人都关着门办公,只有我将办公室的门开得大大的,结果同事们越来越依赖我,领导也越来越信任我了。而在这个大家内心封闭的环境里,如果我能率先对大家敞开心扉、打开心门,是不是也能博得大家的信赖呢?

于是,我利用午休时间,主动找大家聊天。双休日的时候,我还邀请同事去泡吧,打保龄球。

叫人欣慰的是,同事们见我以诚待人,都乐于把自己的心事告诉我。我能感受得到,在大家心目中,我是可以信赖的人。

3、让合作方看到你的强项

上世纪50年代初,松下电器公司进入了一个发展瓶颈——它虽然在全球有非常不错的销售网络,但是因为科研力量比较薄弱,产品渐渐被市场所拒绝。

当时,飞利浦公司在全球设有300多家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器制造公司。在此之前,全球已有48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公司与他们有过技术合作,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于是,松下公司就想到了要与飞利浦公司进行技术合作。

当时身任松下公司副总裁的高桥荒太郎亲自出马,与飞利浦公司进行谈判。飞利浦这个“全球电器老大”对这项合作业务的兴趣并不是特别大,他们对高桥荒太郎提出了很苛刻的要求:双方在日本合资建立一家股份公司,公司的总资本为6.6亿日元,松下电器要出资70%,而飞利浦公司只愿意出资30%,并且,对于这30%的资本,飞利浦公司还不愿意用现钱直接投入,而是以技术指导费转作为资金。这意味着,飞利浦公司不需要投入一分钱,全部资金由松下电器一家承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别说是合作,仅凭这一笔前期投入,也足以使松下彻底倒闭!

可事实上,按照国际惯例,技术指导费一般是3%,远没有30%这么高的标准。用3%的技术指导费来代替30%的资金投入,高桥荒太郎怎么也不会答应。接下来,他用国际惯例反复交涉,最后,飞利浦把技术指导费降到了5%,但高桥荒太郎并没有表示满意,但不论高桥荒太郎怎么说,飞利浦都不愿再降低要求。

这时,高桥荒太郎突然想到了一点:所谓的“合作”当然是指双方互利,而不是自己在求人。高桥荒太郎心想,要使飞利浦降低要求,惟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松下的强项!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高桥荒太郎再也不提关于降低技术转让费的事情,转而去要求飞利浦公司支付经营指导费!

因为松下在全球有不错的销售网络,双方合作后的产品能非常迅速地销往世界各地。高桥荒太郎说:“双方合作建设合资公司,在技术上接受贵公司的指导,而经营却靠松下电器公司,我们公司的经营技术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我们也有向贵公司索取经营指导费的权利!”

高桥荒太郎此言一出,飞利浦公司的谈判代表深感震惊,可细细品味,这种要求其实又非常合理。因为松下公司已建立起了健全的销售网络,一旦合作产品上市,飞利浦公司根本不用为销售问题而担心。

飞利浦公司终于同意重新考虑合作事宜,最后商定,由松下向飞利浦公司支付5%的技术指导费,同时飞利浦向松下支付6.3%的经营指导费!这样一来,松下公司不仅不用支付技术指导费,反而还多收了1.3%的经营指导费!

不久后,松下就与飞利浦合作成立了一家公司,其产品很快畅销世界各地,双方都在技术与经营的完美合作中大获其利,松下电器更是借此而起死回生,逐渐发展成一家国际化大公司!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4、我给安吉丽娜当助理

好莱坞的人情冷暖

2003年,经过导师推荐,周蜜应聘到好莱坞CAA经纪公司,从最底层的场记做起。说是场记,其实就是打杂,端茶倒水、订房买饭、复印资料。

2004年末,公司让周蜜化妆成“卡通鸡”的样子,上街散发宣传单。周蜜的工作服只是一层薄纱,根本抵御不了十几度的低温。连着发了3天传单,体力不支的周蜜开始发烧。那天晚上,她没吃饭,吞了几片感冒药后蒙头大睡,等再睁开眼睛时已是第二天上午10点了。周蜜没钱去医院看病,只能顶着39℃的高烧赶到公司。同事告诉周蜜,今天有新片开机仪式,让她立刻去片场。

到了片场,老板不分青红皂白痛骂周蜜。周蜜没有解释,工作一年多,她已经适应了好莱坞的潜规则:只看结果,不听理由。摄影棚里传来吵闹声,老板急忙冲了进去。周蜜看见一位性感漂亮的女人正指着一个白人女孩大吼:“你给我滚出去,我再也不想见到你这个蠢女人。”挨骂的女孩哭着跑了。

老板一拍额头:“哦,上帝,真没见过比她还难缠的主儿。”周蜜这才看清,这个女人竟然是“性感女神”安吉丽娜·朱莉。周蜜吃惊地问老板怎么回事,老板说,两年前安吉丽娜因为在电影《古墓丽影II》中饰演一位精神病杀人狂,拍摄投入过深,患上抑郁症,虽然现在已经治愈,但脾气变得十分古怪,今天这部《史密斯夫妇》是她复出后接拍的第一部电影。

“刚才那个女孩叫朱迪,是公司为她挑选的第四任助理,平均每一任连半年都做不满就被她辞掉了。”老板的语气里不无抱怨。

拍完一个场景,安吉丽娜喊道:“朱迪,给我拿杯咖啡。”她大概忘了助理已经被骂跑了。老板赶紧推周蜜,周蜜立刻冲了一杯速溶咖啡递上去。安吉丽娜抿了一口,吐出来:“太烫了!”周蜜急忙调兑冰水,对方又说太凉没味道。一杯咖啡,折腾了3次。安吉丽娜很不满意地指责:“我说过多少次,冲咖啡前要把杯子在开水里浸泡20分钟,这样味道才更香醇!”天知道她什么时候告诉过周蜜这些,但是老板在一旁不停地点头,周蜜也不敢辩解。

安吉丽娜扫了周蜜一眼,问老板:“她是新来的助理吗?”老板下意识地看看周蜜,周蜜立刻明白,如果不想一辈子发传单,眼前是个绝妙的机会,于是她用力地点点头。老板简单介绍周蜜的履历后,安吉丽娜说:“先试试再说吧。”老板告诉周蜜,第二天9点之前赶到片场,绝对不能迟到。

这一夜,周蜜辗转反复,难以入眠。和国际巨星面对面,她无法预测前方的道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红魔鬼般的野性女神

第二天,周蜜8点钟就赶到片场,但现场已像迎接国家元首一样紧张。周蜜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但20分钟后她就明白,安吉丽娜的到来对她来说不啻于一场一级警备战。安吉丽娜像风一样扫进片场,后面跟着经纪人、造型师、摄影师、化妆师、宣传人……安吉丽娜将貉绒外套和名贵手袋扔给周蜜:“告诉富朗克,让他把那些垃圾鞋子拿回去;回复安东尼,同意今天中午聚会,通知司机12点来接我;晚上6点预订好CHI的位置,提前去接马克多斯;告诉奥普瑞,我下周上她的节目……”

周蜜怔怔地听着安吉丽娜语速极快的吩咐,茫然不知所措,等她回过味来,安吉丽娜已经进到摄像棚中。周蜜急得直想哭,可根本没人理会她的无助。周蜜只能咬咬牙,把眼泪吞到肚子里。她靠着记忆,拼命回想刚才那些话,隐约记得鞋、餐厅等关键单词。她先跑去问造型师,安吉丽娜穿什么牌子的鞋?造型师说,她喜欢富朗克的设计风格。周蜜赶紧上网搜索,查到富朗克的地址和电话。让周蜜震惊的是,富郎克的父亲竟然为奥黛丽·赫本、索菲亚·罗兰和玛丽莲·梦露设计过鞋子,连温莎公爵夫人都无法抗拒他的魅力,而安吉丽娜居然称他的作品为垃圾。然后,周蜜又分别请教经纪人、宣传人,大致搞明白了安吉丽娜的吩咐:安东尼是著名制片人,正在和安吉丽娜商讨下一部电影;CHI是安吉丽娜的养子马克多斯最喜欢的餐厅;至于奥普瑞,就是奥普瑞·温弗莱。

5、升迁风波

暗藏的“杀机”已悄然在他不觉中涌动……

我应聘到一家大公司任高级企划,由于初来乍到工资就定得较高,让总经理方豪一开始对我就没好脸色。他总是三番五次刁难我,所以我案头工作一直很多。每每忙得不可开交,看见别人却闲着无聊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并未抱怨过。

面对方总的故意刁难,我总是一笑了之,倒是那些过去对我高工资耿耿于怀的同事,开始替我打抱不平。方总或许没有料到,他的刁难,反倒令我赢得了不少的人缘。

有一次,当方总正在对我发脾气时,正好董事长进来,方总正经地说:“董事长,你看,来了半年,还写不好企划,我正指导他呢!”

董事长拿起我写的企划书认真看起来,一会儿后他抬起头严肃地对方豪说:“方总,这是我看过的最好企划,你认为他写得不好?那你现在给我写一份同样的企划,我想看看你有何高见。”

方总一时哑然,尴尬的场景气氛提醒我应该替这位上司解解围,我便说:“董事长,其实方总也是为我好,要不是他严格要求,我也写不出这么好的企划来。”

“那就好,”董事长又指指我说:“方总,我看从今天开始,就由他来负责企划部吧,不知你意见怎样?”

“没意见,董事长,小张在这方面工作的确很出色。”我当时就一惊,看来这公司当家人并不糊涂。

这件事后,方总对我态度转变了许多。由于我工作负责,而且礼待下属,与协作部门又合作愉快,方总虽然对我仍心存嫉妒,但并非不识时局之人。在工作例会上,他常会对我和部里工作赞许有加,以至于跟我关系不错的市场部部长李路悄悄对我说:“姓方的狗眼看人,知道董事长器重你,他就见风使舵。这家伙阴毒着呢。”

我只是笑笑,虽然内心里对方豪的确有看法,但觉得现在还不是提条件的时候,干好工作才是第一位的。其实我也很清楚方豪欺压下属,占公司便宜的事,但我想董事长迟迟不对他下手,这证明方豪还是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董事长应该看得更清楚。

果不其然,那天,董事长请我和李路等几位负责人吃饭,由于没有方豪在场,李路与另一个中层领导开始向董事长大倒苦水,列举方豪的种种不是,董事长则摆出一副闻所未闻的样子,认真倾听。最后面对方总的“劣迹斑斑”,董事长不无遗憾地说:“看来,以后我要多了解情况,你们是我的左膀右臂,好好干。”

很快,李路开始煽动“政变”,要拉我入伙。我下意识觉得这样做会“出事”,于是提醒他:“李部长,你想过没有,如果董事长到时不同意,那被炒的会是谁?”我心里暗骂这个呆子,但作为同事,我不能说得太多。

董事长找我谈话了,他把一封联名信递给我,上面正是李路等员工对方豪的控告,问我有什么看法?站在公司大局的立场上,我谈了方总在公司的作用和他所做的贡献,以及公司没有他可能产生的后果。最后我恳切地说:“从内心讲,员工的许多看法,或许是正确的,但现在就撤掉他不合时宜。”

董事长笑了笑:“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一周后,公司大会上,董事长的确对方豪的一些做法作了批评,但总体却是对他工作的肯定,而且还赞赏了他在公司业务拓展方面的贡献。李路等人感到风头不对,开始坐立不安,而得到董事长“信任”的方豪这时更加趾高气扬。结局不言自明,我也因董事长提名,升任公司副总经理。

表面看,这是方豪的胜利,但暗藏的“杀机”已悄然在他不觉中涌动。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董事长私下对我说:“我希望你尽快熟悉业务,把方方面面的关系搞好,撑起这个天。”从他的言语中,我隐隐感到一份信任外的重托。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