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故事 > 职场经典励志故事大全

职场经典励志故事大全

时间: 芷晴2 职场故事

职场经典励志故事大全

职场励志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工作累了困了不妨拿出来看一看,也会有很大收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经典励志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四大困难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

在今天,自诩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也许只有少数“自恋者”——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处处可闻“天之骄子”的口号,今天,面对校友卖猪肉、卖冰糖葫芦的故事,听闻大学生起薪1000元不及民工兄弟的“传说”,目睹每年100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残酷事实,大学生想自诩为社会精英也难。

也许确实有少数大学生对未来的期望值过高,把就业的目光锁定在大城市、少数行业少数岗位,以致于他们“有业不就”、不去艰苦的基层、不干“普通的”活,但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局面的,更多不是大学生的原因,而是教育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大学生,想成为普通劳动者也难。

想成为普通劳动者,家庭的教育投入不允许。子女的教育花费,是许多家庭的头号开支,为供一位大学生,全家致贫的现象屡见不鲜。家庭如此供养一位大学生,我们能要求家庭不要对子女找一份好工作回报家庭抱任何希望吗?——正是为了这份希望,我们有的大学生才因未来的茫然心生无限的压力:1000元一个月,养活自己都困难,怎样为家庭还债?如果没有这一希望,可以想象,农村有多少家庭会放弃送孩子上大学。当然,根据家庭情况选择教育投资,尤其是高等教育投资,被有关学者认为是家庭和学生理性的表现,上大学并非唯一的成才之路。但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和社会用人观念,并没有给大学之外的人才留下多大空间。

想成为普通劳动者,教育的精英模式不允许。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短短4年时间中完成的——如此短的时间中,高校还来不及作出应对策略,基础教育也根本没有任何转变。事实上,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扩招任务大多由过去承担精英教育的学校完成,因此,对大学生的教育,一直沿用精英模式,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多瞄准“精英岗位”。而众多大学对办学层次由专科升为本科、校名由学院改为大学,人才层次获批硕士点、博士点的追逐,反映大学根本就没有甘心培养“普通劳动者”的念头。我们的基础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灌输“赢在起点”的理念,把家庭和学生“劫持”到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的教育模式中,为成为社会精英,付出大量的心血和金钱。在这样的教育中耳濡目染多年的家庭和学生,怎会理政府在高考关头和就业关头“做回普通人”的呼吁呢?

想成为普通劳动者,社会的传统道德不允许。这几年的社会舆论,对北大毕业生卖肉、卖糖葫芦,复旦大学毕业生卖鸡蛋,给予高度关注。卖肉的、卖糖葫芦的北大学子,经过媒体报道,终于不再做“普通劳动者”,而走进政府、走进企业,做起了公务员、小白领。我们的社会似乎还不能“容忍”大学生干“普通人干的活”。

想成为普通劳动者,社会保障的厚薄不均也不允许。与劳动有尊卑贵贱相同,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性质的组织之间,享受的社会保障很不均衡——劳动者越是“普通”,享受的社会保障越是“低廉”。任何一个就业者,不得不考虑这些与民生紧密相联的就业要素,不想成为难有保障的“普通”一员。

因此,降低家庭的教育投入,改变精英教育模式,重塑社会劳动价值观念,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是比呼吁大学生“心怀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更迫切、更有意义的事。

2、两瓶酒毁掉一位部长

2010年2月5日,新西兰房屋部长希特利约好了几个同事和朋友到自己家共进晚餐。希特利下班后,路过一家超市,想到家里的酒没有了,便进去买酒。

他掏钱包时,发现钱包没有带在身边,犹豫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信用卡。这是一张政府专用的信用卡,主要用于公务招待。希特利手里拿着信用卡,仿佛在做贼。他用眼睛向四周一瞟,迅速地将这张卡递给超市收银员,刷了约1000新西兰元,购买了两瓶酒。

当收银员将这张卡递还给希特利时,不经意地发现他好像有点最古怪,手在微微发抖,脸涨得通红,额头还渗出丝丝汗珠,眼睛不敢正视别人。看着希特利拎着两瓶酒匆匆离去的背影,收银员心里直犯嘀咕,这人怎么啦,慌慌张张的,像做贼似的。

第二天,希特利回到部里,在去报销前,他拿着账单思前想后了好一番,才来到财务部门。对这两瓶酒的用处,他谎称是上次参加会议的餐费,是用于公务接待的。

出了财务办公室,希特利长长吐了一口气,掏出手绢,不停地擦拭着额角。有人从旁边走过,发现希特利脸色苍白,虚汗直冒,就关切地询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希特利连忙摆手说没事,然后匆匆离开。

过了一个多星期,政府的审计员对希特利的报销账单作审计,发现那张购买两瓶酒的账单好像有些问题。于是,审计员立刻把这一重大发现向审计长作了汇报。

审计长听了,感到事态严重。心想,如果这是公款私用,将是一起十分严重的腐败事件,直接影响到政府的信用。他立刻成立7以自己为组长的调查组,对希特利购酒的事立案调查。  很快,调查组就掌握了希特利购酒的整个过程和用途。于是,立刻向内阁会议作7报告。

事情很快被媒体获知,被连篇累牍地报道出来。

一下子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的希特利,马上退还了两瓶酒的钱,还通过媒体向公众做出深刻的道歉和反省,并向总理递交了辞呈,总理约翰·基随即接受了他的辞职请求。

随后,检察机关向法院提出诉讼,追究希特利的法律责任。根据新西兰的法律,希特利的行径,很有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新西兰老百姓看来,两瓶酒的腐败就是天大的腐败,如果不依法追究政府的渎职和监管责任,这件事就没完。

3、谋反未遂

一位名叫瑞恩的公司裁员专家,他的工作就是到世界各地做励志演说,帮助雇员解决人生难题,每年飞行三百多天,乐此不疲。瑞恩在机场遇见了成熟的魅力女人亚历克斯,误以为她也是单身,二人的浪漫关系在一次次偶遇中展开。又一次充满激情的演说即将开始,在全场鸦雀无声的期待中,瑞恩那迷人的微笑却渐渐收起,他犹豫片刻,果断地道了声:“失陪!”迅速离开大厅,直奔机场,飞也似的来到了亚历克斯门前。这个优雅的绅士头一回这样失魂落魄,他跳离固守了几十年的生活轨道,在众目睽睽下谋了一回“反”。亚历克斯打开门缝,屋内一个男人问:“外面是谁?”她答:“一个迷路的。”瑞恩愕然,陷入了深深的失望和茫然。谋反未遂!男人认真,女人作戏,一开始就错了位。

上面说的是美国影片《在云端》。在另一篇小说《强暴幻想》里,欲望于想象中得了逞。女孩子醒来无事,缩在床上想入非非:一个男子溜进室内,先是搭讪、闲聊,随即把她强暴;她自己则先是惊恐,接着无奈就范,最后享受了快乐……当然,男人要英俊,举止要有度,更不能伤了她。女孩幻想了一阵,心满意足地梳妆打扮一番,出门做她的淑女去了。这是一种虚拟的谋反,在人不知鬼不觉中,便享受了“出轨”的快感。

现实社会越来越不安分,出轨有的是机会。在一档电视节目里,我目睹了一对母女的争辩。某女在音乐学院求学,却奔波于各城市参加电视选秀,半年跑了几十场。母亲担忧女儿前途,频频抹泪;女儿坚信选秀才是出人头地的捷径,否则就白熬一辈子。唇枪舌剑,嘉宾也跟着起哄。我要是那家长,恨不得一耳光把女儿扇醒;但作为旁观者,却不得不提醒自己:当青春出轨已变成群体的时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还有多大气力能把他们绑在传统的轨道上,不让他们“谋反”一回?

青春永远充塞着不安和躁动,梦想往往埋藏着“谋反”的种子。我有个小友,曾为婚恋之事诚心求教于我,我正言告戒:终身大事,慎重!几天后,小友兴奋地告诉我已经把婚“闪”了,但还瞒着家人和亲友。我略感意外,但衷心祝福了他们,并为“第一知情人”的身份而得意——同谋可不是谁都能当的。

年龄大了,谋反就有了难度。上个月,我在上海的淮海中路闲逛,进了一家钟表品牌店。那个牌子已不流行,但十多年心仪已久,只是过于昂贵的价格令我却步。流连中,忽然涌起一股冲动:买了它!真心喜爱之物一辈子能有几件?!满怀兴奋挑选了款式,才发现银联卡留在了房间。在取卡的路上,冲动的潮水慢慢退下,仔细掂量过后,再未返回商店。难得的一次谋反,终至流产。

有时候,谋反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呈现温和的面孔。在快速运行的潮流里,赵悦和朋友开的“慢递”公司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在快轨、高铁竞争的时代,吴昊做了“慢游一族”,用自行车轮丈量脚下的土地。他们没有着意去“谋”什么,只是选择了生活的自由,这种选择并不时尚,但是特立独行。人生之路不宜轨道限行。自驾漫游,谈何出轨?自由多了,便无反可谋。

一辈子倘没有一两次谋反的经历人生将多么无趣无味但你大可不必离群索居遁入佛门不必去西藏摘云登珠峰揽月也不必玩失踪玩邂逅玩裸奔不必振臂高呼惊世骇俗不必秀不必装不必跟自己过不去尽管整天宅在你的角落里做你的凡客好了但一定要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当世俗的沉闷挤得你透不过气来你不妨离开轨道走一走放肆地发作一回让主宰你的世界也为你吃一惊

这一段抹去了标点。据说摆脱了标点束缚,文字会更自由。小把戏,与谋反无涉。

这一夜,刘祚坤又想起了朝鲜战场,想起了死去的战友,他们要是能活到今天,同样也会跳出来的,这种人哪像社会主义的干部,越想越气,越想越觉得跟这样的人为伍,还不如回家去。

第二天一大早,刘祚坤卷起铺盖,冒着刺骨的北风,踩着“吱吱”响的积雪,不辞而别,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石溪村的方向走去。

回到农村,正值合作化大集体的60年代,组织上又安排他当生产队长。20世纪60年代初的生产队长不好当。农业上浮夸风虽有所收敛,但是石溪这个地方有山不长树,山旮旯里东一点西一点散落着巴掌大的水稻田,人均不到一亩,产量也上不来,一年只有半年粮,其余光用野菜拌着糠。

刘祚坤当了天底下这最小的“官”,惟一不改的就是责任心。

于是,刘祚坤便一头扑到集体事业上,修山路,引水渠,植树栽竹,起早贪黑地带着几十名社员在百十亩贫瘠的田里描花绣朵,收成却天不随人意,收上来的总是心焦与失望。

1962年收获季节又来了。这年春天,社员们的日子太苦了,山上竟然见不到绿色的东西。一天,一名姓李的社员拿了一捆没打干净的稻草放在碾谷的水牛嘴边,恰巧被他看见。刘祚坤当即喊住他,拿起稻草吼了起来:“你眼瞎了,看看,看看,还有这么多谷,你忍心拿去喂牛!你是不是人?!”刘祚坤非让他把上面的稻谷重打一遍不可,姓李的不干。问题很快扩大了,村干部来了,公社干部也来了,姓李的社员成了搞破坏的阶级敌人。第二天就戴上高帽子,胸前挂上白牌子,反剪着手,年轻力壮的村民敲锣打鼓地押着,游遍五村三乡,到了一地就让他现身说法,告诫别人莫学他如何如何搞破坏。李家人多,游完了,想来想去恶气难消。兄弟几个如狼似虎地将刘祚坤暴打了一顿,头破了,锅碗瓢盆能砸烂的都砸了。虽然村队强行让李家赔了40元,医治伤口,可刘祚坤心口的伤却在滴血,这不都是想让大伙多吃几天的饱饭吗?落得这样的一个下场。

老人认定了!算了,当个谁也不招谁也不惹的老百姓吧。于是,他把最后一个“芝麻官”也辞了,安心做他的农民。他的木工手艺不错,于是干起了他的木工活。

他把立功证书、勋章等都深藏在箱底下,又不善言谈,更不会吹牛。所以,村里的年轻人只知道他是朝鲜战场上退下来的一个老兵,根本不知道他是赫赫有名的“一等功臣”。即使人们偶然问起战场上的事,他也压根儿不提立功受奖。他觉得这是一个战士份内的事,不值得自骄自傲,更没想到以此为本钱,向组织和政府要待遇。不好炫耀的刘祚坤一直把自己的战绩压在心底,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过着普普通通的农民生活,默默无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运动一个接一个,今年垦荒种地,明年大修水利,大年初一上工地,三十晚上不回家,那叫革命。

不知是什么时候,一等功臣和国际二级战士的勋章被人偷走了,刘祚坤很是气恼了几天,每年的7月27日,他只能在昏暗的油灯下重温那本纪念册和证书了。

一等功臣刘祚坤,一直隐居山旮旯里,日子平平淡淡而又极其清贫。他尽管伤残,还尽力下地劳动过日子。回到地方后,档案关系不知为啥也一直没转回,连残疾证也没一张。然而,刘祚坤始终以模范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做良心人,吃良心饭,以英雄的形象无声引导群众。

走,带我到区民政局去评理。体检合格了,凭哪条不让你去当兵报效祖国

1998年的夏天,举国上下都投入了抗击百年未遇大洪水的战斗,解放军将士在千里江堤上谱写了很多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故事。刘祚坤老人从邻里一台老旧的黑白电视机里看到英雄的解放军战士舍生忘死的抗洪事迹,看到抗洪胜利后人民送战士的场面,他的眼里总闪着泪花,当年同战友们一同从朝鲜战场凯旋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当即叫儿子给远在深圳的孙子刘建光写信,催他回来再次试试报名参军,去像抗洪抢险的战士们一样在国难当头时为国效力。谁知刘建光从深圳回信说:“去年我体检不合格,今年恐怕也没什么望头,再说我现在在深圳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工作,月薪一两千元,我不能不赚点钱改变改变那破烂不堪的家。”刘祚坤“听”着孙子的信,气得差点晕了过去:“这小子一定要送到部队受受教育,家、家、家,没国哪有家,赶快给他拍封电报,就说我死了,叫他回来,我再教训他。”

通过初检、复检,刘建光的体检合格了,刘祚坤祖孙两人不用说多高兴,在家等候着入伍通知。谁知一个多月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后来是建光到镇里一打听,才知道由于镇里指标有限,体检合格的有门有路的已经穿上军装走了。

刘建光怏怏地回到家里,一气之下,躺在床上,饭不吃,水不喝。大儿子就对着老头子埋怨开了,你还到朝鲜打过仗,自己的后代连个军都参不上。话传到刘祚坤的耳朵里,老人气得稀疏的胡子会说话,一翘一摆的,咳得腰越发直不起来了。

一晃十几天过去了,老人家操起锄头狠狠地砸在打谷场上,甩着嗓门冲大儿子的门叫:“建光,带你上城去,我就不信这个邪?”他从那熏黑的破箱底摸出一包发黄的纸包往怀里一揣,拉着孙子的手说:“走,带我到区民政局去,我去找领导评理。你刘建光是功臣的后代,体检合格了,凭哪条不让你去当兵报效祖国呢?”

民政局的同志一开始看见老人咳咳啃啃的样子,以为是要优抚金,给了60元。老人拿了钱,嚷得越发凶了:“为了这几个钱,我才不会来哩!还有没有青天,啊?一等功臣的后代连个军都参不上,什么世道?”说完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今天,你们不答应,我就不走了!”老人翻江倒海地猛咳。

……

老英雄重现人间,惊动地方领导,老人送孙参军报效祖国的事迹也一下传遍了整个咸宁城。咸宁市咸安区高桥镇政府与区民政局及区委组织部分别送上了慰问金,递上了一片敬意。

1999年2月9日,刘祚坤老人首次公开出现在咸宁市咸安区“军民春节联欢晚会”上,就像四十多年前一样,他戴上光荣的大红花,受到了区里4位领导的热烈欢迎。当刘祚坤一亮相,与地方领导握手,整个晚会现场爆发出一阵阵急促的掌声,并把目光投射到这位隐功埋名四十多个春秋的老人。

不久,市里帮助老人解决了“三难”:住房难、生活难、治病难。咸宁市民政局还请老人和老伴一起到湖北省军区疗养院安度晚年:“太苦了,您到干休所去吧!”老人眼一瞪:“苦,比那些牺牲的战友,我这是天堂了!”自觉失言,老人咳嗽了半天,缓过神说:“我还能活几天,算了吧!”

在采访中,提到为啥不早点出面,或许政府能帮他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刘祚坤说得很朴实也很感人:“与死去的战友相比,我能活到今天就不错了,立个功没什么了不起,还照顾个啥?”他边说边不住地咳嗽,情不自禁地用走调的声音颤抖地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了一遍又一遍,一边唱一边流泪,我们也随着老人的节拍低声跟着和唱。我的眼前一片模糊,扑簌簌地泪水打湿了厚厚的采访笔记。

1999年7月31日,老人应邀出席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举办的“爱心献功臣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2周年文艺晚会”。

这年9月24日,正在家里为孙子修凳子的刘祚坤老人意外地收到来自北京“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庆祝活动筹备委员会”关于参加“十一”国庆50周年大会的请柬,以及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发的关于人民大会堂国庆招待会的烫金请柬。老人兴奋得一夜未睡。

9月26日,在湖北省、咸宁市有关部门领导陪同下,刘祚坤坐上了一生中从没有坐过的“最好的头牌车”(K38次)上北京;9月27日,到达北京西站,随后和来自全国的25位战斗英雄一起住在国家民政部招待所里。国家民政部领导看望老英雄,北京市各界人士也连连向老英雄们表示敬意。在北京的日子,老英雄刘祚坤一直处在一种亢奋状态。

和江泽民等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合影并同他们一一握手,和国家民政部领导合影,9月30日出席朱镕基总理主持的国庆50周年招待会……9月27日到京,10月3日离京,记者看到刘祚坤老人在北京逗留的一个星期里一共收到了9张请柬,出席了10次活动。

这年10月1日早上6时,刘祚坤和其他25位老英雄一起吃早饭;8时30分,准时赶到天安门城楼。这是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刘祚坤回想当时说:“主席台在我们对面。江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讲话。扩音器非常高,像在天上讲话一样。”

为了人民共和国,刘祚坤出生入死,人民共和国众里寻他终觅回。这就是历史。采访刘祚坤老人时,他向记者展示了他从北京带回来的宝贝——《24K金开国大典纪念集》。这本用纯金制成、嵌有毛泽东等开国领袖们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纪念集,在春日映照下,金光闪闪,映照出老人一脸的幸福。老人说,这是我们的传家宝,多少钱也不能卖的,我要把它传给子子孙孙。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4、幸运儿

工作三年,已在一家大公司有了像样的职位,又因一个机缘,和朋友相约创业。起初是玩票,谁知不到一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被业内喻为传奇,她干脆辞去工作,全职投入。

我认识她时,在她的店堂,游人如织,顾客如云。

人们围着货架上的创意商品,如设计趣怪的台灯,又如勾起年少回忆的铁皮小火车,频频发出叹息、惊笑声。

她那么年轻,所以说起创业历程,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总结:“你的运气真好。”

她又介绍顾客的年龄定位,“都是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我灵机一动,“那就抓住文艺青年的心吧,做些名著、名剧里的经典玩意儿——林黛玉的帕子,冯程程的雨伞,或者顾曼桢的戒指……”

她沉吟:“帕子、雨伞、戒指?”

我兴冲冲地说:“对!尤其是戒指。张爱玲的《十八春》里,世钧送给曼桢的戒指,曼桢在指环上紧紧缠上红毛线。后来曼璐将戒指还给世钧,他没发现,红毛线上还留着曼桢的血。”

她点点头,很快,我们热切交谈的话题又换了。我忘了帕子、雨伞或戒指,直至许多日子后,她联系我。

我收到她的快递,那天是我的生日。

拆开包装,礼盒里是手工做的艺术盆景—一株向日葵,盆景旁还有个小小首饰盒。

我愣住了。

那是一枚戒指,戒面上刻着向日葵,与盆景相呼应。然而戒面下的指环紧紧缠着红毛线,一如我当初形容的缠法,《十八春》里顾曼桢的缠法。

我那天说,世钧万念俱灰,最后把戒指扔到江里了,所以我建议她开发新产品,“戒指有一天漂到你的店里,流落到某人手中。经过许多波折,戒指面目全非,但紧紧缠着的红毛线是它的标志。”

她当时一边听一边笑,我一边胡说一边笑。可现在紧紧缠着红毛线的指环就放在我面前,除了感动,还有些别的。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她是幸运儿了。

她幸运不在于运气。

她幸运在于她如此用心,用心捕捉每一个有用的信息;又不止用心,比痴人说梦者,有太多执行力。

5、代号和谐

莫名被追

大刘是一家房产公司的部门经理。这年头,干这行危险系数可大了,大刘天天奋战在拆迁与反拆迁、钉子与拔钉子的斗争第一线。

这天,大刘和拆迁部郑经理上街办事,突然遭到了一拨钉子户的伏击。这伙人在后面喊打喊杀,穷追不舍。

两人慌不择路,拐进了一片老街巷子。大刘大感不妙,气喘吁吁地说:“郑、郑经理,咱还是逃到大街上,那有警察……”

郑经理却胸有成竹,向他招手说:“跟我走,没错!”

说话间,两人逃到了一条巷子里,前面已无路可逃,只好站住了。大刘暗叫不好!这巷子无路可逃也就罢了,更糟的是,这一片正是公司最新要开发的地方,成片的钉子户啊!这里的人已经与他们周旋了大半年时间,双方仍僵持不下。他们逃到这儿来,简直就是跳伞落到敌人的阵地上,完蛋了!

这时,耳边又传来那帮人的叫骂声,听起来已经到了巷子口。在这紧急关头,郑经理却临危不乱,说:“别慌,找个人家先躲一躲。”他推开旁边一扇虚掩的门,拉着大刘走进一个老院子。

大刘焦急地想寻找藏身之处,却听郑经理大声说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刘不由得哭笑不得:老郑啊老郑,人家就要打来了,你还有心情吟诗!

就在这时,屋里的门突然打开了,一位大妈走了出来。大刘一看,坏了,这大妈正是钉子户的领袖之一。大妈打量打量他们,开口就是一句打油诗:“旧的不去新不来!”

郑经理沉声应道:“别人骑马我骑驴。”

话音刚落,大妈眼睛一亮,快步迎了上来,亲热无比地握住郑经理的双手,激动地喊:“同志!”郑经理点点头说:“大娘,外面有一群坏人追打我们……”

“别说了!”大妈应变神速,一摆手说,“快,跟我来!”

这一幕,简直把大刘看傻了,愣愣地跟着大妈走进了屋里。大妈掀起床上的被单说:“同志,先委屈你们一下,到里面躲一躲。”

大刘惊讶地张大了嘴,郑经理却一拉他,率先钻进了床底,大刘也只好爬了进去。

大妈把床单放好,叮嘱他们,不管外面发生什么,千万别出来!大刘躲在床底下不禁既好气又好笑,这情景多像抗日战争电影中看到过的呀。

不一会儿,院子里传来嘈杂的脚步声,只听一个男人凶巴巴地问:“老太婆,刚才有两个人,是不是躲到你这里了?”

大妈冷静地回答说:“没有啊!我这里几个月都没人来过了。”

那些人七嘴八舌,破口大骂:“那两个人是房产公司的,当初骗我们搬了家,几年过去了还不让我们搬回去。我们要打死这两个王八蛋,你要是敢窝藏,老子连你一块儿打!”

大妈冷冷地说:“你们要是不信,随便搜!”

那伙人嚷嚷着闯进了屋,在屋里东翻西找了一番,这才悻悻地走了。

估计那帮人走远了,大刘和郑经理才从床底下爬出来。大刘心想,这里到底是“敌人”的老巢,不便久留,于是对大妈说了声谢谢,就要往外走。

谁知大妈却拦住他:“同志,现在还不能走。他们可能还在外面守着。”

大刘一听,犹豫起来。郑经理拍拍他的肩膀说:“老弟,既来之,则安之,再等一会儿吧。”

大妈热情地给他们打来洗脸水,还要给他们做饭,口口声声说到了这儿就像到了家。大刘越听越浑身不自在。

身边卧底

吃了饭,郑经理在大妈耳边低声说了两句,大妈点点头,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她领着几个男人回来,一见郑经理就热烈地握手,口称同志。大刘一看这些人,不禁两眼发直,他们可都是钉子户的领袖层啊。

郑经理和他们凑在一起,小声地说着拆迁的事。大刘听着听着,猛地站起来,指着郑经理失声叫道:“你、你原来是……”

郑经理冲他一笑,点点头说:“是的,我为拆迁户提供公司的情报。”

大刘惊得目瞪口呆,怎么也不敢相信:公司的拆迁部经理,竟然是钉子户的卧底!

郑经理过来揽着他的肩,说:“刘经理,我虽然为他们提供情报,但绝对不是为自己谋利益。我可以拍着胸口说,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大刘心中冷笑:做间谍还有理由了!不为私利那你为什么?他愤怒地甩开郑经理的手,大声说:“你做什么我管不着,但请不要拉我下水,我要回公司了!”说罢就往外走,可几个男人却拦在门口。

郑经理挥挥手说:“让他走吧。我相信刘兄弟不是这种小人,他不会告发我的。”

大刘径直回到公司,一摸心口,还在怦怦乱跳。过了一阵,老总忽然把他喊去。说完了公事,大刘喉咙一痒,差点就要说起今天的事来了,可最后他还是忍住了。刚走出老总办公室,正好看见郑经理迎面走来。两人一碰面,大刘竟像做了亏心事一样慌张,郑经理却冲他意味深长地一笑。

这之后几天,大刘一直把这个秘密藏在心底。这天下班后,他刚走出公司,郑经理在后面追上他,说要请他吃饭,然后硬拉着他上了车。

郑经理在餐厅订了一个包间。大刘感觉浑身不自在,坐下就说:“有什么事你明说吧。”

郑经理低头一笑,给大刘倒酒挟菜,殷勤地招待大刘。酒过三巡,他才放下酒杯,发出一声感慨:“刘老弟,真的感谢你能为我守口如瓶啊!”

大刘鼻子哼了声,没搭腔。郑经理一脸诚恳地说:“你也许不相信,我为他们提供情报,真的不为自己。我从没收过他们一分钱,他们当中也没有我的亲戚!”

听到这儿,大刘终于忍不住问道:“郑经理,你说不为钱,那你这样做,到底为了什么?”

“和谐!”郑经理微笑着侃侃而谈:他不单为钉子户提供公司的情报,也为公司提供钉子户的情报,让双方了解各自的底牌,并暗中调节,尽可能避免矛盾激化,目的是最终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大刘听完,心中豁然开朗,这家伙说的还真在理。这年头,因为拆迁搞出来的流血事件真不少,如果能够避免这样的悲剧,自然是功德无量了。想到这儿,他心下也没有顾忌了,大声说:“郑经理,我理解了。你放心,那天的事我就当忘了,不会对任何人说起!”

郑经理高兴地起身一把抱住他:“刘老弟,谢谢!也许,我们以后还能成为同志!”

大刘一听,感觉有点别扭,可也没说什么,一笑了之。

过了一个星期,公司与钉子户的僵持仍没有松动的迹象。老总气急败坏之下,忽然冒出一个毒招,要拆迁队放蛇吓吓对方。

哪知道,蛇还没放,钉子户的标语就横七竖八地挂了出来:开发商的毒蛇阴谋是不会得逞的!吓不走,打不走,讲理就搬走;毒蛇缠身,我自岿然不动……

义不容辞

这下,全公司都震动了。当天,老总召开部门经理层紧急会议。老总面无表情,缓缓说道:“几天前,我和郑经理商量,要拆迁队放几条蛇吓吓那些钉子户。没想到,他们立刻就得到了情报,反戈一击。我们是打不到蛇,反被蛇咬一口哪!”说着,咚咚咚地敲着桌面。

“不过,我很高兴,”老总话锋一转,“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我故意放出来的假情报,哈哈!我早怀疑公司有内鬼了,这一次,他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

听到这儿,大刘暗吃一惊,下意识地看了郑经理一眼。郑经理却不露声色,没有丝毫惊慌的表情。大刘暗暗佩服:不愧是潜伏的高手!

老总站起来,用冷峻的目光把众人扫了一遍,说:“全公司预先知道这个计划的,只有在座几位,内鬼就在你们中间!”此话一出,大伙儿面面相觑,有人迫不及待地表白起来。

老总摆摆手,说:“不管是谁,请自首吧。我保证不会报警!”说完,他径直走了。接着秘书进来,宣布道:“各位请回岗位吧,在没有找到真正的内鬼前,没有人可以走出公司!”

大伙儿都心事重重地离开了会议室。过了两个小时,天已经黑了。大刘正在上网打发时间,忽然外面有人敲了敲门,接着郑经理走了进来。

大刘见是他,不禁有些意外。郑经理笑呵呵地说:“刘老弟,你还有茶吗?借点喝喝。唉,看来今晚要在这儿睡了。”

大刘忙给他拿了点茶叶,正要说什么,郑经理冲他眨眨眼,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大刘一怔,接着明白了:刚才开会的时候,肯定有人在他们的房间装了窃听器。

郑经理拿起茶杯正要走,忽然又放下了,捧着肚子说:“哎哟,今天不知吃了什么,肚子不舒服。我先上一下洗手间,一会儿再来拿。”说着跑出去了。

大刘摸着下巴,有点纳闷:他借茶叶只是个借口,他来找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担心我不守诺言,去揭发他吗?琢磨了一阵,他突然眼睛一亮,也来到洗手间,往抽水马桶上一坐,忽然脚底下冒出一张白纸,是从旁边那间递过来的。

大刘捡起来一瞧,上面写着:刘经理,请你去向老总举报我。今晚找不出内鬼,咱们几个肯定都被炒,事到如今,我只能离开公司了。

大刘怔了怔,掏出笔在下面回道:不行!我不能做这种事,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社会有益的!炒就炒吧,我无所谓。

不一会儿,郑经理的回信来了:兄弟,谢谢!我没看错人,你就是我要找的接班人!其实老总早就怀疑我了,暴露是迟早的事。我必须在公司策反一位同志,在我走后继续潜伏下来。你亲自揭发我,肯定会得到老总的赞赏,这样对你以后的工作会有帮助。

大刘看完,忽然明白了:其实郑经理早就相中他,所以才故意在他面前暴露身份,看他的反应。那天被人追打的事,也全是他安排的。他犹豫了半晌,才在下面回话:为什么选我?我恐怕不能胜任!

郑经理回话说:同事几年,我注意到你是个有正义感的人。你对钉子户有同情倾向,并且对公司的某些做法不满。你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为了我们这个城市的美好,你必须做出牺牲。你的代号就叫“和谐”,以后的行动,会有代号“平衡”的人指示你。

一时间,大刘心乱如麻,不知该如何抉择。郑经理又叮嘱他马上举报自己,然后把纸条放进马桶冲了。过了一会儿,大刘出了洗手间,犹豫着走进了老总的办公室。

几分钟后,老总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出,直奔郑经理的房间。大刘悄悄走到门外,探头一瞧,郑经理坐在椅子上,嘴角流着血,正一脸轻蔑地望着老总。

老总指着他的鼻子说:“给你一个机会,向他们传假情报,只要骗他们搬了,我升你做副总。”郑经理不屑地一笑,摇摇头说:“没有什么能够改变我的信仰!”

老总一怔,暴跳如雷:“你的信仰是什么?吃里扒外?”

郑经理昂首道:“平衡各个群体间的关系!维护我们这个城市的和谐!”

大刘在门外听到这儿,心底一颤,眼眶湿润,手不知不觉地握紧了。

郑经理离开公司后的第二天,大刘正在街上走着,忽然收到一条短信,一看上面写着:和谐同志,拆迁户有一人已被公司收买,可能会对拆迁户一方造成利益损害。你的第一个任务是想办法找出这个人。阅后马上删除!平衡字。

大刘立即把短信删掉,然后深深地吸了口气。他知道,自己的潜伏生涯从这一刻开始了!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