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励志经典小故事5篇
职场小故事蕴含大道理,看别人的故事也能让自己有很多收获,从故事中吸取经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励志经典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廉政鹦鹉
黄星吾刚升任局长不久,妻子就送给他一只鹦鹉,还开玩笑地说这是只廉政鹦鹉呢。果然,这只鹦鹉十分听话,而且善于模仿,为了能让自己廉政工作,廉洁做官,黄星吾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听鹦鹉说的两个字:廉政!
可别说,这鹦鹉真能把“廉政”这两个字说得字正腔圆,而且充满了正气,这让黄星吾十分高兴。在这只鹦鹉身上,黄局长似乎看到了自己一身凛然正气,和无限的发展前途。
可渐渐地,随着黄星吾工作的开展,方方面面的人都来找黄星吾办事了,来找黄星吾的人,都不会空手。他们会送给黄局长一些礼物,甚至大把大把的钞票,可这一切,都会被黄局长背后的鹦鹉给挡回来。每当有人送黄局长礼物或者钞票的时候,那鹦鹉总会不失时机地蹦出两个字:廉政!廉政!这话,也就成了黄局长拒绝礼物的最好借口。
不收办事人金钱,黄局长家里的经济,就显得有些拮据。
这天,黄局长的妻子牛蓓一下班回家,就气呼呼地对黄星吾说:“我说星吾啊,你都当局长这么久了,也不见给我们家捞什么好处。今天我到李英家去,她的家,啥都有,而她的老公,只不过是一个副局长罢了!”
黄星吾安慰妻子道:“牛蓓啊,你不是送了我一只廉政鹦鹉吗?我们还是廉政点好啊,这样不会出事。”
“我又没叫你腐败,过年过节的,我们收些红包总可以吧?”牛蓓一转身,就进了里屋。
对于妻子,黄星吾是有点怕的,现在,妻子说了,收些红包无妨,自己小心些,应该不会出意外吧。想到这,黄星吾的胆子大了起来。
一天晚上,有人来办事,送了一个大红包。黄星吾先是微笑着拒绝一阵,然后又微笑着收下了。
突然,那只鹦鹉不失时机地喊起来:“廉政!廉政!”
听到鹦鹉的叫声,牛蓓从屋里风一样闯了出来,提走了鸟笼。
第二天晚上,黄星吾一回到家里,就听到了那只鹦鹉大声叫喊:“不收红包!不收红包!”
一听这话,黄星吾就火了,他气呼呼地责问妻子牛蓓:“我说牛蓓啊,你不是要我收红包吗?现在,你怎么又教鹦鹉说不要收红包啊?”
牛蓓也感到奇怪,她百思不得其解地说:“我也正奇怪呢,我还以为是你教鹦鹉说的。可白天我们都在单位上班啊,怎么有时间教鹦鹉说话呢?”
这时候的黄星吾,看着那只鹦鹉“不收红包!不收红包”地叫着,就感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厌烦。
夫妻两人一合计,觉得这事情怪,他们索性把这只鹦鹉挂到了阳台上,不再教它说话了。
有了第一次收红包的经历,黄局长和妻子的胆子就大了起来,他们酝酿着第二次收红包。巧的是,黄星吾的单位最近在招投标,要建一幢办公楼,有好几个建筑商眼睛都盯着这项工程呢。
果不其然,这天晚上,一个胖子开着一辆豪华小车,来到了黄局长家里。
两人在客厅里聊了不久,那胖子就掏出一大捆钱来,推到了黄星吾的面前。黄星吾心中暗暗欢喜,嘴里却推辞着:“这钱我不能收,不能收啊……”那胖子可是个行贿高手,他知道黄星吾这是在假推辞,于是,他就把钱拿了起来,又轻轻地放到了茶桌下面,就要离开黄家。
这时候,在阳台外面的鹦鹉,透过窗棂,又叫了起来:“受贿进监狱!受贿进监狱!”听了这话,黄星吾打了个冷战。他赶紧俯下身子,取出那捆钞票,把它塞回到了胖子的怀里。
那胖子见黄局长执意不收他的钱,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
送走了胖子,黄星吾赶紧来到了阳台,把鸟笼提了进来。他望着笼子里的那只鹦鹉,惊讶万分:这鹦鹉究竟是谁教的?怎么总会在关键的时候冒出一句警告自己的话?自己既没有教鹦鹉说这样的话,而牛蓓也没有教,莫非这只鹦鹉自己会?难道,这只鹦鹉,真是一只教人廉政的鹦鹉?
夫妻俩正惊讶着,家里的门铃又响了。
“唉,又是来送礼的吧?”黄星吾叹了一口气,站了起来,开了门。
站在门外的,不是别人,正是黄星吾的老丈人——从检察院退休的牛检察长。他手里提着一只鸟笼,鸟笼里面,站着一只俊俏的鹦鹉。
两只鹦鹉一碰面,就愉快地叫了起来:
“廉政!廉政!”
“不收红包!不收红包!”
“受贿进监狱!受贿进监狱!”
老丈人笑吟吟地对黄星吾说道:“我说星吾啊,我养的这只鹦鹉,和你养的这只,本来就是一对。自从我让牛蓓把其中一只送给你后,我养的这只鹦鹉就不安分了,所以,我每天在你上班之后,都把它放出来,它就飞到你家来了。那些话,也是我教的,它们天天在一起,就喜欢交流廉政的词汇。唉,这也是我以前搞反腐败促廉政工作的习惯啊。”
黄星吾这才明白过来。最后,老丈人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啊,你在这个岗位上,最怕把持不住自己。我每天看着那些人都是心怀鬼胎地来找你,我怕你出事啊。对了,李英的老公,昨天因为受贿被抓了……”
第二天,黄星吾赶紧把上次那个红包给退了。
回到家,他看着那两只鹦鹉,又在那里“廉政!廉政”地叫着,心里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舒畅。
2、名字
那年8月,我被分配到乡下的一所初级中学教书。新生报到后,作为班主任的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班竟有两位男同学同姓同名,他们都是14岁,都叫周杰雄。一个班有两个周杰雄,点名没办法,提问没办法,作业容易混淆,考试难辨真假。经校长和老师们商量,在没有其它办法的情况下(那年只招收了这一个新生班),只好建议他们当中的一个人改名字,免得张冠李戴。
那一天我把两个周杰雄叫到办公室,谈了学校的意见。
我问两个孩子: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名字改一改?
个头儿稍大一点的周杰雄很坚定地说:老师,我不改,我的名字是和我哥排着叫的,我哥叫周杰英!我爹说我们弟兄两个加在一起才是英雄,缺了谁都不行!
我问个头儿稍小一点的周杰雄:你的名字能改么?
小周杰雄很认真地说:老师,我爹我娘只有我一个孩子,想排也排不上!
我说:那你就把名字改改吧,英雄不英雄不在乎名字,而在他的思想和行动,在他的品质和事迹!
小周杰雄低下头说:老师,这事我做不了主,我得回家和我爹商量。我爹是给生产队放羊的,我怕他用鞭子抽我!
星期六下午,小周杰雄请假回家了。星期日下午,小周杰雄又风尘仆仆地返回学校。他的家离学校50里路,是个很偏僻很寂寞的小村庄。他一到学校就告诉我,为了他的名字,他爹特地跟着他来了,住在学校旁边的小客店里。他说他爹宁可扔下那群羊不放,宁可耽误自己两天的工分!
因为晚上还有自习课,晚饭后我一个人到了那家小客店,见到了小周杰雄的父亲。这是一位很典型的山里人,40岁左右的年纪,个头儿不高,身体强壮,头上罩一块分不清颜色的毛巾,脚上穿一双带着“鼻子”的山鞋。我进门的时候他正叼着烟袋抽烟,屋里一股很浓重的辛辣味混合着一股很浓重的羊膻味,我禁不住咳嗽了几声。
我自我介绍,姓赵。他立刻很激动地拉住我的手说:哎呀赵老师,你还亲自来看我!你们当老师和我们放羊的一样,领着一群学生往高处爬,爬呀爬呀爬呀,辛苦得很!我家周杰雄听话么?不听话我用鞭子抽他!
他的手很粗很硬,掌心像是长满了刺,扎得我生疼。
他坐下以后,我向他报告了他儿子周杰雄的基本情况。我说杰雄在学校表现不错,聪明伶俐,活泼热情,在刚刚进行完的入学摸底考试中,杰雄在班里考了第一。只是差点儿把他的成绩记到另一个周杰雄头上,搞错了名次。他一听就急了,亮起沙哑的嗓门说:老师,那可不行,谁的就是谁的!那我们就把名字改改吧——不过说实话,我们很不愿意改掉周杰雄这名字!
他凑到我的跟前告诉我,他儿子的小名叫做淘气,大名原来叫做周淘气。因为淘气,老是上树掏鸟,下河摸鱼,上课不专心,他少不了用鞭子抽他。后来他们请一位算卦的先生给淘气算了一卦,算卦的先生说他叫淘气还不淘气呀?你们把名字改一改,改成周杰雄,他就会成为了不起的英雄豪杰,懂吗?
周杰雄的父亲千恩万谢,他把家里养着的一只羊送给了算卦的先生。他们只有那一只羊,那只羊又肥又大,是他家最大的一笔财富。
他说:赵老师,送给了人家那只羊,我心里难受了半个月!不过这卦很灵验,我儿子叫了周杰雄,学习好了,考上中学啦!
我笑说:大哥,你儿子本来就聪明,加上一天比一天懂事了,学习成绩就好了。你上当啦,孩子还小,以后不能再用鞭子抽他。
凉风徐徐,油灯灿灿,他的眼里有泪了:是想念那只又肥又大的羊呢,还是心疼儿子那瘦弱的身体挨过他的鞭子呢?
他揩掉眼里的泪水让我给杰雄另起一个名字。他说他之所以要亲自到学校找我,就是为了让我给杰雄起个好名字。
我说:大哥,那你叫什么名字?
他说:我没名,我小名叫二黑子,村里人就喊我周二黑子!
我说:那杰雄就改名叫周亮,亮是亮堂的亮,闪闪发光的亮!
他把桌子一拍:好,这名字干脆响亮,通顺硬棒!我黑他亮,我放羊他上学,他肯定比我有出息!思索了一刻他又说,不过这油灯也是亮,萤火虫儿也是亮,星星也是亮,月亮也是亮……
我说:大哥,那孩子就叫周大亮,他是你心目中的太阳!
他突然跑出门去,又很快走了进来,手里牵着一只羊。
他眉飞色舞地说:赵老师,你给我儿子起了一个好名字,这只白羊送给你。给了你我一点也不心疼,我家里还有一只!
我说:大哥,要了你的羊,我不就成算卦的先生了么?你别把我看低了呀!
那天晚上我们谈得很投机。我告诉他,等周大亮考上大学的时候,我一定到他家喝酒去。他很兴奋地说老师咱们拉勾吧,不拉勾怕你不去!
走出那家小客店的时候,我偷偷地给他结算了住店的账目。我还想给他留下一天的伙食费,服务员说不用,那位牵着羊的客人自己带着菜饼子。那是1962年的秋天,村里人过的还是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日子。
三年后周大亮考上了高中,我也被调到了县委机关工作。后来周大亮考上了大学,我又被调到了市里。我退休之后回到了乡下,周大亮突然来看我,他说老师,我爹流着眼泪告诉我,你们白拉勾了,我们还欠您一顿酒呢!他变戏法似地从身后牵出两只羊来,老师,这是我爹的遗嘱,您不收下,他永远过意不去……
3、老周是个聪明人
这几天,原本情绪高涨的王局长却闹起心事来。
上个月,在县局机关熬了十多年的王副局长终于转成正局长,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时却遇到了一件事,事儿虽不大,却让王局长很犯难。
那是前天早上,王局长刚到办公室,局里烧水的老周便跟了进来。老周是来辞职的,王局长说我也没有撵你,你还是接着干吧,要不再给你涨点工钱。可不管怎么说,老周只是摇头,说烧到周末,他就不来了。
一个临时工不干了,再找个人不就得了,何必这么苦苦挽留他呢?
老周不是一般的临时工。
老周的姐夫是省厅的副厅长。二十年前老周的姐夫在局里当办公室主任时,老周便从农村来到局里烧水炉。老周的姐夫官运亨通,从县局起步,现在已经是省厅的副厅长了。有一年,从市里下派的局长见县局还在烧水炉,便让办公室换了台自动热水机,于是老周和旧水炉一块下了岗。可没过半个月,老周和旧水炉又一同上岗了。据说老周下来后,省里正准备拨给局里的专款一下子没了戏,后来还是老周领着局长去了趟省城专款才批下来。不长时间那个局长就平调回市里了。从那以后,局长换了一个又一个,可无论精减谁,老周都始终烧那台大水炉。
大伙都说老周是局里固定的临时工。
轮到王局长主政了,可老周却自己要求下来,这怎么行呢?王局长很是无奈。
晚上下班回家,王局长将老周的事说给在人事局工作的老婆听。老婆说,给省厅的他姐夫打个电话,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不愧是搞人事的,招儿就是高,王局长心里有了底。
第二天一上班,王局长就往省厅打了个电话。放下电话,王局长专门召开班子会,就如何开创节约型机关进行了部署,还不顾几个副职的忠告,让办公室通知老周下岗走人。
当天上午,老周和旧水炉一块下岗了,闲置多年的自动热水机又派上了用场。当大伙喝上干净卫生的开水时,都说还是新上任的王局长工作有力度。
中午一进家门,王局长就兴冲冲地告诉老婆,早上打电话才知道前几天老周的姐夫已经退休了。“老周是个聪明人啊!”王局长和老婆异口同声地说。
4、谁捅的马蜂窝
“镇长,有个重要情况向您汇报。”秘书王小虎对正在办公室闭目养神、享受空调的方大仁说。
“啥事儿?”方镇长闭着眼睛神态自若地问。
“张家村、李子坝村、桥头村、伍家嘴等6个村的干部汇报,村里的一些大树上有马蜂窝,野蜂蜇伤了不少群众,希望镇里……”
“屁大个事,村里组织人把蜂窝处理掉就是了嘛。”方镇长不耐烦地打断王小虎的话。
“村干部们说马窝蜂大多在大树的枝头,太高了,捅马蜂窝要专业人员才行。”
“镇里经费紧张,哪儿有钱请专业人员?俗语说‘蛇咬三世冤,狗咬对头人,野蜂蛰讨嫌者’。野蜂要蛰人谁也管不了。这鬼天气,入了秋还这么热……”方镇长很不高兴地说。
王小虎不敢再言语,方镇长发完了话,他灰溜溜地从办公室退了出来。
秋风起兮秋雨凉,一场秋雨过后,天气渐渐凉爽。有一天,方镇长、王小虎、还有一位副镇长,一行三人天蒙蒙亮就驱车前往伍家嘴村。半个小时,车到了村委会,村委主任伍家富笑吟吟地站在大门口迎接。
“伍主任,今天的雾这么大,鳜鱼好钓不?”王小虎边从轿车的后备箱取鱼具边问。
“没问题,现在正是老母猪鱼的发情期,喜欢进食……”伍家富笑嘻嘻地说。
伍家嘴村有条河,盛产鳜鱼,当地人俗称老母猪鱼,这鱼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乃鱼中之上品。
一行人在伍村长的带领下,向离村委会一里路的双河口进发。雾气茫茫,能见度很差,大家的车咬得很紧。走着走着,方镇长头被什么狠狠地蛰了一下,用手一摸,耳边响起“嗡嗡嗡”声音。
“有野蜂子。”方镇长大声叫道。
走在方镇长后面的副镇长循声一看,几只硕大的野蜂在方镇长头顶盘旋,他慌忙脱下衣服一阵猛扫。这一扫不要紧,惊扰了蜂群,隐隐约约看见许多野蜂从一棵大树上冲下来,嗡嗡嗡如敌机般地朝方镇长狂轰猛炸。方镇长吓得撒腿就跑,成群野蜂发疯似地跟着追。王小虎也脱下衣服,跟在方镇长的身后驱逐野蜂,可是不顶用,野蜂越来越多……
还是伍家富有办法,他随手从田埂边抱一捆干柴草,点燃挥舞起来。王小虎和副镇长顿时明白,他们也抓一把柴草点燃,野蜂很快被驱走。这时他俩才发现方镇长倒在田埂边奄奄一息,头、脸、手肿得如发酵的面包……
十万火急地把昏迷不醒的方镇长送到县医院,医生说方镇长浑身上下一共被野蜂蛰三十多针,中毒很深,生命垂危。
这野蜂怎么谁也不蛰,偏偏专蛰方镇长呢?他要有个三长两短,谁也脱不了干系。就算方镇长没啥事,说不定也会秋后算账。况且,野蜂不可能无缘无故飞出来蛰人,谁来承担捅蜂窝的责任呢?王小虎、伍家富等三人犯愁了。
“我的衣服引出来的野蜂群,我承担捅蜂窝的责任。”副镇长首先开口。
“不,不,副镇长,是我请你们来钓鱼的,我来承担捅蜂窝的责任吧。你说这野蜂太没人情味,我们早打报告要求镇里消灭它们,方镇长慈悲心怀,不忍下手,这些野蜂反而恩将仇报。”伍家富咕噜道。
“伍主任这么一说,我有办法了。”王小虎高兴地拍了拍大腿。
方镇长昏迷了三天,终于苏醒过来。王小虎拿着一张崭新的市报来到他病床前,方大仁展开一看,头版头条:近来青云镇许多村落野蜂横行,时有群众被野蜂蛰伤。9月12号,方大仁镇长到伍家嘴村亲自捅马蜂窝,不幸被野蜂蛰成重伤……
方大仁出院后,大张旗鼓地在全镇开展捅蜂窝的运动,一个个马蜂窝被坚决彻底地端掉,群众对镇政府的捅蜂行为十分满意。
半年后,方镇长“捅蜂”专项行动有功,被破格提拔为副县长。副镇长顺理成章升任青云镇的镇长,王小虎提拔为副镇长。
“唉,我精心布局才掀起的捅蜂行动,没想到成了方大仁等升官发财的猛料。罪过呀,罪过。”伍家富村长一次酒醉后忿忿不平地说。
5、特别嘉奖
春节临近,局里有许多不是部门领导的“小兵”陆续收到了局长私下颁发的“特别嘉奖”,有三千的,有五千的,据说还有几个超过一万的。连许多部门领导都觉得纳闷,怎么会有特别嘉奖?而且还要局长亲自发?
宣传科的年轻科员赵小满直到过了腊月二十八还没收到局长的“特别嘉奖”。按说,赵小满是最应该得到局长“特别嘉奖”的,他全年光为局长一人就发了八篇事迹材料,而且篇篇见了报,是宣传科里“喇叭”吹得最响、最好的一个。让人想不通的是,科里的小王、小李他们全从局长那儿拿到了“特别嘉奖”,最应该得到的赵小满反而没有份。
赵小满也不是傻子,放假前的最后一天,果然也得到了局长的“特别嘉奖”:整整一万块!什么叫“特别嘉奖”?你去局长家里送钱,然后局长在单位里再造单子给你发。赵小满还记得局长拍着自己的肩膀说过的一句话:“这叫‘你有情我有意,来而不往非礼也’,小赵啊,以后要继续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