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经典的职场励志故事5篇
职场小故事蕴含大道理,看别人的故事也能让自己有很多收获,从故事中吸取经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2020经典的职场励志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如果你真的热爱那份工作
朋友是一家公司的人事主管,有一天我去拜访他,正遇到他在面试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出于好奇,我也坐在旁边听了一下,颇受震动。二十多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个个精神振奋,他们在作了一番自我介绍后,都表达了自己对应聘职位的热情。当时招聘的是市场与销售方面的人员,而在这些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他们有的是学中文,有的学外语,还有两个是生物学专业。
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跨专业求职?他们说现在找工作难,谁还在乎专业是否对口。我又问,那你们对市场与销售知识了解多少?他们回答是知之甚少,在工作中慢慢学吧。我对他们说,有些东西是应该在你们大学时期学到的,比如专业知识,等踏入工作岗位后再接触全新的东西,想边工作边学习,这是很难的。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你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三是公司不是学校,不能让你免费学习还给你发着工资。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是这样,因为竞争激烈,因为内心焦虑,他们跨专业求职,不顾背景地厮杀。但在他们求职前,应该至少明白两件事:一是明白你在找什么工作,二是你是否热爱这个工作。
先说第一个。这二十多个学生竞争市场销售岗位,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岗位所具备的素质。在有些人看来,销售就是守着几个大客户的电话,一年做几个单子,看着自己的产品成卡车般地卖出去。我曾见过一个每天都在跑客户、做业务、坐长途大巴的人,对销售,他都有深刻体会。出差跑业务不是在全国免费旅游,而是在承担极大的压力。那些跨专业求职的大学生,当他们扔掉专业走进另一个新领域竞争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申请什么。之前要对所追求的职业有所了解,对照自己是否合适,是否能胜任,是否有激情。否则,建议你别去冒这个险。
我们再说第二点。每个人都想找个环境优越的工作,都想进世界500强企业,都想要荣耀、薪水、福利等,这确实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但是,很少有人问问自己是否喜欢这份工作,是否热爱它,对它怀有激情。作为一名销售人员,他应该对产品有什么功效、针对什么人群、谁代言的、有哪些利弊等了如指掌。什么叫热爱,热爱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想要了解,热爱就是能抛开面子用所有的方法和手段去得到,热爱就是看到他家广告就激动得好像那公司是自家开的。当你从事某一项工作前,一定要想想自己是否爱它,否则,你在工作的时候,那真是煎熬,为了一份薪水煎熬,这对你的人生没什么帮助。
宜家家具很有名,他们每年都招聘新人,一个求职者给宜家人事主管写的求职信结尾是这样写的:“每每看到网络中盛传的宜家样板间样图,我的内心就由衷地激动。那些亲自用双手和辛勤打造出来的美丽空间,让我感到很幸福。我热切地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宜家人,从扭动一颗螺丝钉、搬运一个箱子开始,坚实地种下我的宜家梦想,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梦想,用心为每一位顾客提供最好的家居服务,与更多的人分享宜家产品以及宜家带给人们的精致生活,这是我最大的梦想和幸福。”面对这样的人,相信没有哪个公司忍心拒绝。
工作不能将就,无论你多么焦虑,在对待自己将要面对的工作时,一定要想一想,你的内心热爱什么,想要什么。如果你真的热爱那个工作,就一定要去争取,不要怕费时间费精力。在地上刨一下,只能是一个坑;只有挖到足够深时,才能成为井,才能流出水。当岁月的风沙滑过,坑会变成平实的土地,什么都没有留下,而只有井,才会有永久的痕迹,成为一个深深的烙印,烙在你热情满怀、奔腾前进的生命里,影响你的一生。
2、登山识人
那是一座海内名山,山灵水秀,峰石奇美。在灿烂的阳光下,那满山的林木,犹如一片硕大的翠玉,熠熠闪着光辉。
老总带着三名中层管理人员来这里游玩。这三名下属都是人中俊杰,老总的得力干将。行到山脚,老总自己坐上缆车,笑呵呵地对三名下属说:“你们就爬山吧,比比谁的脚力好。记着,谁拿到第一,我可是有奖励的哟!”
三名下属彼此对望一眼,都笑了,比就比吧,正当壮年,谁怕谁啊,就当是锻炼身体吧。山鸟啾啾,溪水潺潺,三个人朝着青石山道奋力攀登起来。
一个小时后,第一个人登上了山顶,老总正对着云山苍苍,一脸沉静地吸着烟。老总抬起手腕看看表,欣慰地笑了:“一小时十五分,你的效率就是高啊!我真没看错你!”老总递给他一根烟:“把你的数码相机给我看看。”
老总打开他的数码相机,里面空空如也,满山秀美的风景居然一幅都没有留下。老总语调深沉透着遗憾:“可惜,你太执着了,这样容易急功近利啊!”
半个小时后,第二个人上来了。老总打开他的数码相机,只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二十几张风景照,全是这座山上的名胜,那拍摄的角度,光与影的配合还真不错。老总一展眉头,哈哈大笑:“你懂得欣赏!”
又过了半个小时,第三个人才姗姗来迟。老总打开他的相机一看,好家伙,一百多张照片,清晰华美,张张美轮美奂。老总拍拍他的肩膀,一声轻叹:“你还是这么贪玩。”
一年后,老总退休了。第二个人被任命为总经理,第一个人被任命为集团里唯一的副总。第三个人原地不动。
若干年后,集团在他们俩人的领导下,稳步推进,逐渐发展壮大。老总登山识人的故事也传为美谈。
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只有第三个人成了老总的知己。闲来泛溪垂钓,醉赏春花秋红,在美丽的夕阳下,两人常常对望一眼,就发出睿智动人的微笑……
3、性格决定幸运
和几个朋友聚餐,有人开心地说:“住的套房快解套了!”也有人说:“我运气还不错,前一波没影响,这一波倒有不少斩获。”另一位接过话茬:“我就没这个命,运气一直超烂,该赚时赚不到,该赔时跑不掉……羡慕那些运气好的人!”
许多成功人士每每在口沫横飞地叙述完自己的理财哲学和操作战略后,也会再加上一句:“当然,运气也很重要。”
其实,那些运气好的人,总是不知不觉碰到自己生命中的贵人,或撞上超级幸运的机会,这与他们本身个性有关。
外向的社交磁铁
外向的人善于交际,他们喜欢花时间参加朋友的聚会,也比较喜欢从事团体合作的工作,而他们的外向性格,大幅提升了他们的好机遇。
有位银行界工作的男士,在一次爬山中,与路上休息的一位陌生人友善地攀谈起来,相谈甚欢,两个月后他到了这位新朋友所在的外商银行。他老开玩笑:“这份工作是搭讪搭来的。”
这些社交磁铁之所以有超级迷人的魅力,与他们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有关系。在一段时间的谈话中,幸运者的微笑次数比不幸运者多两倍,而与他人有目光接触的次数也明显较多。另外,他们采取开放式的肢体语言(面向交谈的对方,张开双臂双腿,并出现手掌向上张开的欢迎姿势)比不幸运者高出三倍。所以,要改变自己的运气。大可先从改变自己的身体语言做起!
轻松有助发现机遇
幸运者比不幸者来得放松许多,也正因为他们很放松,所以他们更可能注意到好的机会,即使他们并没有刻意地去找。
有一位女友在咖啡馆喝下午茶时,悠哉地看报纸,看到报纸上某个艺术家的专访,其中提到了他正需要懂营销方面的专才,帮助推广他的艺术产品。灵机一动的她上网找到这位艺术家的工作室,不久之后不但成为了他的市场总监,也成了他的未婚妻。如果当时她面色凝重,焦虑紧张,很可能就错过生命中最重要的机缘。因此,想要提升自己的运气,试着在生活中随时放松心情,就更容易察觉到环境中的大好机遇。
保持开放
幸运者总是对生活充满好奇,凡事保持非常正面的开放态度,什么都愿意尝试,什么都愿意参与。在一个研究中,心理学家做出安排,地上有钱,并且在咖啡馆里有企业家。结果幸运者一路闲逛,到处乱看,不但捡到了地上的钱,进到咖啡厅后也接受了企业家的建议,尝试新的饮料,因此交上朋友。而不幸运者则既没瞧见地上的钱,对于别人给他的新建议也无动于衷,错过了认识企业家的大好机会。
想要提升自己的运气,充实自己的好奇心,对任何的邀约都抱着乐意尝试的态度,许多好运不知不觉就会找上门。
4、“80后”富豪戴志康:为了“看不到的前途”而奋斗
在“80后”富豪中,戴志康不是最张扬的,也不是最有钱的,却是最执著的一个。“执著可不是为了一个看得到的希望而奋斗,而是为了一个一直看不到前途的事情干上3年。”29岁的戴志康说。
戴志康创业8年了。开始创业那年,戴志康21岁,那时的他是一个“决断了就不去改变,犯错了也不后悔”的人。他开发了一款叫“discuz!”的软件产品,提供了国内大多数论坛的后台代码。就像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一样,一个网站也可以拆解成类似于主板、芯片、存储器这样的零部件,比如论坛系统、博客系统、内容发布系统等软件。如果要建立一个中小规模的网站,只需把这些零部件组装起来。戴志康小小年纪就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社区平台和服务提供商的当家人,靠的正是这个本事。
研发软件只为找工作
戴志康1981年出生在黑龙江大庆市。高考后,戴志康进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习通信工程专业。他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学习之余,就是无边无际的网上冲浪。
戴志康在网上结识了很多朋友,慢慢对能把陌生人联系在一起的网络社区产生了兴趣。2002年3月,他开始开发论坛后台软件“discuz!”,将软件上传到各个下载网站,希望更多人使用。
谈到为什么研发这个软件,戴志康说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这个软件找工作。但是,当一份年薪30万元的工作摆在他面前时,他却拒绝了。“这个软件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外面的诱惑再大,我也没法放弃它。”
“收费”的黑色记忆
当戴志康看到自己的软件被800多个社区使用时,他觉得可以把它拿去卖钱了。但他没料到,“收费”这两个字带给自己的会是一段黑色的日子。网上骂声一片,人们说戴志康是个骗子,做出一个软件引诱大家用,看到有人用就收费。有人说这根本不是戴志康编写的程序,盗用了居然还敢吆喝着卖……
那段时间,戴志康成了网友的靶子。他每天早上一睁眼,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事做着还有什么意义?”但一通牢骚之后,该忙什么还得忙什么。他坚持对程序进行优化,每天加入一点新功能。
8个月过去了,定价500元的软件一套没卖出去。面对朋友提出的降价和恢复免费的建议,戴志康的决定让大家觉得他失去了理智——他把价格从500元涨到1000元,后来涨到了2000元。
若干年后,戴志康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解释了自己当初的做法:我如果卖500块钱,要碰到4个冤大头才能赚2000块钱;要是卖2000块钱,只要碰到一个冤大头就可以赚2000块钱。反正也卖不动,不如价格高一点。
很快,真来了个“冤大头”。一位香港用户给戴志康打电话,表示愿意付钱购买这个软件,但个别地方需要改进,如果能快些,他愿意多付钱。结果,戴志康用了一周完成了任务,赚到了第一个3000元。
随着网络收费大环境的改善,愿意向戴志康付钱的人越来越多。到2003年年底,戴志康赚到了50万元。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
揣着读大学时赚到的50万元,戴志康来到北京,开办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后来的“康盛创想”。
创业之初,除了业务推广外,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组建团队。戴志康租的办公地点是个很旧的民宅,应聘的人看到这个工作环境就不再给他继续谈的机会,甚至有人觉得戴志康是个骗子。足足用了8个月,他才从大学同学里找到了第一名员工。
挨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戴志康在2005年迎来了康盛创想的飞速发展,员工有60多名,公司年收入超过500万元。开心之余,戴志康觉得难题要来了。他觉得康盛创想在创业第二年就会碰到“玻璃天花板”,想突破就必须创新。
戴志康的决定再次让人吃惊——把他的软件变成免费的。这意味着,康盛创想的盈利模式将发生颠覆性的转变,从卖产品变成卖服务。
员工们很难接受老板把为公司带来巨大收益的主打产品变成免费产品——产品从卖到送很容易,但万一送得不如意,想重新卖就不太可能了。
其实,戴志康是经过了一番踌躇的。关键时刻,投资人周鸿祎出现了。他告诉戴志康,暂时不要考虑钱的问题,先通过免费的方式快速把用户量做大,抬高竞争者进入的门槛,避免价格战,这才是互联网公司,而不是软件销售公司。“这好比到了一个滑梯前,我想玩但不敢跳,老周出现了,踹了我一脚,我就直接下去了。”戴志康开玩笑地说。
2005年12月12日,戴志康宣布,永远为免费版用户提供最全面的产品功能,永远向免费版用户提供稳定、长期的可升级支持,永远支持中小网站、个人网站,尤其鼓励基于草根的社区应用创新。
程序变成免费的以后,康盛创想的用户数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免费策略的成功让戴志康颇为兴奋,他给这一行动起了“蚂蚁雄兵”这个名字。虽然用户都是个人网站站长,但他们聚合起来的力量足以影响互联网的创新机制及导向。
看好“跨界融合”
2006年除夕,戴志康在传真机旁等待红杉资本的传真。“全球最知名的风险投资商,竟然也会认可我们这种草根企业,我幸福而紧张地等待着。”
在资本的支持下,康盛创想的产品日趋丰富,公司客户除了个人站长外,还有搜狐、网易、猫扑等商业网站。2008年,戴志康推出了全新的盈利模式:用虚拟货币“漫游币”架桥,将散落在互联网上的社区网站连接起来,让流量转化成真金白银。康盛创想从一家纯粹的软件公司转变成真正的互联网公司,成为中小网站的运营和销售平台。
2009年,戴志康将几乎全部力气花在一个项目上。他无法用已有的概念将其准确描述,只好以“x产品”代称。
戴志康说:“真正的经典,在于形成一个良好的骨架后,让更多的肌肉附加于其上,进而实现做‘乘法’般的融合,而不是做‘加法’般修修补补似的堆砌。”他解释说,商界有不少范例:宝马x6——越野车中的跑车;小沈阳——二人转演员中的电影明星;韩寒——作家中的赛车手……这正是“跨界融合”的理念。他相信“跨界融合”将带来高效的沟通模式。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政府部门发起了“打击色情”专项行动,这次行动清除了一批违法、违规网站,一些守法经营的网站受到牵连。在一个月内,戴志康接到了全国10多个省市站长的反馈,称自己所在的机房被关停或整顿,网站连续数天无法访问。作为站长的“送水人”,戴志康和站长们一样揪心。
“在互联网这个新兴产业中,今天的站长就如同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户、私营业主,是最具活力的群体。经过短暂的寒冬,我们必将迎来新一年的春暖花开。”戴志康为陷入困境的站长鼓劲,就像当初他从投资人“踹他的那一脚”中获得力量一样。
5、我喜欢招什么样的人
微软的招聘颇具特色,主要有以下特点:华丽的招聘会(激动的音乐,激情的演讲);现场考试;现场面试;当天出结果。这些都体现了微软的效率和节奏。
有一年,我出了3道特殊的考题,并且告诉应聘者:如果有人答出一道题,微软就会录用;答对两道题,微软会开出双倍工资;答对3道题,就可以自己给自己开工资了。
其中第三道题是这样的:
营业员王小姐由于工作失误,将2万元的笔记本电脑以1万元错卖给了李先生,王小姐的经理如何写信给李先生试图将钱要回来?
面试员工是我的一个爱好,并且我还把这个爱好传给了公司的员工。在第一批25名员工就职后,我就告诉他们,以后再招新员工时,他们也要参与面试,并且我还教给他们面试时要注意什么内容,哪些可以问,哪些不可以问。
曾经有一个人逃过了我的面试,因为那一次我在国外出差,而微软中国的一个位置急需人手。在听过主管的汇报之后,我认为可以特事特办,让那个人直接上班。可等我回国之后,那人却再三要求面试他一次。我很奇怪地问:“我看过你的工作表现,你是一个合格的员工,没有必要再面试了吧。”那个人的回答让我啼笑皆非:“全公司只有我是溜进来的,他们都嘲笑我。唐总您还是面试我一下吧,我不希望和别人不一样。”最后,我满足了他的要求。所以,当时微软中国1200名员工,全部经过了我的面试。
我喜欢招聘的人其实有两个共同点,一是爱创新、有激情,二是勤奋努力。2001年,有一位叫李健的上海交大的毕业生到微软来面试。第一次面试没有成功,我告诉他是因为他的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他回去后看了很多书,恶补了微软的技术。第二次来面试时再一次被我否决,我告诉他说,虽然他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技术水准还是不够。李健又回去恶补,第三次站到了我面前。面试结束后,还没等我宣布结果,李健就说:“唐总,其实今天的结果对我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经过这3次面试,我知道自己哪里有不足,也培养了自己的学习精神,应对挑战的能力。我已经得到了很多,谢谢您。”我被他感动了,当场宣布录用他。一年后,李健被提拔做了经理。
我出的那些非常难的面试题目,其实都没有标准答案。我只是想从面试者解决问题的方法中,看出一个人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他是否能享受处理问题过程中的乐趣。不过,后来在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时,我在主持人的逼问下,还是说出了自己解决第三个问题的办法。
我的方法是打电话给那位李先生,说:“李先生,这件事的确是小王工作失误造成的。但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小王把自己辛苦工作积攒的1万元钱交还给公司,而且她本人也不希望我们把这1万元钱追回来。她说这是她工作的失误,她不想给您带来太多的麻烦。在这里我只想告诉您,我们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员工,我们为她感到非常自豪!”这样处理,等于把难题又返回到消费者那里了。小王不但把自己一年的积蓄拿出来补贴这次失误,而且她的境界高到不希望告诉李先生有这么一桩事,她愿意自己来承担这一切。那么作为李先生,一个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都高于小王的人,他会怎样来面对这个问题呢?结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