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的故事1000字大全
职场中最需要的正能量,通过阅读正能量的故事,提高自己的积极性,调整工作心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正能量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故事一:兼职是最好的试验场
杨锐2007年考入西华大学,如今他已经成为“大老板”了,他为什么进步这么快呢?原来他是从兼职走出来的,他先后做过20多种兼职,他因此被称为“兼职王”。
杨锐家在农村,经济条件比较艰苦,于是他一上大学,就想一边学习、一边兼职。但刚开始,他为人内向,不善言辞;相貌不帅,不敢尝试;担心能力,患得患失;自尊心过强,害怕失败……是兼职改变了他。
做兼职先是发传单,他开始认为这项工作应该很简单,他站在路口见人就发,可是一看传单的内容,与他们无关,就扔了,为此他的传单被丢得到处都是。他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去发,他是豁出去了,渐渐地他壮着胆子,绽放了笑脸,张开了嘴巴,渐渐地他的传单有人接了,有人看了,给商家带来了效益,他成功了,也就更有了信心。
之后他到了一家洋快餐兼职,他被安排到大厅工作,及时收拾客人用餐后留下的垃圾,保持大厅的整洁,同时还必须兼顾厕所的卫生。
他在洋快餐店兼职,学到了很多东西,那里工作节奏非常快,很锻炼人的反应能力、记忆力。这份工作让他迅速地成熟起来了。
之后他又做了手机促销员的兼职。在刚开始时,他有很多东西不懂,无论是对产品性能的了解,还是应对顾客的技巧经验,都有很多不足。他除了不厌其烦地向顾客介绍产品令他口干舌燥之外,一些难缠的顾客也令他郁闷。有的顾客在了解产品性能时,会在言语上很不尊重促销员;有的人会打断促销员的介绍,故意问一些奇奇怪怪和产品不相干的问题刁难促销员,有时他们还会嘲笑促销员掌握的理论知识没有自己多。有的顾客素质低无理取闹鸡蛋里挑骨头,甚至骂骂咧咧的。开始他受了不少委屈,几次差一点跟顾客发生冲突。但他学会了忍耐。在面对批评的时候,他渐渐地可以虚心接受,学会忍受。做销售让他学会了遇事不乱阵脚,还能教会看人,和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做这项工作还让他变得有耐心,有礼貌,有修养,很好地考验了应变能力和反应能力。
就这样,他先后做了20多份兼职工作,最多的时候同时兼5份职。面对困难的时候他总能够愈挫愈勇。这不仅解决了他的经济问题,从大二开始,他就再没有向家里要过钱,还得到了最大的锻炼。
大二后半学期,他渐渐地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一次他逛街发现到处都有情侣服饰专卖店。他想全国有6000多万的光棍,而现在还没有一件属于这个群体自己的衣服。他敏锐地发现了“单身服饰”的空缺市场,于2009年5月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了“单身派”品牌。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杨锐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今年他的连锁店的规模要达到20家。
想在学校就体验真正的商战,想先人一步开始自己的职场生涯,兼职是最好的试验场,也将得到最大的锻炼。兼职门槛低,却可以体会工作的辛苦,锻炼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考验耐心和毅力,加深责任感,让人最快地成长与成熟,这些经验将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是事业的基础,腾飞的翅膀!
故事二:晋升与培养
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总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困惑和难题———青黄不接,公司总是招不到一些优秀的新员工,培养不起来几个优秀的接班人。比如,营销总监几年都招不来一个优秀的营销经理;而营销经理也是连续很长一段时间弄不来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结果导致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后继无人,想换掉一个都不行,只能是多年一成不变。
由于没有优秀的接班人和可替代的后备人才,造成老板们总是受制于原先的那些中高层管理者和所谓的那些公司元老和“能人”。
事实上,优秀的员工和优秀的接班人,外面有的是。只是,他们早就被公司的元老和能人给提前干掉了,为公司补充新鲜血液,只不过是老总们的个人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因为元老和能人们一旦招来和培养起优秀的新员工,他们自身的权威性势必会受到威胁,搞不好自己的位置还会被取代,谁会做这样的傻事?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北京有一家大型的咨询管理公司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所有中高层管理者如果没有培养起合格的接班人,就永远得不到晋升。
这家公司在全国各地都设有分公司,集团总公司的老总姓姜,从公司诞生那天起,姜总就在公司经理以上级的管理者们的房间里的显眼位置贴上一张条幅———没有接班人就没有晋升。比如,营销总监如果你培养不出来一个好的接班人,就永远别想晋升为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如果培养不出一个好的接班人就别想晋升为总经理,总经理培养不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就别想晋升为大区域总经理,如此类推。
除了贴条幅提醒外,该公司还在实际中切实执行。比如,一次,姜总曾跟业绩很好的苏州分公司的一位李姓总经理说,如果你培养出一个合格接班人,我就把你调回到北京当总裁,至少能管3个区域,这位李总一听后,大为兴奋,在不影响业绩的同时,开始将工作的重心转向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上来。
一年后,苏州的这位李总开始给姜总打电话,说,苏州公司我已经培养起一个总经理了,他能力非常强,现在都是他在主抓市场,我只是充当一下顾问而已,你看我现在能不能回北京了?
姜总说,好呀,但是你回到北京后,苏州的业绩不能下滑,一旦下滑,你就必须再回去,继续寻找和培养新的接班人。这是我跟你不能让步的约定。
结果,这位李总在回到北京上任后,依然没有丢下苏州公司不管,而是经常通过短信和电话跟苏州保持联系,监督和指导苏州的接班人,并称,你一定要做得比我还要强,否则,当我重回到苏州,我们都没有脸面彼此相见。在他的监督下,苏州的接班人也不敢掉以轻心,业绩一直保持持续增长。
在这家公司还有另外一个案例,一位姓周的小伙子刚来公司因为字写得比较漂亮,反应也很灵活,在开展业务的同时,便被兼职安排成为姜总的御用“写白板”的人,也就是,每到姜总有公开的演讲和培训时,他都需要将姜总所说的重点写在白板上。由于业务做得不错,两年后他被晋升公司经理,可是每次他还要帮姜总写白板。于是,他便开始抱怨说,我都是经理了,还要帮姜总写白板,有失身份呀。
这话被姜总听到后,对他说,这不能怨公司,如果你找不到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你就必须永远都要帮我写白板。结果,第二天,这位周经理就开始在公司基层员工中寻找到了几位字写得好、反应快的人开始培养,半年后,他成功解脱,不再需要为姜总写白板了,因为他培养起好几位优秀的写白板接班人。
故事三:做一个有“心”的职场“萝卜”
晓梦是一年前大学毕业到这家公司实习的。刚进来的时候,主管跟她谈话说,与她一起进来的还有三个女孩,在实习期内,只有表现突出者才能留下。
主管的话让晓梦有些沮丧,但她是一个不甘服输的女孩,作为一个名校高才生,她对自己的最终胜出有足够的自信。
晓梦所在的这家公司是她所在的这座城市的一家知名企业,作为一个不拿工资的实习人员,她们几个人的工作挺清闲,平常的时候也就是打扫一下卫生,做些复印、打字、整理材料、接接电话的工作。
但晓梦是个聪明的姑娘,作为职场新人,她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她没有像其他姑娘一样,在闲得无聊的时候上网聊天,而是暗暗决定做个有心人,用空闲时间学些真本事。
于是,之后的日子,晓梦利用去各个科室送材料的机会,留心观察各科室老员工的言谈举止和工作方式,每次去营销部送材料,晓梦都会借故多待一会儿,就这样日积月累,竟然还真让她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营销谈判技巧方面的东西。
而要向客户推销公司的产品,对产品不熟悉可不行。为了熟悉产品,晓梦主动要求下车间锻炼。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月的磨炼,晓梦很快便掌握了公司主要产品的所有工序,每天穿行于车间,累并快乐着。
公司技术部与生产车间紧挨着门,为的就是在生产环节出了问题,技术人员能及时进行处理。技术人员去车间指导工人生产,帮工人处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的时候,为了学技术,晓梦软磨硬泡要求领导让她在技术员旁边观摩,给技术员打下手。看着晓梦好学上进,领导也挺喜欢她,于是每次对她都是“有求必应”,准许她去“偷师学艺”。
一次,车间的一台机器发生了故障,工人来研发部找技术员来修理,领导派了一位技术员去处理,技术员鼓捣了一阵子,没有检查出毛病所在,丢下工具去研发部向领导汇报,请求技术增援。但巧的是,正好那天技术人员都派出去了,找不到可以修理机器的高手,车间主任急得团团转。而那段时间,正好公司接了一个大单,为国外一家贸易公司加工生产一批建筑陶瓷,为了能赶在客户规定的时候交货,工人们加班加点已经连续干了三个昼夜。如果这台机器修不好,将直接影响交货的日期。到了约定的时间不能按时交货,公司将要赔偿客户很大一笔违约金。
看着车间主任着急的样子,在一边观摩的晓梦主动请缨,要求让自己试试看能不能修好。车间主任上下打量了她一下,用不信任的语气说:“就你?你行吗?”
晓梦谦虚地说:“我知道我不是专业人员,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修好,但让我试试吧,说不定能修好呢,权当死马当活马医吧。如果我真的修不好,技术员来了再让他们修理就是。”
车间主任觉得晓梦说得在理,于是,便放手让晓梦去折腾。晓梦将机器仔细检查了一遍后,发现这台机器与她之前修过的一台机器的毛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于是,她便按照记忆中的修理程序,依葫芦画瓢进行修理。经过二十分钟的鼓捣,晓梦终于让那台机器重新轰鸣了。
看着机器又投入了生产,车间主任挺高兴,冲晓梦竖起了大拇指:“这黄毛丫头,真行!是块料!”晓梦搞定机器的事,很快便在工人之间传开了。总经理听说这事后,也对晓梦刮目相看。3个月试用期结束,晓梦毫无悬念成了最终胜出的那个人。
职场里一个萝卜一个坑,作为新人,要做一个有“心”的职场萝卜,努力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坑。如果总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坑”,萝卜很快会被晒成萝卜干,最终遭受淘汰的命运。
故事四:五百美元的见证
2009年,美国《财富》杂志“2008年度中国商人”揭晓,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任建新获此殊荣,因为他“重新打造了一个具有竞争力,并在由欧美化工巨头统治的化工王国里参加竞争的新国企”,为民族化工企业扬眉吐气。忆及往事时,任总对美国那段经历一直念念不忘。
1988年,30岁的任建新自费留学美国。
由于任建新出身贫寒,出国前积蓄本也不多,再加之初到生地,熟人极少。生存很是困难。迫于无奈,他只好在一家工地上,当起临时搬运工。
一个周末,任建新照常去办公室领取工资。其间,老板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关于一项业务的洽谈。老板是美国人,用英语急促交谈着。从语气中可知此次业务很是紧要。接完电话后,他匆匆给了任建新一个装有工资的信封,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回到宿舍,任建新打开信封,惊讶地发现,钱袋里居然多出了500美元!数额之大,对于当时的任建新来说,足足可以解决两三个月的生活费。
然而,另一个强烈的念头告诉他,这钱是万万不能据为己有的,因为它毕竟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
次日清晨,任建新提前来到了建筑工地。他想把钱物归原主,可人不在,他见老板办公室的门半开着,以为人在里头,哪知对方也不在。他见老板把手机放在办公室,心想也不会走远。于是,便写了张纸条,告知对方事情真相。
下班时,老板叫住了他,一脸笑容地说道:小伙子,以后你就不用再倒水泥、扛大包了,做我的会计员吧,工薪我给你加两倍。怎样?
语气很是随和,但任建新却像是听错了一般,眼睛直直地盯着老板好半天,惊诧不已。
老板哈哈大笑,从衣袋里掏出500美元在手里晃了晃,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老板最近一直在寻找一个诚实可靠的会计。先前,在美国老板心目中有个成见,此地大多数中国工人手脚不干净,爱贪小便宜,所以一时未找到如意的人选。为了考验员工,他故意在有些工人的薪水里多放了500美元。
但是,在不多的工人当中,只有任建新一人将钱退了回来。
“你通过了双重考核,远远超出了我的要求,也使我对你们的成见大为改观。小伙子,这500美元就权且当做奖金,你收着吧。”老板笑着说。
双倍的工薪,已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之事,再加之五百美元馈赠。简直是美得无以复加了!
然而。对自尊心极强的任建新来说,并不如此。因为,美国老板的出发点是对整个华人工人的不信任,并且,当初确实有些人没有将钱如实交回,所以眼前这位胖乎乎的美国老板的举动,是一场有辱华人人格的伎俩:那多余的金额只是作为检验的诱饵!此事关涉到一个民族在异域的形象。任建新的脸色立马沉了下来。
“你调换我的工作、对我的工薪进行增减,我无话可说。但我决不会接受那500美元。再说,中国人的人格是绝不容许如此检验的。金钱可以衡量我们的劳动价值,但却不能借此愚弄我们的尊严。”任建新义正词严地说道:“在这里。我只出卖劳动力,以汗水挣钱,但决不出卖尊严。”——在他看来。这简直是对高贵人格的侮辱!
留学回国后,任建新当了教授,之后他筹建了中国蓝星化学清洗公司——后改为中国化工集团,成就了民族化工企业里的辉煌。然而,无论是在教育领域,还是在商界,他都以此事告诫他人:无论是身处何处,你都得清楚,自己是谁,人不可一朝迷失自我。也许一个细微的举动,就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形象!
尊严是不可亵渎的,即使双方地位悬殊、身份迥异。五百美元见证的是一个人的灵魂。
故事五:成功密码是1∶125
塞斯是美国马塞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一名出色推销员,凭着高超的推销技艺,叩开了无数经销商森严的大门,被誉为“金球推销员”。所谓“金球”,并非借鉴电影界的“金球奖”,而是因为篮球运动是由塞斯所在城市普林菲尔德基督青年会训练学校的体育教师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诞生100多年来,靠其趣味性、健身价值和教育理念,风靡世界各大洲。塞斯获得“金球”美誉,当是无上光荣的。细心人也许会问,塞斯为什么会如此成功?
话说某一天,塞斯路过一家商场。像往常一样,他进门后先和售货员一番寒暄。这在塞斯看来非常重要,因为通过闲聊可以了解到商场的经营状况、人员信息和发展目标,这样就可以有备无患地与商场经理洽谈。
售货员告诉塞斯,这家商场地处黄金宝地,每天顾客络绎不绝,自商场建立50多年来,从未亏损过。塞斯非常兴奋,他觉得他能把自己的产品推销给他们,因为这家商场各项条件都不错。
当塞斯见到商场经理路易斯,向其说明来意后,路易斯一口拒绝。他直言不讳地说:“如果进了你的货,我们会亏损的。”塞斯岂肯罢休,他动用了各种技巧试图说服路易斯,但任凭磨破嘴皮都无济于事,塞斯只好十分沮丧地离开了。
在返回的路上,塞斯想:路易斯为什么会拒绝?自己的产品是适合他们的,路易斯没有拒绝的理由。刚才路易斯态度强硬,或许是他一时心情不好,或许是因为上门推销的人员太多,或许自己的话路易斯没有听进去。塞斯觉得有必要向路易斯继续推销,他驾着车在街上溜达了几圈后便重返商场。当他走到商场经理办公室时,路易斯满面堆笑地迎上前,不等塞斯多说,路易斯立刻决定订购一批产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喜讯来得太突然了。塞斯问路易斯为什么现在同意而一小时之前拒绝,路易斯笑嘻嘻地道出了原由。他告诉塞斯,由于商场红红火火,每天前来推销的人员很多,并且每个人都说得冠冕堂皇。对待这些推销人员,路易斯就是一句简单的拒绝之语。说完这些,路易斯数了数桌上各个推销员送来的名片,然后笑容满面地说:“加上你的名片,一共126张,这就是今年以来向我推销的人数。”
塞斯也笑了。他再三感谢,打算起身告辞时,路易斯说:“忘了告诉你,在这126人当中,只有你一人在被我拒绝后又重新回到商场来。或许你的坚持感染了我,但我断定,你推销的产品肯定是物美价廉、产销对路的,要不然你没有返回继续推销的气魄。”
在126人中,125位放弃,1位返回继续推销。这个比例,或许就是塞斯成功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