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百科 >

刑事案件中证人一定要出庭作证吗

时间: 小龙 职场百科

刑事案件中证人一定要出庭作证吗

一、 证人出庭需要控辩双方申请

证人出庭作证是审查判断证人证言真伪的一种直接有效形式,哪一方对证人证言有异议,哪一方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控辩双方对证人证言均没有异议的,证人就没有必要出庭。

法官在法庭上处于中立的地位,不是也不应是证人出庭作证的提出者。

二、检察院起诉时应当移送出庭证人名单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九十三条规定:法院受理检察院的起诉应当审查是否附有证人、鉴定人名单;是否申请法庭通知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

起诉书应当附有被告人现在处所,证人、鉴定人、需要出庭的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名单,需要保护的被害人、证人、鉴定人的名单,涉案款物情况,附带民事诉讼情况以及其他需要附注的情况。

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名单应当列明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并注明证人、鉴定人是否出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条规定,法院审查检察院的起诉时要审查是否有证人、鉴定人名单;是否申请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

律师阅卷时,应当同时复制出庭证人名单,并在开庭前准备好对证人的发问提纲。

但是,律师阅卷是很少能见到控方的出庭证人名单。这月开庭的一个刑事案件,我特别向法院要求复制出庭证人名单,得到的答复是:检察院没有提交证人出庭名单,控方没有证人出庭。

三、辩方如何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被害人对控方证人的证言有异议的有权申请该证人出庭接受质证。被害人找到的对被告人有利的证人证言,也可以申请让他们出庭作证。

问题是,什么时候申请?如何申请?

1.在庭前会议上申请

这种方式最后。但大部分案件不开庭前会议。

2.单独向法庭申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法院应当通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开庭五日前提供证人、鉴定人名单,以及拟当庭出示的证据;申请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应当列明有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

法院没有通知我提交出庭证人名单。律师主动询问法院什么时候提交出庭证人名单。法院的回答是:“辩方证据应当你们取证,开庭五日前把证人证言交到法院就行了。”

律师按照法院的要求,将证人证言和出庭证人名单交到法院,事后收到法院一份书面通知;“你方所交证人证言经审查本院认为形式合法,检察院不要求证人出庭。”

律师只得向证人解释说:“法院、检察院已经认可了你们的证言,你们没有必要出庭接受质证了。”

结果,又开了一个没有证人出庭的庭。

3.当庭向法院申请

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庭对于上述申请,应当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法庭调查结束前,法官必须要问:“被告人有什么新的证据要向法庭出示吗?”

这时,被告人可以回答;“某某事有某某人可以作证。”

审判长必须问这句话,审判长最怕听到这种回答。被告人提出新的证人,法院必须休庭。审判长会尽量驳回被告人的要求。

律师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因为休庭后不知道什么时候继续开庭,律师还要跑一趟。

证人不需出庭的情形

证人出庭作证是直接、言词原则的表现,是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内在要求。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但符合下列情形,经人民法院准许的,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1、未成年人;2、庭审期间身患严重疾病或者行动极为不便的;3、其证言对案件的审判不起直接决定作用的;4、有其他特殊原因的。

如何询问证人:

证人到庭后,审判人员应当先核实证人的身份,与当事人以及本案的关系,告知证人应当如实地提供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应负的法律责任。证人作证前,应当在如实作证的保证书上签名。向证人发问,应当先由申请传唤的一方进行,发问完毕后,对方经审判长准许,也可以发问。审判人员认为必要时,可以询问证人。

询问证人应当遵循以下规则: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案件的事实相关;不得以诱导方式提问;不得威胁证人;不得损害证人的人格尊严。审判长对于向证人发问的内容与本案无关或者发问的方式不当的,应当制止。对于控辩双方认为对方发问的内容与本案无关或者发问的方式不当并提出异议的,审判长应当判明情况,予以支持或者驳回。向证人发问应当分别进行,证人不得旁听本案的审理。

被告人、证人对同一事实的陈述有矛盾需要对质的,公诉人可以建议法庭传唤有关被告人、证人同时到庭对质。当事人和辩护人可以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审判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认为可能影响案件事实认定的,应当同意该申请,并宣布延期审理。公诉人应当当庭宣读经人民法院通知而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对证人证言笔录存在疑问、确实需要证人出庭陈述的,公诉人应当要求延期审理,由人民法院再次通知证人到庭提供证言和接受质证。证人出庭作证,应给予适当的物质补偿,并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刑事诉讼中证人不愿意出庭的原因

“没有证人就没有诉讼!”这是一句古老的法律谚语,但事实上,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普遍较低。那么在刑事诉讼中,证人为什么不愿意出庭呢?这里除了我们法律对证人的保护缺乏必要的措施外,更重要的还是我们的司法机关根本就没把证人当作“人”。在刑事审判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证人特别是辩方证人被法官、检察院随意训斥的情景,有时还免不了因其证言与控方掌握的证据不一致,而被控方带走关押起来。而证人遭遇刑讯逼供则又是司空见惯的事,在这种司法背景下,谁愿意当证人谁才是傻瓜呢。

我们不要怕证人或被告人翻证、翻供,《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掌握了被告人犯罪的其他证据,即使被告人翻供,法院照样可以判决其有罪。而若无其他证据,即使被告人不翻供,法院也不应该判决其有罪。

不要以为这些错案冤案与我们无关,就连那些堂堂的法院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都几乎被刑讯逼供得来的“证言”置于死地,到这种厄运降临到我们自己头上时,也会让你有一种“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的‘透心凉’”的感觉。

子虚律师告诉笔者,在虚拟省司法厅处罚的几名律师中,几乎全都遭遇过刑讯逼供,而在虚拟省司法厅依据处罚这些律师的判决书中,这些律师被显著地称之为“证人”。

在2006年第23期《民主与法制》杂志的封面上,载有一个独有的黑体大标题《“双规书记”折了》,在该文中,记者称湖南郴州市纪委书记“曾锦春将‘双规’权力的滥用几乎到了极致”,“只要是他看不惯的人,只要是不听他调排的人,注定难逃厄运”。

“宜章县副检察长邝xx是2002年3月间被‘双规’的,且不说多次被殴打,其间连续罚站几十个小时是常事,最后被迫按照纪委办案人员的意图说自己和一个犯罪嫌疑人的妻子发生性关系,‘我原乱说是在宾馆,他们坚持要说是在她家’,邝哭泣说,他直到如今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位‘情人’的家在哪里”。

“宜章县人民法院原院长文xx于2002年被郴州市纪委以协助办案为由带走后被‘双规’五十多天,被连续罚站、几天不准闭眼,文几近崩溃,被迫自己‘诬陷’自己曾收了宜章县某中学负责人李某一万元贿赂”。

“贪官”被刑讯逼供,尽管不合法但老百姓还能理解,自古都有“不做高官不受害”的说法儿,你做了高官,就得准备承受做高官的风险,特别是在你做了高官而不能恪守清廉的时候。然而相关证人却也要莫名其妙地遭遇刑讯逼供,就有些让人不可思议了。

“他们说如果我不作证,他们将无限期‘双规’我,一天还得缴纳120元费用”。“‘贿赂者’李某告诉《民主与法制》记者,她最后含泪屈服,按照办案人员的诱导做出一份向文送钱一万元和烟酒若干的笔录,‘而事实上,我至今都没有看见过文xx’”。

一方面,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明确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证言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另一方面,更多地证人因为种种原因不愿出庭作证,这也就使我们企图“通过口头审判的方式实现控辩对抗”的司法理念难以实现,从而也就使我们错案、冤案层出不穷。不要以为这些错案冤案与我们无关,就连那些堂堂的法院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都几乎被刑讯逼供得来的“证言”置于死地,到这种厄运降临到我们自己头上时,也会让你有一种“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的‘透心凉’”的感觉。

“我就有这种感觉。”子虚律师说。你不按他们的要求去说或不在他们拟好的笔录上签字他们就不让你走,直到你按他们的要求做了。原以为这些被逼供作出的“证言”能在出庭作证时推翻,谁知道人家根本就不通知你到庭,不给你到庭质证的机会。

在虚拟省司法厅听证时,子虚律师曾私下向一位风传被有关部门刑讯逼供后逃亡了半年多的律师询问他被打的详细情况,那位律师竟十分紧张地向四处张望了几遍,问:“这儿不会有窃听器吧?”看到这种情景,子虚律师感到十分心寒。这位律师被刑讯逼供出具了“证言”——天知道这证言是真是假——然后法院又依据这位没有被通知到庭的证人的证言判处被告有罪,而司法厅行政机关又凭法院的判决对这位证人进行行政处罚,如此荒谬的司法过程居然出现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倡理性司法的今天!

每当我们的媒体一次次地揭露出一些地方错判错杀的冤案之后,都会让有关方面痛心疾首地反省一番,而反省之后,还是“涛声依旧”。有人甚至认为刑讯逼供是不可避免的。而笔者以为避免刑讯逼供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只要我们的法院能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第47条的规定,坚持让证人出庭质证,且以当庭质证确认的事实为准,刑讯逼供所得来的不真实的证言也就失去了意义。

对于证人而言,如果他们在遭遇刑讯逼供时的证言和法庭作证的证言不一致时,则要看有没有其他证据与其证言相印证。

比如前面所述的李某被纪委逼迫“证明”她向文xx送过一万元钱,那么公诉机关就要查明这一万元从何而来?都是什么面值的?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事送到什么地点?其间双方有无电话联系?受贿人在收了这一万元钱后又存放到了什么地方?是否为送礼人谋取了非法利益?谋取了什么样的非法利益等。如果双方所说的细节全部一致(这种一致绝非办案人员强迫之下的一致),有银行的取款证明,有双方的通话记录,还有谋取的具体不正当利益俱在,被告人就是想翻供也翻不掉的。如果没有这些必要的证据,仅凭被告人自己的供述和证人与之不吻合的证言,又不让证人到庭质证,就判决被告人有罪,这不仅仅是草率的、荒.唐的问题,这简直就是草菅人命,是犯罪!

我们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又明确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证据的条件。”

>>>下一页更多精彩“证人的特征”

p副标题e

证人的特征

所谓证人是指知道案件事实情况并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供证言的人。凭借证人的证言来查清案件事实为古今中外的法律所重视,也是各种诉讼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证据形式。在我国,除因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而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以外,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应如实地提供证言,如果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

证人的诉讼地位独立于被告人、被害人、自诉人、鉴定人,与其他诉讼主体相比,证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证人必须了解案件情况。知道案件情况是证人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成为证人的必备条件。证人对案件事实的了解,是在案件事实的发生过程中或发生之后形成的,在诉讼中,证人把在此之前形成的记忆通过语言文字再现出来,成为证人证言。

(二)证人作证的义务性。出庭作证是证人的义务,对于证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证言,除非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得以拒绝。

(三)强制性。证人在作证时应当如实提供证言,如果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

证人出庭作证的条件

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出庭作证的证人有下述三个方面的要求:

1.证人出庭作证时,应当出示表明其身份的证件。为了查明案件事实,人民法院必须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要求,对案件涉及的所有证据进行细致、深入的审查,尽最大可能识别伪证或者有明显瑕疵的证据。证人出庭作证时,法院首先需要确认的就是,该证人是否确系法院所传唤的证人,而这就需要该证人证明自己的身份。同时法庭应当告知其诚实作证的法律义务和作伪证的法律责任,即法庭负有一定的告知义务,告知出庭证人应当诚实作证,这是法律的内在要求。证人作伪证不但会损害某些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会阻碍法院审判的正常进行,导致错判、误判,降低司法权威。因此,为了督促证人诚实作证,法律对于作伪证设定了相应的不利后果。证人、鉴定人作伪证的,依照行政诉讼法第49条的第1款第(2)项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证人出庭作证时,法院应将以上内容告知该证人。

2.证人出庭作证,法院应审查证人的作证能力,必要时可以依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交由有关部门鉴定。

3.出庭作证的证人不得旁听案件的审理。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潜意识里有接受占优势地位者观点的倾向,这种倾向无疑会影响证人作证的真实性,因为证人根据他人观点对其亲历的具体事实进行剪裁和取舍之后,该证言已不再是对案件事实的客观反映。为了保证证人证言的可信度,免受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诱导、暗示,以及庭审气氛的影响,有必要对证人进行隔离,除了其在庭上作证期间外,其余时间不允许证人旁听案件的审理。

4.法庭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但组织证人对质的除外。询问证人不允许其他证人在场的理由与上述理由大致相同,即为了保证证言的可信度,避免证人在不正当的引导和压力之下改变自己的证言。不过有一个例外,如果证人的陈述彼此冲突或不一致,此时,法庭可以组织证人对质,由证人之间互相辩驳,以确认哪个证人的证言更为可信。 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是,证人有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l条规定的特殊情形时,经法院准许,可以不出庭,由当事人提交书面证言。

第四十一条 凡是知道案件事实的人,都有出庭作证的义务。有下列情形之二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一)当事人在行政程序或者庭前证据交换中对证人证言无异议的;

(二)证人因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三)证人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无法出庭的;

(四)证人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事件无法出庭的:

(五)证人因其他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出庭的。

第四十二条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

根据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就证人能否正确表达意志进行审查或者交由有关部门鉴定。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交由有关部门鉴定。

第四十五条 证人出庭作证时,应当出示证明其身份的证件。法庭应当告知其诚实作证的法律义务和作伪证的法律责任。

出庭作证的证人不得旁听案件的审理。法庭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但组织证人对质的除外。

证人翻供的后果

证人应当如实陈述自己知道事实。如果前次陈述不真实,可以再次陈述予以更正,不涉及翻供的问题。如果证人陈述虚假的事实,是妨碍司法秩序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犯罪。

对于证人翻供的证词,法院会依法要求证人予以合理的解释,证人无法提供合理解释的,法院对翻供的证词将不予采信当然,对于前后证词不一,法院可以依职权进行调查取证。另外,证人在刑事案件中前后证词不一,影响案件判决结果的,可能涉嫌伪证罪。

《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五十七条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为聋哑人的,可以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


4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