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故事 >

职场励志哲理小故事5篇

时间: 芷晴2 职场故事

职场励志小故事蕴含大道理,看别人的故事也能让自己有很多收获,从故事中吸取经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励志哲理小故事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凶猛的老板是猛药

朋友要去一个新公司了,临行前忧虑重重,听说新老板比较凶。我说老板哪有不凶的,熟悉了就好了。他说这老板每天早晨要跟下属谈15分钟,名义上是总结头天工作、布置今天任务,实际上是把你劈头盖脸数落一通。以前做那个位置的女同事,晚上回家经常要大哭一场。

我首先想的是,那位同事挺坚强的,白天没有哭出来。但是,晚上琢磨过味儿来,委屈一下子压下来,确实是够受的。我们不在这里判断到底是老板太凶还是女同事低能,还是讲一下为什么我们要跟凶老板相处。

凶老板多半有过人之处,信不信由你。对人凶狠是一种异形状态,他那么做,一定有本钱。当然,这种本钱部分是由于他的地位,或者说一种被强加的气场,连杜宪老师都说,每次陈道明老师演完皇帝,回家脾气都比较大,每次演完小人物,回家都乖一些。老板也有这种本能,不过人还是要凭本事吃饭,老板也要很努力才能站得住脚。

其实你最不想要的就是那种看着挺客气但能力差的老板。他倒是不凶狠,但是你学不到东西,浪费你的青春。更可怕的是,老板能力差,又想坐稳位置,就常想出怪招整人,一不留神,你就被装进去了。一个朋友刚刚跟我愤愤地说:“我宁愿要那种天天绷着脸但是有本事能让我学东西的老板,也不想跟笑面虎混日子挨冷箭。”

以前有个跟我同级的经理,很凶,手下人也被训练得精明强干,活儿干得也总是超辛苦。有一次我劝道:“你该适当表扬鼓励一下部下,他们干得确实不错啊。”经理跟我说:“我就是看不惯那种廉价的表扬,像他们老外,动不动就是Good Job!

Welldone!狗屁不顶。我就是要让团队看到什么是高标准、什么是永无止境。”

总结一下我自己跟过的十多个老板,也是感觉跟凶老板的日子比较难过,但回头看,跟凶老板学的东西确实多。甚至凶老板的很多做法,自己当了老板后也不自觉地模仿。比如我有一个凶老板,每次叫我时一旦我空手进她的办公室,她就说:“怎么可以不拿笔记本就来呢?”我自己回去取笔记本的同时,也形成了行为定式,现在我也总是让下属拿笔记本来找我。

凶老板是一剂猛药,能治痼疾,脱胎换骨。但是别让他动你的筋骨,伤你的元气。

2、职场上的大与小

大型企业凭其庞大的规模和完善的发展成为许多人在事业上的最终追求,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愿走常规路线,他们更钟情于适合自身发展的小型企业。

2006年7月,澳大利亚金融评论《AFR BOSS》杂志在网上设计了一份“大型企业是否将是你的选择?”的调查问卷,结果出来之前,人们都预料肯定的答案必定远远多于否定。出乎意料的是,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57名白领专业人自中,选择“是”与“否”答案的比率几近相同。其中的54%选择“是”,余下的46%选择“否”。以下的比较,也许能为人们揭示出这个调查结果背后的一些原因。

大企业提供,固定的工作时间;稳定的工作;细致的分工;定时发薪,拥有知名和固定的品牌与企业形象+健全的福利制度,国外的工作机会;旅游机会。

小企业提供,更高的个人价值,更多承担责任的机会;发挥创造性的机会;齐心协力的团队式工作,官僚氛围淡;分红机会大;成为老板的机会。

毫无疑问,大型企业有着多数中小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除了上面列出的以外,员工们有着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更便于扩大业内交际范围。除了稳定的工作环境,人际矛盾在完备的企业制度约束下不会升级,也越来越成为求职者看重的因素。

大型企业尽管有着较完善的人力资源系统,但对新员工的吸引力已不如从前。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绝不会为一两名人才的流失而感到苦恼,因而从员工的角度来说,个人的存在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年轻求职者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年龄优势在职场上打拼,遇到自己满意的职位后便毫无顾忌地跳槽,这也正给了中小企业招纳人才的机会。它们虽没有大型企业的品牌效应,但家一般的感觉会激发员工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这次调查设置了很多细化选择,在19项细化的选项中,小型企业(一般指员工总数少于200人的企业)在体现员工价值、鼓励创新与发明、营造团队协作气氛、提高员工自主权等几个重要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这些优势是由小型企业的性质决定的。

在问卷对象中,25岁以下的占10%,25岁至54岁的占30%,55岁至44岁的占30%,余下的为45岁以上。从年龄构成的分析上看,35岁以下求职者中的三分之二更愿意把大型企业作为他们事业的起点。年龄越大的求职者,更倾向于小型企业。

著名网上招聘公司Link Me的首席执行官认为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初次求职者更愿意拥有在大型企业工作的经验,而这样的工作经验在他们今后的求职道路上往往是十分宝贵的,再求职的成功率也会大大增加。对于毫无经验的毕业生来说,大型企业正规的培训机制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围会让他们受益匪浅。他们会对企业的整体理念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也会慢慢学着在企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他们就不会再去考虑公司规模的大小,更看重的是工作环境与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中小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管理结构会更趋于人性化,部分在大企业并不受到重用的人往往能够在这里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职场不要苦黄连

上个月Jesica跟肖娜一起做的那份报表出了纰漏,为此老板整个上午也没给她们好脸色看。回到自己的办公室,Jesica立即变身成了祥林嫂,哭天抹泪地抱怨。原以为同事们见此情景会伸出援手,但没料到的是,大家似乎根本没注意她的存在。

Jesica实在无趣,只好拉上一直低头改报表的肖娜来做同盟军,没想到肖娜抬起头笑笑说:“算啦,Jesica,已经这样了,抱怨也没用。我们还是赶快把它改完,免得老板又骂。”说完,将她推回了座位。后来,Jesica发现同事们特别偏心,自己诉了半天苦,大家都无动于衷,而肖娜什么也没说,却有很多人在给她讲解错在哪里,应该怎么改。

事实上,不是同事们偏心,恰恰是Jesica自己的诉苦阻挡了别人对她伸出援手。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我们痛恨一个人,往往是因为他身上的缺点我们也有。很多时候,当Jesica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向大家诉苦时,她让同事们看到了一个懦弱胆小的人,也可能诱发大家想到自己心底怯懦的一面,因此,非但没有激发大家的同情心,反而让他人心生厌恶了。其实,Jesica在心灵深处有一种“受害者意识”在作祟,也就是她希望自己能够扮作弱者,获得别人的帮助,从而使自己逃脱责任和压力。但是,成人世界里的理性原则却使她难以达成心愿。

而肖娜则不同,她独立自强,积极向上,她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人物形象。这恰恰满足了人们对自我的期许,因为这也是大家所希望达到的标准,所以每个人都会尽全力去维护她。另外,因为肖娜的这种敢于承担责任、勇于解决问题的态度符合了成年人的行事规范。她所承载的压力,周围人都能感同身受。而她为解决问题所做出的努力,同事们也都能体会到,故而容易引起共鸣,获得帮助。

心理咨询的认知疗法中认为,当一个人把任务责无旁贷地承担下来的时候,这种积极的认知方式就决定了他的处事态度会比较理性,因为他没有把这项任务看做是负担,他关注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推卸责任,逃避压力。所以,这种人越是在任务艰难时,就越容易散发出自己的光芒,赢得他人的尊重。而一味抱怨的人表观出来的却是消极的精神状态,自然谁也不想被他“污染”。

职场如战场,没有人会去同情一个胆小鬼,人们只会敬重那些不畏困难的勇士。所以,如果你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那么拿出行动来吧,让他们知道帮助你是值得的!



4、8招让老板目中有人

沟通无障碍

杨歌有时候对老板颇有些“同情”。上班时间在大堂遇见老板,正有说有笑的一群人顿时像被点了穴位一样鸦雀无声。等电梯到了,老板率先进入后,竟然没有人跟进。除非老板点名,大家才硬着头皮与老板同梯。老板有次请大家K歌,一个人占据了一张大沙发,旁边就是没人肯坐。杨歌是被顶头上司硬推过去的,本来也很紧张,但老板的平易亲和让她很快轻松自然起来,不自觉开了句有点过火的玩笑,老板居然也“笑纳”了。从此杨歌觉得叱咤风云的大老板也没什么可怕。有了上次的体验,杨歌遇到老板总是能说上几句,话题渐渐从天气、食物转入业务,尤其是遇到难题的时候,大老板略一指点总是能够柳暗花明。日子长了,杨歌想不出人头地都难了。

入门之道因为下属太过敬畏以致有沟通的心理障碍,老板只好做孤家寡人,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他都不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老板们也是血肉之躯,不希望别人拿他当机器人。主动抓住与老板相遇的机会,比如电梯、餐厅、走道等,轻松面对,便会渐入佳境。上司同事会对你刮目相看,在老板眼里你自然也会比其他躲得远远的人亲近许多。

“秀”足你自己

公司里通常有这三类人群。第一类,只肯做不愿说;第二类,不肯做只会说;第三类,既肯做又能说。为什么要固执地等待老板放下身段,来殷殷垂询你的精辟见解,或者光辉业绩呢?该“秀”的时候一定不要客气,而且要“秀”得精彩。妮娜就是个中高手。她的企划不一定是最具创意的,但她的演绎方式却每次都能让人耳目一新。即使最后中选的不是她的方案,老板也一定会让她参与,往往最后她能抢得项目的最出彩部分,论功行赏的时候,她得到的也都是头一份。

入门之道哪家大公司不是MBA、名校毕业生一大把,要成为真正出类拔萃的一个,不是三五年就出得了头的。要尽快脱颖而出,当然得另辟蹊径展示你的与众不同。要让老板知道你勤奋工作,并不一定要在办公室苦干到9点10点。或许可以试试在夜里12点或清晨6点给老板发封重要的邮件,没有人会询问你当时在哪里,之前是否一直在工作。

外表职业化

艾伯特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小心眼儿的人,但当不公平的待遇降落到自己身上,他还是觉得委屈。丹尼尔是他的搭档,比他晚进公司一年,当初还是他带着丹尼尔出去拜访客户的。可是不出半年,老客户的电话就总是先打给丹尼尔,他跟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新客户,老板也首先交代给丹尼尔,他反而成了局外人。前不久业务部要新提一位主管,经理就直接向老板推荐了丹尼尔。艾伯特自问没有大错,怎么就被漠视到这种程度呢?升了职的丹尼尔请他喝酒,艾伯特趁着几分酒意终于问出了这个疑惑,丹尼尔给的答案当属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你的衬衣、西装、领带和这个行业不匹配。

入门之道千万不要忽视“衣貌识人”的力量,这在经济学上是最节省成本、最行之有效的一种判断方式,在社会学上更有其非遵循不可的苦衷。没有令人足够信服的外表,又如何吸引别人探究你的能力呢?如果你是老板,会放心把一个拥有8位数字户头的大客户交给一个衬衣皱巴巴的下属打理吗?

做永远的“救生圈”

里奥一直把今天市场总监任航的一个故事当做经典案例教育公司新人。当年公司一个活动的剪彩仪式上,老板临时一定要多加一位嘉宾剪彩。多安排一个位置没有难度,但总不能让某位要人空着手站在那里看别人动剪刀吧。正当大家都捏把汗之际,本来只需负责媒体的任航笑眯眯地从左边口袋里拿出一把剪刀送上,顺利过关。事后老板打趣,要是再多出一位嘉宾如何处理,任航正色道:我右边口袋里还有一把。细节决定成败啊,经此一役,任航便入得老板法眼。此后他更将这个特色发扬光大,两年之间升了三级谁都没有话说。

入门之道其实不过是句老话: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意外情况总是在最没有防备的时候发生,在大多数人都无所适从的时候,那个挺身而出、化险为夷熨平整件事的人必然能赢得老板欢心。要做到这个水准其实并不见得困难,只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就可。

为老板着想

回忆起自己上任不久的那次会议,杰奎琳仍然心有余悸,更越发觉得属下艾薇的可贵。杰奎琳领导的这个部门是全公司最难缠的,创业元老多,而且都颇有“功高震主”的架势。她第一次在会上提出应对渠道垄断的方案,就被几位老臣子阴一句阳一句地批驳得体无完肤。眼看下不了台,艾薇站出来解围,自愿从她的辖区开始执行。头上压着这帮元老,艾薇一直不显山不露水。这次替杰奎琳说话,一方面是认为她的方案确实有效,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争取。两人同心协力,从渠道那里得到了和大厂家一样的优惠,由此奠定江山,艾薇也就成了杰奎琳的心腹重臣。

入门之道据说老板最大的噩梦之一,就是某天所有的下属都不再惟命是从,集体倒戈。现实的职场中不乏这样的事情,老板的命令,尤其是在涉及原有利益分配的时候失去了效力,下属阳奉阴违,执行不力,导致老板地位岌岌可危。这当口若能看清形势,鼎力相助老板,你在他心中的分量不言自明。

请贵人相助

有没有看过日本的知名漫画《课长岛耕作》系列漫画中的主角岛耕作从小职员到高管,升迁的重要秘诀,是他拥有一个“贵人俱乐部”,他的顶头上司、已过世的公司创办人的女婿,都是他的俱乐部成员。赵非在公司电脑部做了3年,整天不过是被大家呼来喝去修这个修那个,忙得团团转,年终报告还写不出业绩。偶然一次家庭聚会,得知他的一个远房亲戚曾经是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老同学。不过是一个电话,几句问候,赵非就得到了额外的关照,不久就有机会进入公司信息平台构建项目。

入门之道有捷径,为什么不走?真才实学人人都有几分,但人脉却是相对稀缺资源。那么多员工下属,个个都能干,老板为什么一定要给你机会?好好整理一下你的人脉资源,不一定只有位高权重的人才说得上话,同学、邻居、父母的朋友……在适当的时机,都可能成为领路人。

借外力出位

查利是一致公认的埋头苦干型,他自己也深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可惜的是,他这块金子总被蒙尘。一位从事职业咨询的朋友替他“把脉”后,发现他实际上承担着相当重要、不可轻易被替代的业务,不过是因为太低调而屡屡与老板的目光擦肩而过。对症下药,朋友开出了处方,借查利经常接触的几位客户来提点老板对查利的重视。不久,老板在短期内好几次听说客户有挖走查利的企图。认真审查查利的工作业绩,老板也大吃一惊,这样的人才一旦被挖到客户那里,自己的算盘可就难打了。不难想像,查利的待遇很快有了改善。

入门之道老板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但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回报,对每一个认真工作的人都不能说是无足轻重的伤害。要想办法让老板认真审视你的价值,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给他一个失去的体验。当然这是风险相当高的尝试,如果你的本意不过是给老板提个醒儿,行动之前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可靠的评估。

适时玩“消失”

老板在萨拉休假的时候,发觉诸事不顺,小到一杯咖啡加几勺糖,大到一个重要决定的督办,都难如人意,全然没有了原 来那种挥洒自如和得心应手。直到这时,老板才意识到自己平时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小秘书,实际承担着她基本职务之外的许多工作,重要性甚至不亚于一个部门经理。而与此同时,正在潜水看鱼看珊瑚的萨拉,还不知道她平日默默无闻的点点滴滴,在暂时离开的日子里,引起了老板内心那么多的感触。

入门之道一个人没有了影子,会有什么反应呢?有些人只有在“消失”的时候,才会让老板发觉他存在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反其道而为之”的办法,看似无为,实际上却是“无所不为”。不过,这个办法不仅需要足够的耐心,更需要安于平淡的态度。如果能够肯定老板是个明白人,假以时日,你的价值一定能够凸现,付出也必定物有所值。

5、职场中不能永远是非分明

是非分明是年轻人的优良品质之一。但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身处办公室中,如果你的是非分明不仅没有解决问题,相反会给别人造成难堪、为自己树敌时,你应遵循办公室的另一套法则——是非不分。

个案一:我生长在军人家庭,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做人要是非分明。在学校,我这个个性也得罪了一些人,但大家都比较容忍我。工作后,同事和老板可就没这种好脾气了。

其实我心地善良,做事也认真积极,只是经常会因工作与领导和同事发生冲突。冲突过后,我很快就会忘掉,但别人不是,以致我工作业绩不错,却总因为民主评议不过关而与升迁、加薪失之交臂。

一次我将一份计划书送给老板签字。第二天我问他时,他翻箱倒柜地折腾了一番后,竟耸耸肩说:“对不起,我从未见过你的计划书。”

没见过你刚才找什么呢?明摆着是说谎。我立刻义正辞严地说:“就在昨天下午一点,我送来的。当时您刚喝过酒,脸上红彤彤的,我想一定是您酒喝多了,随手把它丢进了废纸篓。”老板的脸立刻涨得通红,沉默了一下,他怒气冲冲地说:“我说没见过就是没见过。另外,请记住,我喝酒不是你管的范围。”

我一走出门,老板的秘书Sandy就说我:“你真是的,再打印一份给他签不就行了,何必争个谁是谁非呢?你看吧,他不会给你签字的。”

果真,老板对这份计划书很不满意,打回来让我重做了三次才算过关。

解析:作为下属,应该学会站在上司的角度看问题。他粗心或疏忽地做错一些小事,会考虑到领导形象而拒不承认并向你“栽赃”。这时,如果你将“赃”担过来,保全他的面子,他立刻会觉得你值得信赖。相反,如果你总要分出是非曲直,令他颜面尽失,“喜欢与领导对着干”的帽子也会立刻扣到你的头上。

备忘:是非不分仅限于丢失文件、忘记开会时间、叫错客户名字等小错误,如果是涉及公司经济、管理等大过失,他想往你身上推时,无论如何也要与他争个清楚。

个案二:组长对我的春季促销策划书横挑鼻子竖挑眼。正巧老板召集营销部的人开会,我便把自己的策划直接向他作了汇报。他大为赞赏。业务组长马上嘴脸一变,说,这是今天上午我让她做的,我也认为这个策划非常好,并准备马上实施。言下之意好像这里面还有她的功劳。

我很气愤,立刻说:“组长对此不是特别满意,正让我修改呢。”组长的脸红红的。没料到老板马上说:“可能还有比这个更好的,你们部门再集体研究一下。”真不明白,为什么领导都是些是非不分、见风使舵的人!

解析:每个下属的业绩都有上司的功劳,不要狭隘地认为他这样做就是侵占你的成果。如果你当场揭穿他,他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给你“穿小鞋”。而老总和同事也会觉得你是个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的员工。

备忘:事后,与上司单独相处时,你可以微笑着问问他怎么又同意你的意见了,以表明你心里有数。

个案三:在同事中,李子与我关系最好,她是部门的老员工之一,与同为元老的钟关系十分紧张。因为钟大我十几岁,我与他很少说话。但李子了解钟的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几乎每天午餐时间,她都会给我大讲钟的糗事,从个人习惯到工作逸事再到作风问题。在李子嘴里,钟是个一无是处又滑稽可笑的人。

尽管我不了解钟,但因为与李子关系好,我坚决地站在了反对钟的阵营,连招呼都懒得与他打。一次,办公室里只有我和钟两人,我的一份客户资料不见了,急得团团转。钟立刻跑过来帮忙找,我却自始至终对他冷颜相对。从那以后,钟对我也开始冷淡。

不久,部门主管调到总公司,钟成了新主管。李子明哲保身地申请去了其他部门,我却因为资历太浅无处可去。过去自己那样仇视钟,现在真不知道该怎样恢复冰冻的关系,早知如此,当初真不该做得那样极端。

解析:在办公室里,是非分明地站在任何阵营都有可能对前途产生不利影响。当你的同事兼朋友要求你是非分明地与他一起仇视某人时,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并三思而行。如果他真是你的朋友,就不该强求你去对付某人;如果他是个特别热中于拉帮结派的人,最好不要与他做朋友。

备忘:无论什么时候,与同事恢复关系都不晚。放下心里的包袱主动与他沟通。

个案四:营销部人品最差的是小非。她不仅用卑鄙手段抢人家的客户,还经常向老板打小报告。大家对她又恨又怕。

一天,她在办公室里抱怨自己的一个客户突然中止了合作,她怀疑是被谁从中做了手脚。她装得可怜兮兮地说:“像我这个年纪的女人,人又不漂亮,实在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得从你们年轻人嘴下捡饭吃。不过我从来不做抢人家客户的事,对得起自己的人品。”大家都不说话,心里暗暗地笑。业务组长还假惺惺地过来安慰了她几句。但我心里实在堵得慌,忍不住说:“谁给我一个垃圾袋,我中午吃坏肚子了,想吐。”从这以后,小非总跟我过不去,还经常去老板那儿打我的小报告。

解析:喜欢背后使手段的人的确让人恶心,但往往也最具有杀伤力。面对这样的小人尽量疏远他,惹不起,还躲不起?如果躲也躲不过,那么也只好勇敢地面对了。切记,无原则地纵容会招来更大的麻烦。

备忘:如果他侵犯了你的利益并被你拿到了证据,就可以是非分明地去领导那儿据理力争了。

一定要有足够的证据,任他巧舌如簧也不能颠倒是非。

个案五:小清是与我一起进公司的小字辈,我们承受的压力和处境十分相似,受了委屈就喜欢彼此倾诉。

这段时间,小清非常不顺。客户被小非抢了,她去主管面前申辩,主管却说为了公司的整体利益,这种重头客户还是应该由经验丰富的老业务员把握,小清可以与小非一起做这个单。别人请客吃饭的发票拿回来说报就报,小清的却总要被主管盘问半天,并说对那些轻量级的小客户不应该去那样豪华的酒店吃饭。

小清每次与我说的时候,也会勾起我的类似回忆。于是,我们会一起把主管痛骂一顿。后来,我们的交谈几乎就成了主管声讨会。

小清在辞职前,与主管吵了一架,声音大得我们在外间办公室都听得一清二楚。在她痛不欲生地列举主管若干罪状后,主管很生气地说,为什么那么多新人,只有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难道不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吗?小清说:“谁说只有我?王小兰……”我在外面如坐针毡地听她把我们私下里说主管的坏话竹筒倒豆子似的全说出来了。同事们同情地看着我,她要走了,可我还得在这儿待下去啊。

解析:说上司坏话几乎成为职场上联络感情的某种方法,偶尔为之倒也无妨,但在同事心理极度波动,到处寻求支持时,最好不要参与其中。他很可能在某次与上司的冲突中,理智失控地把你卖个干净。

备忘:对同事应该有友爱之心。当他向你倾诉时,你可以安慰他并帮他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这样。一味地抱怨,于你于他都不利。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