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故事最初的决定
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寓意小故事,供大家参考。
最初的决定
有人说,成功就是在正确的时间里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十岁那年,他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歌唱家。在音乐方面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嗓音好,而且还有极强的乐感,更重要的是他喜欢唱歌。一天,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希望他们能为自己买一把吉它,并请一位音乐老师。父母听后立即反对说:“唱歌能有什么出息,再说你也不一定能成为歌唱家,你看现在的追星族那么多,有几个能成名啊!与其做白日梦,不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等将来考上大学,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父母的劝说下,他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进了一个课外辅导班。
十八那年,他高中毕业,打算报考体育院校,将来做一名篮球运动员。在体育方面,他有着一些过人之处,不仅人长得高,而且身体灵活,在学校举行的历届篮球比赛中,他都是最出众的一个。一天,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学,谁知同学听后嗤之以鼻地说:“你以为你是姚明啊,就你那点儿水平,不知要奋斗多少年才能修成正果,再说每天训练那么辛苦,你确信自己能吃得消吗?”在同学的劝说下,他动摇了,最终填报了一所信息技术学校。
二十二岁那年,他大学毕业,本来他想去沿海一带发展,成为一名IT精英,谁知求职不顺,连连碰壁,一连几个月都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于是他决定进一步深造,报考研究生,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一天,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几位要好的网友,其中一位网友听后说:“这样做不划算,等你研究生毕业,恐怕市场需求又提高了,倒不如现在去考公务员,既清闲又体面,收入也比较稳定,将来说不定还能混个一官半职。”在网友的劝说下,他动摇了,最终放弃了考研的念头。
三十岁那年,他厌倦了办公室的枯燥生活,决定辞职下海。同事劝他说:“你要考虑清楚,千万不要一时冲动,外面的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要学会知足常乐。”这一次,他没有听同事的,而是果断地离开了单位。他觉得自己一生中错过了太多的机会,如果当初坚持走音乐之路,或许现在自己已经是一位着名的歌唱家了;如果当初报考体育院校,或许现在自己已经是一位小有成就的运动员了;如果当初选择进修,或许现在自己已经是某个公司的核心人物了。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放弃,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率,也要放手一搏,免得将来后悔。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打拼,他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每每忆及往事,他感慨万千,如果最后不坚持自己的想法,或许现在他还过着空虚无聊的生活。
原来,在做出一个决定之前,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来支持自己,但当我们放弃自己的决定时,同样有一千个理想来安慰自己。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虽然他们会尽量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他们从不轻易否定自己的想法。当走过人生的一周匝后,人们往往会发现,曾经的许多想法都是正确的,只是当时自己不够坚定,没能将梦想进行到底。
光阴的故事里,你是最刻骨的那一篇
她第一次见他的名字是读一本手写的小说,小说写在一个很大的本子上,名字很怪,叫《绿毛水怪》,她是见朋友读得很专注才借来看的。看完之后,她的心里隐隐有了躁动,就像是心里的哪根弦被偶然拨动,她痴痴地想:这个人和我早晚会有点什么关系。
生发出这种想法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脸有些发烫,其实他的小说文笔很稚嫩,可她还是看出来背后有股才气冲腾而出,那上面的每个字符晃得她眼睛有些眩晕。
1977年,她预料中的“有点什么关系”终于发生了。这年他们有了第一次见面,是在她供职的报社。见到他的第一面,她心里暗道:“他长得可一点都不帅哟!”可坐下来聊天时,她吃惊地发现25岁的他竟然如此率性,充满童真,话语里闪动着让人无法捉摸的灵动光辉,就像是一道光束,那么干净透亮。
正在聊着的当头,他突然问她:“你有朋友没有?”
她先是一愣,继而很认真地摇了摇头。
他接着问道:“你看我怎么样?”
这句单刀直入的话语让她不由得呆住了,工作了这么些年,身边不乏追求者,但从来还没有人这样直白地问过自己。望着他不算好看的黝黑面庞和一双孩子般纯洁无瑕的眼睛,她又无法说出拒绝的话来。
有了这次交往作为铺垫,他跟她就开始了通信和交往。
第一次收到他的信,打开看的刹那,她愣怔住了,因为这封称得上情书的信竟然是写在五线谱上的。也许是这份特别让她变得饶有兴致,于是细细地看了下去:“做梦也想不到我会把信写在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来到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写在五线谱上的信她又收到了不少,每一封的感情都是那样炽热,似乎每个字都有了温度,烧灼得两个人的心都热腾腾的。但是她对于他始终不肯全盘接受,因为他长得确实不好看,让她心理上颇有障碍。有一天她开玩笑地说起了他的相貌,没想到他竟然颇不服气地说:“那我到动物园爬行馆去比一比。”也许是这句孩子气的对比他自知不妥,赶紧补说一句:“你也不太好看嘛,这样咱们不就扯平了。”
看着他说出孩子般率真的话语,她不觉哑然失笑。
也许正是这样的性格和喷涌而出的才气,最终征服了她。1980年1月21日,经过三年多的交往之后,他们终于在这一天携手走到了一起。这年他和她都是28岁,而他因为正读大学,学校规定学生不能结婚,所以他们没有拍结婚照,也没有举行婚礼,只是两家各请了一桌客人,就给了爱情一个相当温馨美好的归宿。
结婚后不久,她去了美国的匹兹堡大学读书。1984年,他也到了这所学校攻读。因为他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两个人的生活全靠她一个人的奖学金,日子自然过得紧紧巴巴的。他提出要去打工,但被她止住了,理由温软得令人陶醉:“那么一个智慧的头脑,我舍不得他去干粗活。”
日子就这么在惺惺相惜中一点点铺陈开来。四年之后,他们重新回到了相识的地方,在北京大学任教。虽然有了稳定的收入,可他们的日子依然过得简朴至极,在他们的心里,有对方相陪的日子,都是无比灿烂的。
1996年,她要远赴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不得不和他分开。在机场临别时,他没有说话,仅仅是走过去用力搂了一下她的肩膀,然后微笑着看她消失在登机口。坐在飞机上,她始终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一种方式作别。
在剑桥大学的日子里,有次收到他的邮件,话语显得格外忧伤:“最近特别显老,都不敢往镜子里面看呢!”她以为这同样是他的戏谑之语,40多岁的人了,怎么能不显老呢?扫了一眼旁边镜子里的自己,也同样显得老了许多。微微一笑后,她根本没有多想。
可灾祸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1997年4月11日,他因为心脏病突发而离开了。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她一下子蒙了,她想起了他一直紫着的嘴唇,想起了临别时他搂着她的肩膀,想起了他说的显得老的话,原来这些都是预兆啊,只是粗心的她没有发现罢了。
把手头的工作简单做了料理,她就赶回去向他告别,无论如何她都要见他最后一面。
他就静静地躺在那里,却再也无法跟她说话了。她想起了他曾经多次说过的话:“我和你好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地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可现在,他永远无法再拿起汤匙舀这里面的甜了。
他叫王小波,当代文学史上特立独行的一位作家;她叫李银河,社会学界最灿烂的学者。从1977年相识,到1997年王小波离开,他们的爱情正好走过了20个春秋。20年相伴的日子里,他们饱尝了爱情的甜蜜,以至于后来李银河不止一次地说过:“作为他的妻子,我曾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失去了他,我现在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小波,你太残酷了,你潇洒地走了,把无尽的痛苦留给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虽然后面的篇章再也看不到了,但是我还会反反复复地看这20年。这20年永远活在我心里。”
一个美国“北漂”的奋斗
他坐在我对面平静地说,他再也不想回美国了。
那里有他的父母、弟弟和爷爷奶奶。在美国中部一座仅有5000人的小镇。他一直生活到29岁,从没离开过,未曾见识过美国东部的繁华、西部的浪漫。而立之年的他,第一次踏出家门,就是到中国的北京。他住在公益西桥,从7层的出租屋向北望去,是中国闪闪发光的政治中心。
他是无数普通美国人中的一个,他叫J,瘦高、短发,总穿着件松松垮垮的帆布外套,从背后看,真是没有丝毫洋派,就像北京大街上一个随时会和你擦身而过的年轻的“北漂”.但熟悉之后,你会发现他有点不一样,和大多数匆忙加迷茫的“北漂”相比,他的表情总是很平静,眼神却总是很执拗。
第一次见到J的时候,他开玩笑地说自己和那些有钱的“老外”不一样,在美国,他是一个“loser(失败者)”.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他和弟弟在母亲的教育下修完了小学到高中的课程:在政府助学贷款的帮助下,他上了一所专科学校:上学时,他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到餐馆里洗盘子、到超市当收银员;他的爷爷、奶奶相继得了帕金森症。但没有医疗保险,55岁的母亲只好放弃工作专门照顾二老:父亲曾经几次尝试到外地找工作,改变家里的经济境况,可是没有学历的他只能四处碰壁;J毕业后,因为没上过好大学、好专业,也找不到什么薪酬优厚的工作,依然以洗盘子、当收银员为营生,一点一点地还那个跟工资相比如同天文数字般的助学贷款。
后来,一次机缘巧合,专科学校的一位老师推荐他来中国教英语,他二话不说,踏上征程。这时的他一无所有,除了梦想。在北京将近两年的日子里。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同时兼好几份职。一次,他在一位美籍华裔老板开的英语补习学校做了将近一个学期,临期末时和老板吵了一架。正在气头上的老板不肯给他开工资,他就在老板的办公室里坐了一夜,他说自己跟讨薪的民工没什么区别。
不必上班的日子里,他像巴尔扎克一样勤奋地写作,物质的贫乏并没有戕害他丰富的想象力,在自己的小说世界里,他把梦想发挥到了极致。洋洋洒洒的文字,让他挣脱束缚,插上翅膀,飞越现实的一切藩篱。
一次,J邀我和他一起去河北涞源,他长期资助着那儿的一个小女孩。我开玩笑问他:“你不把你那点讨薪得来的钱好好攒着还贷款?”他笑了:“你一提贷款,我就要心碎了。”
那天晚上,一片亮闪闪的星空下,一群年轻人在县城路边的小烤肉摊上喝酒,他一上来就给自己灌了两杯二锅头。不会几句中文的他,跟着同桌人一直喊“喝,喝,喝”,把大家都逗笑了。等人们渐渐散去,酒桌上越来越安静的时候,他轻轻地告诉我,他觉得那个小女孩的生活环境和自己小时候很像——一样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感到很自卑。他说自己的那点资助并不能从多大程度上改变这个家庭,他只是想让那个小女孩知道,在困苦的环境中也能长出顽强的小草,有一天,她也可以走得很远,做很多事。
在北京两年的积蓄,大部分都被他用来还上学时欠下的贷款了。不过每个月他都要留下点钱。计划用一个半月的时间玩一趟“欧洲游”,去英国、法国、希腊、德国好好逛一圈,下周就启程。看都收拾行囊,我相信他再也不是一个生活中的“失败者”,他正在一个接一个地实现着他的梦想。
事实上,所谓的英雄主义,就是生活越让自己直不起腰,就越要积极地争取活下去;所谓的幸福,就是认清了这个世界的残酷面目之后,仍然深深地爱着它。这才是“失败者”们该走的正途,无论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