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百科 >

职场百科读后感分享

时间: 日鹏2 职场百科

  在成功的历程中,总会遇到困难而需要别人的帮助,要善于接受这些帮助,因为这也是你人生中的重要机会。但不要因为有人帮助就自己不去努力,别人只会帮助那些自己努力之后还做不到的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职场百科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职场穿搭

  01

  不同的公司,对于着装的要求都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所以你所处的公司和行业的性质,决定了你能穿什么 。

  如果你处于时尚/设计、初创和新兴行业 ,那么恭喜你,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在时尚/设计行业,标新立异是工作需求;新兴行业讲究放飞自我;在初创企业,只要你能力强一般不care你穿啥。

  一般来说,国企和传统行业对于着装的要求可以说严格,但又不是那么严格。严格之处在于,相对保守的环境不太允许你放飞自我;不严格则在,其实很多国企和传统企业都没有“工作着装”的规定,只要你正常穿衣服,别穿着短裤人字拖或者Lolita裙子去上班就行。

  而金融行业和商务/销售相关岗位对穿搭的要求稍高,毕竟大多数是不停出去见人、代表公司形象的职位,所以很多企业的第一条着装要求就是正装、得体、不能“奇装异服”。看了下面的#毕马威的员工着装规范#,你就明白了。

  02

  职场穿搭反映的是个人的商务礼仪。这种礼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是个人内在修养、外在形象的表现。

  初入职场,要注意观察周边人的穿搭,不要特立独行。 职场不是彰显个性的地方,彰显的是能力。有一些公司的确对着装没有硬性要求,但是不代表没有暗流涌动。大家都穿西装革履,你穿便装就太随意。大家都是“三件套”,你穿正装就太死板。所以,你身边的人穿什么,决定了你穿什么不会显得太突兀 。

  同时,你要面对的人是谁,决定了你该怎么穿 。如果你今天要面对重要客户,那请收起你的便装。在谈业务合作时,职业装虽然不一定有帮助,但是一定不会减分!

  03

  对于大多数初入职场的小鲜肉和小仙女来说,穿搭的万用公式永远都是“简洁方便+恰到好处的正式” ,不要打扮的过于成熟老气,选择不符合自己年龄、身份的单品,其实只要日常着装看起来干净整齐,自然专业就好。

  重要场合——商务正装

  在正式的商务会谈中,一般要求穿着商务正装,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场合不多,但小编觉得初入职场总要备上一两套以备不时之需。

  男士穿深色商务套装、衬衣、领带,加皮鞋。

  女士穿裙子或者裤子套装,或者商务连衣裙、西装外套,穿有跟的皮鞋。

  (请点击看大图,感受下扑面而来的帅气)

  小Tips :

  ?男士穿西装有“333”原则:

  3色原则:全身搭配不超过3种颜色

  31定律:腰带、皮鞋和公文包,颜色要一致,首选黑色

  3大禁忌:穿白色或尼龙丝袜;不拆商标;短袖衬衣打领带

  ?女性穿职业裙装有4大禁忌:

  ①裙、袜和鞋不搭

  ②成三截腿

  ③穿超短裙

  ④渔网袜或光腿穿职业装

  上班族着装 — 商务休闲

  经典单品一:休闲西装外套

  深色系的西装外套更显正式感,搭配上简约T恤,增添了一丝休闲气息,无论是上班通勤还是出门逛Gai都非常OK。

  注意不要搭配OVERSIZE的单品 ,因为宽松版型的衣服视觉上不够干练,你现在适合的应该是比较深色系或者白色的职业套装。这样的颜色很显高级,在视觉上就很凸显人的气质。

  (《没有秘密的你》中戚薇饰演的律师穿搭)

  如果觉得纯白T恤有点无趣,也可以将复古格纹西装搭配图案简单的T恤 ,减少多余的朴素,显得造型活泼了起来,更加休闲街头风,不显老气,更显个性。

  经典单品二:衬衫

  衬衫在职场中可以说是最万能最安全的 ,衬衫配半裙可女人,配牛仔裤可休闲,配西裤可干练。且衬衫四季可穿,夏天穿一件轻薄的真丝衬衫,在户外可防晒,空调房可挡风;冬天可以在衬衫外面套一件羊毛衫,露出一方小领子特别出彩;春秋就更实用了,直接外穿或是配马甲、西装、皮衣、风衣……除了运动衣它都能搭。

  从实用兼美观的角度出发,对于女生来说,首推衬衫:白衬衫、碎花真丝衬衫、条纹衬衫、纯色棉麻衬衫…… 而衬衫的风格也很多变:常规的翻领衬衫气场干练,高领衬衫别有女人味,V领衬衫略带小性感,飘带衬衫甜美动人……

  男生在购买衬衫时也需要注意不要选择过于花哨的样式 ,特别是多彩的格子衬衫,一不小心就容易穿出乡土气息,可以选择一些浅 色系条纹衬衫或纯色棉麻衬衫 。对于还是不知道该怎么选择衬衫的男生,小编建议可以去优衣库的“商务衬衫” 专区逛一逛。

  一些可能会需要的通用配饰

  当面对朝九晚六甚至996的时候,简单舒服又方便随时起身的衬衫T恤休闲裤,是比穿上之后大气都不敢出的小礼服/小西装更正确的选择;在需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打卡上班的时刻,白球鞋和乐福鞋 也永远比细高跟更值得信赖。女生可以用乐福鞋来搭配裙子,男生女生都可以用白球鞋和乐福鞋来搭配不那么正式的西装裤。

  关于包包,除非着装需要,不然公文包还是过于严肃了。帆布托特包和皮质邮差包 都是很不错又百搭的选择。

  小Tips:

  ①注意衣服的质感和细节。

  衣服的材质对人形象的塑造也非常重要,像雪纺、莫代尔材质,比较轻飘飘,尽量少选择,容易给人一种廉价和不专业的感觉,应该选择纯棉、真丝等比较有质感的材质 。起球的、不合体的、带毛边的衣服也要避免。

  ②衣服尽量方便打理

  检测一件衣服是否“好穿”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直接扔进洗衣机 里。

  ③适度的化妆。

  适度的化妆可以体现出你对岗位和同事的尊重。建议女生上班时可以适度化妆,哪怕只是遮一下瑕疵或者黑眼圈,涂个浅色系的口红,显得气色好,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好。

  面试技巧

  尽量保持真实的个性

  首先,第一点:Be Real ,起码在性格方面要 Real。实际上,小编一直觉得性格这件事还是挺难伪装的,但有些性格中的“小瑕疵”却可以隐藏。

  举个小编自己的例子,其实我内心深处是个略微自卑的人,所以让我面试的时候强装自信、装坦荡很难,但我起码可以做到不卑不亢,保持谦虚,又不把自卑的一面流露出来。

  所以,在面试中,不用太刻意地去伪装成另一个人,但可以放大自己性格中的闪光点,隐藏“小瑕疵” 。

  开头提到的 Recruiter 小姐姐就跟我说过,从性格角度来看,招聘官一般比较欣赏不过分谦虚、低调 的 Candidate。这样的同学一般对自己的要求较高,而且执行能力强。

  除此之外,面试中表现出从容、淡定和泰然处之 状态的 Candidate,也会比较受欢迎。这样的 Candidate 一般实力过硬、处事冷静,仿佛脑门上就写着“靠谱”。

  以上这些候选人的特质,是很多 Recruiter 比较欣赏的。所以,各位不妨参考一波,尝试在面试中展露一下这方面的特质。但千万别“硬拗”喔~

  有些雷,不要踩

  第二点,是“反面试套路”中重要的一点。要知道,招聘官也是人,有自己的喜恶。

  所以,为了充分发挥“反面试套路”的作用,你可以先了解:大多数 Recruiter 都不喜欢的行为 ,然后尽量避免出现这些行为。

  小编总结了一波,希望帮助大家有效避雷 ~

  首先,上文咱提到,尽管大多数面试官较喜欢谦虚低调 的 Candidate,但是过于谦卑、对事件的判断大多倾向于悲观的 Candidate,却会被面试官们 Pass。

  这样的 Candidate,很大概率是行动力不够强 的人,而且在团队中可能会拖大家后腿。

  再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注意“I”,也就是“我”字出现的频率 。

  如果某位 Candidate,十句话里有九句都是用“我”字开头,Recruiter 们可能会认为这人掌控欲比较强 ,而且有点以自我为中心 ,未来工作过程中可能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 。

  当然,有的时候爱用“I”开头,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控制欲有多强,而是因为……英语不是咱用得最 6 的语言啊,有时候一紧张,I did/do 这样的简单句型就会脱口而出。

  所以,这也再次给咱提了个醒儿:在准备面试的时候,多练习自己的英语口语 ,尽量使用地道的表达。

  最后,面试结束了也要注意形象 。Recruiter 小姐姐说,之前碰到过许多 Candidates,面试的时候太紧张,说话支支吾吾、肢体语言也畏畏缩缩。

  然而,面试刚结束,立马判若两人!简直是身体轻盈、神气活现,跟你说话都变自然了……

  这种表现其实可以理解啦,毕竟面试一结束,人就松弛了。可在 Recruiter 的判断体系中,这样前后反差过大的人往往安于现状 ,hold 不住大场面。

  Anyway!以上这几点是小编觉得比较有价值的,研究“反面试套路”的你,可以适当留意~

  All right!那么以上就是关于“反面试套路”,小编想跟大家讨论的一些内容啦。

  总结一下就是这么几个词:扬长避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然今天咱讨论了不少“套路”,但还是希望各位小伙伴尽量怀抱真心寻找工作 。

  毕竟,真正进入职场以后,工作将占据你生活的非常大的一部分,你以真心吸引到的工作伙伴,才会成为你未来职场打怪路上最知心的战友。

  那么,一起加油吧!

  学会为自己工作

  01

  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从事着什么工作呢?

  也许,你是一名白领,坐在冷气强劲的5A级写字楼,拿着一万出头的工资,每天朝九晚八,带着一身疲惫回家。虽然积蓄不多,却也在一直慢慢增长。

  又或许,你是一名应届生,刚刚进入心仪的大公司,虽然奔波在最劳累的第一线岗位,但一想到未来的晋升路径和可能性,就踌躇满志。

  也许,你们都在这座城市扎根不久,但都梦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一步步在公司里站稳脚跟,向上晋升,当上高管,买房,成家,立业。

  你有没有想过,这一切,或许会在未来的几年、十几年内,完全改变?

  十几年前,我们会去追求「稳定的职位」。而现在,稳定性正在不断遭到质疑 —— 薪酬倒挂越来越明显,职业经理人空降越来越频繁,企业倾向于招聘新人、年轻人,员工不再谈「忠诚」「安定」,一两年跳槽比比皆是。

  但在不远的将来,也许连「职位」本身,都会成为过去。

  未来的社会形态可能是什么样的呢?

  企业只保留核心团队,将绝大多数工作以合作的形式分配出去;绝大多数的个人,将以自由职业者或小型工作室的身份,借由不同的「平台」,跟客户取得联系,并独立为客户提供服务。

  大多数的「职位」将彻底消失。

  当然,到那时,很可能已经没有「职位」的概念了,取而代之的是「任务」。

  如果你不想失业,要么想办法进入企业决策层,要么,就得学会为自己工作。

  这并不是想象。

  这样的趋势,正在以锐不可挡的速度,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彼得·德鲁克老爷子,早在《巨变时代的管理》一书中,就写道:

  越来越多的公司跟承包商和临时人员合作,合资企业的数目增加,外包业务成长。为一家公司工作的人,很可能不是该公司的员工。我听过这样一个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为组织工作的人中,不隶属于组织的员工数量会远远超过隶属于组织的员工人数。

  在2004年《财富》杂志的访谈中,他更是语出惊人:

  对于那些没有可能进入管理高层的人的工作,你都应当把它们外包出去。

  自从1989年,柯达将大部分信息技术业务外包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这种方式,对工作进行更加精细的管理,从而提高效率。

  根据美国市调机构Statista的报告,2013年,全球IT外包市场总额为2880亿美元,相当于1.8万亿人民币。预期每年以5.84%的幅度成长,在2019年将达到4000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一整个阿里集团的市值(全球第六)。

  德鲁克这样说道:

  当你把工作外包给一名全面质量控制专家,他就是在一年 48 个星期为你和其他客户而忙,他把这些工作视为挑战。而如果公司雇佣了一名全面质量控制人员,那么他一年只忙六个星期,其余时间则在写备忘录和找事做。

  这就是许多企业的弊病。

  02

  在我这几年接触到的企业之中,许多创业团队都受困于一个问题: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且根本无法人尽其用,这造成了大量的资金开支。

  非常简单的道理:

  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由于市场、行业、资源等因素,不可能始终保证工作饱和。在项目与项目的间隙,一定有大量资源是被闲置的。

  那么,他们采取的方式是什么呢?雇佣一半的人手,给他们1.5倍的工资,让他们做2倍的工作。

  这是许多中小型企业采用的做法,也是一种极不健康的方式。

  相比之下,外包、众包和合作,是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企业得以降低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对员工的剥削。

  因此,根据美国劳工局的报告,从1990年到2014年,工会的会员下降了一半,而自由职业者的比例翻了一番。

  面对越来越高企的人力成本,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很多人对外包的质疑,在于专业能力。他们认为,能够被外包出去的工作,多数是机械的、低层次的、无需脑力的。

  真的是如此吗?

  2012年,高露洁与Tongal公司进行了一次合作。后者为高露洁的止汗露产品 Speed Stick 制作了一支广告,并由高露洁斥资400万美元,投放在超级碗(美国橄榄球总决赛,广告盛宴)时段播放。

  这支广告在凯洛格管理学院当年的广告评选中,名列第12位,排在CK、大众、丰田、可口可乐和百事之前。

  这支广告是怎么来的呢?

  Tongal公司是一家众包式代理公司。它举办了一场为期2个月的竞赛,向社会大众征集广告作品,奖金到达1.7万美元,并最终征集到了这支广告。

  同样的案例还有很多。2012年秋天,默克制药公司(Merck)与Kaggle(一家预测分析众包网站)携手简化药物发现过程。当时的标准过程是利用生命科学技术,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一一测试,检测它们对所有潜在疾病机制的有效性,效益很低。

  为此,默克公司设立了一场为期8周的比赛,悬赏4万美元,将这一任务发布给参赛者。该竞赛吸引了238支队伍参赛,收到2500多份提案。

  最终胜出者是一组计算机科学家,他们采用机器学习法,大大简化了这个过程。这个方案也得到了默克制药的认可和推广。

  除了众包,许多针对自由职业者的交易市场,也正在兴起。

  加州有一家公司,叫做 Upwork(原名 oDesk),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职业者市场。它拥有 1200 万名注册的自由职业者会员,以及 500 万家客户企业。平均每年发布 300 万个需求,总额约 10 亿美元。

  类似这样的平台,还有非常多。为了进一步确保高质量的匹配,它们会深入测量成员的技能,收集成员表现和客户的反馈,整合成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被翻译成算法分析,用于支持未来工作的精确匹配。

  比起传统招聘网站,它们所能提供的人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要高出不少。

  国内也有类似的平台,称为「威客」,例如知名的猪八戒威客网。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能得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有限。

  不过,近几年来,高质量的创意和专业人才,正在受到国内企业的青睐。

  许多投资机构,开始引入「外脑」。它们会选择几个意向行业,外聘该行业的专家,组成智囊团,为投资决策提供信息。甚至让专家参加投票表决,参与企业决策。

  许多新兴的创业团队,也开始把运营、市场拓展、推广和流程优化等工作,移交给专业的独立顾问,只保留核心的研发团队。

  大量国际4A广告公司的创意人才,为企业操刀文案、设计、营销方案,已经非常常见。许多创意总监,同时也是多家企业特聘的营销咨询顾问。

  甚至,在互联网创业领域,从 BP 撰写,路演 PPT 制作,网站设计,市场营销策划,到落地执行,早就有了完整的一整个顾问链条。

  我自己就为几家企业,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的方案。同样,我身边也有许多朋友,从事着品牌、活动、培训等各方面的独立咨询工作。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

  企业能够将工作进行更加精细的划分,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自己则集中资源,精简团队,做最有价值的事情,避免被臃肿的组织结构拖垮。

  这真正实现了最精细的分工合作。

  这些因素,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趋势:平台化。

  什么是平台化呢?

  传统的企业,是自己把控整个生产链条,将产品打包好,销售给客户。因此,传统企业最重要的资本,是劳动力,或者说是设备。

  但这个模式,在三种阻力的作用下,越来越趋于衰退。

  第一种阻力,是高昂的人力成本。

  企业渐渐发现,买断人力和生产资本,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一方面,这会造成现金流的干涸;另一方面,大量劳动力所带来的外部性,是臃肿的结构和管理模式,也就是俗称的大公司病。这会造成规模不经济。

  第二种阻力,是飞速扩大的市场。

  基于一个地区市场,很容易把企业做大。但如果把市场扩大到全国,全球,过大的规模,就会造成反效果:企业规模越大,每走一步的难度也就越高。

  原因很简单。一个大企业,每进行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经过层层的管理和流程,协调内部的角力、矛盾冲突、利益分配,等等。这就很容易使企业在市场面前止步不前。

  坚持直营模式的顺丰,近几年在二三线城乡的扩张,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因此,顺丰采取的策略是什么呢?是变相加盟。顺丰鼓励业务员回乡创业,承包乡镇物流点,并与顺丰建立同盟关系。

  唯有这样,才能赶上四通一达的步伐。

  第三种阻力,是快速变化的业界。

  这是一个追求「精益创业」的时代。为什么要精益?因为这个时代的不确定性,太高了。

  没有人知道,一个成熟的模式,能维持多久。五年,三年,还是一年?也没有人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做出转型,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尽可能让自己变得轻盈,保持能够随时随地、随机而动的能力。

  那么,「平台化」的企业是什么样的呢?

  企业不再是生产者,而成为一个连接点。借由企业,各种需求关系人连接到一起,实现价值的交换,并从中获取报酬。

  企业的核心资产,不再是设备和人员,而是信息和知识。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Uber并没有自己的出租车,Airbnb没有一间房,新东方签了一堆老师来讲课,网易严选把工厂和顾客连接到一起,美团和饿了么也没有买下任何一家餐厅。

  这些企业所拥有的,是架构,流程,管理体系,以及有效连接的信息。

  简而言之,就是「将不同的人对接到一起的能力」。

  最典型的例子是苹果。

  苹果是全球化生产的典范:来自美国的核心设计,来自英国的ARM处理器,来自日本的闪存,来自韩国的CPU和显示屏,来自台湾的摄像头,来自中国的流水线,被有机整合在一起,再邮寄到阿拉斯加,分发到全球接近500家零售店,与嗷嗷待哺的消费者见面。

  但这里面,使苹果成为全球第一生态系统的,是什么呢?

  并不仅仅是这些硬件,而是APP Store里面超过300万个 APP,以及它们背后的开发团队。

  这些开发团队,借由 APP Store 这个平台,与上亿消费者实现了连接。

  你能想象由苹果自己研发 APP 吗?这是不可能的。

  再举一个例子,链家。

  链家和顺丰很像。全面实现数字化,都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管理系统,极其高效的底层执行力,上下统一的文化和品牌。都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作出了颠覆。

  链家近两年的战略是什么呢?平台化。

  不做中介公司,而是做平台,将客户和经纪人连接起来。通过信用制度和激励体系,将雇佣关系改变为服务关系,实现独立经纪人。

  对许多企业来说,这是一条最可行的路:

  不是自己去创造产品,而是做一个平台,一个生态系统,将合适的人连接起来,让他们自己产生价值交换。

  在这个时代,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并不难。难的是,持续地保持在这个领域的深度。

  这是一个信息高度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个人价值和能力被放到最大的时代。

  你所掌握的东西,在明天,还是否奏效?

  你的核心竞争力,是否会被其他人掌握?

  你所拥有的知识,是否正在成为常识?

  这个时代,知识与人之间,再无不可逾越的壁垒。差的,只是时间而已。

  能否时刻更新你的资讯,完善和补充你的知识体系,成为信息的中枢节点,持续用知识创造价值 —— 这些,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

  这就是终身学习的原因。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学习?为什么一定要深度思考?为什么不能得过且过,让自己随波逐流?

  —— 因为,当潮水退去,所有没能回到大海的鱼,都会死。


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