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励志激励文章
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职场激励文章,供大家参考。
职场激励文章1
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时间、经历忘记初心,变成自己鄙视的那种类型的人,而且感觉这样的事情在大学期间不可能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可是就在前几天学妹来问我事情,问完之后忽然说了一句:“哥,你发现没有,你变了?”
听到这句话后,停了几秒,我问她:“你感觉我哪里变了?”
学妹回道:也说不出来,你哪里变了,不过从这学期开始就感觉你变化很大,可能是长时间没见的原因吧。
回去后自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真的改变了吗?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在这个问题纠结了自己好久之后,和朋友说了这个事情,朋友说:“在大学这个小染缸里四年,你怎么会不改变呢?”
当翻开大学期间写的日记,看着这几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件事情,一段段感慨,发现自己真的变了,变成了自己不希望成为的那种人,变成了自己曾经鄙视的那种人。
因为高考失利,也因为自己的任性,大学来到了一所之前从未听过的学校,想着即使自己自己这样,只要凡事积极,珍惜每一次机遇,四年后自己并不会比高中同学差多少。
于是,我开始规划大学四年生活,希望可以通过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去度过一个充实的大学生活;
于是,我成为了大学同学眼中的学霸,每次背包出去都好像只是为了学习,好像我的大学生活就只剩下学习一件事情;
于是,我开始改变书呆子形象,开始尝试做其他事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于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社会经历,去认识更多人,我开始慢慢消失在同学的生活里,活跃于各种大型活动之中;
就这样,自己在各种事情中稀里糊涂的度过了大学生活,原本以为自己经过四年大学生活时光的打磨会变得越来越好,然而事与愿违,四年后再回首自己所做的种种事情,却发现,自己已离初心越来越远,与此同时,自己也慢慢变成了曾经自己鄙视的那种人。
当我刚入大学时,自己想要凡事敢为人先,即使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也会咬咬牙做下去,可是曾经的年少轻狂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毕竟枪打出头鸟,在经历多次打击和挫折后,自己的棱角慢慢被磨平,不愿再去做任何没有价值或者对自己有益的事情;
当我刚成为学长时,自己希望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帮助更多学弟学妹,尽可能的给他们所需要的资源,让他们走更少的弯路,过更完美的大学生活。可如今,我却不愿给他们分享任何事情,给他们任何资源,即使有时候,这只是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可如今却懒得分享;
当我开始频繁出现各种社会活动时,曾想着带身边的同学多参加这些活动,参加各种比赛时,曾想着这样可以帮他们一下,拓展一下见识,在自己的简历上可以添上一点儿东西,可是在被同学一而再再而三的放鸽子后,自己也开始变得自私,自私到不会和身边同学分享任何事情,不会告诉他们任何可能对他们有用的活动;
四年前,自己曾幻想毕业后,可以拥有一帮很好甚至是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兄弟;幻想着自己可以给身边的人留下一些东西,甚至只是美好的回忆也好;幻想着自己可以帮助身边的人变得更好;也曾幻想着这个世界因为自己可以变得稍微好那么一点儿,哪怕就只是一丢丢。
可是世事难料,你永远无法预料到你的人生以后会出现什么变化,真的,有时候,就想射箭一样,你明明瞄准了,而且很笃定自己会百分之百命中,没想到箭射出去,还没射到红心就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风刮走了。
每个人在都希望自己可以不忘初心,在岁月打磨下,变得越来越好,不过,有没有人后来真的百分之百保证自己真的变成了自己喜欢的那样?或许有,不过我目前还没碰到过半个。
我好希望有机可以变成自己曾经希望成为的那种人,我也好希望自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可如今我却变成了自己曾经鄙视的那种人:自私自利,利益主义者。唯一庆幸的是,在这条道路上,自己还未曾走远,还有回头的机会。
亲,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是否在成为你鄙视的那种人过程中呢?如果是的,不妨想想原因,看是否还能回头吧!
职场激励文章2
半期考试结束,终于有时间生一场病,如约而至的感冒,似乎来得很善解人意。
紧绷两个多月的神经得以松缓,数学平均分超过130,满分4人,破了自己以前创下的记录。
发放手机的时候,学生急切地问我,考得怎么样?
我说,当你们考完最后一科走出考场的时候,就一切都结束了,放下所有包袱过一个愉快的周末,然后继续新一轮枯燥无聊、看书做题的日子。
但我还是填了第一堂课挖的坑,也就是学校老师说得玄乎其玄的“吴氏效应”——我教了哪个班的数学,哪个班一定会考第一,如果考不了第一,考第一的一定是我教的另一个班级。
人生要有欲望和獠牙,我喜欢说大话,说完之后默默地煎熬和挣扎。
大学准备考研的那段时间,每逢月底,我都会和研友们一起出去放松一下,常常在街边的脏摊上喝到烂醉,差不多都奄奄一息了,突然有人起身,便把其他人踢醒,又一杯酒下肚,然后相互搀扶去KTV。
对于我这种四体不勤、五音不全的人来说,KTV我很怕去,就算去了就只是躲在角落里喝茶解酒,吃高费赠送的小零食,绝不用歌伤人。
有一次,由于酒劲过大,上厕所回来的时候我走错了包厢。
“亲爱的Landy,我的弟弟,你很少赢过别人但是这一次你超越自己,虽然在你离开学校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你不会有出息,你却没有因此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我知道你不在意,因为许多不切实际的鼓励,大都来自酒肉朋友,或是远方亲戚……”
我站在那里听完整首歌后,忍不住流泪满面。一起准备考研的三个人,都败北了,我又准备了省考和选调,以失败而告终。
包厢里的人面面相觑,突然有人说道:“哥们儿,有病得治,别硬扛着。”
回到出租房,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遍一遍地听这首歌,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听一首歌,像和一个老朋友对话。他向我倾诉,用最朴素的话语鼓励我,我们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要为了更好的未来拼命努力,去争取一种意义非凡的胜利。
或许是一种巧合,自那以后,我的人生像是被上帝翻了牌子,继续折腾四五次之后便考到了工作,以最后一名考进现在的学校。三年的时间里,一直顺风顺水,从普通班很快就过渡到实验班。
现如今,有一些有缘人,从我的文中读到当初李宗盛的歌词给我的那种共鸣和鼓励,他们也向我倾诉——
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看了你的故事,会想讲故事给你听,也不知道你忙碌之余,会不会有时间搭理我们这些给你发消息的人?
同样是九零后,你当年准备考研也是这样么,我的考研时间越来越近了,不注重结果只注重过程的谎言已经骗不了自己,买来你的书想给自己一些勇气,相信自己的勇气。
可是最近连睡都睡不着了,总是想起你的那句话,“也许有一天,那个不愿意透露名字的学生,经历一些吃饱上顿没下顿,不是碰壁就是掉坑的日子后,在踏入比学校还不讲理的现实社会后,他会想念出发的地方,想起那个从梦中被叫醒而没被骂醒的午后,想起那个其实很公平的班主任,可是却再也回不去了。”
突然觉得高中的时候,遇见那个总是找我谈心的班主任,也是三生有幸吧,如今再难熬都只能硬挺,甚至不知所措。梦想的坚持真的要这么累心么?到底要有多大的自信才能守得住它?
家里人说一个女孩子不要那么要强,差不多就好,当亲戚流露出对学历的不屑时,我都只是默默的想,夏虫不可以语冰,我不和他们计较。
不知道自己混乱的头脑都在说些什么,如果你能看到这些并逐字读完,我很满足,已经很久没有一个人可以倾听我的烦恼了,我也不想把这些说给认识的人,或许是怕他们看穿我吧。如果打扰到你,说声抱歉,毕竟高中班主任的忙碌我还是知道的。
晚安,素不相识的人。
她发这些的时候,我正在填我挖的坑,默默地煎熬和挣扎那个所谓的“吴氏效应”。
学生五点放学,陆陆续续去吃饭,五点半到六点半的时间段里,我常常都会去班上,遇到谁就聊一下,扯一下家长里短,或者分析几道题目。同宿舍的老师相邀吃夜宵,有时候差不多凌晨一点才回来,我都会回到办公室把试卷改完,从来不让它们过夜。
逐字读完女生的倾诉三遍后,我还是不知道怎样给她鼓励,因为许多不切实际的鼓励,大都来自酒肉朋友,或是远方亲戚。人生际遇就像酒,有的苦有的烈,这种滋味,每个人早晚都要体会。
大学刚刚毕业,卷铺盖从学校滚蛋,我住在三百元一个月的出租房里,为了生计,找了一份每个月八百元工资的工作。那时的我,因为耿直率真的性格在工作中屡屡碰壁,八百元的工资,只能吃炒饭咽咸菜,不管家里怎么劝就是不肯回家,每逢过节还是逃不过远方亲戚的冷眼和嘲笑。
在我年少轻狂时,我也经常扯着嗓子吼《向阳花》,装疯卖傻地唱《浮夸》,那时觉得老李的歌走不进内心,类似于闲聊的唱腔更是让人难以接受。
后来常常凌晨三点睡不着,不是因为要和室友声音嘶哑地卧谈说理想,而是工作时间和独处时间达不成共识而作息混乱。揉揉太阳穴,切换到《山丘》,心中有泪在流,身体有累说不出,就像是有人用盐水浇洗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为了适应这个世界,我们都跑得太快了,快得已经把年轻的灵魂甩在了身后,当看着镜子里逐渐衰老的外表和莫名而然的沧桑感,想再次回头寻找它时,却发现它正躲在身体的某个角落瑟瑟发抖,已不是当初的模样。
“最近比较烦,陌生的城市何处有我的期盼,挥别了家乡的伙伴,现在的我更觉得孤单,但我只是心烦还没有混乱,你们的关心让我温暖,家是最甘心的负担。”
李宗盛曾说,写歌的不见得比卖小笼包的高明。童年时,这个台北郊区瓦斯行老板的儿子的第一个人生梦想是做木匠,直到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破烂尼龙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
作为一个充满了挫折感的年轻人,二十出头李宗盛,完全不知道人生会是什么样子。这个电机专业的理科男,用现在的话来讲,是个不折不扣的屌丝,但正是这些经历赋予了他的性格中比较市井的那一面。
所以,你可以看到,老李从来不是站在道德高点的布道者,也不试图在歌里教你些什么。他只是把自己当成平凡生活的感受者,感情世界的体验者,他和所有普通人交流着人生的体会和爱情的感悟,他把平凡人在爱情里、在生活中、在奋斗时经历的酸甜苦辣透过音乐娓娓道来。在他的音乐中,平凡人总是被生活推着走,平凡人容易在爱情中鬼迷心窍,平凡人需要更加努力。
光阴会老,情怀却不会变。
李宗盛在纵贯线的收官演唱会上唱《给自己的歌》,歌者在上面唱,观众在下面听。镜头灯扫过他们的脸,年轻的情侣面无表情,似乎想到前尘往事,歌者却微微笑,一种百转千回后的释然。
张艾嘉在很多年前的演唱会上说,“其实你知道,我有多久没有为了爱,跟你一个男人吵架。我也不会因为寂寞,就带这个男人回家,带那个男人回家。有些羡慕不是么?有什么了不起,她们经历过的,我全都经历过了。”
李、张版的《爱的代价》,洗尽铅华,是经历了故事之后的坦然和风光霁月。缘分到了就放手,不再哭求,力不从心,满腹言语化作一声叹息。想说的,不必说的,都不用再提,坦然接受生命中的离开和失去。
经历过的事,爱过的人都写成了歌,其间的温柔和苦涩酒醒后都不必说。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我的学生,还在经历这样的阶段,他们的身边,都有一卡车的难题,他们还不知道,成功的意义,就在超越自己。
而我,正慢慢把我的“初心”换成“匠心”,甚至开始喜欢“教书匠”这个称谓,就像老李在《致匠心》里说的那样,世界再嘈杂,因为匠人的纯粹、专注、极致而安静。一辈子总是要被一些善意执念去推着往前,我们因此愿意听从内心的声音。
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职场激励文章3
看了太多的鸡汤软文写着:
黑发及腰的女孩,小辫络腮的痴汉
浪迹天涯的故人,人迹稀少的客栈
叫做岁月静好
可你是否明白
若没有岁月,你怎能静好?
若不努力生活,你怎会有不悔的岁月?
我有一个朋友A。
大学时我们一块去听讲座,提问环节被抽中提问的人有机会获得特别棒的奖品。
主持人话音刚落,就有一大片手高高举起,只有她举着手“唰”地一下就站了起来。
让人始料未及,但主持人笑着点点头,场务立刻递来了话筒,她利落地提问,也顺利地拿到了礼品。
讲座结束后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我知道不会有人站起来,我如果这样做,机会就会是我的。
我还有一个朋友B。
朋友圈里的她常常晒着最唯美的照片:穿着宽松的长裙,坐在自己开的客栈喝着咖啡看看老书,文艺清新、岁月静好、与世无争。
有一天,许久不联系的B突然跟我借钱,一开口大数目还挺大的。
我和她一样,不过是刚毕业了一两年,哪能突然拿出这么多钱。问起她怎么了,她又遮遮掩掩起来。
过了一会儿,她终于承认,开的客栈已经欠了不少钱,而客栈始终冷冷清清、入不敷出。
我骂她傻,一直亏本的生意也做。混不下去了随时可以回来,我们帮她一起找份工作,好好攒笔钱。这在现在的社会里也不算难,做点兼职、投投稿什么的,三五年也够了。
那时候再去过打马天涯的生活也不迟。
“不太好吧,”她在电话里底气不足,“职场里太多勾心斗角了,我不是很喜欢。”
我告诉她,职场并没有那么不堪,而且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啊,总归要面对的。
但她一直强调自己想要不争不抢,想要慢悠悠煮开的咖啡和慵懒的白猫。一说到借了钱之后如果生意还是不好,那要怎么办。她却仍是支支吾吾。
我们说了很久,也没个结论。
后来挂了电话,再打开朋友圈,恰好看见A晒出了自己获得的微软金牌员工奖。对啊,她是工科女,毕业之后就进了微软。
她被送去美国培训,在白宫附近散步,在纪念碑的长椅上吹风发呆;她经常学一些料理烹饪,逛街花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和男朋友还有同事打打羽毛球。
想起大一的她,从河南的小地方来,穿着我们都爱买屌丝气质爆棚的淘宝同款,但带着一脸乐观的笑容,坐在阶梯上背六级单词。
她偶尔也在朋友圈里晒图,写一些清新的文字,可我能看到,那是一个鲜活的、朝气的、努力生活的女孩。
我得承认,我更认可A的这种岁月静好。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那些在朋友圈里疯狂转发的鸡汤文强调着女孩子“这一生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定要去一次西藏或云南”,说着“所有的财富、权力都是过眼云烟”,要做就做一个“岁月静好、与世无争”的人。
这些文章毒害了一大批类似B这样的女孩子,让她们误以为岁月静好就是这么简单。
可是这样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一个假冒伪劣的粗糙产品。
你的“岁月静好”,没有岁月。
你才多大呢?二十几岁,没有在职场里大展拳脚,没有为梦想一意孤行,没有看过、品过生活的艰辛。你的岁月薄得像一张纸。
你却说自己知道工作,了解梦想,熟稔生活,非要用铅般重的笔在薄薄的岁月上刻写,非要把这层本就脆弱的纸写得千疮百孔、惨不忍睹,还得强颜欢笑说自己很好。
你还没有登过山,为什么就说山上一片颓凉,为什么就说山顶毫无风光。
你的“岁月静好”,更没有静好。
你刚刚大学毕业,家中的父母希冀着你的腾飞,而你却说想要与世无争,二老的失望能否让你继续“静好”;
你或许遇到了你的意中人,你的意中人或许也不过是初入社会,他一个人能否承担起两个人的生活,而你又能否“静好”地看他辛劳;
又也许你孤身一人,家境寻常,不争不抢的生活也让你有吃有喝,不过是看一场话剧、听一场演唱会或是一件心仪的衣服就会让你反复规划起支出,拮据的生活能否让你依旧“静好”。
你看到了,现在“文青”成了一个贬义词,这让人心酸,却也无奈。
因为从前的文青是在形容一批多么美好的人,张爱玲、席慕容、杨丽萍……每个女子都经历了无数起起落落,阅尽沧桑,将毕生的阅历化作笔尖的故事,在努力成为自己之后岁月静好,让人敬佩。
这样的文青和岁月静好不应该被批评。
但当人们把文青当作标签,当作棉麻衣物,你穿上就以为成了文青;把岁月静好当作一大堆小清新的照片,po一批磨皮后的美图就以为岁月真的静好了。
这才是一场骗局,只是逃避了真正的生活。
回忆起那个勇敢争夺自己心仪事物的A,我想她更会明白什么才是岁月静好。
她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并一直在为之努力。
在这过程中,她认清了谁才是真正对自己好的人,而谁又是人前人后各耍一套的小人。
她奔波在各大小区中看过房比过价,也曾与男朋友窝在小小的出租屋里一同煮着萝卜白菜火锅。
她有带着父母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里参观游览,也曾在冷风中忍着眼泪笑着对电话那头说自己过得很好。
她从一个青涩的学生,变成了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她是一个体贴的女儿,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伴侣。
她尝试过、奋斗着、努力跑,所以她看过了好多不同的风景、品过了好多不同的滋味。
我说,她和我们一般大,可是她有“岁月”。
在那段刚刚毕业的艰辛日子里,她却总是能在节日时依旧开心地给我们打电话问好。一起去异乡坐着火车硬座,一天只吃一盒泡面时,她一边哧溜哧溜地吃,一边感动地说着这次的调味料特别足。
而现在,她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身家仿佛与我们越差越大,却依旧会在深夜里陪我们一起吃路边的烧烤,依旧会在六月份回到母校时感慨不已,依旧不介意徒步走一公里的路程聊聊天。
在月光下,她毫无怨言的脸恬静、美丽,在积淀的成熟中依旧保持着一份天真、单纯。
这样的她,让我真心觉得如此“静好”。
年轻的你啊,请仔细想一想,你喜欢的那个岁月静好,是否只是表面的光鲜亮丽?你是否只是在掩盖你身上的软弱和懒惰?
如果不是,那么恭喜你,你能够在二十岁的年纪体验四十岁的智慧和生活,这多么难得。
但如果是,而你为了维持它,或许比去争去抢还要艰辛,更获得不了你想要的沉静和智慧。又或许,你这么羡慕和热爱岁月静好,只是为了逃避真正的生活。
那我不会恭喜你,更不会羡慕你,因为我已经看到十年后二十年后的你,已经在庸庸碌碌里迷失方向一无所成。再也学不会直面生活。
其实啊,你要经历了沉浮、学会了生活,才知道在岁月的滋味;你要顶得住压力、养得起自己,才知道在岁月里如何静好;你还得在磨砺中不忘初心,才能在岁月里一直静好。
别再听信鸡汤,别再软弱懒惰,要知道,连生活本身都不敢面对的人,那不叫岁月静好,那叫不负责任。
职场激励文章4
有一位师友,在大学辅导员岗位上做了很多年,学生工作做得很优秀。但是,在他内心深处还是很希望有机会转岗到教学岗,专心从事研究。于是他工作之余,花费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时间和努力,读完了硕士研究生,又考取了在读博士。
有一个学弟,大学期间爱上一个姑娘,爱得撕心裂肺的。他每天给姑娘写一封情书,表达自己的浓浓爱意,并同步发到自己的微博上,他一坚持就是大半年。
有一位朋友,自小就在微胖界逗留,从不知道瘦下来是什么滋味。她一直没有男朋友,无奈之下去相过几次亲,但是都没有成功。相亲对象总是在相亲之后直接或者委婉地回复中间人说更喜欢骨感的女生,她发誓一定要瘦成一道闪电。于是,她开始坚持跑步。
你以为,付出了那么多,且已有所小成,只是调岗这样的事情,那就一定水到渠成了吧?你以为,只要付出了,诸如追个女生、减个肥这样的小事,感动了自己,总是会开花结果,就不会遇到阻挠了吧?可是,现实总是不尽人意,甚至是残酷的。
那位师友,被院系领导叫去谈话,说有人反映他工作不专心,读博士严重影响了他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院系经研究决定给他两个选择,要么辞职去读博士,要么停止攻读博士继续从事院系学生工作。无论他再三表态,表决心,院系领导都不为所动。即使是他连年获得的优秀工作者称号也帮不了他,他陷入了两难,内心挣扎,寝食难安。
那个学弟被心仪的女生拒绝。女生不胜其烦,最后甚至把收到的情书贴在男生宿舍下的公告栏里。此事在学校闹得沸沸扬扬的,学弟成了众人嘲笑的对象。学弟深受打击,一蹶不振,迟迟难以走出这个阴影。
那位朋友,坚持跑了一年多,体重都不曾下降。熟悉她的人在茶余饭后讨论减肥方法时,总是拿她举例,把跑步减肥这个方法直接排除掉。并且,她还是没有遇到对的那个人,依然单身。
你看,并不是你想要的,努力就能得到,现实总是有些让人沮丧。
现实能够残忍到,在你付出了大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心爱的事业中,并且小有所获的时候,将你的付出连根拔起,不给你留余地。
现实甚至残忍到,在你付出之后,连减肥这样的小事都不让你得逞。更别提,你的那些远大理想、雄心壮志。
在现实中,你可能练习飞翔无数次,跌落了无数次又爬起来,可是当你信心满满站在崖边试飞的时候,依然重重地跌落悬崖。
现实还会重重地捅你一刀:“你真以为自己是雄鹰啊?”
但是,时光没有让一切的付出就此结束。
那位师友因为自己的勤勉,以及在学术上的小有成就,被一个省级研究单位看中。在他陷入两难、还未做出选择的时候,省级研究单位就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加入,并且鼓励他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
那个学弟在被拒绝之后,发现自己习惯了每天一篇微博,每天必须写点东西,当天才能安然入睡。他的文笔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别人还在焦虑未来就业何处安放时,他已经在一家报社实习,并在毕业之际顺利留下。
那位朋友坚持跑步,虽然体重没有下降,但是各种治疗都不曾好转的颈椎病居然好了很多。她曾花了很多力气来对付久坐电脑前带来的颈椎病,颈椎病都不曾给过她希望和好脸色,坚持跑步却见了“疗效”。另外,她工作起来精力更加充沛,人每天看起来都朝气蓬勃、干练、利索。
所以,你看,从来没有一无所获的付出。梦想也许会遗弃付出的人,但时光最终不会辜负你的每一分付出。被梦想遗弃要么是因为付出与梦想还不匹配,企图用有限的付出作为支点,撬动整个地球;要么是因为与你梦想相关的外因太多,甚至这个外因对你的付出有一票否决权。但是,时光是付出最忠诚的见证者,你每一分的付出,它都不会亏欠你。
可是为什么在现实中,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会感慨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呢?那是因为,在付出和回报的天平上,我们习惯性地在天平对面放上了唯一的衡量标准,这就是最初出发时的目标,即我们一开始为之奋斗的“梦想”。
然而,现实中,关于“梦想成真”总是有太多的纠葛和条件。即使你做好做足了自己能把控的那份付出,却把控不了与你的“梦想成真”有关的其他纠葛和外因。你的付出再多,但是现实从未给过任何人承诺。怀揣远大志向者,又付出了努力,可天平另外一端却没有呈现最初的梦想时,付出者心理就容易失衡,沮丧地认为“付出不一定有回报”。
不管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欢喜,还是所谓的无所获的沮丧,都是因为内心的评判标准太过单一化,过于“功利”和呆板了。再回过头来看那位朋友,如果一开始她不是为了减肥而跑步,你还会认为现实连她这点小心愿都辜负了吗?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内心将某一行为定了性质,所以一切其他结果都被我们沮丧地忽略甚至拒绝了。这样的经历一多,悲观者甚至会认为,为什么付出总是没回报,自己想要的从未得到。
但是,你的付出,时光都会懂,如果它许不了你一个“梦想成真”,它一定会补你一份“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只不过是或早或晚,或显性或隐性,或物质或精神,不同呈现方式的差别而已。梦想也许会像个成年人一样喜怒不形于色、高深莫测,但是时光一定会像个孩子,单纯得像一面镜子,你付出就会让你有所获。
梦想成真了,是付出的大赢家。如果与梦想失之交臂,拐角遇上“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惊喜,也不失为另一种收获和人生乐趣。
职场激励文章5
我曾经做过一份工作,当时我的直线经理找我谈话,我俩的话题很新颖:不要惧怕升职。
是的,我曾经就是一个惧怕升职的人。
我不是不想要更高的职务头衔和薪水,但伴随升职而来的角色转换的压力会令我胆怯。当你做初级工作时,只要凭技术做好手头的工作即可;而升到经理角色,就需要承担一定的销售指标。再比如以前的工作,管好自己就行;而再上升就需要管理其他同事,偏偏这些归你管的人又不能由你指定,往往都是些桀骜不驯的主儿,那么自己的压力就会变大。我总会在关键时刻退缩,并提供出正当且充分的理由:我还没有准备好,以我现在的能力恐怕很难胜任……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自己能如此“脚踏实地”和“谦逊有加”而洋洋自得,我觉得这么做说明自己是一个负责任而且谦逊谨慎的人。直到辞去了那份工作,老板离别时给了我一句发自内心的忠告:“希望你不要太过安于现状,要多些进取心。”我很吃惊,也很不服气:“我不是不肯抓住机会啊,是时机还没到啊!”
我有一个朋友的经历和表现,却恰恰和我相反。
她在职场上是公认的“好人牌”软柿子,比我还要安于现状,唯一的愿望是年假能多休几天。结果两个派系的领导打架,最后落得两败俱伤,单位部门重组后斟酌了半天新部门人选,选来选去便选中了她——因为只有她不隶属于任何派系,不会激起太大的矛盾。
被赶鸭子上架的朋友并不乐意,因为这个部门领导的工作并不好干,既要像浪尖上行船一样有高超的平衡技巧,还要懂得将处事说话的技巧拿捏得当。朋友不想干,又不知道怎么和上面的头儿说,辗转反侧之际被任命,她没有欢天喜地,反而被催生了华发。
不过上去也就上去了,看起来很难的事,拆分到每一天,也就过去了。问题当然不少,但好在部门刚血洗过一回,无法在短时间内二次震荡,于是一些难处也被她咬牙撑了过来。结果她居然在那个位子上干了两年,后来被猎头挖去了一家北欧的公司去做相同职务,虽然职务相同,薪水却翻了几番,人际关系也简单了许多,而她本人则凭借着”得体”和”考虑周全”深得老板信赖。
面对机会和重大的决策,我们最自然而然的反应就是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可是什么才是合适的时机呢?我们并不清楚,也没想清楚,就把答案稀里糊涂托付给了未来。
美国思科的首席技术官帕德玛锡·华莱尔曾被问道:“你从过去所犯错误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是什么?”她回答说:“当我刚起步时,我拒绝过很多机会,因为当时我想‘我这个水平还胜任不了这项工作’或是‘我对这个领域还不了解’。现在回想起来,在某个特定时期,迅速学习并做出成绩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如今我常跟人提到,当你寻找你的下一个目标时,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完全合适的时机。你得主动抓住机会,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拒绝。学习能力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特质。”
帕德玛锡的回答给了我们两点启示:
一是生活中没有一个完全合适的时机,除非你”逼”自己一下。我们的恐惧往往来自对自己能否胜任的不确定,还来自对将要承受的压力的恐惧。越是平时喜欢思考、喜欢规划的人越容易怀有恐惧,反倒是平时大大咧咧或者功利主义的人不会那么多虑,欢天喜地地就上去了。至于怎么适应更高的职位,可以先做了再说。由此可见,”做了再说”比”先想后做”要好,迅速学习、做出成绩才是主要的。
二是在快速发展的社会,抓住机会最重要,不要顾虑是否需要踮起脚尖。坦白地说,在职场上能给你一个机会已实属不易,没有哪个领导会去反复劝说沉默谨慎的人申请更高的职位。更现实的是,你可能觉得自己不够格尝试,但在你身边却有的是能力不如你却敢于尝试的人。你不去,他们就会去,并且会以更快的速度跑上去。
有关“合适的时机”问题不但出现在职场上,也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换工作,什么时候出国,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孩子……对于这些常见的问题,大家往往给的都只能是模棱两可的答案:现在还不合适,等条件成熟点儿再说吧。
什么时候才是“合适的时候”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有趣的是,假如这些事情在未加计划的情况下发生了,比如被猎头打电话建议跳槽、意外怀孕有了孩子等情况下,大家都能欣然接受。可见我们的内心都愿意拥抱一些改变的机会,却又本能地抗拒着改变会带来的风险。
机会并不来自你的选择在未来包含了多少风险,而来自一个人对某件事的全情投入和你愿意为之付出的努力。如果我们总是像坐在自动扶梯上一样被动地等待着什么好运降临,一般都不会有期待中的好事儿发生。
雅虎总裁梅耶尔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人们应该去做一些还没有准备好去做的事情。做一些你感到害怕的事,意味着你将向前迈出一步,你将会学习新的东西,你将会成长。
当然,逼迫自己打乱自己的节奏,向上向前够一够,必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看看我们自己,再看看周围,你会发现,那些对职场、对生活不满意的人,真正不满意的并不是环境,也不是自己不够好,而是自己没有尝试过转变,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们需要清楚的事实是,生命中永远不会存在一个“完全合适的时机”让你能够去做某件事情。如果你打算做某件事情,不要等待,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去改变。尽管你并不自知,但其实你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和力量去实现这个你希望拥有的改变。
而放弃自己力量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认为自己毫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