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励志文章及得出道理
在职场上,第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第二要考虑的是上司的利益,最后考虑的才是公司的利益。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职场励志文章及得出道理,供大家参考。
职场励志文章1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学会坚强、从容不迫地生活。哪怕人生艰难、路途遥远,也依旧披盔戴甲、勇往直前。
很多人只是长大了,却没有成长。明明已经是成年人,却还如年少一般稚嫩脆弱,那颗心被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实际却如玻璃一样轻薄易碎。
阿德比我大几岁,现在在一家小型企业上班。他进社会比我早,见过的人、知道的事也都要比我多,按常理看,他应该比我更成熟更稳重。可在生活中,他却偏偏像个少不更事的孩子,一点儿鸡毛蒜皮的事就能影响他一天的情绪。
阿德的报告出了错,挨了上司一顿严厉的批评,转身就在朋友圈里抱怨,一边咒骂刻薄的上司,一边数落旁观的同事;不过是周末加了次班,他却为此埋怨了整整一周,又是说公司的坏话,又是在网上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他有一次上班迟到,被扣了当月的奖金,就天天板着张脸,对谁都没有好脾气。
我给过他很多安慰和劝告,可他统统听不进去,好像觉得全世界只有自己生活得最艰难,谁都没办法理解他。
他就像一只井底之蛙,而且还是那种遇到点小风小浪就不能镇定的青蛙。
他年纪是大了,但心灵却没有相应地成长到一定的层次。吃不了苦、扛不住压,就算再怎么努力,美好的世界也不可能属于他。
一个人真正成熟,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气质和能量,它能带给我们积极正面的力量,让我们在大风大浪面前不致于畏缩后退,能一直坚定地向着未来前进。
我认识一个80后作者,目前在一家杂志社做文字编辑。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畅销书作家”的身份。然而,他的生活却并不像外人看到的那般一帆风顺。
毕业那年,他误打误撞进了一家报社,做校对编辑。那时的他年轻气盛,什么都想照着自己的意思来做,于是经常出错,被领导批评责骂更是家常便饭。没几个月,他就被报社开除了。
后来,他又换了好几份不同的工作,薪水一般,生活平淡,碌碌无为。
然而,生活却在此时给了他一个猝不及防的打击。在他二十五岁那年,他的母亲查出罹患癌症,情况很不乐观。也就是那个时候,他觉得自己一夜之间长大了,家里的重担一下全压到了他的身上,他不得不扛起肩上的担子,负起照顾母亲的责任。
他和公司请假,立马赶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东奔西走,忙里忙外,还要为了借钱四处奔波。那段日子是他过得最艰难的时候,他吃不下饭也睡不好觉,心里想的都是怎样才能让母亲尽快好起来。
那段时期,他在网上写日记,书写自己的痛苦和感悟,就好像着了魔一般,竟意外地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成为热门作者。陆续有出版社找他合作出书,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想要赚钱,想要靠自己的努力养家糊口,想要让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得到更好的治疗。
他一口气签下三本书,除了照顾母亲,其余时间他都在房间用电脑写作,有时连吃饭洗澡都顾不上,熬夜写到凌晨两三点,拼命地赶稿改稿,只为在截稿期之前将书稿完成,以便接更多的约稿、出更多的书。
遗憾的是,他的母亲最后还是走了。一年后,他的新书出版,销量不错,而他也越来越有人气,更多出版社向他投来了合作的橄榄枝。
他说,如果没有那段痛苦不堪的日子,或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人生或许就是这样,只有走过最灰暗无光的日子,生活才会慢慢地好转,世界才会更加温暖地靠近自己。
那些我们吃过的苦、受过的气、抗过的压,都不是毫无意义的。很多时候,正是它们磨砺了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从容和美好。
从小到大,我也吃过不少苦,心里也一度难受压抑到几乎绝望。但事情过去后我才觉得,一切都没有什么大不了。所有你觉得永远也不会过去的,最后都会过去,而很多当时你觉得是难以承受的如天一般大的事情,待你回过头看,都会一笑而过,认为那根本不值一提。
当你终于能笑着说出曾经让你心酸流泪、痛苦不已的往事时,你就算是成长了。
当你变得愈加勇敢坚强,吃得更多苦扛得住更大的压力,什么挫折难事都不再困扰你时,你也就不会再陷入迷惘无措的绝境了。
我们都需要这种吃苦扛压的能力。如海鸣威所说,打不倒我们的,都必将使我们更加强大。
生活总不可能一直是你所想象般的美好样子,它有阳光雨露、鲜花彩虹,亦有闪电雷鸣、荆棘坎坷。你不可能只享受生活的美好,而不接受糟糕不堪的一面。但要是你吃不了苦、受不了伤也抗不下压力,那么世界再美也不是你的。
只有成长成一个坚强从容、内心坚定、不屈不挠的人,经受住惊涛骇浪的考验,品尝过风雨雷电的滋味后,这个美好温柔、迷人又可爱的世界才是你的。
职场励志文章2
记得刚入大学时,我活得挺迷茫,压根就没想过要考研。和周围人一样,打算毕业后找份工作。当时想,那样安分过日子,不必操劳,可以活得轻松。起初的想法很单纯,图个安稳。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慢慢改变了。
那是个大学军训的午后,我陪室友去图书馆借书。正巧,邂逅了赵姐。她是个文静的女生,坐在一隅翻翻阅《海边的卡夫卡》。我也迷恋村上春树,于是跟她攀谈。渐渐地,我知道了她在备考北大中文系。
当时,身边的朋友常开玩笑说:“你看,这不是北大才女么?”她们语气里带着刺,充满着轻蔑,让人不舒服。赵姐显得大度,并未多加理会,莞尔一笑后,做自己该做的事。
日子虽然单调,但她却过得很充实。在那份平静下,我看到了一份成熟。每次路过她的位置,看着堆满的书,心里总会有些莫名的触动。
一个夜里,走在昏暗的路灯下,她突然对我说,家里不让她考研,她爸托关系,帮他找了一份国企的文员工作。十一月末时,由于压力过大,她患了支气管炎,耽误了最佳冲刺时期。
得知她考试失利后,我发了一封邮件给她,里面写了一段话:许多人过得很盲目,可能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你比他们要优秀,尽管失败了,但也没关系,至少你是在为自己而活。
再次遇见她,是在她离校时,也只是匆匆一个告别。之前的一些事情,我们没有谈论。似乎就在那么一瞬间,我们形同陌路,回到了原点。而她的那些挣扎,也成了垂死。
那一年,我从别人身上听到了梦碎的声音。
在销声匿迹的那段日子,赵姐按照父亲的安排,进了一家国企。但她并不喜欢那种压抑的环境。由于学历低,晋升空间小,她也看不到希望。当时,她背着家人,默默开始复习,但那一年,她考得更糟糕。
为了更好地复习,在第三年的暑假,她不顾家人反对,决定辞职,继续走上了那条路。我曾伤感地认为,与她自此后便再无交集,但不料世事难料,她又重新坐在离我五十公分距离的对面。
万一考不上怎么办?我为她捏了把汗。
赵姐说,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命运。那段时间,看书倦了,她就跑到阳台,看着窗外的繁华,吹一阵冷风,之后又悄无声息回到教室继续奋斗。
我很羡慕那些轻而易举就成功的人。我不明白,对于我们这种不聪明的人,要有多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我也曾在深夜哭泣,懊恼自己为何那么笨,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作为一个平凡人,我们要为梦想奋斗多久,要经受多少次现实的撞击,才能抵达幸运的彼岸。
谁也不知道,但唯一能知道的是,自己现在一无所有。如果不努力,这一辈子也就那样,在社会底层卑微地苟且。
那一年,赵姐的付出得到的回报。虽然没有通过北大中文系的复试,但经老师介绍调剂去了北师大。通过复试后,她跟我分享成功的喜悦。
从赵姐身上,我看到一个小人物的挣扎。如你,或者我一样,更如每个在繁华都市里生活的人。仿佛狗尾巴草,生活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或繁华,或荒芜,坚强地成长。
我始终相信成功不会缺席,只会迟到。一个有梦想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活得精彩。
职场励志文章3
1.你做事做了一个很累很辛苦的假象
现在的人,很爱拼时间和晒朋友圈。就拿我上健身房来说。如果没有教练在旁边盯着,你会发现自己跑步永远跑不够30分钟,跟着keep健身永远都做不完规定动作。因为都在玩手机,在看电视,在休息。只有教练在旁边盯着训练,自己才能在短时间内高效的做完一系列的动作,教练一走,蹬自行车的腿就停下来了。
心里还是着急自己并没有完成训练计划,汗都没有出一滴,于是继续在健身房泡着,一泡一下午,什么效率没有,还消耗了很大的时间。对着镜子拍个照片,表示自己来过了,让手机里的朋友都羡慕和嫉妒一下,表示自己好勤奋啊。
是真的勤奋,还是假装努力?你的努力真的有效了吗?除了健身,你做其他工作怎么样?加班都在勤奋打字冥思苦想,还是先吃两小时能报销的晚餐,再头昏脑涨的打开电脑?上课是聚精会神的听讲还是只是人到了就趴桌子上睡觉?你的时间用的不比别人少,身体也挺疲劳,你已经做出了一个很累很辛苦的假象,可得到的却比那些看起来没你下功夫的是还少。
2.别人都那么牛逼,你只有绝望的人生
每天熬夜学习工作,早晨上班晕头转向,长期的晚上不睡,白天缺觉,让你的身体越来越差。别说增加收入多赚钱了,身体都快垮台了,老板差点以你夜生活太丰富影响工作找你谈话,为什么别人每天都神采奕奕,为什么别人就不困还身体好,自己怎么就那么挫?他们都不是人么?
你只看到了表象,没看到精髓。除了极少数的天生精力达人(比如我),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我认识的著名作家李筱懿老师,每天晚上10点睡觉,早晨4点起床爱是写作,8点写完去上班,开始一天工作。你光看见4点起了,学了两天,自己说啥也起不来了,人生绝望了。
现在很流行什么早起党,每天五点起床群里打卡,太多人用五点能起床表示自己很勤奋,晒在朋友圈里,好像自己就足够努力了。但努力之后的一整天,你过的好么?如果自己八点才起来,就一定不够勤奋吗?
打卡只是一个行为,关键是背后的行为习惯。所有人都五点打卡,但不意味着你8点起就失败了。相反,如果你要参加这样的活动,那就找到让自己5点起床之后能开始有效努力一整天的睡觉时间,这样你的早起才是有效的,否则你只是人云亦云地模仿了一个行为。成年人的世界,不再是口号的人生了,有效,比什么都重要。
3.我的效率训练手册
以前我也是个熬夜党,白天晃来晃去,一到晚上就开始着急忙慌地干活儿,经常干到两三点,筋疲力尽,想睡前刷刷手机,都经常手机直接砸脸上晕过去。身体已经疲乏到极致,早晨起来也总是飘飘的,一整天都困乏的厉害,有时候写一个文章要一整天,总是磨磨蹭蹭地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吃东西。我开始有意识地控制和训练自己的效率,而不是工作时间。最大的效果就是终于有时间看书,有时间跟家人出去玩了。
简单地分享一下我的几个小方法吧:
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睡眠时间和质量管理,健身,合适的食物
对于我来讲,最合适的睡眠时间是0点到早晨8点,8点之后基本上起床开始工作了,所以我从来不会参加什么早起签到的活动。
健身和吃冰激凌是对我非常提神醒脑的方式,最近又迷上了喝茶。
吃肉会让我觉得很困乏很累,所以我基本上只吃牛肉和鱼类。吃饭不要太多,否则会很困很想睡觉。
管理自己生活的节奏,从而管理好自己的精力
看过很多精力管理的书,比如《精力管理》有兴趣你可以去网站搜,会有很多类似的书。精力管理不仅是管理自己的精神头儿,而是通过合理的全身以及对整个生活节奏的管理。比如一天的时间,早起健身,上午处理最难的工作,下午做需要仔细思考的工作,晚上可以做不用动脑的事情。如果这一切颠倒顺序,可能什么都做不好。
每天用五分钟,做好日程管理
今年让我脑子变得很轻松最重要的方法是做日程管理。小到出门买醋,大到出差写报告,都一一用日程管理的app来记录。最大的好处是不需要用脑子时刻记着,有事儿直接记录上去,脑子特别轻松,每天打开看看,做完的划掉,就知道自己今天完成得如何,再也不担心有事儿忘记,时刻警惕着,也不会被突如其来的事情打乱计划。
善用APP软件等高科技工具
现在手机APP很发达,很多人喜欢问别人用什么,自己就去下载。但其实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合适自己的APP也不同,甚至于每个APP并不需要用所有的功能。所以,我一般找一个app,就先想好希望要找的app有什么功能,比如搜“日程管理”可能出来很多,下载前三个,挨个打开用用看看,就能找到自己合适的。我用过好的app基本都是这样找到,简单好使。
白天不要躺下,脑子越用越灵
无论你在家,还是在外面工作,只要醒过来,最好不要再回到床上。除非你特别需要午觉,否则千万别停下来。只要一停止工作,哪怕是喝口水,吃个香蕉,你完了,再开始就太难了,很可能一个小时都无法进入状态。
另外,千万别担心用脑过度,你的努力程度离过度还远了去了。脑子从来都是越用越灵,越用越快,不用就立刻生锈了。
给自己规定时间完成工作,劳逸结合
写一篇文章,就一小时;做一个报告,用两小时。时间和日程跟人生目标一样,有目标才能有努力的动力,否则拖拖拉拉一两天做完绝不是梦。
凡事打个提前量
老板说明天要的东西,你能不能昨天就做完,留下一整天的时间修改,或者提前跟老板争取有个修改的时间?如果凡事提前三小时还是紧张地做,不是错误百出,就是思考不全面,最后返工的还是自己。
我个人写公众号,除非家里有急事,基本都会提前3-7天准备好所有的内容。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大事小情随时会有。如果遇到出差,基本上凡事提前两周全部完成,这样即使出差一天工作20个小时也不会担心断更。最重要的是,自己不着急,心情好了做什么都会效率高。
你要相信一点,别人没有那么牛,你也没有那么惨,不要给自己设定太多的目标和太丰满的内容,一点一点往前走。
职场励志文章4
一次跟同事出去采访,对方是一位知名的旅行摄影师。我们吃完中饭就立即起程,本以为能提前抵达,不料中途堵车,迟到了半个小时。
在途中,我们设想过可能会面临的最糟糕的状况。但令人惊讶的是,来到酒店后,发现他并未生气,而是安静地坐在窗台边,布好茶点,请我们落座。他长相普通,但目光亲切,言谈温柔得体,让人如沐春风。
他讲起刚毕业那会儿,也曾去一家报社工作,渐渐地爱上了摄影。下班后一有空就跑到朋友的照相馆里打下手,自学专业知识。
有一次为了采景,他徒步从四川走到拉萨。夜里遇到狼群,当时已是心灰意冷,认为死路一条了。但突然看到远处有一道火光,他激动地大声呼救,恰巧被带着猎犬巡逻的当地人救了,侥幸死里逃生。
他对我们说:“如果当时认命了,错过了那道火光,也许我就没有今天了。”
后来,他也碰到过许多其他困难,每当想放弃时,都会想起那一夜在淤泥里的奔逃。最终,一咬牙一跺脚,又硬着头皮继续走了下去。
这样的生活一熬就是五年,其间,他参加过多次国内摄影大赛,开始在圈内小有名气。之后,为了拓展视野,他开始游历世界。已经去过数十个国家,作品频频登上世界舞台。
采访结束之际,他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现实就像一个泥潭,有人选择沉沦苟且,也有人跨过泥潭面向远方。如果想要逃离泥潭,就必须努力变得优秀。”
职场励志文章5
上周末的时候,有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整晚都没睡着,因为今天要去见她刚认识的一个男生。按她的说法,这可能是她这辈子见的最重要的人。
一早起来悉心打扮了半天,最后卡在了口红颜色的选择上,所以向我求助。电话里面,感觉她已经快急哭了。
吓得我赶紧打开微信,看了看,说:第二张吧,这个颜色特别适合你,而且,相对成熟的男性,比较喜欢这种不太张扬的颜色,另外,这个颜色也不会显得你太过精心打扮。
然后她听了我的建议,就出门了。
下午的时候,还没等我问,她就发来消息说:一切顺利!你的眼光果然没错啊!
然后我大笑:我跟你说实话,我对口红几乎色盲,根本没看出两个颜色有什么区别!我就是看你快迟到了,瞎蒙了一个。
比起在两个肉眼难以分辨的口红颜色之间选出一个更好的,按时到达,在那个时候才更重要吧?
我们好像经常会陷入这种选择的困境。花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两份工作之间纠结,几乎要错过给公司答复的最后期限。看了很多套房子,却迟迟不能决定,最终的选择还是不能完美。
但人生在世,有三件事,越是努力,结果可能越是糟糕:一是爱情,我们越想在喜欢的人面前表现,却越是弄巧成拙;二是睡眠,我们越想赶紧睡着,却越是清醒;三是选择,我们越花时间想选对,却越是后悔。
我们对于“选择”,常常有很大的误区,导致我们常常辜负了自己的潜力和努力。
一、选择的“误区”
1、忽略了选择所需要的时间投入
我们可能想象不到,人一天要做多少个选择。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中提到:人们在上网浏览、搜索的时候,大脑中做决定的区域十分活跃。每当我们看到一个链接,就要暂停至少1秒钟,去判断链接是否值得点进去。
所以我们每个人,每天从早上醒来要不要起床、跟他人说话如何回应、午饭吃什么、点开哪条朋友圈、一直到晚上几点睡觉,都在做选择。
如果每个选择,我们都去寻求最优解,那我们就什么都做不了了。但如果这些选择,我们都能够比别人更快地做出决定,反而会让我们在效率方面胜出一大截。所以,脱离了时间投入来谈选择,会令我们丧失很多机会。
197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HerbertSimon发现:那些希望获得最大化回报的公司,最终会因为无休止地寻找最优决策,而破产。
我那个朋友也一样,或许某个口红颜色会让她的颜值增加千分之一,但为了这千分之一,她付出的代价是第一次约会就迟到,得不偿失。
我们总是会关注两种选择的细微异同,却偏偏没考虑到迟疑不决的后果。
所以,如果我们把选择比作大海捞针,那么有效的选择方法,不是在所有的针里捞出最尖最好的那枚,而是在有限的几枚针中,捞出尖得足以缝衣服的那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