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早读励志文章
找一句激励语-找到一些可以让自己集中注意力和激发动力的话语,可以取自低俗的励志标语,也可以是告诉自己怎么做的几个词。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早读励志文章,供大家参考。
早读励志文章1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自己的失败,而是眼睁睁看着别人的成功。很多文章名言都告诉我们嫉妒让人疯狂,嫉妒是种罪,如果发现嫉妒的感情,就应该消灭它,压制它。殊不知人的感情越是压抑,反弹起来越厉害。嫉妒本来就是一种负面情绪,如果你因此而内疚自责,就会受到双重的负面情绪影响。嫉妒症爆发伤害的多半是可以做朋友的人,受损失的还是自己。因此,该把这种嫉妒感情找个出口疏导掉。
你配有的一定会有,你不该有的有了也是麻烦。上帝对人既公平,又慈爱。不会亏欠你,也不会给你麻烦。就像赛跑别人跑得比自己快,不该想方设法下绊子设陷阱让他摔倒慢下来,而该自己加快脚步追上去,提升自己的速度才是关键。当你有了嫉妒的心理,其实是在告诉你,不要和别人比较,该好好看看自己,和自己比较了。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和别人比较的习惯,大多是从小养成的。很多人的小时候,常常会听到父母提到“隔壁家的_x”,这个“隔壁家的_x”成了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不知觉中养成了喜欢和别人比较的习惯。
其实,更正确的激励我们前进的方式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和自己比较。如果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了,明天的我又比今天的我好了,我们就应该感到快乐,因为我们正在向着自我实现的路上不断前进。
嫉妒是一种夹杂着焦虑和愤怒的感情,一方面你为对方过得比自己好(换句话说,拥有的资源比自己多)而焦虑,另一方面你又有一种”本应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拿走“的愤怒。如果你曾深深地嫉妒过一个人,也许在嫉妒过后会有一种无力感,被掏空的感觉,这正是能量变少的体现。
虽然焦虑和愤怒都是负面的感情,也就是“负能量”,但只要是能量,对我们都是有价值的。物理上的正负能量可以转换,只要条件具备,就能发生量变。所谓绝对只是相对的,今天的坏事到明天可能就是万幸,为之庆幸的事情,也可能为将来的灾祸埋下伏笔。这样的例子多的举不过来。
那么回到问题上来,如何正确看待嫉妒心?当你能清楚区分什么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什么是别人的东西(即外部你无法控制的事物),那么你就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明确的边界,边界之内一切都归你管,边界之外一切都与你无关,包括包括班上那个你看不顺眼的能力不如你的富二代;那个没你聪明也没你努力,但莫名其妙升职的同事。
当你发现自己嫉妒时,要正确地面对自己的这一心理,不用过于内疚自责,专注于积极应对自己的这一负面情绪并逐渐消除嫉妒心理即可。当你意识到自己嫉妒并想要消除掉自己的嫉妒心理时,你已经向正确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如果把嫉妒的程度分为十级,我猜这些已经意识到自己嫉妒并想要消除掉自己的嫉妒心理的朋友的嫉妒等级应该是小于五级的。并且可以推测,这种心理的人内心是善于自省、积极向上的。
你的周围一定有这样的人,她们从小衣食无忧,靠着父母的指点和路子,总是轻松地走在你的前面,你玩命的学,不停地追,还是赶不上人家。除了羡慕嫉妒恨,还很困惑?不就是她生在了好家庭,要是我在那样的家庭,肯定比她更强。
那你是不是该换个思路,想想人家的爸妈是做什么的?你的爸妈是做什么的?人家的爷奶是这么奋斗的?你的爷奶是怎么奋斗的?然后你就会有所明白。
就说我自己吧,我的爷奶是侍弄土地的农民,爸妈在县城里做着普通的工作;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她是个自己能办得起画展的人,职业自由,收入丰厚,同学都眼热她,她的爷奶是县城出生,后来通过读书到这个省会,毕业后留在这里教书。她的爸爸在省会经商,妈妈是大学教授。她可以无所顾忌的追求自己的爱好。不为生存而忧。而我十几年埋头苦读,成绩优异,才能因为读书才来到这个省会。
人家爷奶的起点和我现在的起点一样,我去嫉妒那位女同学,有点犯不着,那是我后代的比较对象。
我跟她的爷奶才在同一个赛场里。而很多人也只是跟人家的父辈祖辈在一个赛场做对手,虽然他们可能不在了,但这个好比爬山,必须先爬到山腰,才能仰望山顶。到达山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我们应该去当那个改变我们家族命运的人。嫉妒告诉你必须这样做。才是正确的。因为现实就是,你得承认它的存在,人家父辈努力的时候,像你这样熬夜读书的时候,而你的父辈内心空空,什么都没有做,到了验收成果的时候,就是你看到他们随心所欲地生活,而你为了房贷战战兢兢的工作,放下你的爱好追求,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把嫉妒变成激励,不是看了两句心灵鸡汤,说放下就能放得下的,说努力就能得到的。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和别人的祖辈比,治标不治本,但能让自己冷静下来。坦然接受你们之间的距离。
世间没有什么原因能把你改变,真正改变你的是你的贪念、执着、猜疑和嫉妒。嫉妒就把别人的所有当成自己的目标,活在全由别人的建筑世界里,忘记了自己,努力后那种成就感带来的喜悦也很可怜。
把嫉妒转化成激励,激励自己变得更好,不害怕负面情绪,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一个优雅的人一定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懂得把握自己的心态。
早读励志文章2
当你的才华不足以满足你的野心时,你该学习了;当你的聪明不足以弥补你的粗心时,你该认真了。当你羡慕别人的天赋异禀,别忘了自己努力。
村上春树在谈跑步时曾这样说到,天生才华横溢的小说家哪怕什么都不做,或者不管做什么,都能自由自在地写出小说来,思如泉涌、作品瞬即完成,大可不用付出什么努力。可惜,遗憾的是他自己不属于那种类型,要想写出小说,非得奴役肉体、耗费时间和体力不可。然而长年累月地这样坚持,久而久之,就技术或体力而言,他能很快地进入状态、找到切入点;当感觉照这样写不下去的时候,很快便能换到另一个方向,这完全归功于平时无数次的训练才换得的。
有的人天生就是吃不胖的体质,不用特意锻炼来保持体形,而我则是那种易胖体质,俗话说喝口水都长肉,我了减肥,控制饮食,每天需要大量的运动。唯一激励我的就是别人的夸赞,能穿上好看衣服。精神麻痹终有不管事的时候,美食的诱惑常常占上风,工作一天偷懒的念头总冒出来,一但停下运动,体重就上来。我开始怀疑,这么累算了吧,真羡慕人家吃不胖的人啊,这么累就是为了给别人养眼,何苦来着!树兄说:“运动除了减肥还有更大的作用,倘若不偷懒、坚持努力,代谢也可维持在高水平,身体愈来愈健康强壮,老化恐怕也会减缓。与那些人相比,或许,身体在上了年纪之后也能保持很好的状态,说不定相对来说减少了很多病痛也未可知。我们要用积极的思想来考虑这些问题。”看到他这样说,我的心里平衡了。运动是为了身体健康,为别人养眼只是顺带的事儿,自己的事才最重要。
天赋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结果不一定全是好的,孰好孰坏,各执一词。有人讲江郎才尽,因为那类人不需经过太多努力便唾手可得,但过早透支,结果一事无成。也有人讲英雄出少年,出名要趁早,韩寒,林志颖都是成功的代表。但吹捧者多少忽视了他们天赋后面的努力,不怕人优秀,就怕人优秀还越努力。让我等汗颜!
我们大可不为不是天才而感到卑微,我们的智商多能达到平均线,用平常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为了达到心目中的“公平”就只得付出多于别人的努力,告诉自己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肯定成功不了。此时的你要是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比不过别人,那你就花上比他多花两倍的努力、甚至是三倍的努力。就算有一天我们仍赶超不上,但是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却在越变越小,就像有一句话说到,你现在能做的只有感拼命的努力,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它会在哪里回报给你。
俞敏洪也这样说过,当你不够聪明,你要做的就是如何用时间换取你的智慧和才能。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别人在一个星期内能把一本书背完,你可能需要两到三个星期。这里有记忆能力上的差别,也有智商的差别。但是他所看到的成功人士,往往不是聪明到极点的人,他们其实是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取得了成功。绝顶聪明的人,他们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比如他们在期末考试前几天临时抱佛脚看看书就能考第一名。但是毕业后步入社会,成功靠的绝对不仅仅是你的智商,而是你对社会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困难的坚韧不拔的态度。而这一切对那些绝顶聪明的、习惯了凡事都轻而易举完成的人来说,反而很难了。这种轻而易举得到的心态会造成他在进入社会面对挫折的时候,产生畏难情绪,不敢闯荡了。
并且,他们分析了一下,发现北大的很多相对比较笨的人,后来做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更大,这些笨人只能拼命地学,学到最后他们的韧劲就出来了,吃苦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因此,聪明的人大多缺少一股韧劲,在生活中缺少一种低姿态。相反,对于普通的人来说,尽管对知识的悟性和技巧上无法与他们比肩,但是有更多的坚韧、执着和不服输的精神。最终也能达成目标。当普通的人用努力来弥补与天赋者之间的差距,天赋者如想让自己的天赋最大化,也需放平心态才能走得更远。
天赋是无法自己掌控,但努力则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不必艳羡别人,只需改变自己。
早读励志文章3
上学时候常听老师讲:“_x,脑袋很聪明,就是不用在学习上,把一半聪明用在学习上也不会学得这么差。”记得上高中时期坐最后一排的差生经常会说某某不过努力学习罢了,我要是认真努力没准比他学得还好。我就是懒得学,对学习没兴趣。纵观他们平时凡事爱耍小聪明,用捣乱搞怪博得关注。他们认为智商很重要,努力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有两种人会强调勤奋的重要性、低估天赋的重要性:一、长期在一个天赋差不多的圈子里混,发现勤奋与否确实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成就拉开差距。譬如说,一些个211、985重点大学毕业的人长期只跟校友在一起混,亲眼所见很勤奋的校友获得成就,很懒惰的校友荒废自己。于是,这些人就感概勤奋比天赋很重要。类似的例子还有,一群已经进入乒乓球国家队的人,有人天赋稍逊但是靠勤奋弥补了天赋稍逊的不足(注意:他只是天赋稍逊,其乒乓球天赋碾压大部分国人毫无问题)。该乒乓球运动员总结自己运动成就的原因就会大谈特谈自己不靠天赋靠勤奋。这种天赋稍逊但是已经是很高的人低估天赋的言论,广大一般群众不要太当真了。(可悲的是,这一类成功者说天赋不重要,网友会疯狂点赞。为何点赞,因为成功者自己都说天赋不重要,当然比我这个非成功者说得对)
二、心理防御机制。大家认为“努力程度”是自己可控的,天赋是自己不可控的。如果天赋不重要、努力很重要,那么就意味着自己的学习生涯尽在自己掌握中,自己想让自己变牛,那是分分钟的事情。强调天赋不重要而努力重要,会让学业上的失败者减少焦虑感,失败者会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暂时性的贪玩,这就意味着只要自己收心上进,就有机会赶上成功者。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把失败归结为可控的因素,确实是一种维护自尊的有效方法。最后再放一碗毒鸡汤:努力这件事,其实也不是你想努力就能努力的。一个人能够有多努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控力,而遗传学研究表明,自控力的遗传度大概是40-50%。换话说,你到底能多努力,可能有一半是先天决定的。听到专家都这样说,我等资质平平的人可以放心的睡觉去了。
事实并非此,所谓努力二字,绝不仅仅是一天十多小时的伏案工作。真正的努力其实很难,日复一日的劳作,至少需要三点保证:1、集中力。全身心的看书做题两个小时,会有疲乏的感觉,相当于跑了一万米那么累。试想一下8小时的情景。2、精力。精力能反应出一个人的精气神,还有自己能感知的体力状态,处于一种饱满的状态。工作起来效率才高。3、耐力。这个不用多说,在一个领域做十年是师傅,三十年那就是大师了。这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国人的天赋多半指的是智商,更简单来说就是学习东西上手的快慢说实话,学东西上手的快慢,其实大部
分人都差不多,但是想要精通某事,那么比拼的真心就是集中力,精力还有耐力了。而这三者很多时候其实
跟智商差不多,基本都是天生的,就是属于天赋。
所以努力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很多人号称努力,却基本连努力的资格都没有。所做的努力,其实不过是假装努力,集中力和效率完全没有,纯粹是在徒劳耗损精力和耐力罢了。仔细观察身边努力学习但是成绩不好的同学,跟努力工作但是没有业绩的同事就知道了。努力工作学习给自己定个模式,废寝忘食,头悬梁锥刺股,好像只有这样才称得上努力。前提必须你得有较强的集中力和耐力,不幸的是大部分人没有,有的只是憧憬和假装努力。
因为,努力代表着一种意愿,背后是由性格、动机、价值观等等来决定的,而这些都是天生的特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努力也是一种天赋”这句话就有其合理性了。
天资高的人强调勤奋,那是高智商小圈子对比后的结论,一般群众不要信。天资一般的人强调勤奋且自己践行,我们尊敬他们。天资一般的人强调天赋不重要但是自己坚决不努力,那是在搞自我心理安慰呢!
说来说去,努力也不可自控,那还努力个什么劲儿,破罐破摔吧。真这么想了,上帝也救不了你。
当今社会多数人都把房子车子当做成功的标志,努力的方向被固定了。忘了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的人怎么能都活成一模一样?一般人都觉得天赋离自己很远: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天赋。我们更应正确地将天赋应用到适合的领域,才有做成事情的可能性。
我们或许没有像莫扎特一样出众的音乐天赋,没有莫言震撼人心的写作能力,也没有像爱因斯坦那样的高智商。然而,我们忽略了相对天赋的概念。
也就是说,跟你自己相比,你在A方面是比B方面更有潜力的,那么你花同样的时间,在A方面是比B方面成长快很多的,如果选择一个能利用A方面天赋的领域,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天赋,也都需要利用天赋。
当你发现你某方面的天赋,那你就需要后天习得并不断练习的心态与技能。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我们往往过于关注“一万小时”,常常忽略了这一万小时的具体内容,那就是“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所以,掌握不了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天赋是很难变成能力的。
好比一说到中国男足,球迷常常感叹的一句话:中国14亿人,居然找不到11个足球天才。然而经过前文的描述,大家都知道:不是找不到天才,而是天才需要刻意练习。为什么乒乓球总是中国人打得好,跳水也总是中国队员的优势项目?难道中国人在乒乓球和跳水方面有天赋?当然不是。实际上,这正是正确训练方法的体现。这些优势项目,从国家队到基层,教练水平都是很高的。在这些项目中,都是中国向国外输出教练的。
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所以自我定位也必然不同。忽略自己的天赋,而去模仿他人,是性价比最低的努力方式。
不光在如何定位自己这方面,我们会盲目模仿、与他人比较,浪费自己的天赋。在职业选择中,也是如此。比如,我们认为金融行业更加高大上,所以就去做金融,我们认为创业很有逼格,就又去创业。但是,从未认真考虑过,这些世俗眼中的光鲜职业道路,是否适合我们。
倘若这与我们的能力天赋以及意愿天赋都有很大的违背,即便进入世俗眼中的成功轨道,我们也会感到非常艰难,进而又会在与他人的比较中,陷入焦虑和自我怀疑的循环,也会在此过程中,任由自己的天赋被浪费。
所以,如果不能够坚定地拒绝那些世俗光鲜的追求,你在天赋开发的道路上,会离正确轨道越来越远。别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天赋。
早读励志文章4
有人说做一个自律的人,就要过苦行僧般的日子。我可以变得不那么美,不那么聪明,不那么有钱,顶多心中有些失落怨念。你错了努力不是为了自虐,是为了让我们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活的更健康,更快乐。开始愿望可能是会为了谁,但最终受益最多的是自己。
一般来说,很多人对自己的现状并不是那么满意,仔细问问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更好的自己,更瘦,更健康,更聪明,更优秀,所以每个人都有自我驱动的原动力,但是真正能做到自律的人却很少,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其实你真的很懒。
譬如,我想要减肥,所以浏览各种减肥成功的帖子总结制定了一些自己能做到的减肥计划;我想要美丽,所以打算报化妆课程,学习皮肤护理知识,并学习一些服装搭配;我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计划每天看美剧的时候背单词熟悉语句......结果懒得起床,再睡一会多舒服,晨跑计划没落实;说是看美剧学英语,看着就沉迷到剧情中,忘了学英语。这个月工资不够,计划好的化妆课一推再推。
因为我们这一切要做的改变都不是刚需,觉得自己的身材还过得去,能瘦点更好,不瘦也还过得去;每月工资还不够自己花,报特么化妆班,也不打算将来嫁个有钱人;能说流利的营养当然不错,看起来高大上,但公司也用不到英语,也不出国,何苦为难自己;外面太热、太冷、风太大我们甚至懒得出门;懒得与人打交道,懒得看清现实,去面对生活中早已存在的各种问题。而我们又会为懒惰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自己放纵自己,但终会痛苦的发现所有下不为例的事到最后都成了生活中最常见的存在。
看着有钱的别人,高升的同事,别人的脸蛋和身材,深深刺激着我们,有的人在痛苦之中选择艰难地改变,但大部分人都是平平淡淡,得过且过,我们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欲望像一只慵懒的小猫沉睡在内心,需要一种驱自我动力来唤醒它。
每一个决心改变自己的人都值得点赞,也许这个不适合你,那个也不适合你,但只要你还有让自己变好的欲望,就还有职场感悟救。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筛选,我们会知道哪些事情我们不喜欢,哪些仅仅是好奇心所致,哪些是满足虚荣心,哪些事情我们能坚持下来的,是内心是身体最需要的。好比一个人想让自己看起来自信的人,表面上看起来自信却很简单,女生就化妆,男生就扮酷,或者装深沉,装神秘,总有一样拿手的。先给自己一点自信心,然后从内心挖掘,发现自信的更好方法。最终我们会找到自己的方向,一步步变成那个最好的自己。
一个人积极地面对生活,主动地做事情,久而久之会变成一种习惯,影响生活,影响工作。
在网上有一个名校本科生买报纸的案例。他所在的公司举办完一场大型活动,需要收集媒体报道的资料,领导差使他去找,他出门去找了附近的两个书报亭,回来双手一摊说,“我问了,那份报纸都卖完了”。领导大发雷霆,说:“你至少给我找上个10个书报亭,或者去网上征集,或者直接去报社索要,总之你给我搞定这件事。”结果他去到第四个书报亭的时候,就已经找到了。
同样一位大专出身的小伙伴,在一次大型活动前夕,公司的短信服务器瘫痪了,无法统一发送活动信息,而且短时间之内没法修好。虽然组织部门在这之前用邮件和电话通知过与会人员了,不乏短信问题也不能算太大。结果那个小伙伴硬是对照通讯录,用自己手机,把200多个人的通知短信全发了。
两人对待工作不同的态度,来自做事的动机不同,这种动机就叫自我驱动力。有些管理书籍里,管这个叫做“执行力”。
有人觉得的不应该派名校本科生去买报纸,这是对他能力的侮辱。“为什么要让名校本科生做跟专科生一样的事呢?”
对于一个上司来说结果才是重点,而不是“名校还是普通,一本还是大专”。一项工作分派下去,要的就是“做完,最好是做好。”只要没做完,无论有什么理由,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工作没做好。”
你可以给我很多很多的理由,“我是名校本科,为什么要去买报纸呢?”“为什么领导你事先没有想好收集报纸,直接问记者要呢?”“为什么领导你早两天不说,非要等报纸卖完了再说呢?”“为什么公司附近书报亭那么少呢?”“为什么周五下午你才跟我说,这不是耽误我晚上约会吗?”
领导管你这么多为什么呢?他要的只有“结果”。你对工作的态度,就展示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简单来说,有些人工作就是为了老板给他的钱,有些人则是为了自己而工作。具有自我驱动力的人,是后者。
看那个去了2个书报亭就说我已经完成了任务的小伙伴,是为了那点薪水干活的,领导会觉得他还不值得那点薪水。而用自己手机发了200条短信的小伙伴,明白一切结果皆由她自己负责,她的能力增长之后,领导不加薪水肯定就留不住她了。
《资本论》最坚强的基础,就是资本家是靠压榨劳动力剩余价值为自己带来财富的,我觉得做员工的孩子都要明白这个道理。老板有肉吃,员工才有汤喝,你让老板没肉吃,老板让你汤也喝不到。做老板的,就是要用最少的钱,让员工干最多的活儿,而做员工的,则希望干最少的活儿,拿最多的钱。这两者都不可能实现,所以最后达到的,肯定是双方博弈的一个中间平衡点。
这个平衡点如何破,有些人觉得我少做一点,不就合算了吗?你少干一点,老板都看在眼里。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多干一点,多增加自己的价值,这样,因为你对老板的价值更大,聪明的老板就会再多给一点。或者,你增值了,至少可以再去寻找愿意出价更高的老板。
社会不会永远埋没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也就是说,当你价值增长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要老板加薪,或者跳槽。所以,你的工作,不是为你的老板,也不是为那点薪水,而是为了自己的价值增值,这是谁也夺不走的东西。
你所做的所有努力都不是为了谁,只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能有更好的选择。
早读励志文章5
欲望太强,能力太弱,我们常陷入求不得的痛苦,当我们告诉我们自己,算了,得不到定本不属于我,属于我的跑也跑不掉,我们的痛苦就会减少很多,这本是一种安慰自己,逃避的方法。
很多人的朋友圈出现了佛系青年这个词,他们相信命运已经安排了一切,再努力也难以改变最终的命运,不如省点力气,潇潇遥遥过日子,怎么舒服怎么来。确实有人这样做了。
但还有部分佛系青年嘴上说着无所谓,实际心里还是很有所谓的。他可能嘴上说着,哎,不知道天天干什么,好无聊,感觉天天在浪费时间,背地里却还在学着吉他,练着口语,每天坚持阅读。
所有人最后的结果都一样,难道因为我们最终都将死亡而就不努力了吗?你的青春年华不长,为何连个梦想都没有?是的,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但你不想将来的自己比现在的自己更好些吗?哪怕努力后,没有达到目标,至少努力拼搏过,也为灰白的人生增加了彩色。
青年人拼搏的动力来自心中的欲望,有人说那我想当首富,世界名人,你这个不叫欲望,是不且实际的目标。试想一个口渴难耐的人,面前有瓶水可以解渴,但他必须跳起来才能拿到,高度需要他比平常跳跃高一倍,那么口渴的他一定想尽办法跳跃拿到。难度在能力之内也可能在能力之外,努努劲也许就能达到。不是你不行,是你害怕尝试。别害怕结果。
害怕结果的人还有药可就,以害怕结果为由拒绝努力,那就是懒。懒,真的是无可救药。
记得高三毕业班那年,喜欢上了一个特别优秀(自认为)的女孩,她的成绩、相貌、举止等等都觉得很棒。然后就觉得要配的上她就必须比她更优秀。但我的成绩一般,以前也想过努力,也害怕没收获,总之就是没有付诸感悟行动,欲望动力不足。这次真的动心了,真心是拼了命地学习,当然也害怕没有收获,但诱惑真的大,什么苦什么难都感觉不到。结果一不小心就把她甩在了后面,班主任都觉得匪夷所思,年级主任在大会上公开表扬,因为进步实在太大了。
从那以后,真的是,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坚定地相信那句话努力就肯定会有收获,当然事实就是如此!唯一的缺憾最后也没追到那女孩,因为人家早有所属。也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说什么害怕失败,害怕没有收获,说出这些理由的人,心中的理由不一定就是如此。他可能们只是,懒,或者本就不想努力。
不是每一个人都想要赚很多钱或获得较高的名利地位,大多数人只是想着日子过得下去就好。
这个类型的人,本就没有努力的动力,在我看来跟害怕努力而无回报无关。
如果你想得到更多却得不到,欲望的气球吹的太大,却还被人牢牢攥在手里,想飞飞不起来,不如自己悄悄刺破个小口,慢慢放气。别人说什么不重要,你要想清楚,因为当你揭开佛系青年的袈裟后,看到的全是欲望。
你的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而现在,你需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