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故事 >

正能量的职场求职小故事5篇

时间: 芷晴2 职场故事

职场中需要正能量,通过阅读正能量的故事,提高自己的积极性,调整工作心态,特别是刚刚正准备求职的人,可以看一些职场求职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2020正能量的职场求职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正能量的职场求职小故事5篇

故事一:一位本科毕业生在深圳的求职之路

本人本科应届毕业生,在校园招聘的时候就进了一家五百强外企,成为其零售方向的管培生。三个多月后,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做市场和电商这一块,于是毅然选择了辞职。

8月1日从广州来到深圳,满怀希望,觉得自己在深圳一定能打出一片天下。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8月份不是应届生找工作的好时节,看了一遍各大招聘网站,有招电商或者市场这一块的岗位基本都是需要有相关工作经验一年以上的,我这种应届毕业生成了烫手芋头。最后硬着头皮投了几家比较合心意的公司,过了两天竟然有两家通知我去面试。面试的时候我表现都挺好的,看着面试官也好像觉得满意。有一家还专门留我下来做了一份行测题,本来以为到这个程度应该是成功了一半了。行测题对我来说也是小意思,校招的时候做得太多了。可是回来连等了一周都没有任何消息。这是为什么呢?

当然这一周内我也有面试其他的公司。每一家我都觉得自己表现得不错,简历和学历也没有什么好挑剔的。有些还过了两轮,但最后就是没有收到offer的通知。我就奇怪了,难道是我对于自己太过自信了?还是有哪些地方我做得不好?

虽然很失落,我还是想找到答案。如果我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的话,多么希望有一个面试官能够为我指出,让我下次能少碰壁。在等待了几天还是没消息的情况下,我用邮件联系了其中一家公司的HR,试着询问面试结果。结果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她说我确实很优秀,但他们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另外的两名。由于那天的面试是群面,共五个人,如果是五选二的话,没有理由啊!五个人里面我和另外一个女生是表现比较好的,另外三个有两个自我介绍也讲不好,回答问题也大大咧咧,另外一个一心只关心薪酬和放假。我那天有加到那个女生的微信,得知结果后我第一时间问她有没被录取。她说也没有,也对这样的结果愤愤不平。后来她突然发来一句:是不是因为我们的背景不大好,都是农村的?我之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经她一说,仔细想一想,发现当时五个人里面,有两个深圳户口的,一个广州户口的,就我们两个是农村户口。当时群面的面试官还要我们介绍了各自家里的情况。。这么一想,脑袋顿时白了一片。再回想起自己去面试过的公司,在面试前都要填写一份面试登记表,里面都有一栏家庭情况介绍,要求登记填写家庭成员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职务等信息,父母职务我当然都一律填上农民。

当然,这只是一种主观猜测,但真正的原因不得而知。如果我之前的面试都是因为自己表现不好而被拒那我心服口服,只怪自己能力不够。但如果真的是因为背景调查或者说父母的社会关系有限这样的原因而被拒,那我真的接受不了。这是对一名求职者和他的家庭的亵渎。

无论如何,我只希望企业在招人的时候能够根据个人能力来公平考核,不需要掺杂太多因素,让面试变得公平,让流程变得简单。或者我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什么也不懂,或许企业发展真的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但我只是在这里做出一个呼吁,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站在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的角度上。

而我自己,无论自己是因为能力不够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没有获得offer,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重整旗鼓,坚定信心,重新踏上求职之路。在路上。

故事二:毕业后六年的求职经历及感悟

毕业快六年了,经历了许多事,职场上也是起起伏伏,虽然没有赚到很多钱,但积累了不少感受。今日心血来潮,把这六年来我的职场经历,包括公司、职位、薪水的变迁过程写了下了,和职场上的朋友一起来思考,也可以给别人做个借鉴和对比。

我在中学时属于学习成绩不算太好的学生,没能考上重点高中,但总算在一所普通高中奋发图强,95年高考,努力加运气使我考上了一所排名在四五十名左右的理工类国家重点大学。虽然学校不算太差,但我学的是社科文史类专业,只能算是这所大学的点缀,在全国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何况这个专业非常偏僻,没有对口的工作,大学四年我象其他同学一样,混到了一张文凭。

但走运的是,我的家庭境况还不错,有直系亲属在深圳工作了七八年,积累了一些社会关系,在99年即将毕业之际,帮我联系好了一家公司,可以随带户口一起调入。于是在那段大家找工作找得焦头烂额时(当然那时候不象现在这样大学生泛滥成灾,找工作还不至于太困难),我着实悠然自得地享了几个月福。

99年夏天,我直接来到了深圳。这一年,我22岁。

第一份工作:国企说实话,那时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由于我有些亲戚在深圳做业务、拿回扣赚了不少钱,因此我也幻想着自己能从商赚大钱,加之我厌恶溜须拍马和清闲无聊的生活,所以我一开始就对进政府机关不感兴趣,只想着能够进企业,在商界叱咤风云。

接纳我落户的公司是家国有控股的企业,规模不大,每年能够维持微利。由于公司大学生并不多,我还是挺受重视的,被安排在企业管理部工作,跟随一位50出头的老经理。企业管理听起来挺有诱惑力,实际上从事的就是工商登记、文件起草等工作。试用期三个月,工资1500元人民币,此外没有任何福利,这与我的预期相差甚远。不过现在想想非常惭愧,当时我连WORD都不会使用(大学时学的是DOS),曾经置身于很尴尬的境地。虽然工资很低,但那段时间也许是我迄今为止工作的最开心的日子。没有任何想法,就是从最低层做起,所有的工作都觉得是新鲜的,而时刻抱着远大的理想,期望有一天能够实现,这种状态下的人特别容易满足。

但是这种日子没有维持多久,因为我在即将转正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我招聘来的。应该说,公司福利待遇虽然很差,但是我遇见了不错的领导。不错的意思不是指能力如何不错,而是他们对我都很看重。99年10月份,公司准备招聘几个高级管理人员,出于对我的欣赏,公司的副总裁带着人事部经理和我去人才市场招聘,于是刚刚毕业两个月、尚未转正的我,便象模象样地当起了招聘官。那个人姓李,我看过他的简历并和他聊过后,隐约感觉此人有一定水平,便通知他几天后来复试(第一次招聘感受和经历颇多,不赘述;曾经有一位上一级的校友来应聘,得知我当年才毕业后,大为惊讶,后来再没有踪影了,一直不知何故,是否自惭?)。

再后来,李经理成功进入公司,当起了企业管理部经理,我的直接上司。这个时候我已经转正,工资涨到了2200元,另外还可以报150元交通补助费,但职务仍然是小职员,这令我相当不满足,而这种不满足也一定程度来源于李经理。李经理是我见过的职场升迁最快的人,他毕业两年便在一家总资产20亿的民营企业做到了总裁助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见过),但后来企业破产。他的眼界和知识远远超过这家死气沉沉的国有企业中的所有人,和他成为朋友后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井底之蛙,才发现自己做的这份事原来没有任何意义,于是我开始迷茫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走下去,不知道是否该继续做这份事。我开始看《经理人》这样的杂志,开始阅读《投资导报》,但是我越看越觉得自己不能在这家只有老人和女人的企业里呆下去了。

李经理由于见识和理念与老板不符合,在2000年4月离职,剩下一个茫然无措的我。那个时候我的工作只剩下跑工商变更登记了,非常无聊,离我那个宏伟的梦想越来越远。期间调整过一次工资,公司整体水平下降,我也不能避免,每月只能维持2000多一点的水平,年终奖也从来没见过,年底只发双薪。这样的地方不能再呆了,我多次发誓。想起年初我还曾招聘过2000届的大学毕业生,曾被小我一级的师弟师妹奉为成功经典,我觉得再不能自欺欺人了。

故事三:第12个应聘者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经过三轮淘汰,还剩下11个应聘者,最终将留用6个。因此,第四轮总裁亲自面试。奇怪的是,面试考场出现12个考生。总裁问:“谁不是应聘的?”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男子站起身:“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一下面试。”在场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门口闲看的那个老头子。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第一关都过不了,来这儿有什么意义呢?”男子说:“我掌握了很多财富,因此,我本人即是财富。”大家又一次笑得很开心,觉得此人要么太狂妄,要么就是脑子有毛病。男子说:“我只有一个本科学历,一个中级职称,但我有11年工作经验,曾在18家公司任过职……”总裁打断他:“你的学历、职称都不算高,工作11年倒是很不错,但先后跳槽18家公司,太令人吃惊了,我不欣赏。”

男子站起身:“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8家公司先后倒闭了。”在场的人第三次笑了,一个考生说:“你真是倒霉蛋!”男子也笑了:“相反,我认为这就是我的财富!我不倒霉,我只有31岁。”这时,站在门口的老头子走进来,给总裁倒茶。男子继续说:“我很了解那18家公司,我曾与大伙努力挽救它们,虽然不成功,但我从它们的错误与失败中学到许多东西;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的经验,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

男子离开座位,一边转身一边说:“我深知,成功的经验大抵相似,很难模仿;而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与其用11年学习成功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研究错误与失败;别人的成功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是!”男子就要出门了,忽然又回过头:“这11年经历的18家公司,培养、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举个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

全场11个考生哗然,惊愕地盯着倒茶的老头。那老头笑了:“很好!你第一个被录取了”。

故事四:一次成功的求职面试

一天我在浏览报纸时,看到了一家知名的电脑公司在我市招聘一名专科以上中层管理人员的广告。我怦然心动,自己目前所在的这家国营单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晋职调薪全凭关系和资格,到处是一幅死气沉沉的景象,看看周围岁数相仿的同学、朋友,一个个都已经有了不小的成就,而我却是一个在单位还没站稳脚跟的媳妇,不知要何时才能熬成婆婆。我不想在这里虚度宝贵的青春。

这家广告公司则是一家创业不久、生机勃勃的朝阳公司,员工几乎全是青年人,在这家不重学历、只重能力的公司,我听说过很多破格越级提拔人才的奇迹,就决定去闯一闯。

来到报名处,应聘的人排了长长的一条队伍,看来大家都对这家实力雄厚、如日中天的上市公司寄予厚望。在漫长的等待后,我递交了公司需要的各种资料。之后的一周内,我搜集了许多有关公司成长发展的资料,并针对考官可能提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想好了应对答案。

由于做了充分的准备,在以后的多轮面试、笔试时,我都能保持冷静、做到沉着应对。终于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了最后一轮考试——由总经理亲自面试。

正式面试那天八点钟,我按时来到应聘现场,在大厅内坐下,经过多次的厮杀,和我一同杀进决赛圈的共有五个人。看到他们一个个信心十足的样子,我多少有些心虚,他们几个都是本科学校的毕业生,相对于我这个专科学校毕业的人来说,有着天然的优势,看到他们轻蔑的目光在我脸上滑过,我被激怒了,心想:不就是本科吗?有什么牛气的?我自学考试的本科再过几个月也要最后通过了。再说了,我这次录取不上,起码还有我原来的工作,不像你们孤注一掷,这次没戏,就只好蛇吃扁担——直眼了。

排顺序号时,我被编在最后一个号码5号,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是太好的顺序。看到1号走进了办公室,剩下的我们几个人则在外边猜测着经理的问话内容。二十多分钟之后,1号垂头丧气地走出来。问他里面的情形,他闭口无言,然后耷拉着头离去。2号、3号、4号进去了很长时间,也都默默地退了出来。4号临走时告诉我,他进屋后,屋里明明有椅子,经理却不让他坐下。接下来那个经理问了许多无关紧要的问题,就把他打发出来了。

轮到我了,我深深地吸了口气,进了屋。总经理是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我和总经理稍事寒暄后,看了看老板对面的椅子,我微笑着请求道:“我可以坐下来说话吗?”总经理同样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在今天你们来的6个本科生当中,可以说都是素质十分优秀的难得人才,这当中包括你,可是本公司就只需要……”我诧异地盯着总经理:我们这一批进入最后决赛圈的人一共就5个人,总经理怎么却错误地说成了6个;还有我的学历上明明填写的是专科毕业,而他却说成了本科。怎么会有如此糊涂的总经理?我对他的身份产生了怀疑,我犹豫一下,琢磨着:我该不该说出我的怀疑呢?我转念一想:大不了,我还是会原来的单位。就打断了他的话:“对不起,总经理先生,我认为您刚才的话有些需要修改的地方,例如,我们这次进入最后面试的一共是5个人,而不是您所说的6个,还有我的学历是专科,而不是本科。有鉴于此,我实在不敢肯定您总经理的身份,或者对您能够领导好这样一个庞大的公司表示怀疑。”说罢,我站起身准备离去。

“祝贺你,你已经被录取了”。那个高大的中年男子听完我的话后,爽朗地大声笑着,从桌子后面走过来,紧紧握住了我的手。

我大惑不解,他解释道:“是这样,前面那几个高材生进屋后没有一个人敢于向我提出请求坐下来说话,一个连自己的合法权益都不敢争取的人,又怎么会在公司利益受到伤害时挺身而出呢?而且在我把入围人数故意说错、把他们的学历提高到研究生时,他们没有一个人对我提出异议,而你却勇敢地坐了下来,并向我指出这一系列的错误。这次面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测试你们敢于对领导说“不”的勇气以及你们的自信心,目前公司迫切需要像你这样敢于对公司领导的错误决策大胆指出的人才——我曾因此接受过惨痛的教训。去年我在做出一项重大的失误决策时,公司上下无人敢于指正,结果给公司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你是本公司这次考试的最佳人选。”

故事五:开电梯的小伙子

第一次见到他,挺阳光的一个小伙儿,下穿牛仔裤,洁白的衬衣把那张圆圆的娃娃脸映衬得青春逼人。我刚从招聘会上回来,在大楼准备乘电梯,大厅里也在招人,是物业公司。那些高管等岗位被求职的大学生“哄抢”,还剩下一个电梯操作工和几个勤杂工的岗位。主管笑吟吟地问剩下的求职者:“开电梯谁干?文凭可以低点,但待遇也低一些。”“住筒子楼,睡通铺,不管吃,做满一天,每月给600元。”求职者追问主管后,接着一哄而散,还有人临走又补了一句:“就算待遇超低,开电梯又能学到什么?”并嗤之以鼻。

静静地思考了一会儿,小伙子上前揭了榜:“我想试试。”主管看了简历,笑逐颜开:“文凭还可以嘛!如果嫌枯燥乏味,想辞工得提前一周打招呼。现在签合同,明天就可以上岗。”

出入这幢恢宏气派的写字楼大都是年轻的白领,他们中不少是名校生,整幢大楼里“驻扎”着世界驰名公司和大银行的办事处,更多的是贸易商行。开电梯的操作工好像经常“变脸”,听说有大学生甚至签了合同就有了悔意,不辞而别。

第二天上班时,我正纳闷那小伙子会不会如期到岗,出乎意料的是,他不仅熟练地操作电梯,还穿了身笔挺的西装,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报着楼层,听上去让人神清气爽。

这以后,我就更多地注意起小伙儿来。有时他帮人搬物件进电梯,有时热情给人“指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电梯里的背景音乐变得柔和、舒缓。直到那天下雨,看到有人从安放在电梯一角的小木架上取出备用伞,向小伙子道声谢谢时,我心中一动,蓦地升腾起一股暖意。

那天,我又从招聘会返回,在电梯口遇到老板,我给他作着简单的汇报,我们一起进了电梯,随后有一位老外跟着进来。小伙子见状,就用流利的英语报着所到的楼层,还告诉老外那家公司的房号。

整个过程老板都看到了,他面露惊喜。出了电梯,老板问我,助理招到没有?我摇头。老板兴奋地说:“我看这个开电梯的小伙子不错。这些天我多次留意过他。如此敬业,难能可贵。如果他愿意,我将乐意让他正式成为公司的一员。”

小伙子成了我的同事。他姓郝,是大学生,学工商管理,现在是公司物流部经理。他以低姿态求职,迂回找到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好岗位。

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