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故事 >

职场正能量的故事合集

时间: 芷晴2 职场故事

职场中最不缺的就是正能量,职场中最需要的也是正能量。通过阅读正能量的故事,提高自己的积极性,调整工作心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正能量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故事一:最优秀的推销员

一架飞机在飞行途中遇到了劫机分子,经过惊心动魄的8个小时,危机才得以解除。这次劫机事件很快成为一条重大新闻,当飞机最终安然无恙地降落、乘客们有序地步出机舱时,已有多家新闻媒体在等着进行采访报道。有一名叫杨栋的乘客,当时是一家小保健品公司的推销员。在走出舱门的瞬间,他突然间想到了什么,于是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预料的举动——从箱子里找出一张大纸,写下一行大字:“我是_公司的推销员,我和我公司的_牌保健品安然无恙。非常感谢营救我们的人!”

一出机舱,他和这块牌子很快被各媒体的摄影、摄像镜头捕捉到了。一时间,他成为这次劫机事件的明星。

杨栋这一别出心裁的举动,令他的公司和产品变得家喻户晓,客户的订单一个接着一个。当杨栋回公司时,公司老板带着所有的中层主管,在公司门口夹道欢迎他。老板当场宣读了对他的任命:主管营销和公关的副总经理。

杨栋在下飞机的瞬间,他和所有的乘客一样,肯定也在回味自己的遭遇,考虑自己生命的安危,但他同时也把自己的企业和工作放在心上,做出了一个简单而难能可贵的决定。单凭这一点,他也毫无疑问是个最优秀的推销员。

故事二:职场“装忙”多无奈

周一到周五,忙着打电话、接见客户、处理文件;即使到了周末,加班也成了家常便饭……快马加鞭地生活,眉头紧锁地工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上班族似乎一刻都不能倦怠。不忙的人似乎是可耻的,电话询问近况,谁都是那句“我在忙”。如今,似乎唯有忙,才能显示自我价值。在职场上,一群以“装忙”来掩盖“偷懒”行为的“装忙族”应运而生。

流行于各大论坛的热帖《“装忙族”偷懒招数大曝光》介绍了时下最常用的职场“偷懒”招数:从家中拿些简单的盥洗用具,放在办公室,给老板一种你熬夜加班的错觉;看网页时眉头紧皱,看到好笑处也保持严肃;在四周贴满便利贴,让人觉得你有数件事要做;偶尔可放些没吃完的食物在四周,让人觉得你忙得饭都没时间去吃……这群表面上很忙却能在老板眼皮底下偷懒的人,就是“装忙族”。

郭小姐销售主管

被逼上“装忙”这条船

作为南京一家化工企业的销售主管,郭小姐每天忙着出差、见客户、拉订单。一天24小时,算上隐形工作的时间,郭小姐有12小时花在了工作上。今年5月,郭小姐提前完成了半年销售计划,人逢喜事精神爽的郭小姐给自己放假,上班时间偷偷玩起了游戏。谁知经理看到后,批评她“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郭小姐颇为委屈:“我为了工作焦虑了几个月,现在提前完成任务,娱乐一下有何不可?”经理对郭小姐厉声呵斥:“我付你薪水是因为你的工作,可不是让你来玩游戏的!”挨批的郭小姐因此想到了企业剥削员工剩余价值的一套理论:工作中,老板放在首位的永远是利益,如何压榨员工创造剩余价值!

吸取了教训,郭小姐即使在闲暇下来的空当里,也开始装忙。这个月,郭小姐所在的部门再次提前完成全年销售任务,她借去上海出差见客户之机,约见三五好友,顺道去崇明岛玩了一遭。“回来的时候,拿着从好友那里搜罗来的一叠名片,告诉经理我去约见客户了。”郭小姐的鬼主意在老板眼皮底下瞒天过海,还受到了老板的表扬。眼看着年度优秀员工评选,自己榜上有名,郭小姐不由感慨:“我平时真忙,即使闲下来也不能表现出来,装忙也是被逼的啊!”

刘女士客服经理

装忙,同事统一口径

有真忙族闲起来顺着惯性装忙,也有人装忙就是为了“偷得浮生半日闲”。为了装忙,刘女士已经和同事达成默契,办公室的人遇到领导盘问自动统一口径。“如果是迟到,就说他路上堵车了;如果哪天没来,那是去见客户了。”

刘女士儿子6岁,老人不在身边,丈夫工作忙,操持家务、平时接送孩子上学全靠刘女士一个人。中午十一点多要接儿子放学,正是临下班前最忙的时候,“请假次数多了,领导觉得你事儿怎么这么多,只好借见客户的名义出去”。人在职场,总有一些不得已的借口,这时候“装忙”就成为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何先生人事专员

装忙,针对老婆一人

忙碌的理由何其相似,装忙的理由却个个不同。恋爱的时候,没事就黏在一起;刚结婚时,也是天天下班就回家的好好先生;如今何先生装忙,不为老板,不为同事,为的是躲避老婆的“声讨”。“以前很少参加聚会,下班就回家,老婆却不满意,觉得我圈子太小,没本事的闲人一个!”

被老婆念叨次数多了,何先生总结出了应对之道。上班时,拿着手机拨弄着早已下载好的小说;再也不用一到下班时间就冲出办公室,而是要比领导晚走;即使做完工作,也在领导面前像模像样地敲击键盘,编辑那已润色多次的文件。下班后,何先生再也不是公司和家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和同事喝酒、泡吧、健身,渐渐地圈子大了,老婆的唠叨也少了。何先生心里却乐不起来,“总觉得自己装忙有些可笑,羡慕那些有能力的人,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真正忙起来”。

装忙还是悠着点

“生活的脚步越来越快”绝不仅仅是一个比喻,现今全世界行人的走路速度真是越来越快了,尤其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一些都市人几乎是小跑着穿越大街小巷。匆匆的步履是都市繁忙生活的一个标志,而在竞争激烈的职场,“我很忙”则成了许多职场人士的口头禅。不忙的人仿佛是没有上进心的,或者是有可能沦落为职场边缘人的。 在电话里问起朋友的近况,谁都在说自己忙,真有那么多忙不完的事吗?这是一些人共同的感觉。

故事三:吹响自己的喇叭

机遇面前,不必太矜持,要勇敢地显示自己、推销自己,这样才有可能被人理解和接受。

市区有条叫解放路的大街,是我最不愿光顾的地段。街心那座十八层的商厦,我怎么看都不是滋味。它曾是我初次打量社会的窗口,也记录了我迈出校门后的第一笔耻辱。

在职业中学,我担任过三年班长,成绩出类拔萃,课余还钻研过几年商务营销类书籍,假期曾去商场从事计时性劳动。毕业那年,恰好解放路一家中外合资的商厦落成,招聘营业员,受商厦优厚待遇的诱惑,同学小崔约我一块应聘。先开始笔试,题目很简单,写出自己对此行业的认识。接下来面试,五人一组,依次走进一间会客厅,由商厦若干位负责人当场提问,问题也很简单,诸如“你准备怎么站柜台?”“你用什么方法来吸引顾客?”等等,答案可简可繁,伸缩性很大。

我和小崔并肩而立,一位衣着平平、身体略瘦的中年人微笑着向我们提问。我因为对此次应聘信心十足,便不愿再多费口舌,只是轻描淡写地敷衍了几句。小崔则不然,她在班里成绩中等偏下,又从来没有同商业有过实际接触,生怕失去这一就业机会。事先,她就缠磨着我,问这问那,恨不能把我掌握的那点理论和实践全装进自己脑袋里。此番,见我不愿多说,她便鼓起勇气,口若悬河。她先说摆设商品的窍门:要把引人注目的商品摆在店门左侧的货架上,因为人的眼睛看东西是从左侧开始,然后转向右侧;要把相互关系密切的商品摆设的距离近些,如牙刷和牙膏、盒装饼干和咖啡、奶茶等,容易引起顾客的购物联想;要把自己代理或利润较高的商品摆在最佳位置,一般将其陈列在右边,大多数顾客习惯用右手,总喜欢拿取右边的东西。她又讲了几种促销方法:心理促销、购物促销、抬价促销、降价促销、上门促销、表演促销、电话促销等等。看上去她滔滔不绝,其实所叙述的全是几天前才从我身上掏出来的。现学现卖,直让对面提问的中年人听得入神,频频点头。

几天以后,我和小崔均被录用。不同的是,我分配到了还没完全装修好、暂做仓储用的地下部,身兼勤杂、保管和机动营业员。小崔却被分配到商厦的黄金层次二楼,并被委派为柜台组长。

我在地下部工作极不顺利,一来劳动强度大,要从卡车上卸货,要给楼上的柜组送货,还常常被抽调到各个部门顶岗;二来收入相对少些,起先几个月的薪水还不及小崔的一半。渐渐地,我似乎意识到了自己面试的失策,主动去找商厦的几位负责人,想改变对方对自己的第一印象。遗憾的是,对方或太忙,或因这样或那样的缘故,一直没有机会与我长谈。我压抑、沮丧,身心始终被阴云笼罩。一次,我在三楼皮鞋专柜顶岗,一位顾客捧着新买的皮鞋要求退换,新鞋是底部断裂,顾客半个月前买的,当时忘记了带购货发票。我临时顶替别的营业员站柜台,对这位顾客毫无印象,加上自己心绪不佳,不仅拒绝为顾客换鞋,而且还同顾客发生了争吵。顾客随后找到楼层经理,楼层经理严厉批评了我,让我向顾客道歉,写出书面检讨。还有一次,商厦地下部清点存货,我与本部的组长因为一丁点小事发生口角,赌气离开库房时,转身竟撞翻了一箱景德镇产的瓷器,造成损失上千元。鉴于我的一贯消极表现和几桩事故,商厦负责人提前解除了我的聘用合同,还依照合同有关条款,扣除了我初来商厦缴纳的部分押金。

我被炒了鱿鱼,同学小崔却一路顺风。恰恰是当初那些貌似平常的经商知识,使商厦负责人对她刮目相看。我万万没有料到,那位衣着平平、身材略瘦的中年人正是商厦的董事长。董事长虽然不经常过问具体业务,但在后来部门经理会议上,不止一次地举到小崔的例子,反复强调发现、培养青年业务骨干和企业兴旺息息相关。小崔受到了器重,也是鞭策,工作分外主动,还抽空补上了商务营销理论课。不满一年,她被提升为楼层副经理。次年,商厦业务拓展,筹备开发部,她又被选送到南方某商业学院进修。

回首往事,我并不嫉恨小崔,我俩至今还是无话不谈的好友,她仅仅是起跑时借了我一把力。我被商厦解聘前后,她曾几番找商厦负责人为我说情。现在,我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但是,每每走过解放路大街,走过那座商厦,面对自己第一次摔跟头的地方,总会记起那句俗话:“自己不吹自己的喇叭,别人就会当痰盂。”的确,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首先学会推销自己、表现自己。不然,决定自己一生或一个阶段升迁的机遇,常常会叩门而过。

故事四:坚持让平庸变得卓越

李明是我四年前的同事。当时我在那家广告公司已工作两年,李明作为设计人员进入公司,新人李明毕业于一所职校,业务水平真是不敢恭维,连最简单的平面设计都做不了,设计软件用的都不熟练,真不知道老总怎么聘用了他。也许李明知道自己的不足,天天早来晚走,每天早上都把办公室打扫得整洁干净,烧好开水,等我们争分夺秒地跑进公司打卡,李明稳稳地坐在电脑前,神情专注地看着各种设计作品。下班后,李明也是最晚一个离开办公室,练习设计各种图案,尽管这样勤奋,可李明的设计水平提高并不快,似乎没有什么长进,我们都认为,他是公司里最笨、最平庸的一个人。

由于公司规模小,效益也不太好,同事们都陆续地离开了,我也觉得在这样的小公司,没有太好的发展前景,当另一家待遇更好的广告公司伸出橄榄枝后,我也毅然离开。老员工纷纷跳槽,此时已“晋升”为老人的李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仍然勤勤恳恳地工作着,无论公司发生什么变化,他自岿然不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小广告公司发展速度奇快,从原来的十几人,壮大到六七十人,原来平庸的职场菜鸟李明也成为了公司的元老。就在前几天的一个竞标会议上,李明作为公司的副总发表了竞标演讲,李明成熟稳重,业务娴熟,颇具风度,让人刮目相看。

会后,作为老同事、旧相识,我和李明坐在一起聊天,此时已多次跳槽、仍是一名职员的我免不了恭维说:“想不到你的潜力这样大,发展得这样好!”

李明笑笑说:“其实当时我是公司最平庸的一个员工,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坚持到现在,都能做到我这个位置。我不像你们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我只能把握住当前的机会,然后不懈地努力。”

坚持可以让平庸变成卓越,可以让平凡变得非凡。身在职场,胜出的未必是聪明人,往往那些看似平凡却勤奋、执著的职场菜鸟,最终成为最忠诚、最可用的人才。

故事五:这就是我的应聘经历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未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究其原因,一是某些企业门槛太高,总是强调应聘者要有工作经验,可我们刚走出学校大门,哪里来的工作经验呢?二是或许自己过高地估计了自己,期望值高了。事实上,也曾有两家企业表示愿意用我,但那低于1500元的月薪,实在是让我难以接受。我知道这种择业观会受到专家们的批评,但我匡算了一下,房租、手机费、上网费再加上每月一般水平的消费,我至少也得花上个1300元左右呀。我也知道那些先就业再从长计议的道理,但我为什么就不能一步到位呢?我以为这种可能是存在着的。

机会终于等来了。那天在报纸上看到一家外资企业招聘热工技术员的启事,待遇挺高,可谓正合吾意。我志在必得,决心把这个职位争取到手。我冷静地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情况:首先自己是本科学历,学的是热工专业,可谓对口;二是这个热工专业较为冷门,能参加的竞争者不会太多;三是自己英语娴熟,已过了六级,这些年来听力及口语的训练一直不敢懈怠。到外资企业应聘,这无疑就给我增加了砝码。我想,胜率应该在60%吧。劣势嘛,当然也是有的,最主要还是缺少工作经验,所以我决定去打一次有准备的“战斗”。

通过熟人介绍,我找到了那家公司动力车间的班长老郝,并自告奋勇要去车间里实习几天,当然是无偿而且半地下进行的。老郝沉吟了半晌,终于答应了,但他要求我一定要遵守纪律,千万不要在车间里弄出什么纰漏来。这不会有问题,我当即向他做了保证。这以后的一个星期,我天天跟着老郝上班。最为幸运的是,我还参与了车间2号锅炉的检修工作。我借着这个机会,钻进了锅筒和炉膛,弄清了锅炉(其他三台与这一台都是同一类型)的水汽系统及烟火气系统。我还查看了所有4台锅炉的历年检修纪录,对这几台锅炉的基本情况可谓心中有数了。此外,我还几次借着去化验室取水质化验单的机会,对锅炉水处理用的离子交换器的运行状况也旁敲侧击做了一番“侦察”。

一个星期下来,我自谓是心中有底了。那天晚上,在公司门外不远的一家小酒店里,我请老郝吃饭。老郝有些吃惊,说:“小李,你一个穷学生何必要花这钱,在这里工作了一个星期,你可是分文未取,是白干的呀。”我敬了老郝一杯啤酒笑道:“郝班长,我在这里一个星期学到的东西抵得上我在大学里一个学期了,收获这么大,你说,我该不该敬你几杯酒?”吃了酒,老郝坚持他付了账,他说:“小李,等你工作了,再请我吧。这次就算我请你。”老郝的质朴及豪爽,真的让我很感动。

笔试,对我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事。但成绩出来时,我还是吃了一惊。因为我的成绩排在第二位。须知,这次公司只是招聘一名热工技术总管呀。我很快就了解到那位竞争者的情况,此人是某名牌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的应届高材生。他的理论显然比我扎实,分数高出我11分呢。我决定把宝押在面试上,相信这一个星期的“特务”不会白当。果然未出我所料,面试内容基本都是围绕着动力车间那几台锅炉。有两道故障分析及排除的题目与我在检修记录上看到的情况“惊人”的一致。不用说,你也应该知道了,面试成绩我遥遥领先了。笔试加面试的成绩总分,我高出那位竞争对手7分。呵呵,别小看这7分呀,它让我如愿以偿地成了这家企业动力车间的技术总管。

现在,我在这家公司工作得相当不错,业务能力大大提高,如今薪水也提高了15%。恋爱也正在进行之中。在市区我买了一套按揭房,首付之后,每月得付1500元,但相对我的工资来说,这已不是太重的负担了。说起来,我真的该满足了。我的同班同学还有十几人至今还处于跳槽及找工作的不稳定状态中呢。有同学找我取经,我便要炫耀一下当年的“特务”经历。当然这“特务”经验未必可学,但我告诉他们,在应聘之前,尽可能多地了解单位及应聘职位的相关情况,时成功无疑是会有帮助的。

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