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故事 > 2020职场哲理励志的故事

2020职场哲理励志的故事

时间: 芷晴2 职场故事

2020职场哲理励志的故事

阅读职场故事也是吸取经验的一种方式,工作中感到迷茫了拿出来看一看,也会有很大收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哲理励志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职场哲理励志的故事

故事一:压力的拯救

那年,我在一艘40万吨的巨轮上当见习三副。酷热的7月,我们的巨轮经过马六甲海峡,打算从南中国海返航。一天夜里,海面上突然刮起了11级热带风暴,海水和疯狂的飓风令巨轮如黑幕中一片战栗的叶子,水手们开始惊慌失措起来。

“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听到船长的命令,我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船长疯了吗!?这样只会使船沉得更快,我们就会被涌入的海水吞噬掉。“还不按命令去做!”船长的声音清晰而果断。

5分钟不到,我开始感到巨轮的水位在慢慢地下降,无尽的黑色顿时淹没了我的心……然而,10分钟以后,巨轮突然变得平稳起来,暴戾的风暴对船体的威胁渐渐地减小了。

原来,巨轮在负重时有了根基,才不会被打翻,而没有任何压力的空船才是最危险的。是压力,让我们在惊涛骇浪前不被击翻。

故事二:“健康状态”的员工

赵莉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这家公司的财务部任会计,现已工作了六年。

让赵莉费解的是,作为资深员工,领导应该很器重才是,可不知什么原因,近期老总连续批评了她三次,说她的工作效率有问题。赵莉很不服气:有什么问题?我已工作六年了,很有工作经验了,分内的那些工作早已经干得非常熟练了,效率怎么会有问题?

看到老总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赵莉心中也非常郁闷。一个周末,赵莉邀请自己的大学同学高红吃饭聊天。听完赵莉的倾诉后,高红皱起了眉头,她严肃地对赵莉说:“我看你是患病了!”赵莉觉得高红的话莫名其妙:“我好好的呀。前阶段公司组织体检的时候,我的各项健康指数一切正常啊!”高红叹息道:“我说你病了就是病了,不信你就站起来,没病走两步!”

看着高红一脸严肃的样子,赵莉觉得非常滑稽。她笑嘻嘻地站起来走了几步,高红看了后,得意扬扬地说:“果然症结找到了,你患的是职场松懈症,具体表现就是走路松松垮垮,磨磨蹭蹭,两腿似乎失去了弹性。一般患这种病的人都是职场‘老人’,并且多是在一个单位干得时间比较久的。因为是老员工,人际关系达到了平衡:上司念其是老员工,一般不会轻易批评;平级的同事惺惺相惜,和平相处:因为资格老,新员工比较尊敬。于是。在单位里没有人‘挑刺’、没有人监督,工作水平下降也很少有人指责。于是,在职场上就这么松松垮垮地混下去。走路的姿势也从心生,开始散漫松垮起来……这种职场松懈症一般需要自己治疗,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以饱满的精力和敬业的精神认真工作。绝对不能有一丝的懈怠……”

赵莉昕高红这么说,脸一下子热了起来。是啊,近两年自己确实没有工作激情了,每天在单位里都是无精打采的,甚至明知道银行排号紧张,她也不慌不忙的,常常用大量的时间在银行里排队。

找到了症结后,赵莉开始每天加强锻炼,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赵莉每天早晨都会在台历上写下当天要及时办完的工作。因为有了提醒,做事情就有了紧迫感,效率就会高一些。另外。赵莉去单位写字楼下面的银行取号后,不再像以前那样在银行里坐着“休闲”了,而是又回到单位继续工作一阵,估计快轮到自己了,然后再去银行。

经过工作状态的调整。赵莉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不管是客户的应付款,还是单位员工报销的费用,她都能够及时办理完,这使得大家非常高兴。老总见赵莉又重新焕发出职场活力后,很是欣慰。“病”好的半年后,赵莉当上了公司的财务主管。

职场中的“老人”们,一定要警钟长鸣。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在职场上松懈,不要怠慢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在职场上保持“健康状态”的员工,才能得到领导的器重,也才能够在职场上有更好的发展。

故事三:应急年终奖

虽说单位效益不好, 但同事之间红白喜事随份子却很大方, 少则100元, 多则300元、500元。眼看就到年底了, 大伙盘算着如何用余下的一千多元工资来准备年货。就在这花钱如流水的节骨眼上, 宋主任笑眯眯地在单位的公告栏里贴了张大红喜帖, 原来是宋主任要赶在元旦前给公子完婚。

大伙看了不由得暗暗叫苦, 议论纷纷的时候, 宋主任主持召开年终职工大会。宋主任慷慨陈词, 对单位的前途作了很好的憧憬。末了, 鼓舞人心挥手宣布:“为了让大伙过个好年, 单位决定发500元年终奖!”

不是说今年效益很差, 能全额发工资就很不错了吗?在大家如潮的掌声中, 我脑子一下子转不过弯来。

正纳闷,“机灵鬼”小刘在身旁小声嘀咕:“真是会当领导, 这应急措施出台的还真是时候!”看我一脸迷惑, 小刘说:“你傻啊? 宋主任的公子不是马上要结婚了嘛, 知道大伙肯定会为份子钱着急。”

故事四:董事长的家门口

贾大明是大明公司的董事长,这晚十点多,他处理完公司事务回家,车子驶过一条长长的胡同,往里一拐,贾大明发现家门口站着一个人,那人的身边立着个大纸盒子,四四方方的,半人多高,好像是家用电器之类的东西。

轿车停在了门口,贾大明下车,来到那人身边,看了看那个纸盒子,上面写着“牌全自动洗衣机”,便干咳了—声,说:“你找谁?”

那人上上下下打量了贾大明一番,笨嘴拙舌地说:“你是贾大明老总吧?我想求你办件事儿。”说着,拍了拍身边的纸盒子,仿佛那是一盒子黄金似的,底气很足地说:“你家人不让我进门,我就在这里等你。”

贾大明觉得有点好笑,说:“我不认识你,找我办事儿?什么事儿?”

那人见贾大明笑了,仿佛看到了希望,便朝贾大明凑了凑,说:“我姓黄,寨子里的人都叫我黄三,我这次来,就是想让你给俺儿安排一个工作。”

贾大明愣愣地看着面前这个叫黄三的男人,脸色蜡黄,又高又瘦,一身中山装破旧不堪,显然是被这个时代远远抛在后面的土老帽。这不免让人感到疑惑:这样一个人,他是怎么摸到这里的呢?这么想着,贾大明不由得笑出声来,说:“你是第—次走出山吧?”

黄三听后一愣,随即鸡啄米似的点点头,崇拜地问:“是啊,我第一次走出大山,你咋知道的?”

贾大明干笑了一声,说:“我们公司正在裁员,第一批已经结束,过不了多久,还要再裁一批……根本就不需要人。”说着,拍了拍那台全自动洗衣机,又想拍拍黄三的肩膀,可手举了一半,还是停下了,接着说:“扛着它回去吧。”

第二天早饭后,贾大明打开大门准备上班,却见黄三还待在门口,左手一袋豆浆,右手一个烧饼,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不远处,围了一群人,对着黄三指指点点地议论着什么。贾大明有点生气,说:“你怎么还没走?”

黄三咽下嘴里的饼,说:“事儿还没办成,我咋能走呢?”

贾大明气愤地说:“我不是告诉你了吗?我们公司不需要人!”

“可是,”黄三说着,拦住了贾大明,似乎有些理直气壮地说,“你那么大的公司,在乎多一个人吗?”

贾大明觉得和这种人交流太费劲儿,于是便警告说:“我说你赶快离开这儿,不然我就叫警察了。”

黄三皱了皱眉,茫然地半张开嘴,仿佛有些听不懂贾大明的话,嘴巴吧嗒了好几次,终于说:“警察?那你叫吧。”

贾大明拿出手机,拨打了110,五分钟后,一辆警车呼啸而至,警察下来了解完情况,对黄三说:“你是不是要送洗衣机给贾大明?你知道吗?你这叫行贿,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再说,你搬台洗衣机堵在人家门口,影响了人家的正常生活,如果你不离开,我也要强行让你离开”

警察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大套道理,黄三好歹也算听明白了一些,他挠挠头,说:“警察同志,我把洗衣机搬到那边空地上,你看可以吗?”

警察也见识了黄三的思维能力,只能顺着他的思路说:“搬到那边?可以。可是,你搬到那边有事吗?”

黄三摇了摇脑袋,说:“没事。”说着,就扛起了那只大纸盒子,摇摇晃晃地朝胡同旁边的那块空地走去,到了以后,黄三把大纸盒子放下来,喘着粗气,对走过来的警察说:“警察同志,我放到这里没人管了吧?”

警察一时半会没明白黄三要说什么,哭笑不得地说:“好,你稍微歇会儿,就回家吧。”

警察走后,黄三到旁边又买了一个烧饼,然后在纸盒子旁边坐下来,大口地嚼着……旁边看热闹的人很多,他们好奇地看着黄三,以为他吃了烧饼,就会打道回府的。可他们都想错了,吃了烧饼,黄三倚在纸盒子上,眯上了眼睛。看来他这次送不出洗衣机,就不打算回去了,嘿,这下有好戏看了。

这下贾大明也没辙了,黄三处在“公共地盘”,和他八竿子打不着,他当然不能阻止人家黄三的这种“另类行为”。表面上看,贾大明和黄三脱离关系了,可附近的人们不这么看呀,他们都知道黄=是来给贾大明送礼的,难免会议论纷纷,奔走相告。

过了一天,黄三还在那里,身边还是那个大纸盒子。

又过了一天,黄三还在那里,只是身边的大纸盒子变了,由洗衣机变成大彩电了。

如此一变化,想象力丰富的人就开始想象了:哦,看来黄三把洗衣机送出去了,但贾大明收了礼不办事,被逼无奈,黄三只好又扛来了台彩电。这种想象人们都愿意接受,半天不到,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小区。

当然,贾大明也听说了,中午回家,他就绕到黄三的身边,说:“你的洗衣机呢?”

黄三挺诚实,说:“退了。商场说,三天之内可以无理由地退货,于是我就把洗衣机退了,搬了台彩电过来。”

贾大明没有了半点脾气,苦笑着说:“那后天你是不是再去换个别的?”

黄三点点头,说:“是啊,贾大明老总,你咋总是知道俺的想法?”

贾大明拍了拍黄三的肩膀,说:“你把彩电退回去吧,我跟你说,你求我办的事儿,我给你办。这样吧,明天你就可以让你儿子来我们公司上班了。”

黄三看了看贾大明,说了声“谢谢”,然后一把扛起大纸盒子,沿着长长的胡同朝街上走去。贾大明看着那瘦弱的身躯,喊过了旁边的一辆三轮车,付了十元钱,说:“师傅,帮前面那个人把彩电送到商场去。”

第二天一出门,贾大明就发现黄三带着儿子黄明宇来了。贾大明看了看黄明宇,比黄三还高,比黄三还瘦,而且很腼腆,低着头,不敢看贾大明一眼。贾大明说:“黄明宇,上车吧,我们一块儿去公司。”黄明宇看了看黄三,犹豫着上了车,低声说:“爸,回去吧。”

去公司的路上,贾大明问黄明宇:‘你想干什么工作?”

黄明宇说话的声音很轻,仿佛蚊子嗡嗡—样:“我,我是学计算机应用与研究的。”

贾大明“哦”了一声,然后说:“那好,到公司后,你去找王千工程师。”

一个月后,王千工程师告诉贾大明,黄明宇的技能没得说,接连解决了好几道公司遗留的难题,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倒是很出乎贾大明的预料,他给黄明宇打电话,说:“黄明宇,你过来一下,哎,对了,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黄明宇很快来到了贾大明的办公室,怀里抱着一摞证书,进屋后放到了贾大明的面前。

贾大明顺手拿过一本,打开,是个计算机应用与研究方面的硕士证书。

晚上回家时,贾大明在门口又遇到了黄三,有点吃惊,说:“你一直没回去?”

黄三点了点头,说:“明宇工作还行吧?”

贾大明说:“很好”

“那我就可以回去了。”黄三喃喃自语地说,“我就说,我一辈子心血全用在这小子身上了,到头来,他不能连个工作都找不到吧……唉,这事儿说起来怨我呀,打小我啥事都替他做了,这一回,是最后一回了。”说着黄三有些哽咽了,他抹了一把泪,然后说:“唉,最后一回,这话我都说了十年了。”

故事五:聘用失败者

好友李正哲在德国柏林市,与人合伙开一家电子销售公司。由于缺乏经验,渐渐被同行挤下阵来,弄得血本无归。失望之际,性格倔强的他决心东山再起,并计划先找个工作进行资金积累,再杀回商场。

他通过网络、招聘会,应聘了几家大公司。当人们得知他曾有过失败的经历时,都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天,他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决心最后一搏。再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马上预订回国的机票。这时,有家公司一张醒目的招聘启事,顿时让他眼睛一亮。这家公司专门招聘生意场上的破产人员,其待遇相当丰厚。他好生奇怪,莫非这是家傻子公司?但他转念一想,说不定这是个转机。

他找到这家公司的高层主管,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那位主管满腹经纶,意味深长地说道:“在你们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失势的凤凰不如鸡’,但这些失败者身上都有闪光的东西啊。”

李正哲一听,仿佛遇到知音。两人侃侃而谈,他毫不隐瞒地谈起了当初自己的雄心壮志,这些年打拼的艰辛及失败教训,说着说着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不由自主地大发感慨:“难道说我这颗夜明珠就不会闪光了吗……”最后,那位主管紧紧地握着他的手:“祝贺你,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

上班后,李正哲细心观察着这家公司的管理技巧。他惊奇地发现,管理后勤的竟是一位年龄较大的老太太,抓生产的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跑市场销售的年龄参差不齐,而且这家公司的生意特别红火。

终于,在一起吃饭时,主管给他道出他用人的秘诀。他说,职场上的成功人士,往往都有一种盲目的自信,他们的那些经验常常是感性的,说什么成功是一种信心和机会的结果。而作为一个失败者,是一个退场的人,才能认识庐山真面目,总有过太多不堪回首的往事,因此做事情最富于理性,切合实际。这样,我因人而异,合理利用,每一个失败者都可以发挥惊人的特长啊。

尊重失败者,比给成功者喝彩更加重要。

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