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故事 > 心灵鸡汤五分钟职场小故事

心灵鸡汤五分钟职场小故事

时间: 芷晴2 职场故事

心灵鸡汤五分钟职场小故事

身处职场,我们有时候需要一些励志的小故事来激励我们前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事一:管理好离自己最近的人

一家大公司的生产部长离任,继任者是一个以实干著称的中年人,他很能吃苦,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他的最大特点是深入基层,几乎在他的办公室里找不到他,他总是不停地到各个车间解决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完了,别的车间又出问题了,所以他又赶紧往别的车间赶,忙得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他的这种敬业精神让人很感动,但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尽管他很努力,可整个生产部的管理却十分混乱,他天天忙得满头大汗,可按下葫芦浮起瓢,十多个车间,一千多工人,弄得他疲于奔命,结果导致生产效率降低,三个月后,他只好辞职走人。

来接替他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管理学硕士,他上任一周以后,总裁让秘书打听一下他每天都做些什么,秘书回来说,这位新部长大多时间都待在办公室里,属下来汇报工作,他就做指示,没事的时候,他就看书、看报,很悠闲,有时也到车间去转转,但次数很少,而且下去待的时间也不长,看看就回来了。总裁听了以后,没有做评价,只是让秘书继续观察。二十多天以后,生产部的管理工作开始变得有条理了;两个月以后,生产部的管理工作完全走上了正轨;三个月后,生产效率创公司成立以来的新高。

这个故事先放一放,先来看一下有关指挥家施特劳斯的一件事。1872年,施特劳斯应邀到美国演出,美国方面想让施特劳斯指挥一场世界上有史以来参演人数最多的演出,就是由两万名演奏者参加的音乐会,众所周知,在音乐演出中,指挥的人越多越容易出错,一个指挥家,如果能成功地指挥几百个人同台演出,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何况要指挥,两万人呢。很多人都认为施特劳斯不能同意,没想到,当美国方面把想法告诉施特劳斯之后,施特劳斯很爽快地答应了。演出正式开始了,人们都为施特劳斯捏了把汗,担心演出过程中出差错。然而,演出却获得了巨大成功,事后,有记者问施特劳斯是怎样成功地指挥了两万人的演出,施特劳斯说:“是这样的,我把这两万人分成了一百组,每组二百人,再由我的一百个助理指挥每个人指挥一组,然后由我指挥这一百个助理指挥,这样一来,任务就被大家分摊下来了,每个人只需完成各自负责的任务就行了,而我,只需要指挥好这一百个助理指挥就可以了。”

再回过头来接着讲上面的故事,后来,总裁在公司干部大会上让那位年轻的生产部长谈一下他是怎么把生产部的工作搞好的,他说的话与百年前的施特劳斯所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上任的第一天,把手下的三个副部长召集到办公室开了个会,我把生产部的全部工作任务分成三部分,让他们每人负责一部分,然后让他们照这个办法回去给科长开会,向科长交代任务,让科长再给副科长开会……以此往下类推,最后,到车间班组长那里,每个班组长也就管好几十个人就行了,而我,只需要管好三位副部长,我只管理好离我最近的人就行了。”

真正懂管理的人,不是事必躬亲,而是把离自己最近的人管理好,再通过他们去管理下面的人。一个高层领导无需去考虑那些琐碎的枝节问题,他只需抓住问题的关键就可以了。习惯埋头于琐碎的小事中的人,其敬业精神固然可嘉,但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战场上,元帅的作用不是冲锋陷阵,而是指挥好手下的将军们,让他们指挥好手下的士兵,从而达到控制千军万马协同作战的目的。只管好离自己最近的人,这就是精明的管理之道。

故事二:狼狈之中出创意

1984年,自山东潍坊的龙头蜈蚣风筝被当成礼品在联合国总部放飞之后,潍坊风筝就开始走向世界,而潍坊也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筝出口地。可是,由于是传统技艺,风筝受到人工的限制,所以到目前为止,潍坊的风筝企业绝大多数还处于家庭作坊的小规模经营状态。可在这样的市场竞争格局当中,王永训却是个例外。

王永训在潍坊风筝圈里是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是有名的产业化经营带头人。目前为止,他的风筝厂拥有近百名员工,年营业额可以达到300多万元。可就在前几年,王永训其实也和大多数风筝商户一样,属于作坊经营、小打小闹的状态。短短几年时间,王永训靠什么与作坊拉开这样巨大的距离呢?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忙着做风筝的王永训特意腾出一点时间,说要出去看花灯。因为是临时出来的,所以王永训只穿了一双拖鞋。随着人群还没走几步,王永训就感觉自己的鞋子被人踩掉了,于是他俯身去捡。可就是这样简单的步骤,他也没办法做到,因为人实在太多了,他压根儿就看不到自己的鞋在哪!花了12元钱买的一张门票,花灯还没看到几个,却要打着赤脚回去,这让王永训好不郁闷。

回家的路上,水泥地面让王永训感觉到一阵阵冰冷。可也就是这样的冰凉,给他的脑袋提了一个重重的醒:之所以我这么狼狈,是因为人太多了,如果我把我的风筝也弄一个类似的展览,会不会有一样的效果?这样想着,王永训开始兴奋起来,一回到家就跟家里的人商量这件事,所有人都说这个主意很不错。

为了能在展会上亮相更多的风筝样式,王永训一边叫家里的人紧锣密鼓地制作和创新,一边在哈尔滨联系展览会的事项。展览很快就推出了,让王永训没想到的是,来看风筝的人比灯展上的还多,门票出售出奇的好。不仅如此,前来购买风筝的人几乎都是排着队,而刚好有做出口的几个商贸公司更是在展览会上与王永训签下几批订单,叫他在较短时间内赶制出这些风筝。这次展览,让王永训彻底翻身了。

这之后,王永训慢慢扩大了自己的生产规模,开始招收越来越多的员工;与此同时,他也不忘四处寻找机会,为自己的风筝做宣传。几次大规模的展览下来,王永训已经打开了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市场,成为潍坊风筝企业的龙头老大。

一次狼狈的“掉鞋”,意外地让一个作坊变身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这足见王永训的灵感、智慧和勇气所在。创意其实无处不在,就看你从哪个角度能发现它。

故事三:让贪婪的下属办大事

明朝时,南方地区还是蛮荒之地。不服朝廷约束造反的事时有发生。隆庆四年,广西韦银豹、黄朝猛反抗明廷,朝廷派了好几拨儿人马去,都被叛军打了回来。没办法,当朝首辅高拱想到了能征善战的常胜将军殷正茂。

让殷正茂领兵讨伐!高拱的建议一出,反对声一片。原来,殷正茂虽是个名将,可他也是个全国上下无人不知的大贪官——当文官,他吃农民的赋税;当武将,他吃士兵的军饷。人们对他的印象是要多坏有多坏,让这样的人当统帅,还不把国家给的钱全给贪污完了!可高拱却力排众议。非让殷正茂当这个统帅不成,于是有人站出来提了个折中方案,让殷正茂当统帅可以,不过得给他再派个总会计师去。专门管军饷,以防他贪污。高拱一听直摇头,说:“你们就听我的吧!别再派什么人去了。所有的军饷都直接拨给殷正茂就是了。”就这大家死活不同意。高拱只得说:“不让殷正茂去平叛。我也没什么好办法了,你们谁不让他去,你们谁就去当这个统帅吧!”想着先前几拨儿能人都打了败仗。受到了处罚,大臣们一听高拱这么说,谁也不敢再冒头反对了。

在高拱的坚持下,殷正茂终于当上了征讨主帅。他果然不负高拱的提携,率领14万大军。到迭广西后,三下五除二就把叛军给解决了,杀了叛军头领黄朝猛,逼得韦银豹走投无路,让手下人杀了一个与自己相貌相似的人,把人头送给殷正茂这才暂时躲过了一劫。

殷正茂班师回朝受到了朝廷的封赏。有人不解地问高拱,为何非要力荐贪婪成性的殷正茂。高拱笑笑说:“我拿一百万两军饷给殷正茂,他虽然贪污了一半,可凭他的本事却能很快把叛乱给平息了,那么朝廷就只花了一百万两。如果我派一个本事不如殷正茂却非常清廉的人去,他倒是一两也不贪污,可事他也办不成。一来二去,花几百万两银子不说,事也不一定能办好!说老实话,他这次出征,我还特地多给他:十万两军饷,就是希望他早日平叛,班师回朝。现在仅仅几个月他就平息了叛乱,你算算哪个更省钱?”

高拱用殷正茂平叛告诉我们,在用人上,我们要学会成本核算,我们不必太在意下属的缺点,只要他有真本事,就算他贪婪,我们也要敢于用其所长,这样利肯定大于弊。

故事四:给心灵注入资本

2010年4月,互联网上出现一段惊人的视频,一位毕业五年后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年轻大学生,一怒之下将自己的毕业证烧毁,那个过程,他全部记录下来,并发到网上。年轻人叫郑克锋,2005年毕业于湖北某学院,毕业后的五年里,他经历过无数次的面试和无数次的失败,再一次面试失败之后,他做出了焚烧毕业证的极端举动。

2010年11月,小郑走进央视《心理访谈》的直播间,接受两位专业人士的心理辅导。此时的他,仍然是万千待业大军中的一员。

一身笔挺的深色西装,时尚的发型,鼻梁上一副金丝边眼镜,端坐在直播间里的小郑,看上去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最初看到他的那一刻,我甚至在奇怪,这样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毕业生,为何一次又一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等他在那天的节目中面对一场现场的模拟应聘时,我才恍然大悟。他的失败,并不出乎人的意料。有几个细节或许就足以说明。

细节一,是现场的心理咨询师提出来的。在他们上场之前,两个人一起去化妆间。进门,心理咨询师和小郑的目光同时落在了屋里那台正开着的电视机上,心理咨询师抬腿走过去,小郑却是上前很干脆地把电视机关掉了。

“屋里还有两个人在看电视,你却连一点点征求意见的表示也没有就把电视关掉了。这说明你跟人交往的时候,合作意识很差,你从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心理咨询师的结论,让现场的小郑很是吃惊。在他的眼里,那不过是一个再小不过的动作。可他不知道,正是那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就暴露了他作为社会人的一个致命缺点。没有团队的合作意识,走到哪里都会寸步难行。

细节二,模拟应聘中,考官让小郑作一个两分钟的自我介绍。那两分钟的时间,小郑几乎全是用“自信,坚信,相信,我能”这样的字眼在描述他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可等考官问他有何具体的措施来向他们展示自己的自信与能力时,小郑卡壳,答不上来。用人单位更希望他们用一组有力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口号式的语言。这一点上,小郑显然没有做到。

细节三,考官让小郑挑一件自己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最得意的一件事情描述出来,他很快就找到了。他说他在一所培训学校教英语,一个平时很不爱学英语的孩子在他的引导下对英语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那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让他找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那个回答,考官也基本满意,接下来,考官让他把他记忆中最失败最不满意的表现说出来,小郑犹豫良久,最终还是很尴尬地说,对不起,我实在想不起来。记着自己的优点长处当然好,自信的表现,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短处且不隐瞒则更是一种自信。

模拟应聘,四道考题,小郑进行得越来越艰难,最后的结果也可想而知,主考官一个微笑摇头的动作就说明了一切。

其实,小郑的经历,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经历,小郑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在时下万千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身上都能找得到。他们东奔西跑穿梭在人才市场上,一次次满怀希望敲开用人单位的大门,又一次次满怀失望地离开。

同大学生们苦苦找不到出路一样,很多用人单位也在苦恼,为找不到他们需要的人才而苦恼。

“他们一听说要下车间从一线做起,扭头就走,他们说他们是管理工人的,而不是窝在车间里当工人。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评估,眼高手低,缺乏团队的合作意识,困难面前容易退缩,是时下很多大学毕业生的通病……”一直在企业人力资源部工作的李女士如是说。

身体,有强健的肌肉,才会强壮健康,同样的,人的心灵,也需要心灵肌肉的支撑,才会变得丰盈健康。自信、希望、乐观、坚韧,这些正面的能量,都是一个人的心灵资本,很多在求职路上历经挫折的年轻大学生,不是缺少学识和做事的能力,而是这份心灵的强健。

故事五:职场达人王翦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为秦始皇的统一大业立下了巨大功勋。秦王消灭的六国中,有五国是王翦的功劳。王翦是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也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王翦一生征战无数,战必胜、攻必取,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谋。

但是,王翦最令人敬佩的地方,还不是他的军事才能,而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那些名将中,无论是白起,还是伍子胥、李牧皆是如此,尽管功勋卓著,却不得善终。但王翦虽功高盖主,却能全身而退,善始善终,确实需要高超的智慧才行。

王翦毕生的代表一战,就是用60万大军伐楚的大战。其时,秦王问各位大将,伐楚需要多少兵力,李信说只要20万人马,王翦却说不能少于60万人马。秦王于是笑王翦老了,便令李信领兵。结果李信统领的秦军兵败,秦王无奈之下又请出了王翦。

60万人马是当时秦王的所有兵力。秦王既需要王翦替他打仗。又怀疑王翦对他不忠。一旦王翦造反,将60万兵力用来对付秦王,秦必亡。但是,如果得不到秦王的信任,兵权便不能完全下放,很显然,在处处受阻的情况下,兵力就是再多再强,想打胜仗也是痴心妄想。

于是,王翦在出兵时,便主动向秦王请赏。王翦请求秦王,一定要多给他些田地房屋。秦王问,为何要这么多田地房屋。王翦说,现在秦王对我恩宠有加。让我有吃有喝,等哪天不想用我了,我便什么都没有了。不如早点备些田地房屋给子孙后代。

秦王当即应允,一回宫便哈哈大笑,秦王笑王翦真是胸无大志,同时也放心地将兵权交给了王前。在王翦统兵期间,因担心秦王对他还是不放心,又多次向秦王提出要田要房,于是,秦王对王翦彻底放心了。从王翦率60万秦军伐楚至班师回朝,秦王都不曾表示过怀疑。

王翦的大智,其实就是若愚的表现。作为一个职场中人,要想得到老板的重用,需要有超强的才能。但是当手握重权时,需要的便不仅仅是才能了,还需要时时向老板示弱。因为你手里握住的,不仅仅是开拓市场建功立业的武器,还是老板的身家性命。一个职场中人,哪怕再有才能。若不懂得向自己的老板示弱,就无法得到施展才能的平台,更无法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