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2020职场励志故事
阅读职场故事也是吸取经验的一种方式,工作中感到迷茫了拿出来看一看,也会有很大收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经典的职场励志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事一:程序员身上的“六宗罪”
有人曾说过程序员是IT行业发展的基石,这话可算是把程序员的角色诠释的一清二楚。小到形形色色的街头外包公司,大到诸如Microsoft, Oracle有自身核心技术的的世界级软件公司,无一不把程序员看做支撑公司发展的血液,然而正是在这种发展趋势发展潮流下,程序员身上的罪孽浮现了出来,并对程序员这一特殊职业构成了很强的杀伤力。本人做程序员虽不过2年,而且仅限于学校范围内的软件开发,但基于对程序员这一职业的关注和热爱,结合本人之经验教训,将程序员的罪孽总结如下,希望能引起程序员朋友的重视,并一一对号入座,适时发现并纠正自身之罪孽,这将有助于程序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1.太过劳累,麻痹生活
杀伤力:10级
程序员的生活普遍没有规律,有一句名言,一个真正的程序员从不按早9晚5的生活过日子。这并非程序员独有的罪孽,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中国很多其他职业也同时存在这一问题,只是在程序员这一独特群体身上体现的尤其突出,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拿我们工作室来说,每年的暑期开发是例行公事(每年秋季开学学校就要急着用我们的系统),在这段关键的开发期间,每人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12点,有时甚至吃住在工作室。如此,一个暑期方能完成整个项目。
程序员还有一个过于劳累的原因是太痴迷于程序编写,已经把写程序当成自己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程序员的通病,一个真正的程序员的最大梦想是用一行行的代码去编织他们的世界。3721创始人,原雅虎中国总裁周鸿伟亦为程序员出身,虽然已改行从事风险投资,但一生感觉最快乐的事还是写程序。由此看见,写程序对程序员的魅力是如此之大。当然,写程序写到麻痹睡眠,麻痹生活也是正常之举了。
2.太过专注,麻木人情
杀伤力:8级
只有专注于程序设计,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这是程序员的座右铭。然而这种专注,所付的代价也未免昂贵了点,可能麻木了人情,忽视了冷暖。网上调查的结果显示,一般的程序员(除了那些有着广泛的爱好,比如我)只局限于在程序员这一范围内结交知心朋友,因为大家可以合作项目,探讨技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幅提高程序员水平。但也正因如此,程序员的交际能力日渐衰退,交际范围日渐狭窄,这无疑将不利于程序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我有个朋友,搞ACM(算法设计大赛)的,很牛。但在班上人际关系却不怎么好,首先他仅限于和ACM队员交往,不太主动和其他同学交往。其次,他经常一个人噼里啪啦的写程序,于是其他同学即便有程序上的问题,都不好意思去打搅他。同学告诉我,即便你厚着脸皮去请教他,他也可能因思维无法停滞而拒绝你,于是大家只好敬而远之。这样的程序员不在少数,给人的感觉是太过孤傲,太缺乏人情味,颇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味道。
3.太过专一,难以转型
杀伤力:9级
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群体。源于两点:1.软件开发中所用到的技术,大多更新换代非常频繁。 盖茨对软件开发人员说:4~5年后,现在的每句程序指令都得淘汰。这么快的更新速度,要求程序员必须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多程序员在30岁以后将不具备这种能力,只有面临淘汰。何况IT行业人才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无疑将加速这种优胜劣汰的机制。2.程序员的工作强度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这在第一点中已有说明,在此不便赘述。因此许多程序员在做了几年后发现自己后劲不足时谋求转型,但大多因为太专一于技术,缺乏综合能力而承受转型之痛。
在IT界不少名人从程序员做起,但后来实现了成功的转型,如金山董事长求伯君,总裁雷军,点击科技创始人王志东,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等。此类转型之所以成功,除了扎实的技术外,更得利益于自身综合实力的储备。技术不是万能的,建议所有的程序员趁自己年轻时多多涉及其他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本人建议英语最好不要丢掉,有机会可以涉足管理,金融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是结交朋友,多多益善,而且不限行业,三教九流为宜。
4.太过自信,缺乏沟通
杀伤力:7级
从金山大规模招聘游戏人才,建立成都亚丁工作室到宣讲会提出的团队精神大于个人主义的原则,方方面面昭示着当年求伯君孤军奋战写WPS的时代已经结束了。IT行业的发展,软件规模的剧增,大规模解决方案的呼之欲出……诸多迹象表明IT行业已经不再相信个人英雄主义了,只有秉承合作,开放的原则才能冲击IT行业的下一个制高点。
但我们还是很遗憾的看到,不少程序员在团队合作方面还有待加强。原因之一是之前没有团队开发的经验,习惯个人开发,在沟通能力上存在缺陷又不善于自我培养;原因之二是太过自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且在高水平程序员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很多高水平程序员遇到问题不及时提出来,不是不敢提出,而是怕提出的问题遭队员笑话,有辱自己的水平。于是拼个鱼死网破都要自己搞定,走投无路时再去求教别人,这样的后果首先是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其次对整个项目的开发有害处,对整个团队的合作也有影响。
5.太过自负,玩世不恭
杀伤力:10级
过于自负,自认为技术很牛,看不起非技术人员,拿着程序员这块自诩的金字招牌,不屈服于现实的残酷凭自己的意志去发展,这是不少程序员易犯的臭毛病。和第4条太过自信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之处在于程度较之已大大加深,表现方式也更为极端。
这主要体现于两点:1.看不起如营销,管理等非技术人员。拿营销人员来说,工作通常比程序员轻松,也没有程序员那么枯燥,陪客人吃吃饭,聊聊天可能一笔上千万的生意就谈下来了,一笔提成就划归帐下。这时程序员有意见了……我辛辛苦苦熬夜写的程序难道还不如你轻轻松松的一顿饭值钱吗?我要说,你就还真不如人家值钱,所以千万不能歧视这类非技术人员,要知道挣大钱的往往是他们,还轮不到你程序员。2.自认为自己技术牛,可以改变一切而不考虑其可行性,这种人不占少数,但往往会碰壁,而且碰得头破血流。这让我想起了水木周平评论王志东推出Lavalava重归互联网一样,自认为技术很牛就可以得到市场的认同,谬矣,实在是自欺欺人!
6.太过死板,缺乏情趣
杀伤力:9级
程序员不好找女朋友(只因大多程序员都是男人),这是一个痛心疾首的但无法回避的惨酷现实。与其归咎于工作繁忙无法抽出时间陪女朋友这一客观因素,不如归咎于程序员太过死板,性格内向,缺乏情趣这一主观因素。
在程序员看来,是一就是一,是一就绝不会是二。如计算机处理系统指令一样,所有的都转化为二进制来实现。同样,大多程序员的思维方式也是这样的,他们希望尽量用代码来表现他们的思想,这从根本上造就了程序员死板的缺点。所以当他们面对自己喜欢的 MM时往往会不知所措,尚不能用传统方式顺畅的表达自己的爱意,更不要说用什么感动 MM的方式来表达了。一般的 MM最讨厌这种没有情趣的人了。当然,不排除有的 MM很喜欢程序员,因为他们很踏实,很傻,不会花心,不会叛变。但是现在的 MM都是要哄的,程序员虽很聪明,但在这一问题上并不占优势。所以,程序员单身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故事二:商海中真是骗局如潮
我真正接触外贸也就是23天,但是在这20几天中长了不少见识。开始抱着崇敬的心态想在外贸这片领地里一展宏图。所以想了好久决定从电子商务开始,因为自己刚毕业,一没有资金,二没有经验。所以就决定帮别人打共。这样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赚点生活费。
我没有做之前,就听说做外贸,骗子太多了,让人防不胜防。当时我天真的认为,天下那有那么多骗子,只要我们注意一点就一切OK了。后来上了alibaba才知道原来受骗的是一群一群的。心里就留下了一片阴影。时刻提醒自己小心受骗。可是事情还是发生了。
事情就发生在昨天,我的邮箱里忽然来了一封邮件,一查是我5。11发给尼日利亚一封回盘,到现在才回过来,叫我把我们公司的六七个产品的价格报过去。我就如实的把产品的用料,尺码,价格等报了过去。没过半个小时他就回了过来,说要每个款定20000件,总计140000件。要我们把形式发票传给他们(说真的当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形式发票)。那时心理说不出来的高兴,这样大的单啊。我估算了一下有150几万。于是我就在QQ上把这事告诉了我们老板娘,老板娘就叫我先做一份传给他们看,于是我就在网上找了一个形式发票的模版,Copy 了一份发了过去。
昨天我把这事告诉了我同事,他已经做两年多了,他就说八成是骗子。他说:"那有这样的客户, 一,不看样,二,不看厂,单又那样大。" 等等说的我心理也有点怀疑了。
今天早上,我一到公司就把邮件打开,发现他又发了一封邮件,要求我们用我们公司里的专用纸发过去。因为昨天晚上心里就有了疑问,所以这次回信,我就试探性的提了几个问题,我说你们采购量那么大,你们最好先确认一下样和我们的产品质量。我就建议他们先买样,然后我就要他们公司的网站。以前他也告诉我他们的公司名地址电话传真什么的。但是就是没有网站,我想一个这样的公司,出手就是150多万的公司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网站吧。 30分钟后他又回了封邮件。说什么我们在考虑到中国来,看一下你们的厂,要我们发官方邀请涵,其实我就觉得很不爽,就和老板娘说了,老板娘叫我查以下公司,然后又电话到alibaba。啊里的服务人员就给我们讲了,一旦我们发官方邀请涵,如果他们在中国出了什么问题,都是我们的责任。到这时,我真的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老板娘就不让再回邮件了。其实我也放弃了。没有结果的事。心里无比郁闷。
下午的时候,在中文啊里里面,又一个询盘,问我们宠物的衣服的价格。于是我就回了个电话,因为他们是国内的吗。我就问他们要什么款的宠物衣服,让他们到我们的网站看看再告诉我,结果他就说,不要看了,就是那两款,我叫他把货号报我,当时他就说不上来。这是我心里就在怀疑。是不是又是骗子啊。结果到网上里一搜,真是个骗子。心里当时就拔凉拔凉的。
没有想到现在以诚信为本的商海中,竟然有这样多的骗局
故事三:职场生涯中不想说对不起
职场生涯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事业而奔波,不管是过去时,还是现在时,或者是将来时,都会在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障碍抗争,虽然因为时过境迁,已经成为历史,或许已经为当事人忘却,但是因为有当时的目标,当时的际遇就成了每个人必须面对和逾越的,换句话来说是生活和生存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利益当前时个人的欲望是首屈一指(这是大多数人的做法和希望,除非有其它的所值得考虑在内的不确定因素外)。相对于“谁动了我的奶酪”而言,我动了谁的奶酪就是换一个角度的说法,以此而论,职场生涯中谁还能对谁说对不起呢?因为需要,一个商人可能用利润的让步争取到了本属于他人的生意;因为需要,一个白领可以用小伎俩替代了本属于他人的位置;因为需要,一只本来能够升值的的股票可能因为刻不容缓被兑换成了现金;因为需要,一个领导班子可能因为人为的因素被作了所谓的调整;因为需要,一桩本来美满的婚姻可能因为他人或她人的介入而解体-------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构就了这个社会的现实,那谁又能确定这个动了别人利益的人不是你呢,或者说在现实中你的利益不时时受到威胁呢?
职场生涯中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只要有个人利益存在,这就是不争的事实,竞争机制是根本所在。当然因为大环境和小环境中的综合因素的影响,竞争机制有时渗透了人为因素。既然是一个自然人就免不了面对,因为一个人左右不了社会的弊端。面对““谁动了我的奶酪”的疑问时要及时的找出突破口,这是当务之急。一生能有几次搏?机会错过就不在,机会错过就不来,天时地利人和在当时是一个平衡,如果时过境迁时再寻求当时的现状,或许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每个人做事都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也就是说机遇可遇这可求,不管是什么都脱离不了这个框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寻找到的你的突破口不就是我动了别人的奶酪吗?
对不起,为了生活和生存每个人都在做为。
故事四:公平对你真的这么重要么?
今天,厂里的一对夫妻向我辞工。他们己经辞了好几次工,每次我都叫他们再慎重考虑一下。这次我实在没有耐心了,于是同意了,叫他们去结工资。
他们夫妻俩在我厂里做了五年多,妻子还因工作弄断了一根手指,我对他们多少有点感情。他们有四个小孩,生活极为困难。我私底下照顾他们,免费给他们一套房子住,还免费给他们电用。他们工作也还算可以,可就是心态不好,处处怕吃亏,处处认为厂里对他们不公平。他们与其它员工的关系也因他们怕吃亏的性格而不太友好。我也因他们这种性格多次批评过他们,甚至因此差点彼此炒鱿鱼。
最近工厂新招进一批工人,由于新工人对新的工作不熟练,我让他们计时,一天40元。不想他们夫妻不舒服了,找到我说:” 我们当初进厂计时才20元一天,他们怎么就40元一天?”
我说:” 形势不同了,那个时候跟现在怎么比?”
怎么解释他们也听不进去,最后我只得说:” 给人家多少钱又关你什么事呢?又不要你出一分钱。”
他们老毛病来了,把声音提高八度:” 因为你这样做事不公平。”
“ 你认为怎样才公平呢?”
“ 我们也要计时。”
我大惑不解:” 你们现在不是有50多元一天么?计什么时呢?”
“ 我们50多元一天,但我们干了多少活?他们三个人还没有我们一个人干的活多。”
“ 你的意思是什么?” 我问。
“ 我的意思是我们也要计时,也一样只干他们这么多活。”
“ 你们明明是熟练工,活肯定就会干得比他们多啊。”
“ 那么我们计时也就要比他们拿得多,多劳多得嘛。”
我明白他们的意思后,气不打一处来:” 找死啊?想计件就计件,想计时就计时,工厂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就为这么一件小事,他们夫妻硬是想不开,以至闹到最后辞工走了。
也许站的位置不同,我怎么也理解不了他们夫妻的这种心态。难道公平对他们真的这么重要么?
诚然,我们当然要追求公平,但仅仅限于追求公平的社会,而不是追求社会对我们每个人公平。
有人因为没钱治病眼睁睁被小小的病魔夺去生命,有人老死了还把大脑冰冻起来等待未来复活;有人生得聪明伶俐英俊漂亮,有人生得呆头呆脑丑陋恶心----这一切,我们奈何得了么?
还是这句话说得好,我们可以追求公平的社会,但我们切莫追求社会对我们每个人公平
故事五:一位巧克力品尝师的酸甜苦辣
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洛阳女孩。2000年,21岁的我来到瑞士,在苏黎世的一家酒店管理学院读食品营养专业。
瑞士的巧克力闻名于世。当地人平均每年消费巧克力13公斤,平均每个人一生要吃掉700多公斤巧克力。瑞士每年向世界各地销售约15万吨巧克力,是世界公认的“巧克力王国”。为了充实腰包,我经常利用节假日到苏黎世的餐馆、咖啡厅打工。2003年暑假,我有幸进入瑞士一家著名的巧克力公司,没想到,这次打工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的工作很轻松,只需坐在流水线旁,不时拿下一些看起来不够“漂亮”的产品。我可以随意吃巧克力,但要遵守严格的卫生规定。如此惬意的活儿,还能挣到相当于3000元人民币的周薪,令我激动不已。
然而,比起公司里那些品尝师来,生产线上的女工只能算是“下里巴人”。巧克力品尝师味觉敏锐,拥有科学或营养学的教育背景,受过特殊训练,被称为“超级嘴巴”,只需品尝公司研制的新产品,就能拿到相当于普通员工几十倍的薪水。
我最羡慕那位叫克洛的瑞士老头,他是公司的首席品尝师,从事这一行已有20年。这位洋绅士每天只是坐在舒适的工作室里,尝尝公司的新产品,挑挑毛病,提提建议,就能拿到30多万瑞郎(1瑞郎约合6元人民币)的年薪!公司还为他配了高级轿车,每年给他70天长假。每逢假期,克洛就去周游世界,公司竟然还为他的旅游“埋单”!
一天,我壮着胆子敲开克洛工作室的门,告诉他我想成为职业品尝师。他却说:“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品尝师的。”虽然碰了壁,但我并不灰心。有一天,克洛拿出50多种巧克力让我品尝:“它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你若能准确说出这些产品的优劣,我就考虑带你进入这一行。”当我把“答卷”交给克洛时,他开心地说:“看来你的确具有敏锐的味觉和嗅觉,如果我不收你为徒,上帝会不高兴的。”
从酒店学院毕业后,我成了克洛的助手。他的品尝技艺是家传的,因此,他希望我避开繁杂的理论知识,直接吸取他多年来悟出的经验。很快,这位洋师父就开始对我进行“魔鬼训练”。品尝师在工作时,需要调动眼、鼻、耳、口的全部功能。面对一款巧克力,要眼观其形,看它是否令人有食欲;鼻嗅其味——是否具有浓郁的香味;耳听其声,好的巧克力在掰开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口品其香——是否细腻爽滑无杂质。巧克力虽是好东西,吃多了也容易上火。因为每天都要品尝大量巧克力,我经常感到口干舌燥,脸上也冒出许多小痘痘,还时常流鼻血。
经过8个月的艰苦训练,我渐渐拥有了“品尝绝技”:在被蒙着双眼的情况下,我只要轻咬一小块巧克力,就能准确地告诉你,这种巧克力产自哪个国家,含糖量多高,加入了哪些香料,属于哪个档次,应该卖多少钱。
2004年春,我如愿以偿地“转正”,负责品尝公司出口到亚洲的新产品。我的头衔是“B级品尝师”,在我之上还有A级和特级。因和师父差着“两辈”,我的月薪只有4000瑞郎。公司在推出巧克力新品前,都会先试制出几十盒,供十几位品尝师试吃。配料师会根据品尝师们找出的不足之处调整产品的配方。新产品在正式推出前,通常要经过品尝师几十次、上百次的品评,得到一致认可的新产品才可以批量生产。
2005年初,我在品尝一款准备销往中国的新产品时,建议把这种“欧洲味”太浓的产品改成中国人爱吃的夹心巧克力,味道也调得稍甜一些,并协助设计了巧克力球、巧克力块、巧克力棒和巧克力兔。这种新产品进入中国后,销售极为火爆。
当年9月的一天,公司里的一位荷兰籍配料师忽然“跳糟”,还带走了自己研制的一种巧克力的配方。这种名叫“黑金”的产品一直销往日韩,颇受欢迎。没了配方,怎么生产原汁原味的“黑金”?
没想到,解开“黑金”配方的重任竟落在了我身上。接受这个任务后,我一头钻进工作室品尝起“黑金”来。我用了一周时间,粗略“品”出了这种巧克力含有多少可可、奶粉、香料和糖,并写出配料单,让车间照单试制了几盒,然后再拿这些巧克力同“黑金”进行对比,不断修改配方。“新黑金”问世后,市场反映比以前还好。因为我在写配方时有意弥补了“老黑金”的不足,使之不再油腻,更加爽口。
2005年圣诞节前,我终于成了“A级品尝师”,薪水翻了一倍多,每年还有50天的长假!表面上看,我这个“超级嘴巴”似乎风光无限:年薪丰厚,公司还为我的鼻子和嘴买了特种保险……事实上,在诸多“光环”下,我也有不为人知的苦涩付出。
在品尝师的工作室内,永远只能有巧克力的味道。我既不能洒香水、涂口红,也不能感冒。我抛弃了一切有香味的肥皂和护肤品,每天只能素面朝天。为了保持嗅觉和味觉的敏锐,我强迫自己远离刺激性的环境,比如充满油烟味的厨房,也不能碰烟酒和辛辣食物,在工作以外的时间,我甚至不会去嗅其他东西,以免给鼻子制造额外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