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故事 >

公司职场故事大道理2020

时间: 芷晴2 职场故事

身处职场,我们有时候需要一些励志的小故事来激励我们前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事一:机会只有三秒钟

她,名牌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找了份戏剧编剧助理的工作,却发现整个公司除了老板只有她一个员工。累死累活干了3个月,只拿到一个月的工资,于是炒了鱿鱼,开始游荡,帮人写短剧,写电影,只要按时收到钱就好。前路茫茫,她希冀着奇迹发生。

一次机缘巧合,她应聘到电视台一个节目当了编剧。半年后,在一次制作节目时,制作人不知为什么突然大发雷霆,说了句:“不录了!”就走了。几十个工作人员全愣在那儿不知怎么办,主持人看了看四周,对她说:“下面的我们自己录吧!”

机会只有3秒钟。3秒钟后,她拿起制作人丢下的耳机和麦克风。那一刻,她清楚地对自己说:“这一次如果成功了,就证明你不是一个只会写写小剧本的小编辑,还是一个可以掌控全场的制作人,所以不能出丑!”

慢慢地,她开始做执行制作人。当时,像她那个年纪的女生能做制作人,情形相当罕见。

几年后,这个小女生成了三度获得金钟奖的王牌制作人,接着一手制作了红得一塌糊涂的电视剧《流星花园》,被称为台湾偶像剧之母。

回首往事,她爽直地说:机会只有3秒。就是在别人丢下耳机和麦克风的时候,你能捡起它。

故事二:多一份谅解

那日经理又派我外出催账,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可真难缠。广告已发布了多日,款子却迟迟不肯打过来。每次电话打过去,不是今天拖明天,就是明天拖后天。为此,经理对我是万般不满意,说如果在这个月底再要不回钱来,就要扣我的工资。

出门时,竟然变天了。即使变天,还是依旧要去,我将外套顶在了头上,高一脚低一脚地往车站走,心情糟糕透顶,发誓今天如果再要不回钱来,就辞职不干了,什么世道,事情做了,还落不到好。

站在写字楼的下面,门房的一位老师傅问我,是不是找某某公司?我说是啊。他笑着说,搬了,搬到了金宝大厦,离这不远,穿过这条马路,左转就可以看到。还没等我说话时,他又接着说,是应聘吧,唉,在外找工作也不容易,姑娘祝你好运啊,路上小心,那个路口车特别多。老师傅的一番话,让我的心情有所好转,看着站在风雨中的他,让我感觉,人与人之间,并非像我以前所理解的那样苛刻。

当我站在了这家公司的门外时,对方看我亲自来了,有些吃惊,随后便笑着说:“欢迎参观我们的新办公室。对了,支票我已准备好了,本想着等明天打电话通知你来,这不,这几天又是搬家又是招聘,也真够忙的,实在对不起啊。”将给我的支票平整地夹在支票夹里,她对我说,以后公司的广告都由你们做了,并说主要是看在我的面子上,因为,她说我不像其他的业务员那样,整天催款,同样的话,从我这说出来,让人感觉舒服多了。

看着工作进展得如此顺利,我庆幸当初打电话时没有讲出过激的言语,也庆幸没有在经理批评我的时候,脱口而出辞职不干的气话。好多时候,在我们认为矛盾到了不可解决的时候,往往都想采取极端的做法,殊不知,这一下,反而错过了转机

故事三:信任是最美的原谅

在美国的一家大公司,有一位高级负责人因工作失误而损失了1000万美元的巨款。沉重的压力使他精神紧张,终日萎靡不振。

几天后,这位负责人接到了董事长接见的通知。在办公室里,他被告知调任同等重要的一个新职务。这一结果大大地出乎意料,他十分惊讶地问道:“董事长,我犯了如此重大的错误,您为何不把我开除或降职?”

“先生,如果我那样处理的话,岂不是在您的身上白白地花费了1000万美元的‘学费’?”董事长回答说。

谈话还不到10分钟,但却给了这位高级负责人以深刻的教育和极大的鼓励,成为其巨大的内在动力。他在新的起点上奋发拼搏,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为公司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不犯错误的人,谁都希望自己犯了错误之后能得到别人的原谅。原谅别人就是信任别人,把他能够做的事交给他继续做下去。不信任的原谅,其实还算不上真正的原谅。信任是最美的原谅,信任才能让人变得更加美好。

“只有一个方法,可以使过去成为有价值和建设性的经历,那就是镇静地分析我们过去的错误。因错误而获益,然后忘记错误。”董事长说,“我们允许下属出错,如果哪个人在经过几次犯错误之后变得‘茁壮’了,在公司看来是很有价值的。”

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他们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识人、用人和容人的水平。这位董事长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他在激烈的竞争中深刻地认识到,提高企业的后劲在于人才,企业无法估量的资本是人才,知识可以称之为企业的无形财富。

故事四:不要破坏“生态平衡”

我大学毕业后,干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某杂志社当编辑。这是家小杂志社,只有八·九个人、四五间办公室、一辆破汽车。不过杂志社上有财政拨款,下可以通过系统发行,日子还算过得去。大家整天都是嘻嘻哈哈地混日子,没有人主动干工作,更不愿意多干工作。我那时心高气傲,不愿意这样混下去,再加上急于“立功”表现自己,于是整天琢磨来琢磨去,终于发现了突破口:杂志在社会上没有影响力,很长时间也难有一个广告。我爸爸有个朋友,是某国有企业的一把手。他单位效益不错,更重要的是这位老伯特别爱出名。我想,反正他也干了不少工作,要是在我们杂志上给他搞个专访,进而让他的企业做几次广告,没准儿能成。我跟主编一汇报,主编喜出望外,当即让我坐着单位的破汽车上门采访。

我对这位老伯很熟悉,所以没费什么劲就写出了一篇让他心花怒放的专访。然后又在封三上发表他的3幅书法作品,并配有短评。几天后,我去给他送清样,他非常高兴。我本来希望他能连做3期广告,没想到他开口就定下了一年的封底,先给6期的钱,余下的半年后一次到位。

第一笔钱到账后,主编在全体会上狠狠地表扬了我一番,还说:“过去让大家去联系广告,有些同志说杂志知名度低,没有人愿意做,现在看来,还是工作没有做到家……”并宣布给我提成1000元。我本以为大家应该对我刮目相看,可是我却发现大家对我的态度微妙了起来。一天下午,我从外面办事回来,大家正在热火朝天地聊着什么,见我进门,突然都不说话了。我只听见小王说了一句“这个小姑娘不简单”。我看了看小王,小王有些尴尬。

不久,我去看望大学时的一位老师,跟她说起了这事。老师提醒我不要破坏单位的“生态平衡”,别让大家因为我而产生不安全感。我当时年轻气盛,虽然一时觉得如坐针毡,但很快就又觉得自己作为新人,就是要给单位带来新气象。

后来,我又干了一件傻事。杂志社的废纸很多,落选的稿件、旧报旧刊,隔段时间就要处理一次,每回都是一个姓马的老头上门来收。这事以前由高姐管,我来后,卖破烂这种脏累活都由我干。这天,我在上班的路上,看见一个收废纸的老头,就随口问他废纸多少钱一公斤。老头说一块。我想也没想就把他领到了办公室。见到高姐,我像立了大功似的,大声说:“高姐,咱把废纸卖给这老爷子吧!”高姐说:“咱从来都是卖给老马的。”我说:“老马只给6毛,人家给一块。”高姐不再说什么,在一旁冷冷地看我收拾各处的废纸。

下午,主编来找昨天的报纸,高姐指着我说:“找她,她上午刚卖的报纸。”我清楚地记得,我上午专门把最近的报纸放到了柜子上。新报纸不能这么快就处理掉,这道理我懂。可是,我怎么找也找不到,主编皱着眉走了。高姐满脸的幸灾乐祸。

杂志社的考勤制度执行得并不严格,特别是下午,可以提前溜号。有一天我有事提前走了,第二天发现有人在考勤表上给我画了早退。考勤制度执行得虽然不严格,但只要画上了迟到、早退,就要被扣20元的工资。我心里很窝火,悄悄打听是谁干的,后来才知道是高姐。我到底哪里得罪了她?“明眼人”给我“指路”了:收废纸的老马,是高姐先生的远房亲戚,单位的破烂都是半卖半送给老马的。

这以后,我表面上蔫儿了,可心里还是不服气,一直努力工作尽量表现自己。见习期满,我要转正、定级了。单位开了“背靠背”会议,让大家评议。我本以为是走过场,可是没想到,会后主编严肃地找我谈话,说大家不同意我转正,说要让我继续锻炼一年。我知道我没有办法再在这里待下去了。

现在,我离开这家杂志社已经好几年了。关于这段经历,我渐渐少了怨恨,多了理性的反思:我当时的一些同事的确不够大度、磊落,但我当时似乎也有不妥的行为。每个小环境,都有摆在桌面上的规则,也有伏在暗处的潜规则。不摸清人家的游戏规则,就自作聪明地按着自己臆想的牌理出牌,不输得一塌糊涂才怪呢。

故事五:请你做好最后一天

我上了刘生的“当”了!能做好最后一天,为什么还要走?把每一天当成是你在这个单位的最后一天。

那一年,我力挫群雄,以绝对优势应聘到一家台资公司任人事助理。一开始,我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而且自我感觉良好。可是没几天后,这种新鲜感及喜悦之情便荡然无存了。我不时有逃离监狱又进牢房的感觉:时间太紧,事务繁忙,没有一点自由空间,公司规定又多。以前在港商公司懒散惯了,一下子无法适应这种环境。更要命的是,公司有三个经理,每件事都要向他们一一汇报,否则,另一个经理问起来,一定有你好受的。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犯了一个错误。台商协会通知总经理下午二点开会,当时总经理不在办公室,我便向另一个经理作了汇报。也许那经理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没有转告总经理,结果总经理没有接到开会的通知。第二天早上,总经理对我吹胡子瞪眼睛,狠狠责备了我:这点小事也做不好?

我何曾受过这等窝囊气?咱惹不起还躲得起呢。我拉开抽屉,拿出了辞职书,龙飞凤舞地写着,准备送给总经理。妈的,老子不干了!

总管刘生拦住了我,并拿走我的辞职书,锁进他的抽屉里。因当时他是我的顶头上司,我也不好再说什么。

刘生抽了一根烟,眯起眼睛,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傅生,我知道你是能胜任这份工作的,也许他们错怪了你,你可以走人,找工作还不容易?但你不可以现在就走,你要是现在就走的话,那不是证明了你没有工作能力,是因为自己做不好,让别人炒了鱿鱼?我跟你说,失去一份工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好好的又背上一个不能胜任的罪名。不如做好最后一天吧,让他们满意了你再走。到时候你走了是你炒了他们,而不是他们炒了你,别人也会说你有骨气。你说呢?

我细想一下,还真那么回事,便听从了刘生的劝告,忍住心中的愤懑,决心做好最后一天再走。

可是,第二天,我又出了个差错,把经理要批阅的文件送到总经理的案上。经理说我做事不细心,马大哈。

第三天,一份发给台北的传真打错了一个字,另一个经理说我太马虎,那个字要是款项的数字,公司损失不就惨了?重打!

第四天,经理要我通知各部门主管到办公室开会,我又把五金部的主管给通知漏了,总经理毫不客气地数落我一番……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第十二天,我早早就作好了准备,当天的工作总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那天,总经理也好,经理也好,他们交代的事情我都一一不漏地按时完成。临下班时,一切总算平安无事了。就在这个时候,总经理把我叫到办公室,笑着对我说:“做得不错嘛,年轻人就要这样,迅速改正错误,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其实呢,你很有悟性,照这样下去,前途无量啊!好好做,公司不会亏待你。”无量个屁!有你这句话,我就可以脱离苦海了。

下班后,我找到了刘生,告诉他我已做好了最后一天,总经理还夸了我。刘生听完我的话,依然眯起眼睛说,你想要回那张辞职书吗?我笑着点点头。他也笑了,笑得有点狡诈:你能做好这一天,你就不能再做好下一天,再下一天,再下下一天……你已经能胜任这份工作了,干吗还要辞职,有病啊……

我又听从了刘生的话,终于没有辞职。工作中,每一天都让我当成是最后一天,做得好好的。如今,我还在这家台资公司做,而且在刘生走后,升任到行政主任,工作也越来越顺心了。

后来我仔细一想,恍然大悟了:我上了刘生的“当”了!能做好最后一天,为什么还要走?把每一天当成是你在这个单位的最后一天,并把这一天做好,你就不会觉得他们是在故意刁难你了。同时要意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而努力改进。当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时,你已经是个充满自信的人,这样,你还辞职干吗?

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