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故事 > 哲理职场故事及感悟600字

哲理职场故事及感悟600字

时间: 芷晴2 职场故事

哲理职场故事及感悟600字

身处职场,我们有时候需要一些励志的小故事来激励我们前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哲理职场故事及感悟600字

故事一:求职明信片

毛丽还在读大三,就开始关心自己的毕业去向了,如今找个工作不容易,这个道理连她那个在菜市场卖蔬菜的老父亲都明白。肚子里有墨水还不行,外表还得靓;光有外表还不行,还得能说会道,最好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些窍门,毛丽从她那些学兄学姐那里早学到了。

毛丽越是虚心求教,心里越是没底。她长得普通,自己上的这所大学知名度并不高,她学的专业倒是前些年十分热门的计算机,可现在IT精英比比皆是,哪会缺她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呢?

转眼到了大四,毛丽的同学们纷纷行动了。个个使出了浑身解数。班里那个学习成绩最差的邓大六,是最早与一家公司签约的。邓大六签的是一家电信公司,还没去人家就给他开出了每月6000元的薪水,班里同学羡慕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邓大六面对同学的不解和疑问,淡淡一笑道:“我叔叔是县里电信局的一把手,与其说他们看中了我,还不如说他们看中了那里的市场。”

邓大六成功的经验肯定是没办法复制了,正在大伙儿有点儿泄气的时候,陈彪也和一家医药公司签了约。虽说他的薪水比邓大六要少一点,可也是能够月入5000元的白领。

陈彪的经验再次让大伙儿失望。原来他的父母都在这家医药公司上班,公司老总是从内部给了他一个指标。不久,班里陆续有同学找到了工作,基本上都是借助社会关系才找到的。

眼看全班三十多人都有了毕业去向,只剩下毛丽和另外几十个实在没有门路的同学,几十人长吁短叹,聚在一起,就骂这个社会无良,找份工作还得比背景比关系。聊着聊着,一个同学忽然说道:“对了,前面那家汽车技术开发中心,大伙儿都注意到了吧?他们也在招人。别看他们的规模小,可要是进去了,工资少说也得有四五千元。不过,人家的要求更苛刻。”

毛丽嗤之以鼻地答道:“这说了等于没说。对了,他们要的是什么条件啊?”

那同学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他们招人,要求让本单位的20名职工投票,只要能占到半数赞成票,就可以获得面试的机会。”

几十人一听都拍起了桌子:“这还不是靠社会关系!人家又不认识你,凭什么给你投赞成票呀?”

唯独毛丽静静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汽车技术开发中心距离她所在的学校不远,一天到晚那里都是安安静静的。

第二天,毛丽就悄悄地去了那里。她在那里守了一天,等到下班,毛丽守在大门口,逢人就发一张明信片。

当天晚上,毛丽接到了汽车技术开发中心的面试通知电话。几天后,两轮面试结束,毛丽真的拿到了录用通知书。

毛丽的成功,让几个同学跌破了眼镜,他们纷纷向毛丽取经。毛丽神秘地摇了摇头:“这一次,我也是靠挖掘自身社会资源才成功的。”

大伙儿听到毛丽这活全乐了。他们都知道彼此的家庭情况,真有后台的同学早就孔雀东南飞了,还会等到现在?再说了,就凭一个菜农的女儿,能有什么样的社会资源可挖?

“真的,我没骗你们。我以前注意过,那个汽车技术开发中心工作人员每天中午都在食堂吃饭,他们拿着高薪,对伙食的质量要求肯定高。于是,我给员工们_人发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写道:‘我是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也是一个菜农的独生女。只要能给我一个面试的机会,我会让我爸爸天天给大家送纯天然绿色蔬菜吃。’考官后来说,就凭这话,就说明我很诚信。”众同学听后全瞪大了眼睛,原来这样求职也可以啊!

故事二:老板需要员工解决问题

1999年,美国第一大零售商凯玛特开始显露出走下坡路的迹象,有一个故事广泛流传:

在1990年的凯玛特总结会上,一位经理认为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向坐在他身边的上司请示如何更正。这位上司不知道如何回答,便向上级请示“我不知道,您看怎么办。”而上司的上司又转过身来,向他的上司请示。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一直推到总经理帕金那里。帕金后来回忆说:“真是可笑,没有人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宁愿将问题一直推到最高领导那里。”

2002年1月22日,凯玛特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与竭力寻找借口的员工不同,有些员工没有做好工作时会直接对老板说:“您看怎么办?”这种坦诚似乎比找借口好一些,但事实上,在老板听来,“您看怎么办?”的潜台词就是“这是件麻烦的事情,还是您亲自解决吧”。

实际上,老板迫切需要的是那种能及时解决问题的人才。

在老板眼中,没有任何事情能比一个员工处理和解决问题更能表现出他的责任感、感恩精神和不可替代的价值。一个经常为老板解决问题的人,肯定能最先得到老板的青睐和提拔。首先,他没有让问题延误,酿成大患;其次,他让老板非常省心省力,老板可以把精力集中到更重大的问题上。有了这样的员工,老板就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故事三: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儿

2009年,李菁开了咖啡馆和淘宝店,朝九晚十一。整天忙得像机械手,手里总是同时攒着七八件事情在做。如果要跟她说话,就得把话穿插在这七八件事中分期分批地说完:上半句她在洗杯子,下半句在给买家发货。她有点焦虑,还会有些抱怨。幸好她在为自己做事——为那个叫事业的东西,值得。

有这种感觉的人不在少数。在一份有1375个人参与的调查中,17.57%的人说自己很忙。“忙”被不同的人用各种表达方式提及240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

他们和她们用生动的语气,表述了在我们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忙:穷忙、又忙又焦虑、忙并快乐着、忙得风生水起、柳暗花明交替前进、忙里偷闲、跌宕起伏、忙比闲好。要做最好的,总是要更忙一点、更累一点。

总有人在抱怨自己“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儿”,“加班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没有加班费也一样“拼命”。慈铭体检在300万人的体检数据中发现:近80%受调查者每天都感觉疲倦。23.7%是经常来不及吃早餐;54.4%是每天感觉没睡够;46%偶尔运动一次。

有个典故大约是这么讲的:因为掉了一颗钉子就丢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只马掌就毁了一匹战马,毁了一匹战马,就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就丢了一座城池,丢了一座城池,就输了一个国家。

用在我们身上,似乎就成了:因为睡了一次懒觉。就有了一次迟到,因为一次迟到可能就丢了领导的一个好印象,丢了一个好印象可能就丢了一个职位,丢了一个职位就可能丢了一个做CEO的机会……梦想,似乎是从每天阜晨起床就开始了!因为每天都有好多事等着我们,并且时日不多。

故事四:夹藏一张小纸条

参加大学自学考试时,我认识了一位同学,每次考试前,我都会在考场外见到他,他总是神情紧张。每过一小会儿,他就会跑进卫生间,我知道他的确非常紧张。

后来,我还从他的身上发现一个“秘密”,他竟然夹带小纸条,放在贴身的衣服里。我对他说:“要是被老师发现,不仅会被取消考试成绩,还会通报所在单位领导。”

他说:“这我当然知道,但我一考试就会紧张,怕考不好,后来我发现,把一些写满知识点的小纸条放在衣服里,心里的紧张感就会减小不少。”

他的准考证号码数字比我小,他总是坐在我前面。每次考试,我都会偷偷地观察他有没有从衣服中取小纸条,但我从来没有发现过。

后来,我换了新单位,他则去了省城的一家公司。大概两年前,他来找我,说是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后天下午就要面试了,他让我帮他准备几道面试题目,看他的神情,又是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

我开玩笑说,现在面试你总不会带看小纸条进去吧。他说:“我这个小毛病改不了了,我还是想带小纸条进去,这样可以缓解我的紧张情绪。以前,我考试、招聘考试时夹带着小纸条,心里会踏实很多,信心也更足了。”

心理学家说,紧张是所有人的通病,它可以让人词不迭意,作出错误的判断。每个人缓解紧张的办法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必须要给自己以信心。

夹藏的小纸条,他根本不套用。但是,小纸条却能给他依赖、信心和力量。

故事五:促销的“漏洞”

福州有一家比萨餐厅在网上贴出了促销活动公告:全场9寸比萨,一律仅售8元,每桌限点1份。这里就有一个明显的漏洞:由于商家的活动策划中并未要求每桌消费者必须不低于多少人,所以即使1个人也可以单独一桌。这样,如果3个人同往该店,只要装作互不认识各坐一桌,就能享受24元买3份9寸比萨的优惠。

因此,许多人很兴奋地把这个链接发给好友,相约一同前去“占便宜”。处于经济危机、嘴巴又想吃好东西的人们自然是一拍即合,下班后便纷纷同往。他们为了“入戏”,甚至分几次乘坐电梯进入大堂。当服务员热情地邀请入座并问几位时,他们斩钉截铁地说“1人”。

坐定后他们一边看菜谱,一边四下张望同来朋友的位置,发现相隔并不太远。于是点头窃笑后完成点餐:一杯8元的可乐,再加一份9寸的金枪鱼比萨。

更有趣的是,他们在等待上菜的过程中与服务员搭讪,问如果还想邀请两位朋友来消费,是否也可以享受8元优惠的活动。本以为服务员会严词拒绝,却不想他小声告诉他们,“如果你们坐一桌是不能享受的,一桌只能1份。但如果你真的想叫的话,可以先分桌坐,最后分单结账,这样就没问题了。”

上菜后,他们纷纷端起盘子聚到了同一桌上,假装“无意中”碰到了好友,只留下了装1/6块比萨的盘子在原来的位置上。本以为会遭到劝阻,却不想服务生根本就当没看见。甚至在他们一起吃了一会儿后,还微笑着走过来问是否需要把剩下的东西全部帮他们拿过来,没有一点责问的意思,众人于是立刻点头道谢。

其实,这个所谓的“漏洞”不过是一个策划者早就设计好的圈套。策划者充分利用了人们爱钻空子、贪小便宜的“阴暗”心理,把一个早就计划好的让利促销行为,以另一种方式推出而已。这样的设计,远比直接告诉大家“每人可按8元价格特权享受一份原价53元的9寸比萨”效果要好得多。想想“发现”这个漏洞并向好友讲起时的兴奋,我们不得不佩服这种新型的“病毒营销”,因为它让消费者进入营销圈套的同时,还一个劲地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