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故事 >

职场晨会励志故事大道理5篇

时间: 芷晴2 职场故事

身处职场,我们有时候需要一些励志的小故事来激励我们前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场晨会励志故事大道理5篇

故事一:

今年初西安的一个招聘会,人山人海。其中,深圳某旅游集团的招聘点前排的队伍尤为壮观。因为在深圳谋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好工作,是众多高校学子梦寐以求的。

她也站在队伍中,虽然身材不高相貌平平,但眸子里散发的自信和镇定让人看起来也别有一番韵味。她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前来应聘大堂经理这个职位。

名额只有3个,但应聘者足有300人,竞争非常激烈。排在她前面的女生,个子高挑,皮肤白皙,穿着整洁干净的职业装,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40分钟后,终于轮到她们了。高个子女生微笑着递上个人简历,正准备畅谈自己的优势。哪知,招聘人却冷冷地说:“对不起,大堂经理已经招满了!”

招满了!高个子女生,以及后边的几个女生都失望地感叹了一声,离开了。她没走,望着招聘人脸上疲惫的神情,她从容不迫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只荧光笔,彬彬有礼地问道:“您好,我能帮您一个忙吗?”“帮忙?”招聘人愣住了,疑惑地问:“帮什么忙?”

“请容我过去把贵单位招聘简章上‘大堂经理’一职涂掉或在后面注明‘人数已满’,好吗?”她温和地说,“据我所知,队伍中还有很多应聘者是奔着这个职位来的,如果不说明,不仅白白浪费他们的时间,也会增加你们的面试负担,影响了其他职位的招聘效率。”她的话,引起了旁边一个中年男人的注意。中年男人接过她手中的笔说:“这个忙还是让我来帮吧!”说完,中年男人给招聘人使了一个眼色,转身去涂改招聘简章。招聘人笑着递给她一张名片:“恭喜你,明天来复试吧!”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说:“这是真的吗?”“是的,这位是公司的人事经理!”招聘人指着中年男人说。

后面的故事大家应该都能猜到,经过严格的面试和笔试后,她顺利地被这家旅游集团录用了。

——这不是我胡编的故事,而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真事。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我的同学,她的名字叫王丽君。

故事二:

宣忠是策划专业的MBA。这天,一位衣冠不整、蓬头垢面的老哥找到了他。

“我以前是个老板,做生意赔了,房子也抵债了,老婆也跑了。干老板多年,什么本事也没有,现在只好以乞讨为生。不过现在乞讨这个行业门槛太低,竞争太激烈。想让您帮我出出主意,策划一下,提高一下我的乞讨业绩。”

宣忠来了兴趣:“那好吧,就冲你这精神,我接你这活儿了。”那人很高兴:“我现在没钱付给您,等我挣了钱,再给您。”

宣忠思考了一下:“你要在乞讨业有所建树,就得先有个品牌。你姓什么?”

“姓李。”

“叫花李。你看这个名字还可以吧?”

“不错不错,挺好听。”

于是,宣忠耐心地给他一番指导和包装:首先要固定一个乞讨地点,比如人民广场,不能随意换地方;手里拿个碗,碗里放个块儿八毛的;还要做个简陋的木牌,上面写上“叫花李”三个字。

宣忠重点强调:“以后不管什么人给你钱,你只收人家5毛。记住了,你只为一部分人服务,要找对目标客户群体。人家给你钱的时候,你一定要看清楚是多少钱,如果是5毛,就对人家说声谢谢;如果比5毛多,你也不要见钱眼开,赶紧叫住人家,说声对不起,我只收5毛,然后留下5毛把余钱还给人家;如果人家给的不足5毛,比如说两毛,你也把人家叫住,对人家说,谢谢你的好意,我这里只收5毛,这两毛您还是拿回去吧。”

叫花李听得一脑袋糊涂,将信将疑地走了。

过了两个星期,叫花李没有来。宣忠一直想知道策划的效果,于是便去找他。一进人民广场,老远就看到广场一角围了一群人,挤进去一看,中间果真是叫花李。在他面前,立着一个牌子,上书:著名职业乞讨师叫花李。旁边还放着一本无家可归人员登记证。叫花李正忙着收钱、找钱。

人群中有一位中年妇女说:“嘿,我们家那位回来跟我一说,我还不相信,天底下哪有只收5毛的叫花子,多了还不要?到这里一看,还真是!”

旁边一小伙子气不过,走上前去,拿出一张百元大票,递给叫花李:“看你挺辛苦的,别找了。”叫花李忙把他拉住,一边数出一堆毛票来塞给他,一边说:“谢谢大哥的好意,您也不容易,我只收您5毛,多了不收,欢迎您下次再来。”

围观的人看到这场景,竟然鼓起掌来。宣忠觉得很满意,也没和叫花李打招呼,便走了。

过了两三天,叫花李专程感谢宣忠来了,他说:“您说也怪了,那几个和我一同在人民广场乞讨的,长得都比我惨,可他们一天却要不来几个钱。”

“这你就不懂了,别看你是经营乞讨业的,但你在乞讨的同时,应该给大家带来新奇和快乐。”宣忠得意地给他上起了课,这让叫花李听得心服口服。

又过了两三天,宣忠的手机响了,居然是叫花李的声音。

“你都买上手机了?”

“信息时代嘛,我找您有要紧事,一个记者要采访我,我该怎么说呀?”

“这是一个好机会,一定要抓住。”宣忠说,“你这回一定要拔高自己,把自己的认识上升到一定高度。你可以这么说,虽然我干的是低贱的乞讨业,但也要坚守行业准则,既不能私抬物价哄骗消费者,又不能胡乱降价陷入恶性竞争。”

过了几天,宣忠就在当地的一个地方小报上看到了报道,题目是《一个具有职业道德的叫花子》。宣忠看完之后,心想该找他收点儿策划费了。在广场,宣忠老远就看到那一角比上回人更多了,挤进去一看,虽然地上放的牌子还是叫花李,可人却是一个年轻人。

“叫花李呢?”宣忠问。

“你问我的老板啊?”年轻人说,“他在百货大楼门口开了个分点,我是他雇来的,在这看着老点……”

故事三:

两个职场新人同时进入公司,一年后,一个担当重任,一个却原地踏步。提起这两个职员的经历,公司人事部经理感慨道:职场新人的首要任务是充实自己,干好工作,做出成绩,而不要将太多精力花在猜忌领导和老板上。他们应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那年大学刚毕业的聂伟和陈治刚同时进入该公司,做销售工作。聂伟言语不多,在公司时,他上网收集资料,和客户电话沟通,和同事谈的大多是工作。相比之下,陈治刚则显得八面玲珑:夸女同事衣服好看,与男同事称兄道弟,更不忘抽时间陪部门经理“搓搓麻将”,似乎颇有人缘。他也因此了解了颇多“内幕”:某某是靠谁的关系进了公司,某某的奖金发了多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聂伟的业绩开始领先于陈治刚,同样是提出方案,大家对聂伟的方案讨论得很详细,对陈治刚的则往往“一笔带过”。就这样,总经理对聂伟赞赏有加,不久聂伟就得到了提升。

喜欢琢磨人,大概也是中国的一大传统、一大特色。林妹妹就是心眼太多之人:今天想宝哥哥怎么和我说了一句赌气话呢?明天想宝姑娘怎么又有事没事往宝哥哥跟前凑呢?后天又被史姑娘调笑宝哥哥的一句话吓了一跳,回潇湘馆琢磨得一夜睡不着。其结果是尽管聪明绝顶,可也未能干点事出来,反倒还把人际关系搞得十分紧张。

机关里有句行话:“君子做事,小人做人。”小人做人是指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琢磨人上面。比如哪位领导有什么背景、喜好憎恶,家住哪里、家人姓甚名谁、电话是多少,最近有什么升迁、喜庆的事情,等等,他们简直就是一本活的领导联络图。至于其他人,谁跟谁是一派的、谁是他的竞争对手、谁有什么家世背景、谁有什么稀奇隐私,他简直就是个无事生非的“包打听”。然后他有目的、有选择地溜须拍马,投靠派系。这些人,不是脚踏实地、专心致志地工作,而是总想走“终南捷径”,投机取巧,专干些讨好领导的“营生”。“琢磨”领导的人,一般都了解领导的喜好厌恶,说话行事时,就能根据这些喜好厌恶办出个子丑寅卯来,自然能讨得领导欢心。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台资企业等的老板,最怕琢磨人的人,他们把这些人归为心术不正之人,总是敬而远之,一点机会也不给他们,甚至会及时地把他们扫地出门。

而其实人是不可琢磨的,琢磨人是最得不偿失的。人是什么?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他们各有不同,各具个性。人总是在巧妙地掩饰自己。另外人还具有多面性,所以说人是琢磨不透的。为此你可以做任何事情,但千万不要去研究人!当你辛辛苦苦建构起人的理论大厦时,你会因为忽然间遇到某个具体的人而让这个大厦立马“轰隆”一声倒塌。

再说,一个人如果每天都在揣摩老板的心理,观察领导的脸色,领导咳嗽一声,心里都要跳几下,不落得个心力交瘁的下场才怪呢!契诃夫的小说《小公务员之死》,讲的就是一个小官吏,不小心打喷嚏喷到一个大人物身上,道歉后还成天揣摩人家的心理,一会儿认为人家会对他这样,一会儿又认为人家会对他那样,结果被吓死的故事。

品行正派的人,琢磨事;心术不正的人,琢磨人。喜欢琢磨人的人,看起来是事半功倍,其实是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偿失,断送了前程。

故事四:

有时,吃亏并不是一件坏事,吃一次亏,赢得的却是十次的机会。

我和小君是同一年进装饰公司的。可是第二年她就成了我的上司。说实话,小君没有我勤奋,学历也比我低。刚来的时候,她还大哥大哥地叫我。现在直接叫我老雷。提起来,我总有点愤愤不平。妻子也以此奚落我,说连个女人都不如。我就更觉得憋屈。

我很想向小君取取经,可是碍于面子,几次想跟她拉拉关系,讨点经验,到最后又打了退堂鼓。我便暗中观察她的一举一动,观察了许久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年终考核,她的业绩又排在许多人前面,而我的业绩却一直原地踏步。

后来我发现,小君的电话非常多。一个上午她都在接电话。而我,恰恰相反,给客户打了无数个电话,成功的却没几个。不光如此,有的客户点名要跟小君合作。她的业绩就这么一直遥遥领先。

后来,小君坐到了副经理的位置,这更让我醋意大发。我决定去询问老总,凭什么让一个黄毛丫头屡屡升职。敲开办公室的门,老总微笑着接待了我。当我把来意讲了一遍后,老总便哈哈大笑起来。他没告诉我原因,只是让我和小君合作一次。

接的这单生意是一家酒厂。洽谈会上,我给小君打下手。酒厂的老板很抠门,要求很苛刻,把价钱压得非常低,我们几乎无利可图。一般情况下,我会跟他讨价还价,如果利润太少,我是不会答应的,因为成本太高,我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可能错过其他更好的生意。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小君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不解,问她。她却笑而不答,只是对我说:“明天开工,你来负责。”小君是领导,我只能照办。我足足花费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为酒厂装饰会客厅。期间酒厂老总还让我返工了两次,直到他满意为止。最后算算成本,我们亏了。

酒厂老总结算费用那天,我闷闷不乐,心想公司老总知道赔钱了肯定会把我骂得狗血淋头。小君却很高兴,说请我吃烧烤。她说:“老雷,没事,亏就亏了,老总那里我跟他说,要是他扣你奖金,扣多少我补多少给你。”

月底发工资的时候,她果真把公司扣掉的奖金如数补给了我。我再三推辞,她却硬塞在我的手里。我说:“那我请你吃烧烤吧,我不能欠你人情。”她乐呵呵地说,好。烧烤摊上,我终于鼓起勇气问她:“我们是同一年进公司的,你怎么升得这么快呢?”她哈哈大笑后,对我说:“一个月后我告诉你。”

一个月后,小君没有告诉我,我却领悟到了。因为酒厂的老总给我打了电话,说让我再给他们厂装饰展览室,这次酒厂的老板很慷慨,出的价比想象的高很多,几乎把上次亏了的都补上了。月底发奖金,我的奖金头一次超过小君。小君笑嘻嘻地来找我,对我说:“老雷,恭喜你啊。”我说:“副经理,我知道你成功的秘诀了。”她拍了拍我的肩膀,笑得很灿烂。

后来,我跳槽到了另外的公司。没多久,我便升到了部门经理。妻子乐开了花,第一次慷慨地给我买了条领带。朋友们也替我高兴,纷纷“敲诈”我,让我请他们吃饭,让我给他们讲成功的秘诀。饭桌上,我对他们说:“其实,这一切都要感谢小君,是她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有时,吃亏并不是一件坏事,吃一次亏,赢得的却是十次的机会。”

是的,当初和酒厂第一次合作,酒厂对我们公司的服务不了解,才将价格压得很低。小君没跟他们讨价还价,是吃了一次亏,但是她能看到,生意不是一次性的,生意是重复的。吃亏只是一次,换来的却是顾客十分的信任。

职场,偏爱能吃亏的人。吃亏是一种投资,成功往往就隐藏在其中。

故事五:

打开信箱,发现有一封好友靓的信,第一句话是:“他们都欺负我,就因为我是一只沉默的羔羊。”我的眼前立时出现了一个眼含热泪的小女孩形象,她的无助让我很心疼。读下去,我了解了靓为什么会说自己是一只沉默的羔羊,以及这只“羔羊”所遇到的麻烦。

大学毕业后,靓回到她所在的城市谋了一份文案的工作。上学时我们就知道靓的性格温和,虽不擅交际,但对人对事有一定的忍耐性,所以我们都觉得她在工作中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两年来,我们一直音信不断,相互交流工作经验。没想到一向沉稳的靓心里会有这么大的压力。

靓所在的公司很大,人员比较复杂。她们部门有七八个人,头儿刚过而立之年,年轻有为,业务能力强,做事干脆利落,只是说话有些刻薄;年龄最大的张姐快四十了,自恃资格老,对人总是颐指气使,而且极端自私自利,在工作中从不肯多付出一点点;男同事瑞出身于高干家庭,相貌英俊,加上头儿喜欢他,平时颇有些骄傲,说话办事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小玉是和靓一起应聘来的大学生,人长得娇媚,能力也不错,只是个性太强,凡事都争个“上游”。

相比较来说,靓是那种很宽厚、很忍让、又识大体的女孩子,尽管每一个同事都有不同的个性,可是靓和他们相处得还算和平。靓从不和他们争什么,多做一点、少得一点,对靓来说都无所谓,只要大家相安无事就好。

可即便是这样,靓仍然难免受到指责:材料印得不准确啦,文件格式不对啦,办公室不干净啦……靓一次次都忍了下来。

可是最近,靓觉得自己已经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自己的忍让恰恰成了别人欺负自己的根据。

靓的部门在两个月前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为某大型企业做宣传企划。头儿把任务做了一下具体分配后说:在做好本职工作以外,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独立创作,有好的创意被采用,公司有重奖。

靓出于对企划的热爱,表现出了比平时少得的热情,苦熬了一周后,终于完成了一套让自己满意的策划方案。

在讨论会上,靓小心地把自己的方案提出来。她的话音刚落,瑞就阴阳怪气地说道:“真没看出来,我们这个部还有条真龙呢!”张姐接着说:“靓,我让你打的那份文件给我打好了吗?”小玉得意洋洋地站起来:“头儿,我的工作都完成了,请过目。”

头儿接过小玉的文件,一边翻一边说:“靓,你的先放这儿吧,我们待会儿再讨论。”

靓的心一下就凉了。自己的辛苦白费不说,还遭到了大家的奚落,想想他们平时的样子,不过是一种伪装。

但令靓想不到的是:她的方案最终被采用了。不过,头儿同时也告诉她,不能用她的名字,因为靓在单位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个人搞这么大的企划,说出来没人会相信。

靓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想到方案能被采用已属幸运,用谁的名字无所谓。靓同意了。

因为这次企划取得了巨大成功,靓的部门受到公司重奖。头儿请大家吃了顿饭,每人发了个红包。靓的红包里装了10000元。靓暗暗高兴:这才真正是自己的劳动所得。

可是前不久,靓听说一件事,对她打击很大:其他几位同事都拿到了20000元以上的红包,只有她的最少。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别人却坐收渔翁之利,而且连个谢字都没说过;这也罢了,现在同事们对待她的态度都是不冷不热的,说话也不阴不阳。

靓想去找头儿问个清楚,也想和同事们说个明白,可是又想,这样做可能更伤和气。大家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总还要在一起工作,吃点亏就吃点亏吧。

可是靓想得太简单了。两周前的一天,靓有一份很急的文件送晚了几分钟,头儿铁青着脸说:“做一份文件要这么长时间,也不知你上次的策划是怎么完成的。”靓一下愣住了,她强忍着泪水走出了头儿的办公室。

这时,瑞却笑嘻嘻地走过来问靓一件事,靓说我不知道。瑞收起笑容说:“你不是挺有能力的吗?原来只是昙花一现啊!”其他人听了,轻笑了几声。

靓在信的最后说:“在昨天竞聘副职的时候,头儿说我太老实,没什么性格,成绩也不突出,不足以服众。我原以为自己做一只沉默的羔羊,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看来我错了。”

靓的确错了。

我们总认为,职场不需要情绪,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智;职场不需要尖刻,需要的是忍让和宽容。但事实上,职场也是交际场,也需要采用不同的交际手段。隐忍不发固然是修养好的表现,可有时却不利于事情的解决,也改善不了我们的处境。

靓错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让、后退。对非原则性的事情忍让,会让人觉得修养好;可对原则性的事情也忍让,就会被视为无能。面对自己的成果被人窃取,靓不是据理力争,而是委曲求全,连自己都看轻自己的成绩,别人怎么能重视你呢?

如果靓能以舍弃这次机会为代价坚持立场,相信她后来的境遇会好得多。因为她这样做等于向大家宣布:老实的人并不是无能的人,我只是不和你们一般见识而已。

靓的忍让过了头,超出了良性的人际交往的限度。有时,争论可以增进沟通,而回避只能使事情更糟。在此建议,在职场中适当“怒”一次,忘了自己,但不要忘了原则。

l、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怒。

2、就事论事而怒,不进行人身攻击,不触及敏感问题,不说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3、找准时机而怒,一语击中要害,一战而胜。

4、怒一次就够了,多了便没人怕你。三番五次地大发雷霆,只能让人觉得你外强中干。

5、对老板发怒要小心,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能当着众同事的面让上司下不来台。只要理在你这边,点到为止见好就收,相信明白事理的老板也不会欺人太甚。

6、发怒以后,要主动与同事和好,用积极的态度唤起彼此的信任。

职场就是这样残酷,每一步都要走得小心些,不能太露锋芒,也不能太过软弱。以自己的真本领做后盾,以巧妙的社交手段做辅助,看谁还敢不拿你当回事。

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