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1500字心得体会
心得可以写自己的各种经历、体验、感受和思考等,关键是要真实、客观、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怎么写好我的大学1500字心得体会?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大学1500字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我的大学1500字心得体会篇1
暑假的一天傍晚,吃过晚饭后百无聊赖,随手翻起了书桌上的一本书,封面看起来毫无特色,但翻开书页后,突然眼前一亮,随后,好像在一股强大的魔力吸引我看了下去……直到我轻轻地关掉了书页,我好像才从那奇妙的文字乐园中挣脱出来,但我的身心好像还沉浸在里面,一种幻妙的感觉涌上心头。我感觉我的心灵似乎经过一次洗涤,它把我积在心头的污垢冲刷得无影无踪,顿时文思泉涌,感慨良多,似乎用一根手指轻轻戳一下,它就会喷薄而出。
我不禁佩服起这本书的作者,翻开仔细一看,原先它的作者叫做“马克西姆高尔基”。他出生于伏尔加河畔诺夫戈罗城(今高尔基市)的一根工匠家庭。他幼年丧父,之后寄居在外祖父家,高尔基从小饱受苦难生活的折磨,只读过两年小学,十岁时,母亲去世,外祖父的作坊破产,他从此告别“童年”,来到“人间”在黑暗社会的底层挣扎度日。苦难生活使他亲身体会到人民的痛苦,看到社会的丑恶,他憎恨丑恶现实,同情人民疾苦,努力探索革命的道路。
啊!原先就是这么一位饱受苦难历经折磨的人,写出了这部文学巨作,难怪书中一些底层人物刻画得那么细腻,逼真,如尼克拉的母亲,她让我感受到了母亲的光辉照耀下温暖,这个“瘦弱矮小,面色苍白的可怜寡妇从市场回来,她把买回的东西放在厨房的桌子上,怀着苦楚的心境想尽办法去解决难题:怎样样用这一小块劣质的肉为三个正长身体的健壮青年人――――就算自我不吃,做出一顿足够吃的美餐呢?”她性格沉稳,温顺和倔强,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写她的这种性格:“就像一匹已经精疲力尽的,拉着重车爬坡的老马,即使明白无能为力,却还拼命地往前拽。”她的厨房技艺也令人叹服,具有“复杂的厨房经济和化学戏法。”她靠爱心和聪慧养活着自我的两个孩子,还有“我”这个相貌平平,不懂礼貌的小流浪儿。
还有一个人物使我深刻,他虽是一个貌不惊人的老工人,可是他却是一个有正义感和反抗精神,对现实生活有清醒地认识,充满社会智慧、活泼可爱热忱的老头。作品写他的外貌令人难忘:“一对病态的灰眼睛在深色眼镜上和耳朵后边都留下了铜绿的斑点儿,纺织工们都把他称做‘德国佬’,因为他每次刮脸时,都要在嘴上留一小撮唇髭,在下巴上留一小束浓密的花白胡子。老人身材中等,胸部宽大,充满了愉悦的心境。”一个亲切趣味而又个性鲜明的老头形象写得呼之欲出。
作品写他的语言贴合人物身份和个性。“我已经活了五十七年了,我的小家伙。”“马真实一种聪明的动物。它们是怎样被训练出来的呢?”“我只是一条无尾巴的丧家犬,而人民都是戴着锁链的狗。”“火星在各处不时地冒出来,可是那些鬼东西把它们都扑灭了。”“人们不会一向忍耐下去,总有一天会爆发,把自我那些无味的生活都砸得粉碎!”“我们要战斗到底!掐死这些青蛙,打死这群小鳔鱼!”
作品写他的行动,表现他的正义和反抗,写他听说雅柯夫死了:“举起手开始发牢骚,背着手走来走去,不是地咳嗽着,嘴里嘟嘟嚷嚷……”写他帮工人老伙计打水兵:“立即摘下眼镜,投入战斗中。”
一个多么活泼、可爱、热忱的老头!
这本小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三《我的大学》,它经过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生活和追求光明的历程,反映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历史和无产阶级新一代的成长。写实的现实主义风格为人们叙述了一个真实的“我”。“我”的充满辛酸,痛苦的生活经历,“我”逐步走向成熟的丰富多彩的人生。“我”身上洋溢着青春活力和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鲜明生动,各具特色。异常是作家笔下的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作家对于景物、环境、人物肖像和心理的描述更让人赞不绝口,生动形象的语言从生活中来,更好地表现了生活。
这部小说令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了人活在这个世界就是要不断地探索和追求真理,勇于探寻自我的梦想,即使前方的路已是荆棘遍地,也要坚定执着地向前,向前!
我的大学1500字心得体会篇2
黑夜紧贴在玻璃窗上。
喧闹了一天的世界渐渐变得静谧。茫茫大地上,似乎只有奔腾欢唱的涧水和低吟慢啸的松涛仍在不知疲倦地诉说着恋情。月亮高挂在空中,斑斑影影如一幅出现在惨淡白纸上的波墨山水,这位文人雅士是在其中寄托了对人间丑恶的感慨,还是对古代政治生活的批判?还是……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似乎在读完我手中捧着的这本书后,我就变得敏感起来。
这是一本出自高尔基之手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童年至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深刻而生动在描绘了俄罗斯19世纪末期社会政治生活的历史画卷。
童年生活
读完第一部分《童年》,我不禁为阿廖沙童年生活之路的崎岖而潸然泪下。阿廖沙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和外祖母带他到了外祖父家。他每天看到的是两个舅舅为了家产而争得死去活来,外祖父毒打儿童等一系列的丑恶之事,这个家到处弥漫着仇恨之雾。他的母亲也因此离他远去。但与此同时他得到外祖母天使般温柔的爱,外祖母经常给他讲故事,鼓励他将来多写文章,他也因为这些娓娓动听的故事而对文学产生了较大兴趣。
对比阿廖沙噩梦般的童年生活,想想自己,在家里,父母宠爱着、关心着、保护着。在学校,有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陪伴,真正可以说是每天生活在蜜罐里。
人间记录
《在人间》中我又为旧俄国的黑暗制度而气愤。由于外祖父家的破产,阿廖沙被迫到“人间”谋生。他曾经在鞋店、轮船和圣像作坊等地方做学徒,认识了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这期间,他受尽了老板和人们的奚落和斥骂,看够了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的陷害,过着非常沉重而苦闷的生活。在这些历程中,他对书本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而且也读到了不少好书,受益匪浅。于是,他想去探索文学,探索新道路。在他邻居的鼓舞下,阿廖沙终于决定去喀山大学读书。
这些故事在作者笔下写得深刻细腻,感人至深。尽管我们不用像阿廖沙11岁就走向“人间”,难道我们就应该一无所求,以面包和游戏陪伴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吗?
大学时光
回忆起第三部分《我的大学》,我被阿廖沙在社会大学锻炼的精神深深打动。16岁的他梦想进大学读书,最终通过努力只能进入社会大学学习。在那里,尝到了贫苦的滋味,体验过了无依无靠,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人变成了黑暗制度的“牺牲品”,但他也受到了各种思想的启迪和教育,因为社会这所大学为他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澜的广阔世界,使他的思想越来越成熟。
到此,阿廖沙的生活告一段落。我想,我不光是为作者高尔基“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文笔叹服,深深映刻地我脑海的是阿廖沙荡气回肠的经历——一个失去双亲的少年独自闯荡这个没一处被阳光眷恋的社会,使我震惊,也让我震撼,更令我震愤!那么,是什么给了他动力,是什么给了他信心,又是什么支持他走过了心灰意冷的时光?是他在贫困潦倒中最知心的朋友——书籍,是他在社会上结交的志趣投合的好朋友?还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外祖母?这些都是,但其中之精髓还是数阿廖沙身上的坚强善良、勇敢自信、不屈不挠、不向丑恶势力屈膝的品质和打不垮的精神,他坚信“风雨过后见彩虹”的真理。阿廖沙的生平教会我如何从容镇定地面对人生的挑战,今后不会为生活中遇到的芝麻小事而哭鼻子,也不再为学习上遇到的一点困难就气馁、退缩,更不会为做某件事失败了而萎靡不振,因为阿廖沙始终不动摇的那颗光明和博爱的心告诉我:天堂与人间只有一线之隔,只要肯干,脚踏实地,坚持不懈,那么这层透明墙是毫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被撞破的!
读完整篇文章,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心灵如现在漆黑的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明净、安详,一片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