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染水3000天横跨太平洋
核污染水3000天横跨太平洋
福岛的储水罐已含有约134万立方米的核污水,相当于填满大约500个奥林匹克规格的游泳池,通过监测数据发现,福岛核事故后到2023年1月,日本港口区放射性核素浓度仍在持续增加。
从地理位置看,福岛沿岸的洋流为日本暖流,往北与千岛寒流交汇后,形成世界第一大渔场——北海道渔场。随后,大部分污染物会进入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扩散。
6月5日,东京电力公司所发布报告显示,福岛核电站港湾内捕获的海鱼体内所含放射性元素铯,超过日本食品卫生法法定标准180倍。
通过模拟排放过程,在排放第700天后,主要放射性物质氚将扩散到韩国,通过测算日本宫崎和美国圣迭戈2个沿海城市附近海域的氚浓度变化,将在排放后第3000天时美国圣迭戈附近海域的污染物浓度数值将超过日本宫崎附近海域。
日本核污染水有多少吨?
8月22日,日本政府宣布24日起将开始核污染水排海。东京电力公司当天也公布了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详细步骤。按计划,排放前在处理过的水中加入大量海水,如果确认浓度降低到预想的水平,将在17天内排放第一批共7800吨核污染水。2023年度预计排放约3.12万吨,氚总量为5兆贝克勒尔,约为东电年计划排放量上限(22兆贝克勒尔)的两成。
日本核污染水排放时间可能长达30年到50年
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国介绍,从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到2021年,核污染水大概已经累积了138万吨,并且每年递增。“因为日本从未披露真实数据,估计现在大概有150万吨核污染水,排放时间可能长达30年到50年。”高之国说。
高之国表示,现在国际社会最担心的是核放射性元素和物质进入海洋环境。日本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但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核污染水里含高达64种核放射性元素,并且七成以上都是超标的,多核素设备难以完全处理。
高之国称,这些放射性元素进入海洋环境生态后,氚可能还不是最危险的,对人类、对海洋生物影响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碳-14的半衰期为5000多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碳-14会在海洋生物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
日本核污水是怎么产生的
1967年1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开始建设,由福岛一站、福岛二站组成,共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均为沸水堆。福岛一站于1970年3月投入商业运行,福岛二站陆续在1987年前投入商业运行。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级强震并触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泄漏,核电站泄漏事故爆发后,为了控制核电站反应堆温度,东电朝反应堆内注入了大量冷却水。反应堆内的冷却水再加上雨水与地下水日复一日地涌入,福岛核电站内源源不断地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带有辐射物质的核污水。
为了解决核污水问题,东电通过建造陆海防渗墙、地下排水沟、饰面以及建筑物屋顶受损部分修复等工作,将污水产生量减少到大约150吨/天,长期的安全隐患及高成本投入,日本政府与2021年4月13日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120多万吨核废水经过滤稀释后排入大海,并于2年后启动该决议。
日本核污水排放对中国的危害
1. 渔业和海产品供应链:如果核废水排放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可能会对中国的渔业和海产品供应链产生影响,包括渔业捕捞、水产养殖和海产品进口。
2. 辐射风险和公众担忧:中国可能会面临来自核废水排放的辐射风险和公众担忧。这可能导致对进口自日本的产品,尤其是食品和化妆品等敏感产品的担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