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价格战又“杀疯了”
汽车价格战又“杀疯了”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特斯拉已经三次降价。
7月7日,特斯拉针对Model 3和Model Y推出了引荐和复购奖励,变相优惠3500元;8月14日,特斯拉宣布下订Model3现车即可享8000元限时保险补贴,同时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降价1.4万元;8月16日,特斯拉再次宣布降价,Model S/X全系现车可享5.4万-7万元不等的价格优惠。
“这次特斯拉降价的态度比幅度更有看头。本来可以一步到位的降价,特斯拉却通过三天宣布两次,不仅制造了持续热度,更增加同行的焦虑感。”有汽车行业人士表示,最近两次的特斯拉降价,刚降完主力车型,又举起“价格屠刀”砍向高端车型,也是一种压迫性的营销策略。
实际上,从7月开始,新一轮的价格战已经打响。上汽大众降价6万、极氪降价3.7万、哪吒汽车降价4.9万、零跑降价2万、奇瑞降价1万、欧拉降价3万......相较此前权益叠加、保险补贴、置换补贴等综合优惠,越来越多的车企正在实打实地拉低购车成本。
除直接降价之外,比亚迪、领克等车企则推出了限时补贴等多种方式的促销政策,购车补贴3000元-10000元。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在经济形势不好时,人们购买汽车会更在意价格。在业内人士看来,行业竞争加剧,车企通过调整价格来提升销量和份额不会停歇,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淘汰赛会不断加剧,头部打架越激烈,弱势品牌消失得越快。
汽车价格战的潜在风险
首先,过度降价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消费者对车企品牌的信任度。
其次,价格战可能会损害车企的盈利能力,尤其是对于那些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企业而言。
因此,在参与价格战时,车企需要谨慎权衡风险和收益。
价格战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有利有弊
有利方面:可以促进汽车消费需求的释放,提升行业销量和市场活跃度,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和替代效应,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有弊方面:会损害汽车品牌的形象和溢价能力,压缩汽车行业的利润空间和投资动力,加剧行业内部的竞争和洗牌,对部分上游原材料产生一定的挤压效应。
特斯拉降价对整个汽车市场的影响
首先,它引发了其他车企的跟风效应。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采取降价的策略,以拉低购车成本,吸引更多消费者。
其次,价格战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消费者将有更多的选择,车企们将不得不通过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来争夺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