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研究称LK-99不是超导体
北大研究称LK-99不是超导体
开发出LK-99的韩国研究人员说,这种材料是世界上第一个室温超导体。连日来,不少专家对LK-99进行复现实验。
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ICQM)和国科大等单位发布的一篇论文表明:合成出来的与韩国团队论文主成分一致的LK-99材料,不具备超导性。
另外,美国马里兰大学凝聚态物质理论中心(CMTC)也转发了最新的研究,称LK-99不是超导体,甚至在室温(或极低温度)下也不是。它只是一种电阻非常高的劣质材料。
什么是超导和常温超导?
超导是指在特定的低温条件下,某些材料的电阻率会突然下降到零,这使得电流可以在没有任何电阻的情况下无限期地在材料中流动。超导现象最初是在1911年由荷兰物理学家海因里希·康斯坦丁·奥内斯发现的,当时他正在研究在接近绝对零度温度下的汞的电阻。
而常温超导,则是指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温度条件下也能实现超导现象的材料或系统。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在物理学界梦寐以求的目标,因为如果实现了常温超导,我们将能够利用超导现象在众多领域中进行无损耗的能量传输,这在理论上将极大地提高能源的传输和使用效率。
常温超导的重要性和应用
常温超导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在能源传输方面,超导材料可以用于制成无损耗的电力线路,大大提高电力传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在医疗设备方面,超导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更高效的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提高医疗影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此外,超导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高精度的科学仪器,如粒子加速器和量子计算机等。
常温超导体可以用来制作什么?
常温超导体可以用来制作输电线。
利用超导体的零电阻可以实现远距离输电,也可以做电动机线圈等,所有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阻都不能用超导体制作。
提到的应用都是输电、磁悬浮甚至MRI(核磁共振成像)等公众熟知的超导应用领域。常温超导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更高效、更节能的电力设备,比如高速列车、风力发电机、磁悬浮列车等。
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够在更高温度下实现超导的材料,这些材料被称为高温超导材料。目前发现的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温度通常在-100°C到-150°C之间,比传统超导材料高出很多。然而,这些温度仍然不够高,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新的材料结构和物理机制,以寻找能够在更高温度下实现超导的材料,即常温超导材料。
超导体和半导体的区别
1、范围不同,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超导体指在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导体。
2、用途不同,半导体在集成电路、通信系统大功率电源转换等领域应用,超导体应用包括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超导计算机等。
3、导电性能不同,超导体的电阻极小,半导体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导电,也可以不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