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笔试试题 >

教师职场求职的笔试题

时间: 日鹏2 笔试试题

2021年的特岗教师招聘快要开始了,同学们准备的怎么样了,为了帮助大家通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职场求职的笔试题,供大家参考。

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篇

1.现代教育,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答案:D

2.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表现形式为(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主动性

答案:C

3.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答案:D

4.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

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答案:D

5.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

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答案:B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连续性

B.创造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答案:D

7.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  )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答案:B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知与行的矛盾

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答案:C

9.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D

10.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

A.1911年

B.1912年

C.1957年

D.1958年

答案:B

11.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D

12.我国学制沿革,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D

13.“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答案:C

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下列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

A.色调感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观察力

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  )

A.讨论法

B.读书指导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

4.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5.教育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  )

A.孔子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6.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号反射

7.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开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第二次跳跃,其中“两基”指的是(  )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

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8.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  )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9.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  )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周安排

10.“学不躐等”讲的是教学要重视(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1.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来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

A.负向迁移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1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面临的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3.突然的敲门声,将听课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种情况属于(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

1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  )几个字来概括。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15.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  )

A.恐惧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焦虑症

16.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17.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教育过程

B.教育事例

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

18.我国将九年义务教育全13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的文件颁布于(  )

A.1985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19.“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品质。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20.下列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的是(  )

A.学校与学生

B.学校与家长

C.学校与教师

D.学校与政府

二、填空题

1.舒茨的人际关系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___________。

2.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___________。

3.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___________。

4.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的关系。

5.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___________。

6.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

7.教师的劳动特点是由其任务和职业角色的__________所决定的。

8.美国的___________倡导“发现学习法”。

9.人的智力呈___________分布。

三、判断题

1.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想法划定一个“标准观念”或“标准做法”,只要学生的想法与此不同的,就是“错误观念”。(  )

2.过去的教学评价用统一标准,单纯以量化结果进行教学评比,违背了教学发展规律。(  )

3.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一种生活适应的良好状态。(  )

4.损害的发生不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

5.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  )

6.“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条件性知识。(  )

7.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

8.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后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

9.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

10.气质和性格都是有好坏之分的。(  )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2.简述班主任在班级中的角色。

3.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4.简述课程评价发展的特点。

5.简述如何养成良好的情绪。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2.试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

我们班的王冰嗓门大,又不拘小节,经常在宿舍熄灯后还滔滔不绝地发表高见,惹来室友的不满。晨会课上,我对王冰说:“王冰,你知道吗?你们宿舍所有人都爱听你唱独角戏,比听帕瓦罗蒂唱歌还过瘾,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全班同学一阵大笑,王冰红着脸站起来说:“老师,我违反了宿舍管理条例,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对不起,请同学原谅,今后我一定改正。”

结合教师教育技能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

2020年历史教师招聘考试专业基础知识练习题篇

1.《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二适”。这反映当时学者(  )。

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B.强调变革和法律

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重视规则和秩序

2.“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这段材料说明该时期(  )。

A.分封制解体  B.秦孝公时期秦成为大的国家

C.礼乐制崩溃  D.当时正处于激烈的社会变革时期

3.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孟子则认为圣人因其道德修养“出于其类,拔乎其萃”方能称之为圣人;而荀子提出“君子至德,默然而瑜”,意在颂扬遵循道德的人。据此可知,他们都强调(  )。

A.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  B.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

C.道德完善是实现政治统一的关键  D.国君是社会道德自律的楷模

4.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

A.有较强秩序和责任感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  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

5.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庄子》将孔子描绘成道家的代言人,《韩非子》将孔子法家化,《孟子》《荀子》则将孔子的思想和形象夸说得愈加伟大,使他由君子变成儒家圣人。这一现象表明(  )。

A.孔子不只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B.儒道法三家思想已完全合流

C.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相对立  D.孔子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据材料“礼者,天地之序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无两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规矩、道、法等概念反映了当时学者重视规则和秩序,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各思想流派相互竞争,故A项错误;“强调变革和法律”只符合法家,故B项错误;儒家孔子和道家老子并未主张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故C项错误。故选D。

2.【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反应春秋战国时期,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变化,原有的社会体系接近瓦解,D正确;材料“田氏取齐,六卿分晋”体现的是天子荡然无存,分封制被严重破坏,但还没有完全解体,A错误;材料“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说明的是秦孝公变强的手段,没有提到是大的国家,B错误;据材料“道德大废,上下失序。”可知,这是材料反映的一方面,C错误。

3.【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思想,孟子认为道德修养至关重要,荀子颂扬遵循道德的人,这体现了三位思想家对个体应当自觉追求道德自律的强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平等的意义;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道德完善对实现政治统一的作用;D选项错误,这些思想观点并非只针对国君,而是对社会中所有成员的要求。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4.【答案】A。解析:由材料“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儒家“儒家有为而无求”可知,儒家讲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这体现了他们较强的秩序和责任感,故选A。由材料“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可知,儒家和墨家的主张是相反的,这不是互补关系的体现,排除B;材料侧重不同学派的对比,并不涉及对天人关系的研究,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儒学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民本思想,排除D。

5.【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现象是战国时期,孔子失去其本然形象。孔子被不同学派丑化、尊崇或美化,说明孔子的思想与各派思想的某些主张相矛盾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这正表明孔子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故D项正确;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非其他学派的创始人,故A项错误;儒法道三家思想在战国时期还没有完全合流,法家和道家尊崇孔子只能说明孔子的某些主张与法家和道家的主张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故B项错误;墨家批判孔子只能说明孔子的某些主张与墨家思想相对立,不等同于儒墨两家思想相对立,故C项错误。


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