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求职的笔试题
笔试(Written Test)是一种与面试对应的测试,是考核应聘者学识水平的重要工具。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测量应聘人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素质及能力的差异。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学生求职的笔试题,供大家参考。
教师招聘考试结构化面试题篇:综合分析类
1、为什么学生会偏科?
【参考大难】学生偏科有很多原因,我想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第一,兴趣。兴趣是的老师,一个学生如果比较喜欢哪门学科,就会比较专注那门学科,就会投入比较多的精力和实践,因此兴趣往往使学生偏科;
第二,老师。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到老师的个人魅力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讲课,那么学生可能会比较喜欢学习这门学科;
第三,环境。学生之间经常一起探讨的学科,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偏好。
针对学生的偏科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对各门学科都能产生学习兴趣;
其次,老师应该加强教育教学技能,增强课堂教学中的个人魅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
最后,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全面发展,多科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2、做好一个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社会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这就要求了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
教师除了必须具备的敬业、爱生、和专业知识等,我认为教师还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质:
良好的师德、人品和个人修养;
良好的表达能力及为人处事能力;
要有爱心和责任心;
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3、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赞同。教学方法因人而宜,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方法,但要适合个人,这就是贵在得法。教师备课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本校条件等,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因校制宜、因时制宜,灵活、恰当地借鉴和选用国内外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并善于探讨、实践,教学其实就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过程。
4、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
【参考答案】这句话源于陈鹤鸣老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是其衍生的众多“伟辞”中最为的一句,我认为陈老先生当初写这句话时,断然不会想到多年以后的今天会引起如此多的讨论吧!
我不完全赞同这句话。这句话说的不太绝对,造成不合格学生的原因有很多,每位学生自身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出现不合格的学生老师不能完全负责。但对老师对待资质不高和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对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其自生自灭,对待此类学生,老师应该积极努力帮助学生找到落后原因,平时多关心,多辅导,尽快帮助学生把成绩赶上来。
5、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你倾向那一种看法,若两者都不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认为教学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教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教学需要有很深的专业知识功底,因此,教学是一门技术。而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需要智慧,整节课就是一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的演出,所以说教学是一门艺术。
6、现在常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续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老师担负着重大的使命,“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确保了教学最终目的的实现。
“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
7、激励与批评都是一种教育手段,你倾向用那一种?
【参考答案】(1)激励与批评虽然都是一种教育手段,但是起到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用再的地方也应该是不同的,不能一味的激励,这样会使学生骄傲,不能一味的批评,这样会是学生的自尊心受打击。
(2)总的来说教育还是应该以激励为主,但必要的时候批评也不失为一种好手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激励为主。批评为辅,二者相结合才是教育科学手段。一起用比较好,要清楚什么时候该批评,什么时候该激励,激励要以什么方式较合适。
(3)表扬是正面激励,要适度,要公正,要深入,批评是负面激励,是一种高难度教育手段,要以尊重为前提基础,态度诚恳,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为最终目的,切不可演变为体罚或变相体罚。
(4)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多是温室的花朵,因此我更倾向激励这种教学手段。但是同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必要事事鼓励,学生没我们想象那么脆弱,过多习惯的“鼓励”会失去鼓励的意义。
8、“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观点你赞同吗?
【参考答案】赞同。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班集体中得到重视,能有所作为,哪怕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教师要敢于放手,让每个学生都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体验成功的快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并且要监督到位。让这群小大人在集体中发挥他们的才能,锻炼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在这个小集体的实践中学会生存本领,让他们在班级这个小天地里干出一番“大”事业。
9、许多学校为什么强调学生穿校服,除了整齐外,还有别的意义吗?
【参考答案】统一穿着校服的意义: 第一,校服可以使学生在身分感上区别社会其他人,因而有了学生自身的约束力,如荣誉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这些方面校服都可以起到内在约束的作用,一种象征的作用,对他们起到一种潜移默化地培养作用。第三,校服还可以减轻家长对学生服装上的投入。学生统一穿校服,利于规则意识、规范意识等职业意识的培养。
10、外国的一个教育家说过“要认识学生,要学习学生”,对这种说法你如何看?
【参考答案】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过程,是学生个体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离开了学生自身这样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内化过程,教师任何主观的灌输都是徒劳的
11、您认为教师的奖金差别越大越好,还是差别越小起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适中、恰到好处的评奖金。如果奖金差别太大,优势有:可以让各位老师都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师德教师整体上升,而且能很好的体现优秀教师的功劳。缺点是:会让教师自身很有压力,甚至会对奖金比自己高的教师产生嫉妒心理,还有可能为了争取高额奖金,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强迫学生学习课内知识,浙江会违背新课程的倡导。
如果奖金差别太小,优点:教师不会觉得自己努力了而没有收获。缺点是:教师没有压力,放松教学。
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篇
一、单项选择题
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答案:A
2.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答案:C
3.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答案:A
4.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答案:A
5.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答案:D
6.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答案:D
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
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答案:D
8.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答案:C
9.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答案:A
10.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答案:A
11.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答案:A
12.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 )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答案:D
13.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答案:C
14.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答案:C
15.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 )
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答案:B
16.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答案:C
17.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答案:D
1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答案:D
19.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答案:A
20.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答案:A
二、填空题
2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___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答案:学
2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_________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答案:心理学
23.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_________、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答案:定向性与顺序性
24.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_________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答案:衰老
25.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_________、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答案:自我监督
26.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_________和认知能力差异。
答案:认知方式差异
27.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_________。
答案:性格的类型差异
28.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_________三种主要成份。
答案:自我监控
29.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_________之分。
答案:撤消惩罚
30.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_________。
答案: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31.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_________、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答案:人格特征
32.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_________、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答案:自爱
33.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_________三类。
答案:行为规范学习
34.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_________发生的概率。
答案:反应
3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答案:学习者
3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_________和转换。
答案:处理
3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_________。
答案:内部动力。
3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_________和附属的内驱力。
答案: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3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_________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答案:自我效能感
40.程序性知识也叫_________,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答案:操作性知识
三、简答题
41.简述布鲁纳的教学观。
【答案要点】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
a.动机原则。即学生有内在的学习愿望。
b.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c.程序原则。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一个问题或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或迁移。
d.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42.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答案要点】
(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2)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3)归因分析的策略十分重要。如果学生把失败归因为无能这一不可控的稳定因素,今后就会不再努力;如果归因为努力不够这一可控的和不稳定的因素,下一次就可能加强努力。
43.简述先行组织者技术及其应用。
【答案要点】
(1)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
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而意义学习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大脑中原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那么,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这个为了促进意义学习而提前输入的知识,便是“先行组织者”;这种教学方法就称先行组织者技术或策略。
(2)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
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个引导性的知识点,以同化后来学习的新的知识。
(3)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
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一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识。
44.简述学习动机的种类。
【答案要点】
(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45.简述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案要点】
(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依次从低向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当较低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不会成为主导的需要。在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四、论述题
46.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答案要点】
(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2)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
a.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b.学习不是简单地知识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的转变和结构的重组。
47.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
【答案要点】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看法。
(2)这种在没有现成知识经验前提下的解释,并不是都是胡猜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真正地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的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已有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的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需要与学生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调整。
(4)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他们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选择题参考答案
1.B。
2.C。解析: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又包括计划策略、监测策略和调节策略。
3.C。解析: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可以用言语表达。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或瞬间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4.A。解析: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包含着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境界。
5.C。解析: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可逆性,其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6.A。
7.C。解析:我国教科书长期采用国定制,学校使用的教科书只有一种版本,就是统编教材。
8.B。解析: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认为,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大多是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而加以克服,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咨询者的任务,就是为这种学习创造适当的条件,包括设计合理的行为程序、提供强化及设立模仿的榜样等。
9.B。解析:动机的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工作效率。
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