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面试技巧 >

关于面试简历制作的技巧

时间: 日鹏2 面试技巧

应届毕业生写简历,要有针对性的将社会实践写好,做到实事求是,重点突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简历制作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简历制作的技巧之实践经历

1、教育背景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简历信息,怎么能放在简历最后呢?把教育背景放在后面是工作多年的社会人士的选择。所以,要把教育背景这项提前,放在个人信息后面。

作为应届生,工作经验少,可在教育背景中强调与目标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可以列出所学的专业课程及成绩,强调自己的专业成绩,尤其是你拿过多次奖学金,要把这些奖学金与专业联系起来。

2、简历自我评价,没有特点,上面的描述可适用于任何一个人,自我评价主要写自己与应聘的岗位有什么关系,是自己与岗位相关的资历与背景的总结。

3、整个简历没有把与应聘岗位最匹配的经验突出出来,简历中社会实践内容中与岗位无直接联系的可放在后面,例如求职者是应聘工程师,团活动就不那么重要,不用放在简历最突出的位置。

简历中社会实践,应强化在_铸造有限公司的社会实践经历或者说是实习经历,这与职业目标相符。

4、简历中除了一句求职意向外,看不出来求职者对于应聘岗位的更多想法,所以,还可以加一封求职信。

简历制作的技巧之求职意向

假设:

你拥有七天的闲暇时间可以外出旅游,那么你首先需要做什么?

答案是:

明确目的地!

明确目的地,就是确定目标。美国首屈一指的励志成功学大师博恩·崔西在他的著作中写道:“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必须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当你完全清楚自己是谁、想要什么以及想去哪里时,你取得的成就可能是一般人的10倍,迈向成功的速度也会加快。”① 如果你知道自己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句激励人心的广告词同样向我们阐述着设定目标的重要。

即将踏上崭新的职业旅程的你,知道自己要找什么工作吗?销售专员、文秘、网页设计师、行政专员、动画师、培训专员……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行业和职位的类别已经多得数不胜数,每隔一段时间还会诞生新的行业或职位。那么,在如此海量的选择范围内,怎样找到适合你的工作呢?

——这正是本章需要解答的问题。

与外出旅游一样,在你开始找工作时,首先需要确定目标,理清求职意向。求职意向就是你希望从事的职业,例如:记者、文案专员、服装设计师。只有明确了求职意向,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你也许曾这样说过:“我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然而,什么才是适合你的工作?答案其实很简单——与求职意向吻合的工作就是适合的工作。

找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设定求职意向。走好第一步至关重要,因为这一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职业发展方向。很多求职者找工作时没有设定求职意向,他们被动接受用人单位的选择,虽然找到了工作,但很快就发现得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简历制作的技巧

一份简历基本只有三个部分:基础资料+简历正文+附加内容。

基础资料就是你的名字,职业照,民族,联系方式,籍贯这些必要的基础内容。

对于基础资料,没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像团员这种写不写都不是很重要,党员这种,在互联网以及大部分非事业编制单位也并不是很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你的联系方式不要出错。

真正重要的是你的正文内容,正文内容一般就是教育背景+实习经历(工作经验,校园经历)+项目经历(经验)。

我个人觉得正文内容应该是这样三个部分。

教育背景,是显示你受教育的程度以及你获得的证书,奖学金这些情况的说明。

按照我们的人生进程,实习之前是校园经历为主,实习之后就是实习经历,工作之后自然就是工作经历了。

项目经历要做为单独的一块拿出来讲的原因就是:在工作中,能够表现出你能力的地方就是你参与了什么项目,在项目里做了什么,做出来了什么效果,只有数据才能表现出来。

关于最后的附加,一般来说就是自我评价或者有些人会写自己的职业规划。

交代清楚了一份简历的基本内容,就可以放心进入正题了。

1.最首要的是百度或者去一些招聘网站先去了解一下你想去的岗位都有什么要求,请一定要保证自己的简历内容是对着这个岗位去写得。

如果不是这样,你可以想一下,我要找一个来做财务报表的人,你给我一份做销售业务的简历,我还有兴趣让你来面试吗?

请一定要明白自己申请岗位的要求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

2.坚持一个原则,数据化,量化表现自己的能力。

我们总是喜欢说书本的内容假大空,没有什么价值,原因是什么?书本从来没有用数据去支撑它内容的正确性。

写简历也是在写文章,最简单也最好用的方法就是列数字去证明自己的能力。

当你看到一个人在简历上写自己项目月流水60w,另一个人写自己项目管理的好,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你会让哪个人来面试?

很显而易见的答案。

3.附加部分,一般都是自我评价,这一块就是表现自己品格,精神品质的,这里要写的内容就是要贴合你申请的岗位所需要的精神品质。

这里就需要你写事实。

比如说:我曾经一个人坚持做了三个月的微信推文比起你仅仅写到我有毅力要好很多吧?

以上三点就是原则性的问题,后边就是技巧性的问题了,能够用到技巧的就是需要文字描述的正文内容和附加内容(自我评价)了。

1.校园经历,实习经历,工作经历。

这都属于你的经历问题,写作一定要有一个时间线,有顺序去写,要么从较远时间到最近时间,要么就是从最近到较远时间。(建议是由最近开始写,和申请岗位无关的经历就不要写了,写了就是写作文的跑题了。)

经历这一块需要注意的就是有自己的标准化内容,不是写我做了什么,负责什么就凑合了事的。

网上有HR建议写你做出的贡献数据,罗列出1234来(我不喜欢看到“从_年_月到_年_月期间,在_X公司担任_X岗位,期间主要负责__X”这类表述,请写“_年_月-_年_月 _公司 X_岗位 然后一二三四罗列工作内容和成绩”),但是我个人并不觉得这是好的方法,因为不通用,不是每个人都是业务,运营,有那么多项数据可以列举的。

我的通用方法是:

角色定位(你有什么,比如_实习生)+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结果。

当你的经历不单一的时候也是有罗列数据的效果的,而且更清楚的看到你在这份工作的付出和收获。

2.项目经验,总是有人觉得我没有项目经验啊,没东西写啊…我也是醉醉的。

这完全是思维问题,好吧?一个活动就是一个项目,你做的一个专题,一个策划,一个视频,一个网站都是一个项目。(所谓的项目就是一件有始有终的事情)

亲,看懂了吗?看不懂,我也没办法。

比如说你负责一场纳新活动,你是活动策划人,按照你的策划应该有多少报名,多少面试,多少通过,最后实际怎么样,用百分比把数据表现出来,这就可以了。

我的通用方法就是:

情景(事件,要做什么)+你的任务是什么+你做了什么+结果是什么。

3.最后就是附加部分的内容,大都是自我评价,这里有一个朋友的技巧,应该是出自“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比如表现自己计算机能力水平,不要去写得了计算机二级证,这个写到教育背景的证书里就行,要换个方法表现:参与南方传媒集团收购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资产重组项目,熟练使用v-lookup,sumif等函数,较熟练使用数据透视表、高级筛选功能来完成工作,这就是说这是你计算机水平的一个小表现,比你直接写计算机二级证书效果要好很多吧?

写简历就是在写一篇论证自己NB的论文,基础资料是为了让别人形成一个呆板的人物形象,知道怎么找到你,正文内容就是解释你怎么NB,做过了什么,受过什么教育,拿过什么证书。附加部分就写写自己拿过的奖(非教育类,毕竟奖学金什么在教育背景可以直接写了,这里主要是创新大赛,创业大赛,最好还是和岗位相关的奖项)以及和职位匹配的品质的自我评价。

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