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汇报方案
幼儿园科学汇报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引起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2、让幼儿知道,人们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船,造福人类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水、玻璃杯、肥皂盒、能沉能浮的各种物体如:玻璃球、珠子、石子、铁钉、纸片、塑料娃娃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树叶、小碗、磁铁、笔、)若干等
教师准备:水、透明的玻璃缸、玻璃瓶、橡皮泥、同一大小,同样颜色的铁球和皮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孩子们,想不想从小学好本领,将来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呢?今天请小朋友来当小科学家,一起做实验,学习新的知识。
二、实验
幼儿尝试(1):谁沉谁浮
请小朋友看盒子里有什么东西,请你把它们轻轻地放到水里,仔细观察,谁沉谁浮?
幼儿尝试.
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教师总结: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幼儿尝试(2)重沉轻浮
同一个玻璃瓶放在水里,封口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了水时,沉到水底下,这是为什么?(让幼儿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
教师总结:不装水时,玻璃瓶子里有空气,空气很轻,所以就浮。装满水时,瓶子里没有空气,所以就沉下去。
幼儿尝试(3)形状与沉浮
同一个橡皮泥,把它团成球状时沉到底下,把它做成船的形状时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让幼儿做实验)回答。
教师总结:橡皮泥捏成船形,里面有空气,所以就浮在水面上,团成球,没有空气,所以就沉到底。
幼儿尝试(4)区别两个球
区别同一大小,同一颜色的铁球和皮球,(让幼儿想办法区别)
教师总结:掂一掂、捏一捏、拍一拍、放到水里看一看,就知道,哪个是铁球,哪个是皮球。
教师提出尝试题: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
幼儿尝试回答:救生圈的应用、淘米做饭时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
教师总结:我们刚才做了很多的实验,知道了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同一件东西,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时沉,有时浮。人们很聪明,利用沉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很多的东西,希望小朋友从小学好本领,长大当科学家,发明新的东西,为人类做许多事情。
三、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幼儿园科学汇报方案篇2
设计思路:
纸是生活中幼儿最常见到也最常接触到的很普通的东西,孩子平时也很喜欢玩纸,设计本次“小汽车过纸桥”的活动,创设了主题情境,孩子在故事的引导下,以“小工程师” 的身份融入故事情境,开始了探索和实验,既有趣味性,又有科学性。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猜想和动手实验,探索出让纸桥不塌的方法。
2、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并能在活动中大胆动手操作。
活动重难点:
教师怎样引导幼儿能大胆的动手、动脑进行探索实验。
活动准备:
1、瑞吉欧课件故事情境和声音。
2、两个外观一样的模型纸桥(一个不会塌掉、一个会塌掉),遥控汽车。
3、实验操作材料:不同形状的积木和废旧的a4打印纸、4个玩具汽车。
4、投影仪、记录单、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小汽车过纸桥
播放课件声音“嘀嘀嘀”这是什么声音啊?(小汽车的声音)
播放课件场景(一次播放小汽车、两座桥、游乐场)“小叮当要开汽车去游乐场玩咯!到达游乐场的途中要经过两座桥。”
第一次过中间夹有波浪形的纸桥,“小汽车顺利的开过了小桥”。
接着小汽车在第二座桥上开,“哎呀!桥塌了,小汽车掉下去了”小叮当伤心极了”,播放小叮当哭的声音课件。
“小汽车为什么会掉下去呢,谁来帮助我一下啊?”
老师引导幼儿发现:“让我们一起来当一回小工程师,看看这这两座桥为什么一座会塌掉、一座不会塌掉呢?”(教师聆听幼儿的各种想法,)
教师预想幼儿会说的是:
1、纸的材质不一样,请一个小朋友近距离观察和摸一摸。
2、纸的厚度不一样,可以准备尺子量一量
将两座桥桥面撕开后,让幼儿再观察发现:“这两座桥里面有什么呀?”(原来中间多了一张纸。)
“这张纸是什么形状的呀?”(波浪形状)
“原来多了这张变了波浪形状的纸,小汽车过桥就可以不塌了呀”
二、幼儿用投放的材料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怎样让小纸桥不塌(每4人一组)
“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一下小叮当,怎么样才能让他的小汽车开到游乐场去呢?”
“小工程师们来说说你们想到的让桥不塌的方法吧!”(老师聆听幼儿的大胆的猜想)
鼓励幼儿大胆实验,教师注意观察孩子是怎样运用提供的材料试验的,并给与引导式的提问。
“小工程师们开始搭桥吧!再用画笔记录你们的搭桥实验吧!(可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各种形式记录)”
“这一队的小工程师们,你们为什么要把纸变成这样呢?”
“你们为什么要把积木这样放呢?”
“你在做什么?为什么?”
教师预想的幼儿回答:
1、我多用几张纸,桥就变得更硬了。
2、我把纸这的厚厚的,纸就变硬了。
3、积木是桥墩,多几个就更稳。
4、积木桥墩距离靠近一些,小汽车也可以过去。
(教师在幼儿想出办法以后,要给予鼓励:“”这位小工程师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其他小工程师相信你们能想出更多的办法。)
三、投影仪展示记录单并请幼儿说一说。
根据时间请1—2组展示记录单:“谁来告诉大家,你们的小汽车过了小桥了吗?你们的小桥是怎样搭的?为什么塌了或没塌?”(实验有可能没成功,重在探索过程)
结束语:”我们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把小桥搭好了,让我们开着小汽车嘀嘀嘀的过小桥,去游乐园吧!”(幼儿排队和老师离开)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身边的事物比较快和慢,并且引导幼儿感知快和慢之间的变化。
2、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以及谦让的精神。
3、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二、活动准备:
1、平衡木两张、球3—4个、陀螺、风车等。
2、音乐磁带(快和慢两段音乐)、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音乐进场,让孩子直接感受到快和慢。
1、我们一起听一段好听的音乐吧!
2、“听完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发现?”
3、“原来音乐有的快有的慢,那我们就听着有快有慢的音乐中让身体动起来吧!”
(二)、感知周围事物快和慢的关系。
1、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到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区域中玩一玩,并且比一比谁快,谁慢?
2、集合:“刚才你们都玩了什么?你们在玩的时候谁快谁慢一点呢?”
3、你们想过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吧 你们再去玩一次吧!
4、集合:“你们这次谁快谁慢呢?为什么?”
(三)、拓展幼儿的思维,发展发散性思维。
1、快的东西是不是一直都是快的,而慢的东西是不是就一直都是慢的呢?
2、怎样才能把快的东西变成慢的,而把慢的东西变成快的呢?
3、小结:小朋友说的很好想的办法也很多,快的东西不一定会永远都是快的,而慢的东西也不会一直都是慢的,就像有的小朋友吃饭很慢,但是只要你愿意改变,努力一点就可以变得快起来。
(四)、小朋友,其实时间过得很快,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做什么?能不能浪费时间呢?
幼儿园科学汇报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眼睛的作用,初步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2、学习保护视力的方法,注意用眼卫生,逐步养成好习惯。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编故事图片4张。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引出眼睛的论题,说说眼睛的作用。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要让大家猜一个我们身上的器官:"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猜出是什么了吗?
师:对,它就是我们的眼睛。眼睛有什么作用?
师:眼睛可以让我们看见这个美丽的世界。除了我们人身上有眼睛,动物身上也有,你看,小猫咪咪就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可是最近却碰上了大麻烦,我们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二、听一听--听故事,说说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提问:
1、小猫为什么会眼睛疼?
2、它后来怎么去做的?
3、如果我们没有好的眼睛将会怎么样?(变成近视眼,无法看清东西,没有办法看好书)
小结:眼睛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她。那么,到底有哪些办法来保护我们的眼睛,预防近视呢?
三、说一说--学习保护视力的方法。
注意用眼卫生出示图片,让幼儿说说这些保护视力的方法。
小结:"二要"——看书、看电视、看电脑姿势要端正,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将胳膊肘撑在桌上,将小臂和手掌伸直,中指点到鼻尖或额头,即距离30厘米左右)--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二不要"——不要长时间的看电视、看电脑。
——不要在过亮或过暗的地方、晃动的车厢看书、画画。(看一看、找一找,教室的哪些部位光线过强、过弱,不宜看书画画)。
总结: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看看谁看的最远。
活动反思:
教育活动内容选材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功与失败。本次教育活动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与他们的身体息息相关,看似一个简单的活动内容,却蕴含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孩子们对“眼睛”这一器官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眼睛是身体的器官,时时刻刻都能接触到,陌生的是对眼睛的认识缺乏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这次活动,不但让幼儿细致地了解了眼睛的构造及其作用,而且纠正了幼儿用眼方面的错误,同时学习了用眼卫生知识。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对活动的高度兴趣和关注,课堂气氛活跃而民主,他们对眼睛的构造还是用眼卫生,都能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流,活动结束时,许多孩子都能说出不少保护眼睛的方法,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预期效果。
幼儿园科学汇报方案篇4
设计意图:
在贯彻《规程》、《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改革从常识教育逐渐过渡到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一味地灌输、传授的方式,让科学教育赋予孩子们以操作和探索,让科学活动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但是科学探究并不是盲无目的,而是要适当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以引发幼儿既动手又动脑,通过自己探究去解决问题。
本次设计的活动就是遵循这样一种教育方向。活动前让幼儿初步感知球体、圆柱体能滚动的现象,然后在本次活动中抛出一个需要幼儿去解决的问题,就是让不能滚动的东西,也能滚动起来,这就需要幼儿将已有的形体认识运用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将已有的动手能力发挥出来。而在探究的过程中,也将会生成出新的问题,这个新问题也就是下一阶段孩子们可以探究的内容了。如此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解决不断的生成新问题,就可以不断地引导幼儿深入地探究学习。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方法,使长方形的牙膏盒和纸张滚动起来。
2、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
准备:
1、教具:
易拉罐、皮球、牙膏盒、纸张、记录表
2、操作材料:
牙膏盒、纸张、VCD光盘、圆形玩具、彩色卡纸、小球、铅笔、剪刀、胶带座、
过程:
一、引题
1、老师依次出示易拉罐、皮球,复习滚动的概念。
2、 2、出示牙膏盒、纸张,引导思考皮球和易拉罐为什么会滚动?
二、提出问题:
请小朋友将不会滚动的牙膏盒和纸张变得也能滚动起来。
提示:可以改变它们的形状,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卡纸、小球、VCD光盘、圆形玩具、铅笔帮忙,让它们滚动起来。
要求:可以先帮助牙膏盒,也可以先帮助纸张变一变,做好一个后要放在地上滚一下,如果成功了,就放到自己的椅子前面,然后再去拿另外一个。看谁今天想出来的办法最多。
三、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四、集中分享:
1、依次请有代表性的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根据他们出示的作品记录。
2、同样作品的幼儿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科学汇报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离、挖、塑造、经验回忆等活动,感知探索沙轻、细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容易塑造的特性。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沙工具、水若干桶、纱布、吸管若干。
活动过程:
1、运用沙子宝宝的秘密这个话题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
师:我们今天要和沙子宝宝交朋友。沙子宝宝呀,最喜欢和知道它秘密的小朋友玩。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找一找沙子宝宝的秘密吧。
2、运用各种工具,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感官感知沙的特性。
(1)用纱布分离出小石子和细沙,并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细小的特点。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体验沙轻的特点。
(3)把筛出的细沙倒入水桶中,通过观察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的特点。
3、组织幼儿积极讨论玩沙活动中的发现。
小结:所以我们小朋友在玩沙的时候不要把沙子拿来扔,避免沙子飞到眼睛里。
4、再次玩沙,引导幼儿用水把沙浇湿,观察沙子遇水后结块的变化。
往沙箱中倒入水,用手感知干沙与湿沙的区别,干沙轻,不易捏合;湿沙重,易捏合。
小结:沙子可以和水一起玩,那么我们小朋友也可以利用水和沙子一起做游戏。
5、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小组造型,体验干沙和湿沙的任意造型。
幼儿自由分组玩沙,教师适当引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共同完成作品。
6、评价幼儿的表现。
你们今天表现都很棒,都找到了沙子宝宝的秘密。沙子宝宝说下次还想和你们做游戏呢!
活动反思:
联系生活揭示科学知识的意义。要做到科学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相结合,不仅是学习课题来自生活,还应该引导幼儿能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了科学知识可以为生活服务。这样做,可以拉近幼儿与科学的距离,使幼儿对科学产生一种亲切感。
幼儿园科学汇报方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西瓜里面有很多的汁水,学习使用不同的工具来取西瓜汁。
2.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西瓜若干,小刀,盘子,勺子,榨汁机,吸管,筷子,一次性杯子,抹布,记录表(分为猜想和实验两部分)。
活动过程
1.出示西瓜,猜想引入活动。
师:昨天,我们从西瓜地里买回了许多西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尝它们的味道吧!西瓜怎么吃,你们谁知道?
师:其实呀,西瓜除了可以切成一块一块地吃,或者切成两半用调羹舀着吃,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做成西瓜汁来喝。今天,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从西瓜里面取西瓜汁。一起来取西瓜汁吧!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发放记录表,请幼儿在记录表上把自己设想的方法记录下来。
(幼儿的办法很多,有用调羹舀出西瓜肉后用筷子捣的,有用调羹压的,有用榨汁机的,还有直接用手挤的……)
2.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到实验中去,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去验证设想。
师:每个小朋友都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到底行不行呢?我们动手试一试,然后把你试过的能取出西瓜汁的工具记录下来。
幼儿分组实验,教师观察,随机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同时询问幼儿的操作方式,帮助幼儿用比较准确的动词描述自己的操作方式。
3.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实验结果和方法。
请幼儿表述自己的操作,重点引导他们用合适的动词来表述。
(最后幼儿发现,所有的工具都能取出西瓜汁,因为西瓜的瓤比较松,西瓜的汁水比较多,很容易取出汁,大多数幼儿使用了三种以上的工具进行操作。)
4.一起品尝西瓜汁,并把西瓜汁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分享。
说明
幼儿科学活动是一个启发、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过程,活动中,我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和判断,并作记录,是因为,假设往往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前提,带着自己的假设做实验,才是真正让幼儿“用做科学的本来方式学习科学”。幼儿在活动中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体,真实地感受、记录结果,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一完整的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初步的科学态度,以及初步运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取西瓜汁相对于取其他水果汁要方便得多,而且西瓜的汁水多,容易看到成效,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收获成功。西瓜汁是红色的',是幼儿喜欢的颜色,所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伴随着喜悦和快乐中班科学教案西瓜说课稿。
活动反思
西瓜是幼儿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水果,同时,也因其个大、绿皮红瓤、清凉多汁等特点,深受幼儿的喜欢与关注。这种贴近幼儿生活和心理的活动非常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生活化的学习内容,加上丰富的环境资源和便捷的操作材料支持,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科学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保证。
整个活动中,我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和周围生活的教育资源,扩展了幼儿的科学学习空间,始终让幼儿带着各种疑惑和问题,运用观察、询问、记录、操作等积极的方式去主动发现、探索,在交互中充分自主地体验、感受、学习
从活动现场来看,每个幼儿都是百分百地投入,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观察、交流,获取自己想要的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实践自己的行动方案,自己动手,自主体验,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孩子的内心感受得以体现,主体性获得发展。
幼儿园的活动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建构的,教师要不断追随每个孩子的兴趣、生活、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根据现场的变化,不断用智慧、灵感与孩子展开分享和对话。因此,设计活动时我十分注重关键性问题的提出和把握,活动过程中我也十分注重幼儿的反应,鼓励幼儿积极互动,分享彼此的发现和经验。活动中我发现,大多数幼儿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享合作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参观活动还提供了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幼儿体会到交往的效果与快乐,交往技巧也得以提高。
幼儿园科学汇报方案篇7
一、设计意图
花生对幼儿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它通常是我们自然角中的常客。有时,“馋嘴”的孩子会忍不住偷偷地剥开它。同时,《纲要》中也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中班科学《花生》酝酿而成,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拓展延伸”的过程,帮助幼儿从外到里的认识花生,鼓励幼儿自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
二、活动目标
1、观察花生的主要特征,感知花生壳内花生米数量的异同。
2、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花生米的数量,检验自己的猜想。
三、活动准备
1、带壳生花生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附)
2、小碟子、小篮子每桌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感知花生的主要特征。
1、小朋友看,在你们桌子上有什么呀?这些花生是怎么样的呢?
2、那现在请你们用小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我们一起来摸摸,看看上面有什么呀?
原来花生壳上有许多小洞洞,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
3、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你们的花生有什么不同?
(评析:活动开始,调动幼儿的触觉和视觉神经参与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花生的形状、颜色等基本特征,并通过与旁边小朋友花生的对比,了解花生有长短、大小的异同,让幼儿对花生有一个初浅的认知。)
(二)记录花生壳中花生米的数量,检验自己的猜测
1、猜测活动
1) 那花生壳里面是什么呢?猜一猜,你拿的花生里面有多少颗花生米?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 请你们把猜的记录在这张表上吧,应该记录在哪个格子里呢?
3) 幼儿记录自己猜测的结果。
4) 你猜了几颗?你是怎么记录的?
2、验证活动
1) 那怎样知道自己猜的对不对呢?
2) 你来说说怎么剥? (幼儿说到的动作,教师学一学)
3) 小朋友刚才说的方法都很不错,可以捏、拧……那就用你们的方法去试一试吧,看看到底有几颗花生米,并把它记录下来。
4) 幼儿记录数到的花生米的数量。
(评析: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请幼儿先后进行两次记录。教师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让他们自由猜测花生壳内花生米的数量,但相信有经验的幼儿便会发现花生壳上凸起的地方能帮助我们进行猜测,无意中幼儿自己解决了困难,这时再引导全班幼儿用此方法有目的有根据的进行猜测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猜测结果。随后再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剥开花生,验证猜测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三)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记录
1、你们猜的和数到的花生米一样多吗? 这样吧,请你们把记录表给旁边的小朋友看看。
2、谁是不一样多的?
猜了几颗?数到的是几颗?那你问什么要猜_颗呢?
3、师幼共同小结:你们都知道,猜的和剥出来数到的有的是“一样多的”,可有的是“不一样多的”,但是只有剥开来数到的才是最准确的哦。
(四)拓展经验
1、那花生米有什么用呢?
2、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花生米不但用处多,而且营养还很丰富,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长生果。
(评析: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花生米的用处,不但再次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最后再此基础上让幼儿了解花生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长生果。)
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