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创业指南 >

关于公司法撤资的规定

时间: 思恩 创业指南

关于公司法撤资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十五条 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第九十一条 发起人、认股人缴纳股款或者交付抵作股款的出资后,除未按期募足股份、发起人未按期召开创立大会或者创立大会决议不设立公司的情形外,不得抽回其股本。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三)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四)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股东冲突如何处理以实现撤资

1. 协商解决:股东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讨论如何撤资和分配资产。可以考虑制定退出计划,并约定退出流程、资产估值、分配比例等事项。这需要各方保持沟通和谈判的意愿。

2. 寻找第三方调解人:如果股东无法自行解决分歧,可以考虑聘请一个独立的第三方调解人来协助处理纠纷。调解人将帮助各方就分歧问题进行中立的调解,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案。

3.如果上述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当事人可以寻求法律救济。可以寻求法院介入解决争议、保护合法权益,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股权转让或分配。

股东撤资怎么账务处理

股东撤资的账务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

1.记录股东撤资的数额,将发生的金额记入股本变动账户,记录金额等相关信息,然后将撤资资金转入备用金账户或者银行账户,以便于财务管理。

2.将撤资的资金转入公司的主营业务账户,以改善公司的主营业务。

3.把撤资的资金转移至其他帐户以支付相关费用,例如把资金转移到公司的福利账户,用于支付员工相关福利费用。

股东撤资怎样退还股份

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股东出资后是不能抽逃出资的,如果股东想退出公司的,可以进行股权、股份的转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如果股东撤资要交税吗

法人股东减资或撤资,即分回的资产扣除初始投资成本后,属于应归属留存收益的部分确认为股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只有剩余应归属投资资产股权转让所得的部分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自然人股东减资或撤资,即分回的资产扣除初始投资成本后的部分,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83886